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盜汗(1 / 2)

盜汗是臨床常見病,以夜間出汗,醒後汗止或睡而汗出為特征,常見於西醫所指的女性或男性更年期綜合症、甲狀腺功能亢進、結締組織病等,易造成一係列體內平衡失調,出現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精神心理障礙,西醫西藥無特殊的藥物治療,王正雨老中醫治療此病得心應手,頗有特色。

【病因病機】

盜汗自古多認為陰虛所致,《內經》明確指出汗液為人體津液的一種,與血液密切相關,認為血汗同源,血液耗傷的人,不可再發其汗。《景嶽全書.汗證》對汗證作了係統的整理,一般情況下自汗屬陽虛,盜汗屬陰虛。清代葉天士認為:陽虛自汗,治宜衛補,陰虛盜汗,治宜補陰以營內。病機總屬氣血陰陽失調,腠理不固。王老從幾十年的臨床經驗中總結出盜汗常見的五種類型和五種治法,現介紹如下。

【辨證分型】王老將本病辯證為5型,下麵分述之

一、陰虛內熱型:症見形體消瘦,夜間盜汗,五心煩熱、咽幹顴紅,口渴,舌紅少苔,脈細數。治則滋陰降火。方用當歸六黃湯加減(當歸、熟地、生地、黃芩、黃連、黃柏、黃芪、五味子、烏梅。如汗多加煆牡蠣、浮小麥;潮熱加秦艽、柴胡、東白薇)

案例:劉某,女,19歲,夜間盜汗一個月,伴有五心煩熱性情急噪,手足心熱。口幹,舌質偏紅苔薄,脈細數,證屬盜汗,陰虛內熱型。予滋陰降火,方用當歸六黃湯加減。當歸10g、生熟地、黃柏、黃連、黃芩各10g、黃芪30g、煆牡蠣30g、浮小麥30g、麥芽20g、陳皮10g。服7劑藥後盜汗明顯好轉,繼服7劑,盜汗止。鞏固療效,又服7劑,病全愈也。

按:本方為治療陰虛內熱盜汗的良方。方中當歸、生地、熟地養血滋陰兼清血分之熱,取苦寒之黃連、黃芩、黃柏清火堅陰,重用黃芪益氣固表,入浮小麥益氣除熱止汗,煆牡蠣平肝潛陽收斂固澀,合用有滋陰降火,固澀止汗的功效。

二、心血不足型:症見盜汗或自汗,心悸少寐,神疲氣短,麵色不華,舌質淡暗,脈細弱。治則養血補心,收斂止汗。方用歸脾湯或天王補心丹加減(白術、人參、黃芪、當歸、甘草、茯神、遠誌、酸棗仁、木香、龍眼肉、五味子、浮小麥等)

案例:張氏,女,35歲,1979年5月30日診:訴近一月頭昏夢多,心悸心慌,盜汗,神疲乏力,視其麵色蒼白,唇色淡紅,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弱,證屬心血不足型盜汗。予歸脾湯、天王補心丹方調整。白術10g、人參10g、黃芪20g、當歸10g、酸棗仁15g、茯神10g、遠誌15g、五味子10g、浮小麥30g、麥冬10g、生地10g、甘草5g。7劑。79年6月8號二診訴夜間出汗明顯減少,心慌好轉,惟睡眠質量較差,原方加清半夏20g,繼服7劑,後以此方加減治療月餘而痊愈。

按:《醫宗必讀》“心之所藏,在內者為血,在外者為汗,汗者心之液也”,心主血,心血不足,不能養心血易致心悸心慌;血虧氣虛,則神疲乏力;心陰不足,虛火內生,則見心煩,身熱盜汗,舌質脈象也為心血不足之象。方中當歸補養心血;人參、黃芪、白術、甘草益氣健脾以滋生血之源;酸棗仁、茯神、遠誌安神定誌;五味子、浮小麥滋陰斂汗;全方合用共奏益氣養心,收斂止汗的作用。

三、瘀血內阻型:症見夜間發熱盜汗,口燥咽幹,但不多飲,麵色萎黃或晦暗,舌質青紫或有瘀點瘀斑,脈弦澀。肢體或軀幹部位有固定的痛處,治則活血化瘀,安神止汗方藥血府逐瘀湯加味(赤芍、桃仁、當歸、生地、甘草、紅花、枳殼、柴胡、川芎、懷牛膝、五味子、浮小麥、酸棗仁、茯神)。

案例:伍某某,男,45歲,88年3月16日診,原皖安機械廠幹部,患者每於淩晨4、5點出現盜汗,連續兩個月,伴有胸悶心悸,體力下降,舌質紅絳,苔薄白,脈弦緩。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緩,偶有早搏;血脂TG:2.46,TC:7.42,病屬盜汗,心血瘀阻型,方用血府逐淤湯加味。赤芍20g、甘草10g、柴胡12g、懷牛膝20g、桃仁10g、紅花10g、川芎10g、生地10g、枳殼10g、桔梗10g、沉香5g(後下)、五味子10g、煆牡蠣30g,服7帖。88年3月23日,藥後盜汗明顯好轉,心率提高,體力增強。原方減桔梗,加膽星10g、太子參20g。繼服7帖,以鞏固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