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1章 稱謂·名城(5)(3 / 3)

除此之外,名與字之間還有別的不同功能:“名以正體,字以表德。”這是因為,嬰兒出生伊始,個性、稟賦,包括優缺點都沒有表露出來,所以都用寬泛的字。至弱冠之年,孩子的稟賦多已為人所了解了,這時再冠以“字”,來加以表揚、勸誘、敦促。說白了,“字”的含義就表現了父母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寄托或標榜著父母的某種情操。

關於“名”與“字”的關係,在古籍中也可以找到依據。《白虎通義》雲:“聞名即知其字,聞字即知其名,蓋名之與字相比附故。”“名”與“字”或相補,或相承,或相反,或相關,或相近。二者在意義上往往存在著相同、相近、相關,或者相反的關係。如杜甫字子美(甫,男子美稱)、韓愈字退之,嶽飛字鵬舉、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

趣味鏈接:古人名、字的連帶關係

古代人的名字和現在不同,現在的人有名無字,而古代人不但有名,而且還有字。《白虎通》曰:“聞名即知其字,聞字即知其名。”說明古人的名與字是有連帶關係的,一般有以下一些。

名和字同義。如三國周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美玉;黃蓋,字公覆,蓋與覆同義。

名和字意義相關。如《西遊記》的作者,明人吳承恩,字汝忠;《夢溪筆談》的作者,宋人沈括,字存中;三國魯肅,字子敬;宋代詞人辛棄疾,字幼安。他們的名和字的意義都有一定的關聯性。

名和字是近義詞。如三國諸葛亮,字孔明;戰國楚屈平,字原,今多稱屈原,以字行;東晉陶淵明,字元亮。他們的名和字都是近義詞。

名和字反義。如春秋曾點,字晰(《說文解字》:“點,小黑點。”“晰,人色白也。”);唐人王績,字無功;清人徐退,字進之。他們的名和字都是反義詞。

名和字基本相同。如唐詩人李白;字太白;唐詩人杜牧,字牧之;元末明初人宋濂,字景濂,等等。

033中國最古老的姓怎麼來的

中國的一些主要姓氏已有4000多年的曆史了,中國人的姓到底是怎麼來的?

據考證,母係氏族時期,中國人就有了姓。在那時,隻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由“女”和“生”組成,就說明最早的姓,是跟母親的姓。帝王的姓也都帶“女”旁,比如神農姓薑,黃帝姓姬,虞舜姓姚等等。

夏、商、周的時候,人們有姓也有氏。姓的由來大致有以下幾種:

一是以祖先的族號或廟號為姓。如堯的族號是唐,堯的一些子孫後代便姓唐。夏、殷、周等姓大致也是這樣來的。古代帝王死後,在宗廟的牌位上要寫上他們的王位,如周朝有文王、武王等,他們的後代就分別姓文、姓武。

二是以國名或地名為姓。古代一些國家的居民以國名為姓,如齊、魯、秦、晉等。有的是以居住地名為姓,如春秋時期齊國大夫分別居住在城郭四邊,就以東郭、西郭、南郭、北郭為姓。其他如東門、南宮、歐陽等姓也是由此得來。

三是以官職或職務為姓。古代的官職有司馬、司徒、帥、尉等,擔當這些職務的人的後代便取這些官名為姓。以職務職業為姓的很多,如管樂器的姓樂,做買賣的姓商,還有陶、屠、巫、卜等。

四是以動植物為姓。如馬、牛、羊、龍、熊、楊、柳、花等。

五是以數字為姓。如伍、陸、萬等。

現今漢民族廣泛使用的姓大約有3000個左右,其中複姓隻有250個,約占8%。目前,已收集到的中國古今姓氏已超過8000多個。影響較大的北宋時期的《百家姓》,收集了單姓408個,複姓30個,一共438個。

趣味鏈接:“百家姓”源於何時?

《百家姓》始於宋代,是錢塘一個老儒所編,它概括了中國漢族的主要姓氏。共收姓氏400多個,故稱“百家姓”。

《百家姓》四字一句,合轍壓韻,雖無文理,卻朗朗上口,如“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楚魏、蔣沈韓楊”。因其便於記憶,此書一出,便成為了當時的啟蒙讀物。

宋朝的皇帝姓“趙”,為了表示皇家姓氏的至高無上,北宋時的《百家姓》以“趙”居首,而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國王姓“錢”。“孫”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氏,“李”是南唐的統治者李後主的姓氏,所以要這樣排列。

愛國詩人陸遊最早在他的詩詞《秋日小雨》中提到百家姓,詩中說:“農家十月,乃遺子弟入學,所謂雜事,百家姓之類。”

後來,明洪武年間編的《皇明千家姓》則改以“朱”姓居首,清康熙時編的《禦製百家姓》則以“孔”姓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