第六章 儲蓄功夫要做得,好女不當“月光族”(3 / 3)

就活期存款而言,目前銀行一般約定活期儲蓄5元起存,多存不限,由銀行發給存折,憑折支取(有配發儲蓄卡的,還可憑卡支取),存折記名,可以掛失(含密碼掛失)。利息於每年6月30日結算一次,前次結算的利息並入本金供下次計息。

活期存款用於日常開支,靈活方便,適應性強。一般可將月固定收入(例如工資)存入活期存折作為日常待用款項,供日常支取開支(水電、電話等費用從活期賬戶中代扣代繳支付最為方便)。

由於活期存款利率低,一旦活期賬戶結餘了較為大筆的存款,應及時支取轉為定期存款。另外,對於平常有大額款項進出的活期賬戶,為了讓利息生利息,最好於每兩月結清一次活期賬戶,然後再以結清後的本息重新開一本活期存折。

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有所不同,它是50元起存,存期分為三個月、半年、一年、兩年、三年和五年六個檔次。本金一次存入,銀行發給存單,憑存單支取本息。在開戶或到期之前可向銀行申請辦理自動轉存或約定轉存業務。存單未到期提前支取的,按活期存款計息。

定期存款適用於生活節餘的較長時間不需動用的款項。在高利率時代(例如20世紀90年代初),存期要就“中”,即將5年期的存款分解為一年期和兩年期,然後滾動輪番存儲,如此可利生利而收益效果最好。

在低利率時期,存期要就“長”,能存5年的就不要分段存取,因為低利率情況下的儲蓄收益特征是“存期越長、利率越高、收益越好”。

當然對於那些較長時間不用,但不能確定具體存期的款項最好用“拆零法”,如可以將一筆5萬元的存款分為0.5萬元、1萬元、1.5萬元和2萬元4筆,以便視具體情況支取相應部分的存款,避免利息損失。若遇利率調整時,剛好有一筆存款要定期,此時若預見利率調高則存短期;若預見利率調低則要存長期。

女性朋友在選擇存活期還是存短期時不能僅僅考慮哪個獲得的報酬更多,要結合自身的經濟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

堅定存錢信心,不做月光族

諾基亞副總裁弗蘭克諾弗的口袋裏通常有三個手機。“我平時用的最多的是這兩個。”他指了指擺在桌上的Vertu Signature和Vertu Ascent說,“運動的時候我就用諾基亞的防水手機,有時候我也用其他型號的產品,選擇哪一個完全取決於我當時的心情。”

哈,取決於心情?這個論調不是許多“月光族”的行為寫照嗎——大手大腳地花錢,隻是為了滿足“想要”的欲望罷了。就像弗蘭克諾弗解釋說:“從需要的本質含義上說,我們不需要法拉利,也不需要保時捷,我們隻是,或者說就是想要它。”

據調查,21~25歲的英國女性中,80%的人花的錢比掙得多,46%的人信用卡透支,平均負債3 830英鎊,隻有21%的被調查女性說自己有儲蓄的習慣,14%的人意識到為了還貸應該節省開支。總的來說,接近一半的女性當上了“月光族”。調查還發現,越是受過良好教育、越優雅的女人,物質欲望越高漲,財政赤字也越大。還記得《欲望都市》裏的專欄作家凱莉和《穿Prada的女魔頭》裏的米蘭達嗎?她們可都是物質至上的高智商女人啊!

一位專欄女作家說,之所以選擇上大學,是因為教育能夠保證未來生活的質量。但她沒想到,畢業典禮結束後,眼前的路不是金光大道,而是各種債務的泥潭。所有的職場專家都說:“服裝是投資,你應該為你想要的工作穿衣,而不是為已有的工作穿。”而想要的工作就像想要的生活那樣,總是源源不斷地在提高、在改變,對於優雅又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孩尤其如此。她們喜歡城市生活,喜歡花錢,不願讓青春出現空白和遺憾。

在西方消費觀念不斷侵襲的背景下,一批中國的青年人也喜歡上了過度消費,當上了月光族。尤其是女孩子,更是勇於嚐試新的東西,如新款服裝、新款美食、新款化妝品,並且掌握流行趨勢的發展,成為走在時代前端的摩登人物。“月光族”是商家最喜歡的消費群體,因為他們有強烈的消費欲望,會花錢。掙錢不多的,每月的工資光光的,能賺錢的也富不過30天。相對於努力攢點錢的儲蓄族而言,“月光族”的做法就是:掙多少花多少。現在,就讓我們通過實例來看一下一些朋友是如何淪為月光族的。

張某今年26歲,單身,是一家外企的行政人員,月收入6 000元。在花銷上,張某算不上大手大腳:為了減輕房租壓力,她和同事合租了一套房子;晚飯一般都是自備優惠券吃洋快餐;衣物極少買名牌,基本上都是常換常新的“大路貨”……雖然如此“節儉”,但到了每個月月底,張某的工資依然花得光光的,毫無結餘。她總是抱怨:“我的錢都上哪兒去了?”

陳某,一家公司的市場策劃人員,平均月收入8 000元。這個女孩雖然掙錢不少,但是花錢更多。什麼都敢玩,什麼都敢買,偶爾還會向朋友借債度日,幾乎每個月都是月初是“富翁”,月尾是“負翁”,工作3年了,還一點積蓄也沒有。

拿著豐厚的薪水,卻打起貧窮的旗號,每月工資花光光——張某和陳某就都屬於時下非常“時髦”的“月光族”。需要我們分析的是,這兩人收入高低不同,花錢習慣不同,為何都陷入了“月光族”的泥沼中了呢?

陳某的“月光”自然是源自“什麼都敢玩,什麼都敢買”,花錢過於大手大腳、毫無節製。那麼張某呢?她花錢雖然不“大手大腳”,卻缺乏條理性和計劃性。比如,她名為“合租”,卻租的是一套房子,並不見得會比單租一間房子便宜;她吃的是打折的洋快餐,但會比自己在家做飯便宜嗎?她買衣服不追求名牌,卻追求“常換常新”,每個月買的“大路貨”到底有多少件?是否頻率過高,是否買來後利用率很低?類似她這樣的花錢誤區,還可以找出很多很多。

所以,無論是陳某,還是張某,都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習慣,尤其是消費習慣,若不想成為浩浩蕩蕩的“月光族”一員,應該量入為出,做到有計劃地花錢。

俗話說“錢是人的膽”,沒有錢或掙錢少,各種消費的欲望自然就小,手裏有了錢,消費欲立馬就會膨脹,所以,月光族要控製消費欲望,最好能對每月收入和支出情況進行記錄和“監控”,防止不必要的消費。

記賬能使你對自己的支出做出分析,了解哪些支出是必需的,哪些支出是可有可無的,從而更合理地安排支出。平時少逛街,抵製各種優惠促銷的誘惑。不要僅僅為了消遣去購物,少逛街,你看不見心裏就不會癢癢,當然也就不會亂買了。對於買100送50,五折優惠,積分貴賓卡等越來越煽情的誘惑一定要有免疫力,千萬不可患上“狂買症”。對於月光族而言,對這種看似優惠的消費一定要克製,告訴自己“想要”和“需要”不是一回事。

還有就是要堅定存錢的信心,學會做預算。

寫下你想存錢的理由,包括那些眾所周知的原因,退休、買房、大學教育、旅行或者是一個你籌劃已久的大件花銷,車子、遊艇等。還包括其他的一些理由,比如為了經濟有保障,為了內心寧靜,為了幫助他人,為了心裏踏實,以及其他一些瑣碎的原因。隻有知道為什麼要省錢,你才有可能堅持下去。把這些理由寫在你的預算的首要位置然後裝在錢包裏隨身攜帶。

然後敦促自己養成為每月的開支製訂預算的習慣。製訂預算,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使用免費網上預算服務,蜂巢網。或者也可以使用Quicken、Microsoft Money等軟件。當然,你也可以簡簡單單地用電子表格做一個收入和支出(包括節省的錢在內)的柱形圖。這個做法能使你為本月花銷給出一個最大估算也得到一個存款最小值。

我們提醒各位女性“月光族”:謹慎花錢,精明理財。雖然消費和戲劇、舞蹈一樣,是一種自我表現的方式,可以治療空虛、厭世,消磨閑散的時間,但這些,都是暫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