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2章 俗語·成語(3)(1 / 3)

誰知有一天,這匹馬突然病了,竇固是寢食不安,坐臥不寧,四處請來名醫診治,沒想到馬還是死了。竇固痛惜之餘,便向門房囑咐道:“我今天心裏不痛快,誰來拜訪我都不見。”

郭璞是個擅長投機取巧的人,聽說這件事後,認為發財的機會來了,一刻也坐不住了,便直奔竇府,說自己有法醫活死馬,讓門房幫忙通報一聲。門房通報進去,竇固說:“馬都已經死了,還怎麼治,這人肯定是個瘋子,趕走他便是了。”門房轟他走,他硬是不走,說要見竇官人。

竇固聽到外麵吵鬧,就出來了,竇固半信半疑地說:“死馬當活馬醫嘛,不妨讓他試試。”手下人鬆開郭璞。郭璞沒有施禮,開門見山地說:“此去東門外三十裏有座小山,山上樹林密布,你叫幾十個人去敲鑼打鼓,攆出一個像猴一樣的動物來,活捉了,送來這裏便可醫活寶馬。”

竇固立刻派了上百個士兵照此方法前去捉拿。不到一袋煙工夫,便捉來了此物。郭璞讓眾人圍繞地上的死馬站成一圈,然後放出那猴樣的動物。此物一見死馬,就立即撲上去吸馬的鼻孔,直吸得嘖嘖有聲。不一會兒,地上的死馬就一躍而起了,完全像沒病過一樣。眾人都前來撫摸這寶馬,猴樣動物趁著人群興奮之際逃走了。

竇固見馬活了過來,又驚又喜,立即重賞郭璞。

趣味鏈接: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語出自王充《論衡·道虛》。漢高祖有個孫子叫劉安,繼承父親的爵位被封為淮南王。劉安篤信道教,修煉丹藥,希望能得道成仙。後來,終於如願以償,飛天做了神仙。他家的雞和狗也跟著沾光,一起升天享福去了。這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來曆。

為何是雞犬升天,而沒有貓呢?這是因為在那個時候,貓還沒有進入人們的生活。事實是,漢代以後,人們才開始有意識地馴養貓,所以隻有雞犬升天了。

後人常用“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來諷刺一個人升官得勢後,和他有關係的人也跟著發跡,撈到好處。

017畫鬼容易畫人難

“畫鬼容易畫人難”最初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一書,意思是說憑空瞎說很容易,但要想有真才實學卻需下一番工夫。

傳說戰國時,齊王想找人替自己畫一張像,先後找了許多著名的畫工,他們都一一為齊王畫了像,但齊王看了覺得很不理想。便問還有沒有其他著名的畫工,下人說:“國內有一個善畫鬼怪的人很出名。”齊王便派人把這個畫工請來了。

齊王對他說:“給我畫一張像吧。”

畫工說:“大王,我確實不會畫人呀!”齊王感到很好笑,齊國最有名的畫工,怎麼連一個人都不會畫呢?

齊王說:“為什麼呢?”

畫工答:“人有形,畫起來最難,畫狗和馬也不容易。”

齊王說:“那你就隻會畫無形的鬼怪嗎?那你就畫個鬼怪來瞧瞧,如果你畫不出,我會殺了你。”

畫工說:“畫鬼怪最容易,因為鬼怪,它本身沒有固定的形狀,誰也沒見過,所以容易。”於是便鋪開綢帛畫起來。隻一會兒的時間,一個麵目猙獰、張牙舞爪的鬼怪就出來了。齊王看了,不禁毛骨悚然,退後說:“真是畫鬼容易畫人難!”

趣味鏈接:知人知麵不知心

“知人知麵不知心”出自馮夢龍編著的《警世通言》中有關莊周的故事。“知人知麵不知心”常與俗語“畫虎畫皮難畫骨”連用,意思是說,了解一個人的外表容易,而了解他的內心是比較困難的。

莊周是個極具才情的人,喜歡遊曆名山大川,一天,他出遊於南華山下,見荒塚累累,不禁歎道:“老少俱無辨,愚懸同所歸。”再往前走,新墳漸多,忽見一少婦,渾身縞素,坐於塚旁,手持大扇扇新墳未幹之土,忙上前問道:“娘子,塚中所葬何人?為何舉扇扇土?”那婦人裝做沒聽到,繼續用力大扇。

莊周更好奇了,上前一步說道:“娘子,要新土幹燥極易,隻是娘子手腕嬌軟,舉扇無力,不才願替娘子代一臂之勞。”那少婦聽說有人要幫忙,喜形於色,忙說道:“有勞官人了。”接著便遞過扇子來。

莊周又問:“因何扇之?”少婦答道:“塚中乃妾之拙夫,生時與妾相愛,死不能舍,遺言教妾如要改適他人,直待喪事畢後,墳土幹了方才可嫁。妾思新築之土,如何得就幹,因此扇扇之。”

莊周含笑,心想,這婦人好性急!虧她還說生前相愛,若不相愛的,還不知要怎樣呢?扇著扇著就睡著了,這婦人罵道:“真個懶漢,還不如老嫗”,奪過扇子又用力大扇。其實莊周是佯裝睡著,心內全都明白。

莊周心中不平,回到家中,坐於草堂,為此吟詩一首:

生前個個說恩深,死後人人欲扇墳。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

018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則成語的本義指箭已經搭在拉滿的弓弦上,不得不射出去。後來比喻為形勢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種行動。出自《太平禦覽》。

東漢末年“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是個很有文筆的人,他在袁紹手下做書記官。袁紹野心很大,一心想除掉曹操,於是,他就讓陳琳寫了一篇《為袁紹檄豫州》的檄文。在檄文中,陳琳曆數曹操的種種罪狀,痛罵其祖宗三代,號召天下人起來共同反對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