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專業話——顧客隻相信“專家”(2)(2 / 3)

3.產品本身必須精美輕巧,便於營銷員訪問攜帶,也便於客戶操作。笨重的龐然大物、不便攜帶的產品不宜使用產品接近法。例如重型機床營銷員、房地產營銷員、推土機營銷員就不好利用產品接近法。但是,營銷員可以利用產品模型、產品圖片等作為媒介接近客戶。

4.營銷的必須是有形的實物產品,可以直接作用於客戶的感官。看不見、摸不著的無形產品或勞務,不能使用產品接近法,如理發、洗澡、人壽保險、旅遊服務、電影入場券等都無法利用產品接近法。

45

表現自己的專業,幫客戶作出選擇

一位顧客在兩種自行車之間猶豫不決,這時,推銷員走了過來,說:

“幾年前,我和我6歲的兒子去買一輛自行車。我們到甲車行,對每輛64.95美元的標價吃了一驚。在當時,這是相當大的數目,節約的父母,誰會為一個6歲的孩童花這麼多錢買輛自行車?我們轉而走向乙車行,花了34.95美元買了一輛廉價自行車。

“大約6個星期後,我們回到那家店裏買一對新把手,花去4.50美元。60天以後,我們又回到那家店買了一個鏈條,大約花掉了15美元。又過了幾個星期,我們再一次來到該店,因為軸承損壞了,我又付出5~6美元。到這時候,我才肯定這輛車無可救藥了。於是我們又到甲車行花了64.95美元買了一輛新的。

“現在讓我們來作個分析:

“從價格看,乙車行的自行車單價是34.95美元,而甲車行的自行車是64.95美元。再看代價,一輛廉價自行車的代價是34.95+4.5+15+5,合計是59.45美元。這輛車騎了6個月,每月代價為大約10美元。

“甲車行自行車單價為64.95美元,騎了10年,每年代價為6.50美元——而它至今仍然是一輛好車子,隻是外觀舊了一些。

“好了,顧客先生,事情很清楚,便宜的自行車價格要低,而代價卻高得多。因此,我想再問你,你關心的是價格,還是代價呢?價格是一次性的,代價則是你取得這個產品後要一直關心的問題。如果你關心的是代價,你還有什麼理由不立即坐享最低代價的益處呢?

“顧客先生,本公司盡一切努力使產品盡善盡美,決不使用廉價原料、廉價勞動來製造湊合能用的產品,大家(肯定包括您在內)清楚地知道:好貨不賤,賤貨不好。您肯定要長壽、高質量的產品,不是嗎?”

我們相信,顧客聽了以上一席話,肯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購買貴一點的車子。值得提醒的是,推銷員以自己的親身經曆為例,這顯然更具有說服力。

我們再來看下麵的例子。

某單位原考慮向一家汽車製造廠購買一輛4噸車,後來為了節省開支,又打消了主意,準備購買另一家的2噸小卡車。汽車製造廠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刻派出有經驗的推銷員走訪該單位的主管,了解情況並爭取說服該單位仍舊購買該廠的產品。這位推銷員果然不負眾望,馬到成功。談話是這樣開始的:

推銷員:“您需要運輸的貨物平均重量是多少?”

主管:“那很難說,2噸左右吧!”

推銷員:“有時少,對嗎?”

主管:“對!”

推銷員:“究竟需要哪種型號的卡車,一方麵要根據貨物的數量,另一方麵也要看在什麼公路上行駛,您說對嗎?”

主管:“對。不過……”

推銷員:“假如您在丘陵地區行駛,而且在冬天,這時汽車的機器和本身的壓力是不是比平時的情況下要大一些?”

主管:“是的。”

推銷員:“據我所知,您單位在冬天出車比夏天多,是嗎?”

主管:“是的。我們夏天的生意不太興隆,而冬天則多得多。”

推銷員:“那麼,您的意思就是這樣,您單位的卡車一般情況下運載貨物為2噸,有時會超過2噸,冬天在丘陵地區行駛,汽車就會處於超負荷的狀態。”

主管:“是的。”

推銷員:“而這種情況也正是您生意最忙的時候,對嗎?”

主管:“是的,正好在冬天。”

推銷員:“在您決定購買多大馬力的汽車時,是否應該留有一定的餘地比較好呢?”

主管:“您的意思是……

推銷員:“從長遠的觀點來說,是什麼因素決定一輛車值得買還是不值得買呢?”

主管:“那當然要看它能正常使用多長時間。”

推銷員:“您說得完全正確。現在讓我們比較一下。有兩輛卡車,一輛馬力相當大,從不超載;另一輛總是滿負載甚至經常超負荷,您認為哪輛卡車的壽命會長呢?”

主管:“當然是馬力大的那輛車了!”

推銷員:“您在決定購買什麼樣的卡車時,主要看卡車的使用壽命,對嗎?”

主管:“對,使用壽命和價格都要加以考慮。”

推銷員:“我這裏有些關於這兩種卡車的數據資料。通過這些數字您可以看出使用壽命和價格的比例關係。”

主管:“讓我看看。”(主管埋頭於資料中)

推銷員:“哎,怎麼樣,您有什麼想法?”

主管自己動手進行了核算。這場談話是這樣結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