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賽爾:嗬,我所寫的那本書,是革命之後,三個月匆匆寫成的。你說得是,我除了實力之外.還注重人情味。
議員:是呀!我們軍人也需要人情。我在馬來西亞作戰時,一把短刀從不離身,目的不在殺人,而是保衛自己.阿拉伯人現在為獨立而戰,也正是為了防衛,如同我那時的短刀一樣。
納賽爾:閣下說得真好,以後歡迎你每年來一次。
此時,日本議員順勢轉入正題開始談兩國的關係與貿易,並愉快地合影留念。日本人的求同存異策略產生了奇效。
這位日本人將求同存異的策略演繹得出神人化,效果極佳。在會談的一開始,日本人就把總統稱作上校.降了對方不少級別;挨過英國人的罵,按說也不是什麼光彩事但對於軍人出身,崇尚武力,並獲得自由獨立戰爭勝利的納賽爾聽來,卻頗有榮耀感;沒有希特勒的實力與手腕,沒有幽默感與人情味,自己又何以能從上校到總統呢?接下來,日本人又以讀過他的《革命哲學》,稱讚他的實力與人情味,並進一步稱讚了阿拉伯戰爭的正義性。這不但準確地刺激了納賽爾的”興奮點”,而且百分之百地迎合了他的口味,使日本人的話收到了預想的奇效。日本議員先後五處運用尋找共同點的辦法使納賽爾的態度不斷改觀,可見日本人求同存異的功夫十分高明。
點評:
交朋友,找靠山,“求同存異”很重要,朋友間還是要有些“共同語言”的。
11、運用親情
蔣介石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殺人如麻,但他也有被“軟化”的時候。
其中有一個被捕的革命誌士,是某資本家的二公子,這位資本家雖花了不少錢財,無奈老蔣殺紅了眼,就是不放人,後來資本家打聽到蔣介石的一個表弟與他們家的二公子是同學,於是……
有一天,蔣介石接到門衛官的報告,說從家鄉來了一位親戚想要求見,蔣介石一聽家鄉來人了,連忙叫門衛官請他進來。
門外進來一人,蔣介石仔細一看,正是自己的表弟,說起這個表弟,年齡隻比蔣介石小兩歲,是蔣介石小時候最要好的一個親戚。
隻見蔣介石的表弟走了過來,行了一禮。說:“表哥目前可謂是春風得意,隻怕連我這個表弟你也認不得了吧!”
蔣介石一聽此言,知道這位表未必有什麼事要責備於他。仔細問情緣由後,果然不出所科,原來蔣介石在大肆拘捕共產黨員與革命群眾時,把這位表弟的一位好友也抓了進去。
蔣介石一聽是這件事,不由暗暗為難,這時的他“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人”,於是,毫不猶豫地拒絕了表弟放人的要求。
蔣介石的表弟一見這種情況,就知道若來硬的,肯定不會達到放人的目的。於是他用悲傷的語氣對蔣介石說:
“看來表哥確實變了一個人,姑奶當時對我說的話我還不信,現在看來是不會錯了。”
接著,他回憶起小時候的情形,那時表兄弟在一起是多麼的開心,感情是多麼的深厚,那動情的言語不由得令蔣介石也為之暗暗感到悲傷。
說完這些話,蔣介石的表弟一抹眼淚起身就要告辭,這時,蔣介石一揮手,說:
“好吧!表弟,看在你我幼時感情的份上,我答應你放人!”
就這樣一番親情感動了殺人如麻、心如鐵石的蔣介石,可見親情是人世間所有人都會引起重視的一種感情,真正那種“七情六欲皆無”的境界看來是極少的人能做得到的。
從這個故事我們也可以看出,在利用親戚關係時,言語套近乎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說,善用親情在很大程度上要善用語言去說服對方,感動對方,從而拉近距離為己辦事。
在運用親情套近乎求人辦事時,一定要用對方很感動的事情打動對方。隻有這樣,才可能辦成事。
英年早逝的詩人徐誌摩正是運用了會近乎的方法拜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師。
徐誌摩還在7歲的時候,就已非常聰明,且對語言及文學方麵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直到15歲了,他還覺得自己在這方麵的學習長進不大,迫切需要一位精於此於此道的老師來指點他。
當聽說有一位叫梁啟超是良師,但梁啟超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想拜他為師可不容易。於是,他就前往表舅家請表舅從中為其引見,因為徐誌摩的表舅與梁啟超相交頗深。但徐誌摩的這位表舅一貫是不希望自己的外甥去學這些的,他很想讓徐誌摩去學醫,而這風月詩詞之類,隻能是閑時消遣之物罷了。
在與表舅的一席交談中,徐誌摩充分表達了自己的迫切願望,他那堅定而又略帶哀婉的語氣,以及對長輩的謙恭之情,深深打動了表舅,使表舅覺得此子是可造之材,於是,最後答應了他,並親自帶徐誌摩去梁啟超的家,讓其拜在梁啟超的門下。從此,在老師的輔導加上自身的努力下,徐誌摩在詩歌上的造詣突飛猛進。最後,終於成了一個偉大的詩人。
徐誌摩是很出名的詩人,這與他在早年能拜師學習詩歌是很有關係的。他之所以能拜師成功,是同他運用親情尋求近乎分不開的。在運用這種方法過程中,具體技能的發揮全靠個人掌握和運用。其中,“善用言語”則是“善用親情”的一個基礎。無此基礎,“善用親情”的技巧在利用親戚關係上很難體現出來,所起的作用也必然不會很大。
點評:
親戚朋友,先親戚後朋友,在中國,這層關係就是你的“近”靠山。
12、鄉情
王先生原是廣東人,解放前去了香港,後就在香港定居下來。
在香港,王先生憑著智慧與汗水創辦了一個大型集團公司,經過幾十年的奮鬥與拚搏,現已成為香港同行業的執牛耳者,個人資產總額已名列香港前五名。王先生雖已成家立業,但時時刻刻都在想著家鄉,想著家鄉的人民,現在年齡也大了,很有一種葉落歸根的想法,但苦於時間大忙,無法回去。
這時,王先生的家鄉為了修築一座大橋,需要一筆不小的資金,當地政府千籌萬借.才籌到了總數的三分之一,於是就派出一名王某去找王先生,希望能得到援助。
王某是政府對外聯絡辦的,為人聰明,善於交際,且很有辦法。他看了王先生的詳細資料後,就判斷王先生這時也很有回家鄉投資的意向。因此,在沒有任何人員的陪同,也沒有準備任何禮品的情況下,獨自一人前往香港,並且打包票定會籌到款項。
當王先生聽到家鄉來人時,他在欣喜之餘也感到有些驚訝,因為久不聞家鄉的訊息.突然有人來了,該不會是招搖撞騙之人吧!張先生心裏不由起陣陣疑心,但出於禮節,他還是同王某見了麵。
王某一見王先生這種心情,知道他還未完全相信自己。於是他挑起了家鄉的話題,隻講家鄉解放前及現在的風貌變化,他那生動的語言,特別是那濃濃的愛鄉之情溢於言表,令張先生深受感動,也將他帶回了童年及少年時期,想起了那時的家鄉、那裏的爺爺奶奶還有鄰裏親戚……顯然,王先生記憶深處中的那塊思鄉領地已被王某揭開了蓋頭,蘊藏在心中的那份幾十年的感情全部流露了出來,欲罷不能。
就這樣,經過3個小時的“聊天”,王某對借錢一事,隻字未提,隻是與王先生回憶了家鄉的變遷,猶如放電影一般。最後,張先生不但主動提出要為家鄉捐款一事,還答應了與家鄉合資辦廠的要求。
王某確實很聰明,他充分抓住了張先生心理特點,抓住了張先生心中那份埋藏幾十年的思鄉之情,與張先生聊了一個彼此都非常感興趣、輕鬆的話題引起了共鳴,不但使王某此行的目的圓滿完成了,還了卻了張先生那份心願,王某真是不虛此行也處理好了對家鄉今後非常有用的老鄉關係。
宋太宗年間,曹翰因罪被罰到汝州。曹翰苦思返京之策。一天,宮裏派了個使者到汝州辦事兒,當他得知這個使者是其同鄉時,他欣喜若狂,曹翰哪裏肯放過這個機會。他想盡一切辦法見到使者,流著淚對他說:
“說起來,我真是慚愧,無法再回去見同鄉中人,而且,我知道自己罪惡深重,就是死也贖不清,真不知怎樣才能報答皇上的不殺之恩,現在隻有在這裏認真悔過,來日有機會一定誓死報效朝廷。隻是我在這裏伏罪,家裏人口太多,缺少食物生活不下去了,我這裏有幾件衣服,看在老鄉的份上,請你幫我抵押一萬文錢,交給我家裏換點糧食,好使家裏大小暫且糊口。”
說到傷心之處越發淚流不止。
使者回宮後專程就此事向宋太宗彙報。太宗拿過包袱打開一看,裏麵原來是一幅畫,畫題為《下江南圖》,畫的是當年曹翰奉宋太祖旨意,任先鋒攻打南唐的情景。
太宗看到此圖想起曹翰當年功勳,心裏很難過,憐憫之情油然而生,決定把曹翰召回京城。曹翰打動同鄉的鄉情之誼心的手法奏效了。
點評:
“親不親,故鄉人。”這是一種得天獨厚的資本,應爭取成為你的靠山。
13、拐彎抹角
喬伊·麥卡錫,著名的紐約楊基隊的棒球教練,他曾經率領楊基隊多次奪得全國棒球冠軍,深受隊員及球迷的愛戴,他的成就除了敬業以外,與他的特殊心理教練法有關。
有一次,麥卡錫與一名準備從下級隊提升到楊基隊的教練談話。
麥卡錫問:“你對心理學懂得多少?”
那個教練說在大學學過一點。
“這麼說,你覺得自己在這方麵還行?”麥卡錫問。
那教練說:“我不知道行不行,隻是在大學修過這門課。”
麥卡錫說:“那好,我考考你。”
麥卡錫告訴那個教練,幾年前他有過一個問題,去請教他的遊擊手弗蘭克·克羅塞蒂。麥對他說:“弗蘭克,我對盧·基利克打一壘的表現不滿意,他太懶散了。我希望你幫助我。從今以後,你逢地滾球就搶,得手後把球拚命扔到第一壘。最好把基利克打出壘,扔得怎麼樣不要緊,最重要的是要狠,使他難招架。
克羅塞蒂不願意照麥卡錫的吩咐辦,他說:“這樣也許會使盧不高興。”
麥卡錫說:“別管基利克高興不高興,照我的話做吧。”
說完,麥卡錫對新來的教練說:“故事就這樣。你從這個故事得出什麼結論呢?”
那個教練想了一會,然後回答:“我猜你是要喚醒基利克。”
麥卡錫聳聳肩膀,無奈地說:“你完全搞借了。”基利克沒有任何問題,那個沒精打采的人是克羅塞蒂,我是要喚醒克羅塞蒂。
張作霖在發跡之前是個響馬賊,大土匪。後來,他想長此以往也不是辦法,想轉“行”,但苦於無人牽線搭橋。
當時朝廷的奉天將軍增祺的姨太太從關內返回奉天,此事被張作霖手下幹將湯二虎探知,急忙報告張作霖,張作霖一拍大腿,說:“這真是豬拱門,把貨送到家來了。”
於是張作霖就吩咐湯二虎,如此如此行事。
湯二虎奉張作霖之命在新立屯設下埋伏,當這隊人馬行至回新立屯時,被湯二虎一聲呐喊阻截下來,隨後把他們押到新立屯的一個大院裏。
增棋的姨太太和貼身侍者被安置在一座大房子裏,四周站滿了持槍的土匪,這時,張作霖已經接到報告,便飛馬來到大院。故意提高聲音問湯二虎:“哪裏弄來的馬?”
湯二虎也提高聲音說:“這是弟兄們在禦路上做的一筆買賣,聽說是增祺將軍大人的家眷,剛押回來。”
張作霖假裝憤怒說:“混賬東西!我早就跟你們說過,咱們在這裏是保境安民,不要隨便攔行人,我們也是萬不得已才走綠林這條黑道的。今後如有為國效力的機會,我們還得求增大人照應!你們今天卻做這樣的蠢事,將來怎向增棋大人交待?你們今晚要好好款待他們,明天一早送他們回奉天。’
在屋裏的增棋姨太太聽得清清楚楚,當即傳話要與張作霖麵談。張作霖立即先派人給增棋姨太太送來大批首金銀及人參,然後入內跪地參拜姨太太。
姨太太很感激地對張作霖說:“聽罷剛才你的一番話,將來必有作為,今天隻要你保證我平安到達奉天,我一定向將軍保薦你這一部分力量為奉天地方效勞。”
張作霖聽後大喜,更是長跪不起。
次日清晨,張作霖侍候增棋姨太太吃好早點,然後親自帶領弟兄們護送姨太太歸奉天。
姨太太回到奉天後,即把途中遇險和張作霖願為朝廷效力的事向增棋將軍講了一遍。增棋十分高興,立即奏請朝廷,把張作霖的部眾收編為巡防營,張作霖從此正式告別了“胡匪”、“馬賊”生活,成為真正的清廷管帶(營長)。
就這樣,張作霖利用“枕邊風”辦成了轉“行”的一件大事。
紐約某大銀行的理查斯·華特奉上司指示,秘密進入某家公司進行信用調查。正巧華特認識另一家大企業公司的董事長,這位董事長很清楚該公司的行政情形,華特便親自登門拜訪。
當他進入董事長室,才坐定不久,女秘書便從門口探頭對董事長說:
“很抱歉,今天我沒有郵票拿給您。”
“我那12歲的兒子正在收集郵票,所以……”董事長不好意思地問華特解釋。
接著華特便開門見山地說明來意。可是董事長卻故意含糊其辭,一直不願作正麵回答。華特見此情景,隻好知趣地匆匆離去,沒得到一點兒收獲。
不久,華特突然想起那位女秘書向董事長說的話,郵票和12歲的兒子。同時,也聯想到他服務的銀行國外科,每天都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信件,有許多各國的郵票。
第二天下午,華特又去找那位董事長,告訴他是專程替他兒子送郵票來的。董事長熱誠地歡迎了他。華特把郵票交給他,他麵露微笑,雙手接郵票,就像得到稀世珍寶似地自言自語:“我兒子一定高興得不得了。啊!多有價值!”
董事長和華特談了40分鍾有關集郵的事情,又讓華特看他兒子的照片。一會兒,沒等華特開口,他就自動說出了華特要知內幕後的消息,足足說了一個鍾頭。他不但把所知道的消息都告訴了華特,又召回部下詢問,還打電話請教朋友。華特沒想到區區幾十張郵票竟讓他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張敬堯最初跟一個說書藝人學說書,在生活困難的時候還能耐住性子學說一段,後來覺得說書整天東跑西走很辛苦,就利用一個偶然的機會混進了北洋軍隊。
張敬堯雖胸無點墨,但耍嘴皮子卻很有一套。憑著能說會道,投機鑽營,很快由排長並為營長但他還嫌不過癮,竭力上爬。看到別人一年年高升,自己“巋然不動”,他十分心焦,搜索枯腸,想著咋鑽袁世凱的門路。
也是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意外獲悉袁世凱的寵妾楊氏喜愛喝進口白蘭地名酒,而且還是“海量”。這個消息,使他心花怒放,決心利用這一點敲開袁世凱的大門。再說楊氏這裏,經常收到一箱箱不署名人送的“白蘭地”,過了有半個月時間,她暗中查訪,才知道是有個叫張敬堯的營長送的,自然十分歡喜,親自召見。張敬堯一見麵,即滿口“師母長”、師母短,把個楊氏溜得如登青雲,內心甚喜。
從此,張敬堯通過楊氏算是在袁世凱那裏掛了號,幾年後競升為旅長。
點評:
陌生的,潛在的“靠山”剛開始都不會把你當朋友看,要看他變成熟悉的,現實的靠山,得學點“拐彎抹角”。
14、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春秋戰國時代,秦國大舉興兵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公子平原君多次寫信給魏王及魏公子信陵君,請求魏國援救。魏王派將軍晉鄙帶領10萬大軍援救趙國,但又懾於秦國的威脅,便讓晉鄙把軍隊駐紮在鄴地,名義上是援救趙國,實際上是執行兩麵政策,等待、觀望形勢的變化。
平原君向魏國派出使者催促出兵救援,但魏國仍按兵不動,平原君一氣之下又給信陵君寫了一封信,譴責信陵君見死不救。因為信陵君的姐姐是平原君的夫人,所以平原君責罵信陵君說:“公子即使看不起我,要讓我投降秦國,難道也不同情公子的姐姐嗎?”
信陵君接到這封信感到非常憂慮,但無論他采取什麼辦法遊說,都無法說服魏王。信陵君此時真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昏了頭,他把自己手下的賓客集中起來,湊集了百餘輛車馬,想奔赴秦國,與平原君一同戰死。
臨行時經過夷門,見到了信陵君最器重的賓客——看門人候贏,侯嬴聽了信陵君的慷慨陳詞後非但不加鼓勵,反而冷淡地說:“公子您自勉吧,老臣不能隨你一同去了。”
信陵君走出數裏,心中很不是滋味,心想我對侯生的待遇可算得上周到了,如今我將要去送死,他憑什麼連一言半句送行的話話都沒有呢?信陵君越想越氣,就叫賓客停下來等他,他又駕車返回去找侯嬴。
信陵君回來的時候,侯嬴正站在門口等他,笑著說:“臣本來就知道公子會返回來的呀!”
侯嬴評價信陵君帶賓客赴死的舉動說:“公子喜愛士人,名聞天下。如今遇到難處,就想帶著賓客奔秦軍,這就如同把肥肉投給老虎,你本想達到救援趙國的目的,這下子可就什麼功勞也沒有了!”
信陵君恍然大悟,於是向侯嬴求計,利用如姬竊得兵符,調走了晉鄙的10萬大軍,解除了秦國對邯鄲的包圍。
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竊符救趙的故事。
有些朋友求人時心急火燎,巴不得對方馬上著手就辦。如果對方一兩天沒什麼動靜,便有些沉不住氣了,一催再催,搞得人家很不耐煩。這也不是求人的正確態度。
也許,對方有自己的難處,不得不慢慢作打算;也許,他對應承你的事自有安排。一旦求了人家,就要充分相信人家。
戰國時,魏國的國君魏文侯打算發兵征伐中山國。有人向他推薦一位叫樂羊的人說他文武雙全.一定能攻下中山國。可是有人又說樂羊的兒子樂舒如今正在中山國作大官,怕是投鼠忌器,樂羊不肯下手。
後來,魏文侯了解到樂羊曾經拒絕了兒子奉中山國君之命發出的邀請,還勸兒子不要跟荒淫無道的中山國君跑了,文侯於是決定重用樂羊,派他帶兵去征伐中山國。
樂羊帶兵一直攻到中山國的都城,然後就按兵不動,隻圍不攻。
幾個月過去了,樂羊還是沒有攻打,魏國的大臣們都議論紛紛,可是魏文侯不聽他們的,隻是不斷地派人去慰勞樂羊。
可是樂羊照舊按兵不動,他的手下西門豹忍不住詢問樂羊為什麼還不動手,樂羊說:“我之所以隻圍不打,還寬限他們投降的日期,就是為了讓中山國的百姓們看出誰是誰非,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收服民心,我才不是為了區區樂舒一個人呢。”
又過了一個月,樂羊發動攻勢,終於攻下了中山國的都城。樂羊留下西門豹,自己帶兵回到魏國。
魏文侯親自為樂羊接風洗塵,宴會完了之後,魏文侯送給樂羊一隻箱子,讓他拿回家再打開。
樂羊回家後打開箱子一看,原來裏麵全是自己攻打中山國時,大臣們誹謗自己的奏章。
如果魏文侯聽信了別人的話,而沉不住氣,中途對樂羊采取行動,那麼後果可想而知。
某校長每到9月1日新學期開學前,必定東躲西藏。躲什麼?就躲手裏捏著某書記、某局長、某主任寫的“條子”的關係
校長雖年輕,但治校有方,學校教學質量好,升學率像伏天裏的溫度計直往上躥,甚至蓋過了重點學校。名聲在外,各路神仙不請自到,紛紛欲把自己的子女送來鑄造成”龍”、“鳳”。
於是,難題就出現了,廟小菩薩多,到底收誰的孩子的呢?校長麵對的主兒,都有來頭,都有後台,都能通天,也都惹不起。剩下的隻有一條路——躲!
白天在學校,他讓兩個很負責的門衛擋住所有的關係戶。但電話擋不住,於是規定,凡是找校長的電話,一律答複“校長開會去了”。一次,校長老婆打電話找校長,接電話的回答:“開會去啦!”校長老婆道:“開會?我怎麼不曉得?”對方沒好氣道:“你算老幾?校長開會還要向你彙報?”校長老婆道;“當然啦。否則,他不想吃飯了?”對方顯然是腦袋不靈光之輩:“笑話!校長的飯,你能管得起?”校長老婆道:“都管十幾年了!”對方似有所悟:“你,你是誰呀”校長老婆理直氣壯答道:“我是他老婆!”
關係戶見學校防備森嚴,固若堡壘,無隙可鑽,於是,調轉進攻方向,直撲校長家。
開始,校長過於麻痹輕敵,仍采用在學校的“回避戰術”。門鈴一響,讓老婆或女兒開門,見是陌生麵孔,一律回答:“校長不在家,有事到學校去找!”然後,砰的一聲,把一切煩惱都關在門外。
不過,很快就遇上一位有著硬骨頭精神的小夥子,他聽說校長不在家後,嘿嘿一笑:我就坐在門口等他。說完,真的一屁股坐在樓道台階上。
校長老婆並沒有當回事,關上門,做自己的事。等到電視台傳出“祝各位觀眾晚安”準備結束時,校長老婆察覺門外有動靜,打開門一看,見那個小夥子還坐在台階上。
“你怎麼還不回家?”
“等校長呀,我想,校長再忙,可總要回家睡覺的吧。”
“不過,有時也可能不回來。”校長老婆以為這句話可能會把小夥子的決心打退。
“那沒關係,反正今天我見不到校長,我老婆也不會讓我回家睡覺的。”
校長老婆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關上門,向校長做了彙報。
顯然,若是真讓小夥子在門外坐一夜,那麼,給鄰居看見影響自然不好。何況,這棟宿舍住的幾乎都是各校的校長、教導主任之類的人物,傳出去有損校長的形象。若是讓小夥子進來,也不妥,且不說已經騙人家說校長不在家,你讓人家坐在門口等了幾個小時,現在忽然從天而降般地坐在家中,豈不是拿人家開心嗎?再說,這小夥子的後台是誰還沒搞清楚,若是叫人抓住把柄可不得了。
怎麼辦?校長左右為難,在屋中來來回回,如籠中困獸。
終於,校長靈機一動,想出一辦法,從陽台翻下。校長家在二樓,不算幸運,跌了一跤,已到院中。校長拍淨身上的土,撿起老婆扔下來的公文包,用胳膊一夾,又在院子裏轉了兩圈,然後仿佛剛下班地爬上樓梯。見那小夥子仍坐在台階上,故作驚訝:“咦,你在這裏幹什麼?”
小夥子見到他,涕淚橫流:“校長,我可等到你了……”
校長的心也被淚水打濕啦。
點評:
當靠山還未成為朋友時,你要用耐心對待他的冷漠;當朋友成為靠山時,你還必須學會耐心,朋友畢竟隻是朋友!
15、得罪朋友失荊州
在求別人辦事時,如果有損人麵子的事情則一定不做,有損別人麵子的活則一定不要說,這樣,以保全別人麵子為交換條件,當請別人給你辦事時,別人才不至於拒絕。不給人麵子帶來的後果有時是很嚴重的。
三國名將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溫酒斬華雄,匹馬斬顏良,偏師擒於禁,擂鼓三通斬蔡陽。“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耳”。
然而,這化叱吒風雲,威震三國的一世之雄,下場卻很悲慘,居然被呂蒙一個奇襲,兵敗地失,被人割了腦袋。
關羽兵敗被斬的最根本原因是蜀吳聯盟破裂,吳主興兵奇襲荊州。吳蜀聯盟的破裂,原因很複雜.但與關羽其人的驕傲有著密切的關係。
諸葛亮離開荊州之前,曾反複叮囑關羽,要東聯孫吳,北拒曹操。但他對這一戰略方針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他瞧不起東吳,也瞧不起孫權,致使吳蜀關係緊張起來。關羽駐守荊州期間,孫權派諸葛瑾到他那裏,替孫權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求結兩家之好”,“並力破曹”,這本來是件好事。以婚姻關係維係補充政治聯盟,曆史上多有先例。如果放下高傲的架子,認真考慮一番,利用這一良機.進一步鞏固蜀吳的聯盟,將是很有益處的。但是,關羽竟然狂傲地說:“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不嫁就不嫁嘛,又何如此出口傷人?試想這話傳到孫權那裏,孫權的麵子如何吃得消?又怎能不使雙方關係破裂?
關羽的驕傲,使自己吃了一個大大的苦果,被自己的盟友結束了生命。
以尖酸刻薄之言諷刺別人,隻圖自己嘴巴一時痛快,殊不知會引來意想不到的災禍。人與人之間原本沒有那麼多的矛盾糾葛,往往隻是因為有人逞一時之快,說話不加考慮,隻言片語傷害了別人的自尊,讓人下不來台,心中怎能不燃起一股邪火?有了機會,後咬一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有一個電視劇,內容敘述一群芭蕾舞演員,應征百老彙歌劇院的舞蹈主角,經過了幾天嚴格的審查過程,許多演員都被淘汰了。結果隻留兩名.又經過一番審度,到了最後,其中一人又被淘汰了。當然評審委員不能宣言相告那位被淘汰的演員,於是對她說:你的舞藝實在不錯,並且非常有潛力,將來的成就必定不可限量,但本劇所需的角色,可能不適合你。因為我們需要一位較為活潑的演員,與你的個性不太符合。但你不用擔心,我們還會有新的劇本,必定會有更好的角色等待你來發揮。希望你再繼續努力,等待我們的通知。”
這真是令人傷感的場麵,被人拒絕是一件極悲痛的事,因為這往往顯示自己的能力無法獲得別人的認可,對一個人的傷害是可想而知的。不過那位芭蕾舞演員十分的幸運,雖然沒有得到好的角色,雖然被淘汰了但卻沒有因此傷及個人的自尊心,她心中的希望也並未因此而破滅。
清代有個畫家,叫胡恭壽,住在華亭縣,在當地繪畫的名氣十分大。有一次,鬆江府的一位太守派仆人去請他作畫,當然是帶了用子去的。
胡恭壽看見仆人拿的銀子少,就對他說;“謝謝你家主人,我並不認得你家主人,隻是必須按照我所規定的價格付酬.我才作畫。”
仆人回來把原話告訴太守,於是改天太守增加銀子,又叫仆人拿去求畫,胡恭壽就作了畫,送去太守府。
過些日子太守請客,同時也邀請胡恭壽。胡恭壽不知是計,欣然前往。席間,太守假裝偶然與客人談起畫畫之事,並故意問客人:“我們這裏有位叫胡恭壽的,他的畫很有名氣,您知道這人嗎?”客人道:“不知道。”於是太守便把胡恭壽作的畫出示給客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