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則四:耐心執著成就未來(1 / 3)

費奧莉娜身上有著難以置信的倔強和自信,她認準的東西她會毫不猶豫的堅持,想盡辦法去實現,即使被人認為是武斷也再所不惜。費奧莉娜上任了一段時間後,惠普前任首席執行官普拉特曾抱怨說:“她不想吸取我的任何意見。”

然而費奧莉娜的執著決不是盲目的執著,她自信,籌劃周密又高瞻遠矚,也就是說她有足夠的理由堅持自己的想法,她也有足夠的策略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1.到了黃河也不死心

永不言敗,不蓋棺無定論,這也是費奧莉娜成功法則中不可或缺的一條,換句話說,這就是她的執著。

費奧莉娜的這一特質在惠普—康柏的並購活動中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次並購的路途可謂是“妖魔重重”、“變數多多”,從董事會,到股東,到華爾街分析師,到各家媒體,還有創始人之子,但費奧莉娜從開始就沒把這些困難放在眼裏。

在與創始人之子沃爾特的最後較量中她聲稱:“棺不蓋無定論”,就在聯邦法院的傳票送到惠普時,她依然在堅持,直到最後取得勝利。

的確,執著的精神、頑強的毅力等個性品質對事業成功、生活的順逆起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於白手起家,要成就一番事業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在這裏,我們可以用李嘉誠的例子來為費奧莉娜“撐腰”。

1983的香港,因受世界經濟危機周期的影響,出現經濟不景氣現象。這個經濟不景氣形勢嚴重影響著李嘉誠的長江係集團公司的生意。有數字表明,李嘉誠的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在1981年的淨增盈利達到13.854億港元,處於事業發展的巔峰期。可是,在1982年該公司淨利下跌到5.256億港元,比1981年的淨利下跌62%。1983年,該公司淨利繼續下降至4億多港元,香港經濟處於一個衰退期。這給李嘉誠的事業發展帶來了嚴重困難和巨大壓力。

此時的汕頭大學正在籌建中,那段時間,不少社會流言紛至遝來!有人說:“汕大要收攤了!”有人說“李嘉誠不準備辦汕大了!”有人說“汕大的建校藍圖要泡湯了!”甚至有些好事好奇者還專門跑到建校工地,看一看工地有什麼動靜?看一看汕大籌委會辦公室的牌子收起來沒有?問一問汕頭大學創業者隊伍中到底有沒有人走?沸沸揚揚的“流言”難免令人產生疑慮……

就在香港經濟處於這麼一個嚴重困難的緊要時刻,李嘉誠說話了。

1983年5月23日,李嘉誠給汕大籌委會主任吳南生寫了信。信中這樣寫道:

“鑒於汕大創辦的成功與否,較之生意上以及其他一切得失,更為重要。”“為國家為社會為後代,千方百計以破釜沉舟之精神,使建校計劃如期完成並臻於完善,早日發揮其長遠而有價值之作用。瞻望前景,本人謹以欣切心情,追隨諸位,以期樂觀厥成。”

這就是李嘉誠明朗的態度和堅定不移的信心。

在汕頭大學第一期建校工程破土動工的當天,海內外許多傳媒單位的新聞記者都趕到現場采訪並發布消息,成為海內外又一動人的新聞熱點。

總之,女性管理者應該相信“精誠所致,金石為開”,費奧莉娜正是靠著這種精神不斷地轉敗為勝的。

2.積跬步成千裏

費奧莉娜認為,進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點一滴不斷努力得來的。每個重大成就都是一係列的小成就累積成的。有了一個遠大的目標,但你光說不做,不努力,等於沒有目標,又何談實現目標呢。

費奧莉娜在惠普進行的改革困難重重,要重振惠普,還得經過不斷的努力和艱苦的奮鬥才行,費奧莉娜認為,隻有幹才能取勝。她說:“最大的風險就是原地不動”。在惠普,費奧莉娜幫助各個部門去適應重組改革。她命令各部門負責人說出惠普繼續保持各部門業務的理由。她給營銷部門僅僅6個星期的時間來重新設計廣告,重塑品牌形象。

她在惠普電腦銷售隊伍中增設了許多必要的、新的規章製度。她把報酬與銷售業績掛起鉤來,並把獎金周期從每年一次縮短為每半年一次,以防止銷售人員混到第四季度。某些傭金是與定單的數量而不是與銷售額掛鉤,導致了收益下降,費奧莉娜糾正了這個問題,並製定了她的更大的銷售促進計劃。

考慮到公司成本過高的問題,費奧莉娜在2000年開始實施重新打造的計劃時,第一步就是削減開支。9天內,一個由12人組成的小組做出了到2002年削減開支10億美元的計劃。惠普可以通過外包采購節省1億美元;讓雇員在網上記上班時間,而不是在紙板上刷考勤卡,這可省1000萬美元;把現有的43個廣告部門合並為兩個,可以提高營銷效率和節省資金,更有利於把公司的廣告攻勢集中在統一計劃上,而不是各種獨立的產品上。

為了給惠普探索出更加正確的方向,費奧莉娜設立了由9人組成的戰略委員會,委員會每月集中一次,分配公司的資源、確定最優先考慮的事宜,並向她提出有關收購和夥伴關係的建議。費奧莉娜說:“這家公司什麼都能做,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做。”

費奧莉娜積極行動 ,直麵問題並不斷地解決問題,她認為隻有這樣才能贏得戰略實施的成功。

戰略實施的確十分艱難,這主要是由於費奧莉娜不滿足於一次解決一個問題,而是要把惠普公司各方麵的改革一氣嗬成。費奧莉娜一向做事都是山雨欲來的架勢,她可不想拖拉。這意味著公司的戰略、組織結構、企業文化、薪酬製度,從如何激勵創新到如何理順公司內部程序,方方麵麵,都融入改革之中。有的學者說,如此大規模的改革在任何地方都是很難進行的。費奧莉娜沒有多少選擇的餘地,她說:“這需要幾年時間來完成。我一向認為第二年比第一年難,因為變化在這一年才會真正產生約束力。”

在重組改革的過程中,雖然困難重重,但是費奧莉娜堅信,隻要不斷努力,總會取得成功的。2001年春,惠普終於完成了重組改革,費奧莉娜也把目標變為了現實。但在這個過程中,費奧莉娜付出了無比的艱辛和巨大的努力,她的成功背後凝聚了多少汗水,這恐怕也隻有她自己知道。

人們往往隻看到一個人的成功,因為成功總是那麼引人注目,而成功的背後卻飽含著的令人更為感動的艱辛和創業的勇氣,是人們常常忽視的,許多優秀的企業家都和費奧莉娜一樣地艱辛。

在京廣飯店現代化寫字樓中,北京通產集團公司占據了幾乎整整一個樓層,可誰又曾想到,這個公司的第一間辦公室竟是建立在一個豬圈的後麵。

陳金飛的第一間辦公室在京郊高碑店鄉一個豬圈的後麵。當時,他們把大通裝飾廠建在那兒,是聽說周圍有大約20萬塊磚埋在地下。房子蓋得很隨意,根本沒有設計圖紙。房子的窗戶都不一樣大,因為窗戶是從外麵撿來的。就這樣他們蓋起了車間和辦公室。辦公桌是一個撿來的40公分高的圓台,他們又找了一塊木頭釘了6個離地麵隻有20公分高的小板凳,最奢侈的家具是一把撿來的老式竹椅。在這裏他們接待了工商局的同誌、稅務局的同誌和對他們企業感興趣的許多客人,其中包括外商。

沒錢買設備,他們就買鋼材,邊學邊幹,做出了台板印花機。創業初期,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們用雙手自己幹出來的。

廠房設備有了,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生意,他和工人都處於集體失業狀態。當時陳金飛心裏真著急,天天騎著自行車到處找活兒。委屈可沒有少受,許多客戶一看他們都是年輕人,又是私營,客氣的人不理你,不客氣的人幹脆把你轟出來。那種屈辱的感覺不親身經曆是無法知道的。但他們還得盡快調整心態麵對新的困難。

陳金飛清楚地記得第一筆生意,也是最小的一筆生意隻賺了35元錢。是他騎著自行車從先農壇體育場找來的,給北京籃球隊印7件跨欄背心的號碼,回來後他和工人們一起不到10分鍾就幹完了,35元到手。興奮之餘,他們又集體失業了。

當時條件那麼艱苦,但是還是在這豬圈後麵和外商談成了涉外第一筆生意。外商是一位金發碧眼的漂亮女士,她是加拿大的紡織品進口商,要進口一批兒童服裝。談判時,陳金飛他們當然要請客人坐在“最豪華”的竹椅上。那是冬天,屋裏沒有暖氣,竹椅又透風,外商冷得受不了,也顧不得舉止風度了,就蹲在竹椅上和他們談。蹲累了就站在竹椅上談。她從來沒見過這麼艱苦的談判環境,到今天陳金飛也沒弄明白她為什麼會跟他們簽合同。也許是運氣吧!這筆生意他們賺了十幾萬美金,在當時是個大數目。

陳金飛認為成功的關鍵是膽量、勇氣和拚搏精神,而這一切的基石是執著和堅持。建廠初期,他們遇到的困難是難以想像的。但是為實現目標,他們一直在努力。除資金、技術,以及人員這些每個新生企業都會遇到的問題外,由於社會的不理解而強加給他們的不公正待遇,幾乎成了他們難以逾越的鴻溝。如果沒有膽量和勇氣堅持下來,今天他們就不會擁有這一切了。

記得有一個美國發泡印花的訂單,當時這種技術還沒人掌握。就連國營大廠都不敢接,怕麻煩,不願意冒險。外貿公司問到陳金飛他們,他們毫不猶豫地接了下來。合同簽了,還不知道怎麼幹,那時真急了,天天跑化工商店,請教工程師們。通過多次的實驗,他們終於掌握了發泡所需的各種化學原料的配比和溫度。那時也沒有聽說過發泡機,電吹風、電烙鐵都成了工具。車間裏經常能聽工人們興奮的叫聲:“發起來啦!”那神情不像是工作,更像是一群做遊戲的孩子,談笑間保質保量地做成了近百萬元的生意。當時車間對外絕對保密,主要是怕外商看見了他們的工作條件而被嚇跑。他們憑著敢於麵對困難的勇氣和敢於嚐試新事物的膽量,掌握了發泡技術,並控製了近兩年的時間。前期幾百萬元收入主要來自發泡印花的訂單。

成功不可能沒有艱辛,隻要有膽量、勇氣和拚搏精神,離成功就不會遙遠。

費奧莉娜認為,隻有設定明確的目標,並清楚、實際、客觀地明白、成長、領先,才能取得勝利。要成功就得努力,要實現目標就得付出行動。中外許多成功的企業家和費奧莉娜一樣,通過持之以恒的奮鬥把目標變成現實。

3.內改外購,不懼阻力

惠普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當起來就沒有競爭這個首席官那麼容易了,這一點費奧莉娜比誰都清楚。

首先,她麵對的是公司內部結構複雜、經營範圍廣和缺乏責任製等問題,她必須加強力度對公司進行全麵的重組改革。其次是惠普的財政問題,在2000年上半年,惠普公司確實實現了增長目標,但在2000年最後一個季度,費奧莉娜又從財務部得到了十分殘酷的消息:雖然公司季度銷售額實現了增長預期,但利潤卻損失了2.3億美元。還有,費奧莉娜決定收購康柏,這一決定幾乎陷入無人喝彩的窘境。費奧莉娜的確是費奧莉娜,無愧為“鐵娘子”,麵對著重重困難,她毫不退縮,依然有解決問題的方法。

費奧莉娜知道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困難。困難麵前,勇者勝。

其實,每一個成功者的成功道路都是崎嶇不平的,關鍵在於他們不懈的努力和堅持。女性要想管理成功必須改變膽小怕事的弱點。

要清楚,每一個人都有遇到逆境的時候,諸事不順,做什麼都不對,好像全世界都合起來和自己作對……但這也正是自己發揮意誌力迎接打擊,強迫自己往前衝的時候。

很多成功女性都有過失去大客戶、丟過飯碗、失去心愛的人,甚至被伴侶拋棄的不幸記錄,但正是因為有過這麼多波折,她們的毅力與意誌才會像鋼鐵般堅強,她們咬著牙活下來,靠著一種頑強的意誌支撐著自己走過了人生最難過的關隘。

每個女性在走向成功的道路同時,一定要做好麵對困難的貯備,不要氣餒,應該敢於拚搏,這樣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4.下定決心,排除萬難

前文已經提到,在惠普收購康柏的決定做出之後,費奧莉娜麵臨著巨大的困難,這也許是她一生中的最嚴峻的考驗。

惠普董事會和兩大家族間為250億美元收購康柏計劃之爭愈演愈烈。帕卡德家族長子戴維公開借助華爾街日報一整版廣告,指責惠普高層正“濫用”他父親生前所說過的話。

在致惠普首席執行官卡莉·費奧莉娜的信中,戴維毫不客氣地稱費奧莉娜曲解其父“停滯不前就是失敗”的著名論斷。

費奧莉娜則在聲明中反擊戴維,稱其僅是在重複以前的言論、基於自己的臆測,而阻礙了收購的進程。

沃爾特在報告中指出,收購康柏創造個人電腦帝國會使惠普傳統打印機業務收入驟減。他指責董事會所說的收購會帶來每股4美元的收益是異想天開。潛在損失也大大高於董事會預期的5%的水平。

持有惠普5.2%股份的沃爾特正試圖說服所有協會和個人投資者在最終表決中持反對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