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則九:讓自信的光芒籠罩自己(3 / 3)

亞馬遜網絡公司的喬伊·科維從她的母親身上學到了困境中崛起的力量。在二戰期間,喬伊的母親瓊生活在荷屬東印尼,當日本人入侵時,瓊和她的母親被投進集中營,在這裏她親眼看著自己的母親餓死。艱難鑄造了自力更生的精神。這個精神如今傳給了她的女兒喬伊。

派拉蒙電影公司的主席雪莉·蘭辛的母親17歲時從納粹德國逃出來。當她三十二歲時——那時雪莉九歲——她的丈夫因心髒病去世,他為母女倆留下了在芝加哥的一份房地產產業。雪莉回憶道:“我的伯伯來了以後,要掌這份產業的權,但我母親告訴他‘不行’,盡管她從來沒有進過大學也沒有工作技能和經驗,但她就是個不依靠男人的意誌堅定的女人。”雪莉母親的精神激勵著她,盡管她的母親又嫁人後放棄了事業,不過給雪莉另一個啟示,那就是對於女人事業和愛情不能兼顧,她選擇了事業。

阿倫公司的南希·佩雷斯曼的母親曾經有過非常艱難的生活,非常不幸的婚姻。佩雷斯曼說:“我三十歲時,我母親叫我吃飯並說‘在我三十歲的時候,生活已經結束了,而在你的三十歲時,生活才剛剛開始。’我母親經常被人欺騙,她想要一份工作,因為她認為那是女人獨立的基礎。所以她在三十好幾歲的時候還去爭取到了一個碩士學位,成為一位心理醫生。”

如果說男孩子成為男人的標誌是他們逃離開了他們的母親的話,女孩子成為女人的標誌是她們繼承了母親的願望。大通曼哈頓銀行的迪娜·多布倫說她的成功是從她父親那裏得到的縝密的思維和分析能力,但是她也從母親那裏受益匪淺。1964年她的父母帶著十一歲的她從巴西移居到以色列,她的母親迅速地讓全家安頓下來,她的母親有著天生的自信,這種自信影響了日後成為大通副總裁的女兒。她說:“我雖然平時不太愛說我受母親的影響,其實我的內心中可能都是母親的影響。”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同樣,“虎母無犬女”,好的言傳身教造就了費奧莉娜的自信。而缺乏自信的管理者如今已經不可能由父母來重新培養了,但學會如何讓別人給你自信,讓親朋好友們鼓勵你、讚揚你、支持你還是不難的,這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5.自信促成大手筆

今天的費奧莉娜,自1999年離開已工作近20年的朗訊公司,開始執掌惠普公司管理大權,已經成為美國最有權勢的商業女性之一,也是道·瓊斯30家指數公司中的第一位女經理人。

康柏也是一個有相當基礎和年頭的公司,覬覦它的人也為數不少,然而費奧莉娜卻要完成這個大手筆,因為她自信,因為她相信自己的實力。

1999年,費奧莉娜進入惠普後,就發誓要在三年內使公司業務下滑的情況得到徹底改善,為此製定了一係列的改革措施和發展戰略。在她的領導下,惠普公司的業務狀況確實有很大的改觀,但所有的功績都被2000年那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衝淡了。2000年下半年以來,美國經濟受到網絡泡沫破滅的衝擊,市場低迷,股市受挫,IT業不振,並直接衝擊了惠普等PC製造商。為推動惠普向服務業全麵發展,以彌補電腦、打印機及服務器等業務因銷售疲軟而帶來的損失,2000年9月,費奧莉娜提出以18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全球著名會計事務所和谘詢公司普華永道的谘詢業務部,但因各種原因和阻力,此並購計劃很快就胎死腹中。2001年7月,惠普發布獲利警訊,宣布季度收入比2000年同期降低16%,費奧莉娜被迫改變公司過去60多年不裁員的傳統,決定在第四季度結束前裁員6000人。從2001年初開始,惠普的股票價格就不斷下跌,為199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惠普公司開始陷入低穀。為此,市場中曾有人對費奧莉娜的能力提出了質疑,公司內部也有一些人站出來反對她對管理體製的改革和大規模裁員的決定。

然而,費奧莉娜沒有被公司的困境和眾多的批評所嚇倒,她依然堅持自己的改革方針,努力尋找振興惠普的新出路,而收購昔日的競爭對手康柏公司可謂其創新路上的一個大手筆。

對於此次合並,費奧莉娜說,在這個IT行業麵臨嚴竣考驗的時代,合並之舉將使公司躋身於行業領導者之列。合並後的公司在企業服務器領域將成為SUN公司和IBM公司的強大對手,在PC方麵則將能夠與戴爾和蓋特韋分庭抗禮。此外,新公司在服務器、PC和便攜式電腦的總體銷售上將成為行業龍頭老大,還將在谘詢服務和存儲與管理軟件等方麵占據領先地位。

根據兩家協議,新組建的公司繼續命名為惠普,費奧莉娜將出任新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康柏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邁克爾·坎培拉斯將出任總裁。新惠普總部仍設在惠普“老巢”加利福尼亞州的帕洛阿爾托。康柏總部所在地休斯敦將是新惠普未來的重要基地,部分產品仍然延用康柏品牌。

惠普是來自美國西海岸高科技之都矽穀的巨型企業,在打印機、電腦、服務器等行業名列世界前茅。康柏則是來自美國南部名城休斯敦,年齡隻有19歲的後起之秀,以個人電腦、手提電腦、服務器等產品雄踞世界前列。兩家本是“同行冤家”,沒想到共同的利益與目標促使它們成了“一家人”。合並之前,在世界個人電腦銷量中,康柏、惠普分別排名第二和第四。在服務器市場,康柏、惠普分居第一和第四。但惠普總體實力大大超過康柏,因而“吞下”康柏在情理之中。

合並後的新惠普擁有職員14.5萬,營銷活動遍及160多個國家、地區,集打印機、個人電腦、服務器、掌上電腦以及其他服務係統於一身,成為雄踞世界電腦硬件業的巨霸之一。新惠普在個人電腦、服務器方麵都將成為世界第一大製造商,對戴爾、IBM、太陽微係統、蓋特韋等公司造成了強大的衝擊。

自從2001年9月3日惠普公司宣布以換股方式兼並康柏以來,費奧莉娜和坎培拉斯便難得再有片刻清閑。當兩人在9月5日向投資者大談兼並的種種優勢時,股市卻傳來壞消息,兩家公司的股價大幅度下跌。麵對股市的腥風血雨,費奧莉娜和坎培拉斯在台上慷慨陳詞半個小時,台下的掌聲卻稀稀落落。人們懷疑這樁技術領域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兼並案是否可行,擔心公司的執行能力。一位大型基金投資經理更直言不諱地指出:“這就像把兩塊石頭綁在一起,看看它們能否漂起來一樣。”

盡管遭到市場冷遇和各種非議,費奧莉娜和坎培拉斯仍舊馬不停蹄地四處奔波,兜售兼並方案。9月6日,二人飛赴紐約,7日又開始在西海岸推銷……“9·11”美國突遭恐怖分子襲擊,令這一兼並案變數陡增。雖然費奧莉娜一再強調市場反應過激,但投資者、分析人士、行業觀察家仍對此案能否會給兩公司股東帶來益處滿腹狐疑。他們質疑此案是否合乎產業、發展邏輯,並憂慮存在極高的執行風險。

美林證券分析師湯姆·克拉默表示:“技術股合並通常隻開花,不結果。”Jurika\\u0026Voyles基金經理尼克·穆爾也頗有同感,他說:“這一合並的勝率對股東來說太小太小了,過去30年間技術領域的大規模購並案無一成功。”很多業內人士對此也不看好。太陽微係統公司總裁愛德華·讚德告訴投資者:“當兩個帶病運轉的公司合並在一起時,我不知道你能從中得到什麼。不過,這對於我們公司,IBM以及其他企業來說倒是一個搶奪市場份額的好機會。”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惠普和康柏股價狂跌不止的時候,其主要競爭對手的股價卻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漲。美國最大的微機生產企業戴爾電腦公司股價上升了近8%,服務器生產大戶太陽微係統公司股份上漲了近3%,提供全線IT產品及服務的IBM公司(惠普與康柏合並後的發展楷模)股價也上揚了近3%。從IT幾大巨頭股價的升升跌跌便不難看出投資者的價值取向。盡管投資者對這一兼並並不看好,但擬定出任合並後的新惠普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的費奧莉娜斷然表示:“不能從股價的短期變化上去評判兼並的成敗。”據一位與兩家公司關係十分密切的人士透露,任何有關放棄此次合並的談論“均是不成熟的,甚至根本就未提上公司議事日程”。他還指出,股市的反應“極不理性”,在股東投票決定是否批準這一兼並案前,公司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去說服股東。

雖然費奧莉娜對兼並案終將獲得成功確信不疑,但她也不得不承認市場的反應多多少少出乎她的預料。她說:“隻有股東能夠否決這一兼並案。在股東投票表決之前,兼並案不會流產。我們知道市場會對此表現出疑慮。我告訴雙方的董事會,市場最初會討厭這一合並。我們對此並非毫無準備。但坦率地講,這一事件初期的負麵影響比我們預計的要大。”即將出任新公司總裁的坎培拉斯也承認:“反應之強烈使我們感到震驚。”但他信誓旦旦地表示:“當情形變得嚴峻起來的時候,董事會及管理層成員誰也不會逡巡不前。”

費奧莉娜稱惠普與康柏的並購案是經過長期深思熟慮的結果。她還自信地認為無論是惠普還是康柏都已經做好準備麵對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IC)等機構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