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誌清讀完楊義的《中國現代小說史》後,在給楊的信函中說:“先兄(夏濟安)認為他(張恨水)有大才。現在你為他寫長評,肯定其成就、其天才、其境界之高,從此把新舊小說之界限打開,研究20世紀小說者,再不可忽視張恨水了,--恰如尊著討論的最後一個大小說家是他,給人的印象是他終結了一個時代。憑天才,張真有可能有資格同狄更斯相比。我一向強調晚清以來的諷刺傳統,想不到張也是其中一個代表人物。”
孔慶東說:“《金粉世家》在描寫中國式大家族方麵,上追《紅樓夢》,下與《家》《春》《秋》毫不遜色。”
孔慶東談到他參與主編的《通俗文學十五講》裏,“一個作家占一講的,隻有兩個人,一個是張恨水,一個是金庸”。他還說,希望人人都能受張恨水影響,人人能成為張恨水,隻有這樣,中國國民的素質才會有真正的提高。這才是張恨水及其作品所蘊含的價值所在。
孔慶東具體談到張恨水的價值時說,張恨水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聯接表現在兩點:一是作為人的張恨水,張是一個合乎中國傳統文化標準的文人,他的身上體現了中國人所重的忠、孝、義氣、誠信等優秀的傳統,他尊愛老人、敬重朋友、照顧弟妹,具有中國傳統的人格魅力。這一點和西方作家不一樣,西方作家不要求作家本人有人格魅力,不要求人文一致,中國人則非常看重這個,而張恨水則做到了這一點,所以,他作品中對傳統文化的表現事實上也是其本人生活態度的一種延續。
第二個是作品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張恨水的作品保留著中國傳統文學中的諸多形態,他的小說大大豐富了章回體小說的創作手法,將章回體提升到一個更高的階段,其小說中詩、詞、楹聯等都有很高的造詣,另外,像他的作品中包含著中國傳統的儒、佛、道的思想,這都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張恨水的家鄉安徽潛山現以一山一水聞名於世:山為天柱山,水則是張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