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葉澄衷:寬厚慈善的“五金大王”(2)(1 / 3)

葉貽銓早年曾在聖約翰大學求學,他的恩師顏福慶(當時任國立上海醫學院院長)對他影響很大。1933年2月師生偶然相見,顏談及亟須籌建一所專門醫治肺結核病人的醫院,葉聞後深為震動。也許是受到他父親熱心公益思想的影響,加之內心對洋人的不滿,於是慨然將葉家花園捐贈給國立上海醫學院,建立主要治療肺病的第二實習醫院。經過幾個月的緊張籌建,醫院在這年6月15日正式成立。葉貽銓為紀念先父,將醫院取名為“澄衷療養院”,首任院長就是顏福慶。葉貽銓的這一善舉獲得了當時政府教育部的褒揚。

葉家花園後門有一座臥龍崗,崗上有一座四角十二柱的水泥亭子,抗戰時,愛國將領張治中將軍曾在此指揮將士們,英勇抗日。如今,人去亭在,豐碑永駐。上海淪陷後,醫院一度被日軍占領,更名“敷島園”,後又成為日本特務機構的駐地。直到抗戰勝利,花園又收歸國立上海醫學院。1947年10月再次恢複“澄衷療養院”的名稱。解放上海時,國民黨軍隊在此負隅頑抗,園內略有破壞。新中國成立後,葉家後裔將葉家花園獻給國家。後被改為上海市第一結核病防治院,現為上海市第一肺科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大眾療病休養的一塊寶地。

慧眼

1882年,已經發跡成為上海大老板的“五金大王”葉澄衷回到老家莊市祭掃祖墳。那天他租了一條航船,船經莊市街,他順便到街上的阜生南貨店購買祭品。進了店堂,一名模樣周正的小夥計熱情地招呼他。葉澄衷看那小後生一邊按照客人的要求配好貨物麻利地包紮,一邊很快算清了賬目,心裏就喜歡上他了,心想自己在上海那麼多的店鋪,倒是很需要這樣的後生夥計。不過那時他急著要去掃墓,等後生把祭品包紮完了,他拿起東西放下銀元就匆匆上船走了。

那天順風順水,航船行駛很快。等航船走出三四裏,葉澄衷聽到後麵有人喊“停一停”,葉澄衷探出頭一看,原來是剛才南貨店那個小夥計追了上來。葉澄衷急忙吩咐停船。

小後生滿臉通紅地追上了航船,氣喘籲籲地說:“先生,剛才您多付了錢,這是找頭,還給您!”

葉澄衷說就那麼幾文錢找頭給你算了,值得你跑那麼遠的路來還?小後生說,那咋可以,做生意要一是一二是二,不該拿的錢一文也不好多拿。葉澄衷簡單問了小後生的一些情況,知道小後生叫宋煒臣,今年16歲,讀過4年私塾,也算認識一些字,於是心裏就越發喜歡他了。

祭掃回來,葉澄衷找到宋煒臣,告訴他有心帶他到上海發展。宋煒臣聽說葉澄衷要帶他去上海,當然願意,葉老板少年時隻身闖蕩上海灘的故事他老早就聽說了。

宋煒臣到上海後,葉澄衷隻是給他安排做夥計,他想看看宋煒臣到底是不是一塊可以委以重任的料。宋煒臣果然不負厚望,他不僅勤快好學,而且做事極有條理。葉澄衷看在眼裏,喜在心頭。他覺得自己看準了人。

1890年,葉澄衷辦了一家火柴廠,就提拔宋煒臣擔任廠裏的協理,實際上總攬全廠的大小事務。宋煒臣果然能幹,隻一兩年功夫,火柴行銷長江中下遊數省。3年後,宋煒臣擔任了火柴廠經理,工廠連年獲利豐厚,成為上海嶄露頭角的經商新秀。

葉澄衷在上海發跡後,一直有個夙願,想把生意做到漢口去。漢口號稱“九省通衢”,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向來是扼製中原的經濟樞紐。但是他這個夙願一直沒有如願,起先,因為忙於上海的事務,無暇抽出精力到漢口發展,現在年歲又大了,再去漢口與“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的漢口人打交道恐怕力不從心。於是他想到了宋煒臣,有心讓宋煒臣代自己闖蕩漢口。

1896年,宋煒臣攜帶25萬兩銀兩和葉澄衷給湖廣總督張之洞的親筆信來到漢口創業。張之洞是晚清頗具威望的“洋務派”實力人物。宋煒臣拜會了張之洞後,沒有馬上按照葉澄衷的安排開辦火柴廠,而是相機行事做起了軍服生意。等到在軍服上大賺一把後,他才創辦了火柴廠,並利用張之洞等關係向清廷申請了獨家生產火柴的專利,因為基礎紮實,又有朝廷作後盾,宋煒臣的火柴廠當年就獲利白銀18萬兩。之後幾年,宋煒臣的火柴廠如日中天,產品熱銷到鄂豫川陝甘諸省,占領了廣闊的內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