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恨水(18)(1 / 1)

次年,張恨水的長篇小說《水滸新傳》開始在上海《新聞報》連載,描寫梁山好漢抗金,與漢奸賣國賊鬥爭的故事,該書是借古諷今,表達了對八路軍的敬佩。毛澤東曾對趙超構說,《水滸新傳》這本小說寫得好,梁山泊英雄抗金,我們八路軍抗日。

一次,張恨水在重慶海棠溪汽車站遇到國民黨中央政治教官羅敦偉,羅說:“恨老,你的小說寫得好,為人也好,總之一切都不錯,我隻是感到你有一個缺陷……”張不解,羅繼續說:“你不是國民黨員。”張大笑,說:“我這個人全身都是缺陷,別人還罵我是鴛鴦蝴蝶派。可是我有一個優點,不是國民黨員!”

但張恨水亦與共產黨保持距離,八路軍辦事處曾對他表示,願意支持他寫敵後遊擊隊抗戰的小說,給他提供資料,但他始終沒有動筆。

性情

張恨水很引以為榮的是,“自家在北平的大宅子,是用稿費換來的”,“全家三十多口人,靠一支筆,日子倒過得不錯”。院子裏種著花木,“隔著大玻璃,觀賞著院子裏的雪和月,真夠人玩味”。

張恨水說:“我是個推磨的驢子,每日總得工作。除了生病或旅行,我沒有工作,就比不吃飯都難受。我是個賤命,我不歡迎假期,我也不需要長時間的休息。”

張恨水自言:“予生平有三事不能,一飲酒,二博弈,三猜謎。亦有三事,習之愈久而愈不稱意,一書法,二英語,三胡琴。”

有人說張恨水的小說是“風花雪月,鴛鴦蝴蝶”,張從不辯駁。友人當麵問起,他也隻是淡淡地反問道:“鴛鴦和蝴蝶……和人的關係、感情都處得不壞,幾曾見過人要撲殺鴛鴦蝴蝶?有聽說過鴛鴦蝴蝶傷害人?”

有人非難張恨水的作品,張從來保持緘默,他認為打筆仗是最無聊的事。他也不允許兒女們替他說話,他對兒女說:“事實勝於雄辯,隻要書在就會說話。”最後他又幽默地補充一句:“不管是捧我的,還是罵我的,都是在為我做義務廣告!”

張恨水給讀者回信,不管多忙,都是他親自用毛筆書寫,這是他對讀者的尊重。《啼笑因緣》連載後,因讀者來信太多了,他無法一一回信,隻好在報上來個總答複。

張恨水的兒子張伍回憶,他同學的母親曾對他說,她讀《啼笑因緣》的時候,正在北平女師大念書,同學們都想知道張恨水是什麼樣子,於是聯名寫信給張恨水,希望能得到他的相片。這位同學的母親笑言道:“沒想到你父親在信中說:你們喜歡看我的書,我感到榮幸,但是你們看了我的照片後,就會不喜歡我的書了,所以還是不登我的照片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