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如何防治小兒異食癖?(1 / 1)

異食癖也稱為嗜異症,是指個別孩子喜歡吃一些正常人不應吃的東西,如泥土、煤渣、牆皮、紙張等,並形成嗜好,不吃不行,而且吃得津津有味,如果家長幹涉阻止,則偷偷地吃。有了這種異食癖的小兒,往往表現為食欲下降、身體消瘦、性格孤僻、精神不振等。

引起異食癖的原因還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是由於寄生蟲引起的,如鉤蟲、絛蟲等毒素通過人體血液循環,刺激顱內神經,使大腦中樞控製失調,導致發生異食癖。此外,有的醫學專家認為,異食癖的發生與體內缺乏微量元素鐵、鋅、鎂等有關。

孩子患了異食癖後,會造成身體、精神、智力發育障礙。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逐漸懂事,自己也覺得難堪而自卑,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時也加重了父母的精神負擔。

一旦發現此症後,首先應查明原因,針對病因,對症治療。有寄生蟲病者,應進行驅蟲治療;缺乏微量元素者,應及時糾正補充,除應用一些製劑外,飲食要做到多樣化,供給合理的營養。此外,應在精神上給予安慰,給孩子講明道理,分析利弊,使其主動配合,加以克製,病情會得到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