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reference_book_ids\":[6838936284967209991,7257453146853608507,7023706537877064711,7078184356296002568,7233628637570796605,7229640720594766906,7220732984595319869,6890728370670144526]}]},\"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情緒是對事物的一種最淺顯、最直觀、最不動腦筋的情感反應,它往往隻從維護情感主體的自尊和利益出發,不對事物作智謀上的考慮,這樣會使自己處在很不利的位置,為他人所利用。本來,情感離智謀距離就已很遠了,情緒更是情感的最表麵、最浮躁部分。本著情緒做事,哪裏會有理智?不理智,能夠獲勝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人們在工作、生活中,常常依從情緒的擺布,頭腦一發熱(情緒化最典型的表現),什麼蠢事都願意做,什麼蠢事都幹得出來。比如,因一句無甚利害的談話,我們便可能與人打鬥,甚至拚命;又如,我們因別人給我們的一點假仁假義,而心腸頓軟,大犯根本錯誤;我們可以舉出很多因情緒的浮躁、簡單、不理智等而犯的過錯,大則失國失天下,小則誤人誤己誤事。事後冷靜下來,自己也會感到其實可以不必那樣。這都是因為情緒的躁動和亢奮,蒙蔽了人的心智所為。
麵對各種機會、誘惑、困境、煩惱,要想把握自己,就必須控製自己的思想,必須對思想中產生的各種情緒保持警覺,並且視其對心態的影響是好是壞而接受或拒絕。樂觀會增強你的信心和彈性,而仇恨會使你失去寬容和正義感。如果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你將會因為一時的情緒衝動而受害,付出代價。
《三國演義》中的劉備怒氣難抑,率兵討伐東吳,結果被火燒連營,導致慘敗。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第190裝甲旅旅長阿薩夫·亞古裏與埃及軍隊第二步兵師先頭部隊遭遇時,因三次進攻均未成功,便惱羞成怒,孤注一擲把剩餘的85輛坦克全部投入戰場,結果中計慘敗,使85輛坦克在3分鍾內毀於一旦。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
一般心性敏感的人,頭腦簡單的人,年輕的人,常受情緒支配,頭腦容易發熱。問一問你自己,你愛頭腦發熱嗎?你愛情緒衝動嗎?檢查一下你自己曾經因此做過哪些錯事,犯傻的事,以警示自己。
做人做事不能太情緒化。
聰明人如果不善於駕馭自己的情感,則在情感失控的情形下,比普通人更危險一些。聰明人比庸人更懂得避免禍事;但在衝動的時候,聰明人吃的虧比庸人更大。不會衝動的人是死人,一個隻會衝動的人是蠢人,一個能駕馭自己的情感,做到盡量不衝動做事的人是真正聰明的人。
能否理智地駕馭自己的情感,還是區分強者與弱者的方法之一。真正的弱者不在於戰勝不了別人,而在於戰勝不了自己。他們或多或少地充當著情感的奴隸,受著情感的驅使,少有克製自己的勇氣和信心。真正的強者都是駕馭情感的高手,他們控製情感衝動和內心欲望的過程也正是戰勝自我、超越自我的過程,而戰勝了自我的人大多是生活中的強者。
所以,如果憤怒之時,你能冰釋掉心中的火焰;消沉之時你能尋回奮鬥的力量;無聊之時你能夠將時間用於有意義的忙碌;空虛之時,你能夠充實自我;懦弱之時,你能夠找回信心,揚帆起程……那麼,孤獨、憂心、失望、喪氣、沉淪永遠不能攪擾你。
《照著做,你就能掌控情緒》一書從實用角度介紹掌控情緒的基本方法,告訴讀者如何修身養性,如何麵對挫折,如何表現自我,如何平衡生活,如何獲得重視,可讀性強。
書中難免錯謬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