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小兒入睡後為何多汗?(1 / 1)

孩子入睡後為何多汗,是家長普遍關心的問題。正確認識小兒入睡後多汗的問題,需要區別生理性出汗和病理性出汗。

嬰幼兒期由於新陳代謝旺盛,加上活潑好動,有的即使晚上上床後也不得安寧,所以入睡後頭部會出汗。有的家長在孩子入睡前給其喝牛奶、麥乳精等,小兒入睡後機體大量產熱,也主要通過皮膚出汗來散熱。另外,室溫過高或保暖過度也是小兒睡眠時出汗的原因。這些都屬於生理性出汗。

病理性出汗是在小兒安靜狀態下出現的,如佝僂病的出汗,表現為入睡後的前半夜,小兒頭部明顯出汗。由於枕部受汗液刺激,嬰兒經常在睡覺時搖頭與枕頭摩擦,結果造成枕部頭發稀疏、脫落,形成典型的枕部環狀脫發,醫學上稱之為“枕禿”,是嬰兒佝僂病的早期表現。隻要及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佝僂病得到控製,出汗也就會自止。

假如小兒不僅前半夜出汗,後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多數是有病的表現,最常見的是結核病。結核病還有其他表現,如低熱、疲乏無力、食欲減退、麵頰潮紅等。有結核病的病兒白天活動時易出汗稱為虛汗,夜間的出汗稱為盜汗。如懷疑孩子感染了結核病,應做肺部X光透視檢查或做結核菌素試驗,以便及時診斷、治療。

體質弱的小兒常常在白天活動時或夜間入睡後,在頭、胸、背部成片狀出汗。這往往是由於喂養不當或消化吸收不良而發生營養不良造成的。護理上要注意調整喂養方法,促進小兒食欲,增加蛋白質、脂肪及糖的攝入量。必要時可采用中醫中藥調理脾胃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