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則九:讓自信的光芒籠罩自己(1 / 3)

《盡在不言中》reference_book_ids\":[7137227068944681991]}],\"65\":[{\"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6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76,\"start_container_index\":6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70},\"quote_content\":\"《豪門驚夢》reference_book_ids\":[7170152554460875809]}]},\"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費奧莉娜是一個勇於接受挑戰的女性,因為她相信自己會成功。在她的血液裏流淌的是用之不竭的自信,這一點相當令人驚訝。這是那麼真實而又大膽的自信,經過成功證明了的自信,堅強而又頗有點自負的自信。

然而,沒有自信,任何一個女性不可能成功,任何一個男性也不可能獲得成功。你必須在心中勾畫事業的藍圖,確定偉大的目標,才能去實現它。自信就是那根把虛擬的東西變成真實的魔棒。

1.費奧莉娜的成功秘訣——信心

人常說,沒有做不成的事,就在於你想不想做。想做了,又怕做不好,缺乏自信心,一事無成。

裏根是個演員,卻立誌要當總統。從22歲到54歲,羅納德·裏根從電視體育播音員到好萊塢電影明星,整個青年到中年的歲月都陷在文藝圈內,對於從政完全是陌生的,更沒有什麼經驗可談。這一現實,幾乎成為裏根涉足政壇的一大攔路虎。然而,當機會來臨,共和黨內和保守派及一些富翁們竭力慫恿他競選加州州長時,裏根毅然決定放棄大半輩子賴以生存的影視職業,決定開辟人生的新領域。

信心是一種自我激勵的精神力量,若離開自己所據有的條件,信心也就失去了依托。難以變為現實。大凡想有所作為的人,都須腳踏實地,從自己的腳下踏出一條遠行的路來。正如裏根要改變自己的生活道路並非突發奇想,而是與他的知識、能力、經曆、膽識分不開的。

有人說,裏根鴻運高照,其實,裏根的鴻運通常都是他信心堅定的結果。信心的力量在成功者的足跡中起著決定性作用,要想事業有成,就必須擁有無堅不摧的信心。

信心對於立誌成功者具有重要意義。有人說:成功的欲望是創造和擁有財富的源泉。人一旦擁有了這一欲望並經由自我暗示和潛意識的激發後形成一種信心,這種信心便會轉化為一種“積極的感情”。它能夠激發潛意識釋放出無窮的熱情、精力和智慧,進而幫助其獲得巨大的財富與事業上的成就。所以,有人把“信心”比喻為“一個人心理建築的工程師”。在現實生活中,信心一旦與思考相結合,就能促使潛意識來激勵人們表現出無限的智慧和力量,使每個人和欲望所求轉化為物質、金錢、事業等方麵的有形價值,這也就是費奧莉娜的成功秘訣。

當年,費奧莉娜決定去朗訊最亂的部門工作,這並不僅僅因為她喜歡向高難度挑戰,重要的是因為她有信心,她堅信自己一定能把最亂的部門變成最好的。費奧莉娜擁有美好的領導技巧,使她可以像一條魚兒一樣地悠遊在男性及女性的環境當中,周圍的朋友們都對費奧莉娜能在壓力下保持冷靜,堅持自己的信心,感到印象深刻。費奧莉娜成功的要素之一就是對自己有信心。

隻有對自己有信心,才能把事情做好,取得勝利。中國古人有句名言,一直世世代代激勵了許多人,那就是“愈挫彌堅,不墜青雲之誌”,一個人遭受再多的艱難險阻,但心中的那股希望之火不能被撲滅。

在日本,有一個著名的人壽保險公司,這家公司的職員每天上班前,總會有人對他說:“你行,你是最好的!”他們也對著鏡子大喊:“我是最棒的!”——這絕對不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這是一種精神戰術,激發職員的自信,使其精神百倍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自信是建立在對自己正確衡量基礎上的正確評估,人的大腦潛意識部分,蘊藏著無窮的力量。每一個人都可以發掘出這種力量,運用於任何一個目標之上。方法很簡單,隻要用簡短的話命令大腦,潛意識就像一個無形的巨人,隨時接受你的指揮,為你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

自信,是一種美好的心理素質。自信,你才能戰勝別人,因為你已經戰勝了自己,戰勝了自己的懦弱,戰勝自己的卑怯。

相信每一個人都渴望成為勇敢的人,每一個人都討厭唯唯諾諾、極度小心翼翼的人,隻有自信的人,才能去征服別人,最起碼在心理上征服別人。

成功的道路總是充滿艱辛,而成功者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他們的內心也往往充滿著矛盾和鬥爭。高呼“我能行”,其實就是要強化心中那個積極的、理想的自我形象,戰勝和排除消極的自我形象的幹擾,用自信來融化存在於心中某一角落的自卑。

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卡魯素有一次在歌劇院的廂房等著上場演唱時,突然旁若無人地大聲叫嚷起來:“別擋住我的路!走開!走開!”身邊的後台工作人員聽了,都手足無措,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因為當時並沒有任何人擋住他的路。

這位大歌唱家事後解釋說:“我覺得我內心裏有個大我,他要我唱,而且知道我能唱好。但另外還有一個小我,他覺得膽怯,而且說我不能唱好。我隻得命令那個小我離開我。”

他所說的“大我”和“小我”,其實就是心靈深處兩個互相對立的自我形象。他們就像是一個人和他的影子。

把自己的成功信念大聲呼喊出來,固然是一個好辦法,但有時候,即使不大聲喊出來,隻要給予自己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也能達到相應的效果。

有信心的人就等於成功了一半,費奧莉娜的成功就歸於她有信心,她將有信心創造更好的惠普。

2.女人不等於弱者

費奧莉娜和許許多多的女性成功者打破了“女人\\u003d弱者”這個等式。

女人\\u003d弱者?確實,女人做事是不易,做個女性管理者就更不容易,但真正妨礙女性發展的正是女性自身。正是大多女性朋友缺乏費奧莉娜這種“強人”意識,使她們很快與弱者為伍了。

說起來真是令人難以置信,現實中竟有很多人對“女強人”不感興趣,尤其是一些女性朋友,根本就不想也不願做“女強人”。

這種心理成為女性在事業上獲得成功的一道屏障。

一般而言,能力、獨立、競爭、積極、強硬等成了男性的代名詞,而女性氣質則與此相反,這是社會上一般的觀念。因此認為,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及領導力,在事業上有所建樹,是男性的專利。

然而,假如女性具備了這樣的能力時,又會怎樣?依照社會上流行的觀念,在男子領域上的成功,便是女性往後退了一步。於是,最初具有成功動機的女性,在預想到成功所獲的同時,往往想到的是為此而失去更多的東西。如此一來,女性會產生對成功的畏懼,進而限製了對成功的渴望,最初的成功動機便扼殺在萌芽狀態中。

赫那為了測定對人們成功的畏懼,開發出了其獨創的方法,並對男女大學生進行測定,其結果發現,在女性的90人中有59人(66%)顯示出對成功的畏懼;而在男性方麵,顯示出對成功畏懼的88人中隻有8人(9%)而已。

由此可見,女性對成功的畏懼心理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應該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對此,著名女設計師蔣豔認為女人不一定要做男人一樣的“強人”,但一定要做生活的強者。她說:

“你別拿我當女強人,那種人是要板著臉在辦公室裏發號施令的,我可端不出那架勢。再加上我長得瘦小,沒人拿我當女強人。”

“事業的成功令我有成就感,因為我真是拿事業當作一件‘事’去做,我力求成功。我骨子裏是個講男女平等的人。男女有性別,應該是相互尊重這種性別之分。我的公司叫‘合和’,英文名叫‘HEANDSHE’,因為世界上隻有這兩種性別,區別很大,像三角和圓圈。但找一個恰當的位置,也可以把兩者擺出和諧狀態,隻有保持這種和諧,才能把事情做好。”

“女人做事是不易,但我要說,真正妨礙女性發展的正是女性自身。”

細細品味,你就會發現蔣豔講得很有道理。女性朋友對成功的畏懼心理,說明人們在觀念上還存在著對成功的一種誤解。她們認為女性成功就必須有一副冷冰冰的麵孔,而收起女性特有的柔情似水;認為一門心思撲在事業上,就會影響家庭的和睦與溫馨等等。在這些心理作用下,心甘情願地主動撤出,去固守自己的一片天地而悠然自得,把事業上的輝煌“完全、徹底地”留給了男性公民,自己成了一名為他人的成功而喝彩的觀眾。

事業的天空中,就這樣少去了幾顆耀眼的明星。所以說,作為女性管理者,千萬不要讓“成功導致失去很多東西”的畏懼心理限製了自己的發展。

3.自信的女性也幸福

費奧莉娜對於事業、對於生活都有高度的自信,這讓她愛情事業雙豐收。實際上如果每個女性管理者都有這種自信,一樣會有這種收獲。

在眾多的讀者眼裏,梁風儀隻是香港一位著名的財經小說作者而已。

可是,她並非一般的專業作家,對梁鳳儀來說,寫作僅僅是一種業餘愛好。在她的名片上我們會發現:“作家”隻是其中的一個“頭銜”。一個年過半百的她居然身兼不下20個社會職務,實在是一個非同一般的大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