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解決了錄製現場的器械不再出問題了,哪知這次主持人自己又卻出錯了。導演為了表示對獲獎者的尊重,要求白岩鬆在每一個獲獎者下台時都主動陪同,然後再快步跑上台去迎接下一個“感動人物”。當劉翔上台時,負責迎接的白岩鬆卻因送人遲了半分鍾才上台接劉翔,在這半分鍾裏,劉翔不得不先跟觀眾招手,再與另一主持人握手,然後在台上擺出各種勝利的姿勢以拖延時間,但當“亞洲飛人”劉翔上台領獎時,由於工作人員的安排疏忽,白岩鬆竟然遲到了半分鍾才從台下跑上來迎接劉翔。在這半分鍾裏,劉翔不得不跟觀眾、主持人握手,然後在台上擺出各種勝利的姿勢以拖延時間,這時,節目險些再次陷入尷尬。正當工作人員焦急不知所措時,白岩鬆終於快步跑上台前,他也意識到了自己剛才的失誤,為了保證節目的順暢圓滿,他忽然靈機一動地是這樣說的:“我故意上台晚些,讓大家多欣賞一會兒我們奧運英雄做著各種各樣動感、美感十足的動作的樣子,大家說,看著是不是很過癮呀?”原本是一次失誤,卻因為主持人的這一番調侃而令台下再次響起掌聲一片。
三、被訪者與記者
在《實話實說·現代人文景觀》的討論中,一位女土就人造景點的浪費和文物保護經費不足發表了較為激烈的意見,崔永元接茬說:“與其拿那麼多錢搞人文景點,還不如給兵馬俑修修腿腳呢!”
——不合情理、不合邏輯的話常出現在情急的應對之中,屆時急不擇言,“撿到籃裏便是菜”,且不管它是否準確得體。有位主持人在與嘉賓討論夫妻如何和睦相處時說:“任何一個人都有弱點,何況自己的愛人呢?”照此邏輯,似乎世人都專揀弱點多的做愛人?!還有位主持人當聽眾反映自己的家用電腦買得比較早,售後服務沒跟上的問題時,主持人當即答曰:“這正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出頭的椽子先爛!”真不知主持人在胡言亂語,還是在幸災樂禍。
“你給我回答這個問題!快點!”這位主持人的口氣頗似不懂心理學的家長或老師在訓孩子。”
聽眾好不容易打進電話,千恩萬謝地表達激動的心情,話筒這邊冷冷傳出:“說,說,有什麼問題!”不耐煩之情,恰如執法者麵對違法人的冷峻;
又如“我現在在××健身中心,一邊吸氧,一邊為朋友們做節目……”好不清閑與氣派,聽似視聽眾為上帝,實則顯示著主持人超前消費的優勢地位,多麼貴族化的“個性”!
再如熱線電話吸引了一些“搶答領獎專業戶”,主持人耳力明察秋毫:“是你啊,近來家裏人都好嗎……”聽眾以為私人電話串線了;
甚至個別主持人禁不住獎品的誘惑,以聽眾身份給兄弟台打熱線,美其名曰:公平競爭。真不知節目為誰而開?
還有對合作者(這裏主要指搭檔主持人或嘉賓),貶低別人,突出自己:
在本當相互輝映、珠聯璧合的節目中,由著性兒調侃、奚落對方,“我說你念不好,你果真念個結結巴巴……”形同蹩腳相聲中有人身攻擊的捧哏;
麵對有創業精神但文化水平不高的實際工作者,提出:
在經濟海洋中,你的水性如何?……你有嗆水的時候嗎?……有逆流而上的時候嗎?
這種隱喻式的、詩化的語言容易讓人摸不著頭腦,而妨礙訪談順暢地推進。
第五節 結束語
猶如一篇文章,需要在最後加上一個句號,以示終結;如同文章的結尾一樣,結束語可以用“!”以示激勵、倡導;也可以用“?”發人深思發人深省;也可以用“……”讓人依依不舍,意猶未盡;也可以用“。”幹淨利落的結束。同開場語一樣,結束語要精致,同時也要刹尾有力。根據結束語表達內容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鼓勵倡導型
例如曹可凡在《愛滿天下》中的結束語是這樣的:
“紅塵有愛,孤兒不孤。正是無數好心人獻出他們赤誠的愛,才使這兩名不幸的孤兒度過了難關。愛是人間最美麗的詞彙,她能給生活帶來浪漫和遐想;愛是一盞明燈,在黑暗中給人類帶來希望和光明;愛又是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她能驅散人與人之間隔膜,推倒心與心之間的冰牆。讓我們每一個人都獻出一點愛吧!讓世界充滿著愛!”
例如陳魯豫在《魯豫有約》中的結尾是這樣的:
陳魯豫:這一期節目做完以後,我覺得心裏麵挺沉重的,像老胡的愛人坐在這就一直是這樣,可能人在這種情緒下是說不出來什麼來的,也不太想說什麼,內心肯定會想起以前那些特別特別傷痛的事情,秋月還小,她完全不知道家裏麵發生了什麼,讓你覺得心更沉重,那老胡是家裏麵頂梁柱,所有的事都得他一個人扛著,他自己就希望這個家能夠很平安,他以後還會為他所相信那些所謂的,他說的那種愛心的事情,他要繼續做下去,那我們也特別特別感謝老胡,你經曆了那麼多的事兒,還像你說的那樣,日子還得過下去,也給我們挺大的鼓勵,特別特別謝謝老胡,謝謝翠花,還有秋月,你的朗誦給我們這期節目做了最好的總結,讓我們攜起手來,讓校園充滿愛,讓世界充滿愛。謝謝你。
(——轉引自鳳凰網《魯豫有約》)
下麵一例結束語也是鼓勵倡導的典型。
中國繪畫步入商品流通領域勢在必然中國繪畫步入商品流通領域勢在必行,但藝術商品化並不等於藝術家的一切都商品化,那是對藝術商品化的曲解。商品化和開放性給畫家帶來新的刺激,新的生機;藝術商品化為畫家的終極追求實現提供了現實條件,但商品化本身並不是畫家的最終目標。時代呼喚更多的藝術大師出現,所謂藝術大師應該對社會和人生有更多的體悟,對美有獨到的發現和完美的體現。在藝術創作中敢衝破前人的樊籬,推陳出新,自成一格。無論是石濤、八大山人、齊白石、吳昌碩,還是達·芬奇、米開朗其羅、凡高凡·高、畢加索,他們的作品總是反映出某種人類共同的情感和理想,體現出一種博大的情懷。藝術觀念的更新,思維方式的轉軌,藝術形式的變革以及藝術語彙的創新,將使中國畫超越以往的曆史高度,創造出新的審美理想、審美形式,同時將湧現一大批為人民所熱愛的藝術大師。
二、引人深思型
在議論外國女老板罰中國雇工下跪一事的結尾,結束語鏗鏘有力,振聾發聵:
曾經的貧窮不該是我們覺得比別人低人一等的理由,金錢更不是使我們雙膝發軟的原因。我要說,在奔向富裕的道路上,站直了,別趴下,更不要跪下!
談防止荒漠化的結尾,主持人巧用“尊老愛幼”這一成語,賦予獨特的新解,從而強化了每一個普通人的責任意識:
尊老愛幼是中國的傳統美德,那麼把它放在我們麵對的環境中也同樣適合:“尊老”,就是要把祖先留給我們的青山綠水在我們手中得到很好的保護,包括那些文物不受侵害;“愛幼”,就是要從長遠眼光把今天的青山綠水更好地交到子孫的手中,甚至讓他們忘掉“荒漠化”這一曾困擾過他們祖先的詞彙。
如鳳凰衛視何亮亮在議論2010年山西問題疫苗事件時,結束語鏗鏘有力,振聾發聵:
我想對於這個事件,如果近百個嬰兒當中,隻要有幾十個嬰兒,是因為服用了有問題的疫苗而死亡,牽涉的問題,已經到了刑事的問題。所以急需是什麼?是要有一個獨立的第三方的調查。王克勤本身不能再作這個調查,因為山西官方不信任他。但是同樣的道理,山西省衛生廳如果他自己做的調查,公眾也不信任,因為你自己調查自己,人們也不相信你能夠作出一個公正的結果,甚至衛生部自己的調查,可能人們都不會相信,所以應該有一個獨立的第三方,包括司法方麵,包括衛生領域的專家也包括獨立的其他媒體的記者來做一個調查,到底山西有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問題。如果確實有這樣的問題,有關的官員必須要負起責任來,甚至可能是刑事的責任。但是如果這個事情是王克勤編造的,王克勤必須要負起法律的責任,現在事實已經變得很嚴重的事情,近百個嬰兒,決不是一件小事情,我們希望這不是一個三氯氰胺,因為三鹿牌奶粉剛剛出來的時候,三鹿奶粉公司也說沒有這個事情,我們的奶粉沒有毒。但是後來卻證明,不僅是有毒,而且害死了很多孩子。這個問題現在還是很多家長的心裏上有陰影,對於中國的奶粉不信任。現在又出現了山西有問題的疫苗的事件,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一定要馬上迅速弄清楚,牽涉到嬰兒,對嬰兒產生這樣一個結果,你隻要是一個人,你都不能夠坐視這樣的事情不理,所以這是在拷問真相,也是在還我們這個社會尊嚴非常重要的這樣一個事件,必須要把它弄清楚。好,我們今後點題就是一個字,“拷”,拷問真相,得到了真相,我們才有尊嚴。
請看水均益主持的一檔節目:
水:的確和平在中東似乎已經是不可逆轉了,就像我們今天在談話中經常使用的詞“和平”。我有一個最後的小問題想問你們二位,“和平”希伯來文怎麼說?
以大使:……(略)
水:阿拉伯語呢?
約大使:……(略)(發音幾乎是一樣的)
水:觀眾朋友,剛才你也聽到了,在希伯來文和阿拉伯文裏邊,“和平”這個詞的發音非常相似,這也許可以說明猶太和阿拉伯民族最終追求的目的是一個,這就是——和平。因為兩個生活在沙漠裏的民族都有一個共同的預言,這也是他們祖先留給我們的預言:“戰爭能夠使綠洲變成沙漠,和平能使沙漠變成綠洲。”
來看朱軍在《藝術人生》的、《千手觀音》專場中的是這樣做的結束語:
從雅典殘疾人奧運會閉幕式,再到北京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演出現場,就在這浩大世界與這一方小小的舞台的周轉輪回之間,二十多個人幾平幾乎是以同步的呼吸、劃一的精神,以生命之靈在舞蹈。由此我們想到,其實我們的人生可能無法選擇自己的命運,但我們是否可以嚐試著去改變命運。聾啞舞者用心靈之舞,為人間獻上了這麼美好的一幅盛世畫卷。而我們同樣可以用我們共同的努力,將自己的人生締造得更加精彩。正像《千手觀音》的總編導張繼剛說的那樣:隻要你的心是善良的,就會有一千隻手來幫助你。同樣的,隻要你的心是善良的,你也會伸出一千隻手去幫助別人。
有時,結束語還預告某種明確的活動來減輕問題探討的重負,使人們和主持人一起擺脫研究,揭示潛在的、暫時不可能作出明確解答的問題的困境。美國電視節目《美國的饑饉》(馬丁·卡爾、彼得·大衛、查理士·柯拉特撰搞)的結尾,是用平鋪直敘的語言寫的:
“我們今晚訪問過的這些家庭,是悲愁的,非常典型的。在美國可以找到許多饑餓的地方。地方太多了。1000萬美國人不知道從哪裏得到下一餐飯。有時候這下一頓飯根本不會有了。”
“我們正在談論1000萬美國人。在這個國家裏最大多數的基本公民需要改變人權。……今天華盛頓白宮教育、勞工委員會開始傾聽饑荒問題。星期四參議院雇傭、人權、貧困組委員會也將開始調查美國的饑荒。”
主持人節目常常把結論留給觀眾去思考,有時節目的結束語鏗鏘有力,振聾發聵。如鳳凰衛視何亮亮在議論2010年山西問題疫苗事件時,是這樣結束的:
我想對於這個事件,如果近百個嬰兒當中,隻要有幾十個嬰兒,是因為服用了有問題的疫苗而死亡,牽涉的問題,已經到了刑事的問題。所以急需是什麼?是要有一個獨立的第三方的調查。王克勤本身不能再作這個調查,因為山西官方不信任他。但是同樣的道理,山西省衛生廳如果他自己做的調查,公眾也不信任,因為你自己調查自己,人們也不相信你能夠作出一個公正的結果,甚至衛生部自己的調查,可能人們都不會相信,所以應該有一個獨立的第三方,包括司法方麵,包括衛生領域的專家也包括獨立的其他媒體的記者來做一個調查,到底山西有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問題。如果確實有這樣的問題,有關的官員必須要負起責任來,甚至可能是刑事的責任。但是如果這個事情是王克勤編造的,王克勤必須要負起法律的責任,現在事實已經變得很嚴重的事情,近百個嬰兒,決不是一件絕不是一件小事情,我們希望這不是一個三氯氰胺,因為三鹿牌奶粉剛剛出來的時候,三鹿奶粉公司也說沒有這個事情,我們的奶粉沒有毒。但是後來卻證明,不僅是有毒,而且害死了很多孩子。這個問題現在還是很多家長的心裏上心理上有陰影,對於中國的奶粉不信任。現在又出現了山西有問題的疫苗的事件,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一定要馬上迅速弄清楚,牽涉到嬰兒,對嬰兒產生這樣一個結果,你隻要是一個人,你都不能夠坐視這樣的事情不理,所以這是在拷問真相,也是在還我們這個社會尊嚴非常重要的這樣一個事件,必須要把它弄清楚。好,我們今後點題就是一個字,“拷”,拷問真相,得到了真相,我們才有尊嚴。
如1995年初《生活空間》播放的《母親》,講述了天津五個上了年紀的子女與他們90歲的母親之間的恩恩怨怨,2007年5月15日播出的《社會記錄——孤立懲罰讓孩子想死》,主持人的節目結束語簡單卻意味深長:
說實話,直到今天,阿丘我不能確定的說,讓小蔡傲(事件當事人)萌發自殺念頭的真正原因是什麼,老師是否真的孤立學生,我也不能輕易下結論,但我們更應該關注的,麵對蔡傲受傷的心靈,我們成人應該如何去嗬護和反思。而這件事還遠沒有結束,看到孩子日記後不久,蔡傲母親找到了一家報社投訴,媒體的報道讓事件掀起了更大的風波,教育局也展開了調查,蔡傲的班主任老師陷入困境,而小蔡傲則陷入了更大的孤獨中,事件究竟如何發展,小蔡傲又將如何麵對未來?
新的一天開始了,又會有許多新的生命誕生,又有許多女人要作母親……
1995年初日本大地震後,我國有關方麵對駐日使館對留學人員做了大量救援工作,水均益在《日本阪神大地震月祭》中報道了救援情況,片子結尾時他說了兩件事,其效果決非“官話、套話”所能比擬的:
從1月17號到現在的一個月時間裏,我們聽到並且看到了許我有關日本這次地震的報道。而在所有這些報道當中,有兩件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件呢,就是一些日本幸存者在震後回憶說,當他們從廢墟中爬出來的時候,第一個看到的是新聞記者的閃光燈和天上日本電視台的直升飛機。而一位名叫陳彪的留學生告訴我們說,他聽到的第一聲慰問來自中國領事館。他說,包括他在內的許多留學生都相信,假如這場地震發生在國內,那各我們第一個看到的,肯定是人民解放軍戰士。說實話,我們沒有想到陳彪能說出這樣的假設,因為他所說的這些話,包含的內容實在太多太多了。
他還常常有意識地軟化、淡化議論性結尾。如在農貿市場出售的香油都打著“大名府”旗號的消息裏,並未直接下結論說是假的,但否定之意自在其中:
可能有人覺得,正宗不正宗,也許並不值得購買者去勞神,關鍵是要讓人吃得放心。可是生產工藝如此簡單,環境如此惡劣的所謂名品,您覺得能放心嗎?
以1000元的罰款處罰拒載的出租司機,到底是否能有效地製止住拒載現象?”
“假如配眼鏡的儀器都不準確,那麼架在鼻梁上的眼鏡還有準星嗎?”
在一次由朋友用電腦給母親寫信引發的議論中,主持人問:
高科技真能代替一切嗎?現在時興電話拜年,恐怕不能取代麵對麵的情感交流吧?朋友、親人可能更願看到你的笑臉,哪怕是一聲歎息……在大踏步前進時,是否應該丟掉人與人之間的關懷?
白岩鬆對於社會問題的評論,都具有睿智而憂思的特點,他有時有意識地淡化、軟化議論性結尾,但否定之意自在其中,例如他在一次專訪中這樣做結尾:
這點非常重要,剛才在采訪當中談到了, 目前對生命的價值已經有了感悟,但是已經晚了。非常感謝您來到我們的演播室,其實說這是一個悲劇,不管是對被害者的家庭還說還是加害者的家庭來說,都是一個悲劇,但是這能是最後一個悲劇嗎?怎樣避免它的發生?這是一個大大的問號,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更好地去麵對。
類似的風格還常見於竇文濤的《文濤拍案》節目,例如在有關”富士康連環跳樓自殺”事件的節目中,他用自己的邏輯分析來拷問這起案件,其效果比起“官話”“套話”要好得多,請看結尾:
竇文濤:警方說事就是清楚,南鋼,好賭,想教訓別人,反被人家勒索。女朋友還跟別人跑了,活擰巴了,不活了,完了。就這麼簡單嗎?我在節目一開頭,說這個問題啊,往往出在人跟人不同的那部分,起碼深圳警方這結論證明我這一點,但是,那十幾個呢?怎麼接二連三呢?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可是從這個不一樣裏,咱們是不是也能看出一些一樣來?這就話又說回來,物可以以類聚,人也可以以群分,幾十萬的富士康工人,他們也有很多很多的共同。至少我看啊,某種利益是希望他們簡單而相同的,這個,你隻要去富士康流水線上看看,你就能看到。你隻要去到那兒流水線上,你就會驚歎,甚至發問,人真的可以是機器嗎?
疑問的方式強調了正麵的觀點,隱含著結論,親切而又意味深長。
三、惜別祝願型
請看上海東方中央電視台《東方直播室》春節聯歡晚會中的四位節目主持人張民權、蔡淑英為宣布晚會“40歲女人的魅力”討論結束時的談話對話:
張:正像康老師說的,40歲的女人一枝花,但這枝花需要營養,需要陽光。
蔡:這個陽光和雨露來自我們每個女人本身,那就是自尊、自信、自強,同時也來自一個非常和諧的家庭和整個社會的熏陶。
張:願40歲的女人生活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蔡:願每個婦女姐妹們都擁有一個溫馨的家。
朱 軍朱軍:親愛的觀眾朋友們,2006年春節聯歡晚會到了和大家說再見的時候。
周 濤:難忘今宵,讓我們記住這個祖國大家庭集體守歲的除夕之夜!
李 詠:難忘今宵,讓我們記住這個全球華人大家庭共度的新春之夜!
董 卿:難忘今宵,讓我們記住這個天地人和中迎祥納福的歡樂之夜!
張澤 群:難忘今宵,讓我們記住這個繁榮盛世普天同慶的吉祥之夜!
劉芳 菲:難忘今宵,讓我們記住這個錦繡中華更添璀璨的輝煌之夜!
朱 軍朱軍:讓我們再次相約明年的除夕!再次擁抱一個更加明媚的——
四 合:大好春光!
結束曲《難忘今宵》
比如上述的這一台節目演至尾聲,在成方圓深情的歌聲之中,6位節目主持人走了舞台,滿懷情感地誦道:當《可凡傾聽》“紅樓夢圓專場”接近尾聲的時候,主持人曹可凡麵對眾多老藝術家滿懷情感地說出了下麵的話:
趙:這裏是太陽眷戀的東方,陽光在這裏孕育,希望在這裏成長;
楊:這裏是海風吹醒的東方,種子在這裏萌動,思想在這裏豁然開朗;
牛:回首三年路,記住奮頭的甘苦,但不沉醉在成功的喝彩。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
陳:笑看三年情,握住共同的理想,但不沉迷於遙遠的幻想。握握手,未來在我們手中!
袁:這是我們年輕的東方,它充滿無窮的力量;
曹:這是我們共有的東方,朋友們,讓我們歲歲年年——
合:共度好時光!
我們歡迎徐玉蘭老師、王文娟老師幾位老師再度走到我們的舞台上來。大家看到,今天我們在現場有很多的小朋友,他們也是戲曲愛好者,他們要代表我們的兒童,代表我們的小一輩,要把鮮花獻給我們在台上的老藝術家們。祝願我們的能夠出現更多的精品佳作好,再次感謝大家收看我們《可凡傾聽·》春節特別節目紅樓夢圓》,再次祝大家新春快樂。
(大合唱(金玉良緣》)
陸澄王誌在《和相聲作家“說”相聲麵對麵——謝晉專訪》這檔節目的末尾就是運用這樣的手法,,即請四位“笑的使者”共同向聽眾朋友借用嘉賓的原話來順勢向觀眾祝願道別:
主持人(下麵簡稱“主”):聽眾朋友,我想這四位相聲作家的談話一定給您留下了足夠的回味吧。當你在相聲藝術的園地裏品嚐笑的果實的時候,不要忘記默默播撒笑的種子的辛勤筆耕者。今天在我們節目裏和大家見麵的的四位相聲作家是沈永年——
沈:1990年新年即將來臨,祝願大家笑迎新年!
主:王存立——
王:我祝願大家笑口常開!
主:袁建邦——
袁:我衷心地祝願安徽的廣大聽眾天天笑年年笑,因為笑比哭好。
主:白紀元——
白:祝廣大聽眾,全家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開懷大笑,笑得前仰後合!
這是一份別致的祝願,借四位相聲作家的“笑口”來結束節目。時值歲末,四位作家句句不離“笑”,而且各具特色,製造了輕鬆活潑的氣氛,
毫無疑問,謝晉時代,也就是中國電影的計劃經濟時代結束了,但年已82歲的謝晉,對於電影還有夢想。目前,謝晉的新片《江湖祭》籌備工作已經基本就緒,今年冬天就要開拍。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希望自己的生命結束在攝影機旁,在這裏,我們祝福謝晉,我們也感謝謝晉。
這樣的結束語既表達了美好的心願,又照應了節目的開頭上段談話,還很好地升華了節目的主題。
比如,《歡樂中國行——魅力西寧》節目的結尾是這樣的:有一次沈力向觀眾介紹4種涼食的做法,本來師傅教完了,主持人道聲謝,節目就可以結束了。但沈力“看”到觀眾正在津津有味地看著、學著時,一種任務完成而情誼未盡的感覺便油然而生,於是她加了這麼幾句話:
“觀眾朋友,4種涼食做好了,按說應該先請您嚐嚐,可惜隔著熒光屏您沒法兒嚐,隻好請您自己動手,自己品嚐了。祝您做得成功,吃得高興!”
觀眾朋友,我們這次的《歡樂中國行——魅力西寧》之旅馬上就要結束了,在這鬱金香吐露芬芳的時節,我們一起感受了青海高天流雲的浪漫、碧水清波的纏綿,那純美的格桑和雪蓮,和那仿若天籟悠揚婉轉的歌聲,都被我們收入了歡樂的行囊,就讓我們帶著這份珍貴的記憶,帶上您的好心情,和我一起出發吧!
由於這些話是由“看”到了觀眾的狀態而引發出來的都是言之有物且具有詩化特征的,所以在結尾時能夠做到目中有人景、心中有情,產生與觀眾真誠交流的效果。
四、利落辭別型
曹:朋友們,本期的節目到這裏就結束了。
袁:感謝大家的收看。
合:所有共度好時光的朋友們,祝你們晚安!
曹:這一期的《共度好時光》節目已近尾聲,在和朋友們說再見的時候,我們也將與1995年說一聲再見了!
朱軍:觀眾朋友們,2006年春節聯歡晚會到此結束。
李詠:朋友們,讓我們明年再見——
集體:再見。
這種辭別方式給人簡潔明快的感覺,讓人印象深刻,正如安柯·愛德華·默羅的播報方式,。默羅是世界上第一位新聞主播,他成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的影響超越了國界、超越了時代,影響了廣播事業的發展。默羅對待新聞的態度是嚴肅性 默羅的報道語氣冷靜克製,從不嘩眾取寵。每次廣播他都以“這裏是倫敦”開場,以“晚安,祝你幸運”結束。默羅一向主張:,一個記者應該避免用激奮的語調、輕浮的言詞或者大肆渲染的語氣進行報道,他隻需簡練地敘述所目睹的事實,真實的事實終將勝於一切。
第六節 點評語
在節目中的適當點評可以達到升華主題,或總結零散要點的作用。點評重在簡明扼要。請欣賞下麵的片斷:
我們用了兩期節目的時間來談蕭老。蕭老不光是藝術的典範,同時也是為人師表、處世做人的典範。我記得在這個蕭老啊,80壽辰的時候,梅蘭芳大師呢,曾經語重心長地說過這樣兩句話,他說,蕭先生的教學演戲和高尚的品質,都是令人景仰和值得學習的。我覺得這個話說得特別樸實,也非常中肯。今天呢,好像提到艱苦樸素這個詞,似乎有些過時了。但是,我們從蕭老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的傳統依然在繼續。所以,我們有理由並且相信,也能夠在今天把這種美好的品德發揚光大。
(《戲苑百家2004—11》,CCTV一1l《戲苑百家》2004年10月17日播出)
這是主持人白燕升對蕭長華老先生的點評,簡扼為兩個字“典範”,既介紹了她他的性格特點,又點出了她他成功的原因。
“馬莉莉原名馬麗麗,美麗的‘麗’,觀眾要問為什麼要將美麗的‘麗’改為茉莉的‘莉’呢?原來馬莉莉小時候使用的是繁體字,‘麗’的繁體字筆畫太多,馬莉莉每一次寫自己名字都要寫出格。父親為此大傷腦筋,不得已改成了茉莉的‘莉’。名字雖然改了,但馬莉莉的“出格”依然如故。日後,當她走上滬劇舞台,正是靠了這種“出格”精神在繼承前輩藝術家的基礎上,銳意創新,自成麵貌,這才成
功地塑造了一係列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在藝術上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的結尾是:
這是主持人對“馬莉莉”的點評簡扼為兩個字“出格”,既介紹了她的性格特點,又點出了她成功的原因。
下麵我們以蔣麗萍撒貝寧主持的《東方直播室今日說法》幾次期節目-的幾段語言作一下說明:
(上海人)做事情是精明、精細的。因為上海是一個商業城市,那麼多年就在搞商業,有外地的,有中國的,有外國的,大家都在經商。而且我們現在看資料,二十年代的上海中等學校,甚至小學,都開商業課,小孩子就教他算賬,他能不精明?
這場官司的結果我相信紅木家具的老板可能覺得自己有點冤枉,但是沒辦法,這是行業的規範,行業必須要有規範,這是良性循環和運作的一個基礎。另外,這個個案也提示經營者和消費者一定要注意合同,注意合同當中的每一個細節,細節一定要推敲,而且要對細節負責任,這是誠信經營和留住客戶的基礎。
(《今日說法》CCTV-2《一場古香古色的官司》2007年6月8日播出)
蔣麗萍把上海人的特點概括為“精”,可謂“一字點睛”、“一針見血”。
撒貝寧用兩個“基礎”分別突出了規範和細節在經濟活動中的重要性,可謂嚴謹概括。
廣告的存在有目共睹,無法避免。作為廣告部門來說,它必須有社會責任心,這個責任心包括宣傳的東西與產品要一致,要考慮受眾在接受時的文化上的負效應。在總的社會管理上,要健全廣告製作、傳播等方麵的法製,而且有了法還要執行。”
我們今天講到的是兩個個案,但是現在對用人者存在歧視的企業不在少數。中國有一句聲話,叫做不患寡而患不均,其實其中講到的就是反對不公正的這樣一種思想。今天我們在強調社會和諧社會公正,一方麵我們當然要繼續地推進和護經濟領域的公正和和諧,但是怎麼樣為每一個社會個體提供公正的機會,可能是社會公平、社會公正更重要的表現。
(《今日說法》CCTV-2《被歧視也是一種痛》2007年4月9日播出)這兒這裏的點評指出廣告部門要有“責任心”社會進步要靠推進社會公正,並對“健全法製”如何推進公正,提出了希望思考,有總有分。
孔劍清曹可凡在節目中評議意識較強,而且能與談話人緊緊相扣,使談話氣氛十分融洽和熱烈。同時由於主持人的全身心投入,以及主持人較為深刻的到位的見解,更平添了嘉賓與聽眾對主持人的認同感和信賴感,這恐怕也是談話節目主持人魅力的特殊所在。如這檔節目中,當李素麗何賽飛談到工作中碰到出言不遜的事擔心過多出演影視劇會影響戲迷對她的評價時,孔劍清曹可凡聯係自己對此類事的看法說:“坐車遇到這種侮辱人格的語言,我們作為旁觀者也非常氣憤。至少我覺得我聽下來以後沒有這樣的感覺。”並真摯地鼓勵和寬慰她說:“其實我覺得在這時他也侮辱了他自己,也許你並沒有受到侮辱。這個談話非常愉快,我想我們認識很多年,但是像這樣的談話還是第一次。我想你不用有大多的有太多的顧慮,盡管我們談得很多,但是至少作為我一個傾聽者來說,沒有改變過去對你的判定,也不會影響這麼多人對你角色的欣賞。”此時話雖不多,卻很能寬慰動情人時,溫暖著李素麗何賽飛的心,也溫暖著聽觀眾的心。當李素麗談了工作中幾件具體事後,孔劍清接著說:“從表麵看這件事你是代人受過,實際上溫暖了兩個人的心,溫暖了整個車廂裏的人,以後他再碰到這樣的事也就息事寧人了。”並適時地點一句:“你的語言藝術和心靈美是相通的。”從而對具體事例做了扣題的小結和升華,與這一話題層次的起始前後呼應。
另一種“點睛”的方法是捕捉嘉賓和聽眾談話中的精華,像標出“黑體字”一樣加以放大,做出強調性的重複,這樣既加深了印象,又體現了“共話”的特點,還讓人感覺到主持人尊重群眾及機敏的品性。如李素麗講起勸阻一位乘客吐痰的體會時說:“你給乘客一個台階下,等於服務又上一個台階。”孔劍清立刻重複這句話,並做了適當的引申和發揮。當聽眾以自己的深切感受送給李素麗幾句話時,則回應道:“這位聽眾說你是醫生,是清心劑,服務者和知音,我想這位乘客也說出了大家共有的感受。”如下麵的例子:
趙季平:我跟你說,京劇、地方戲實際上就是語言的延伸。比如說胡傳魁唱:“想當初,老子的隊伍……”秦腔也是。
朱軍:完全是地方語的音調和節奏。(《藝術人生——趙季平》)
點評的關鍵是要積極進入思維狀態,快速思維,而且一定要說得恰到大好處,情真意切,隻有如此才能為節目增添熱烈氣氛,讓觀眾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