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願:心靈被滋養,生命被安頓(1 / 2)

多年前,有次偶然看到一段中學生的話:“每天,我照常地學習、生活,可總覺得心裏好像有點不對勁,似乎我不知道為什麼學習、為什麼生活,常常有一種很空虛的感覺。”

“空虛”必定是缺少了什麼。比如我們感到肚子空,是因為缺少食物;考試前感到心裏發虛,是因為缺少知識。而這個空虛的中學生缺少的是什麼呢?顯然,這一代中學生是不缺少食物的,他們學的知識也不少,他們缺少的是別的東西。

當時我想,最理解這個中學生的應該是那些有錢又有閑的貴婦人,她們有足夠的錢,不必為生活奔波,她們本來以為這樣的生活應該是非常快樂的,但實際情況卻是,生活異常空虛,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簡直是痛苦不堪。

但幾年後,我發現最空虛的人可能並非貴婦人,而恰恰是當年那些空虛的學生中的佼佼者,也就是考上了最好的大學的那些大學生。現實中我得到了非常明確的印證,北京大學心理谘詢中心的徐凱文副教授,在北大這個中學生們夢寐以求的大學中發現,可能有近 40%的學生會有空虛無意義的感受,以至於他已經有足夠的案例可以把這命名為一種心理疾病了:“空心病”。空心病的診斷一出,一時轟動了我的微信朋友圈和一些新聞媒體,難道無數中學生日夜苦讀,最後等著他們的就是一款時髦新病嗎?這也讓大家太難以接受和理解了。

別人不理解也不奇怪,因為站著說話的人不腰疼,而沒有經曆過真正空虛的人也不知道空虛的感受是多麼痛苦—中學生的空虛還算不了什麼 —北歐的一些國家是富裕而又閑適的,在發展中國家的民眾眼裏簡直像天堂,但是,這樣的國家中,自殺率卻一向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因為他們空虛。這些為空虛而苦的人,最苦的是連訴苦的機會都沒有,因為別人會說:“你這樣成功和幸運,你還有什麼苦的呢?”就好比被群嘲的“悔創阿裏傑克馬”,在人們心中,他們應該是完全不知道苦惱為何物才對。

關於空虛,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的理論有最簡單清晰的解釋。他說人的需要是分層次的,低層次是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比如飲食男女、攢錢防老,都是低層次的需要;中層次是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高層次是自我實現的需要。低層次的需要必須要先滿足,不然人連活下去都不可能,還談什麼心靈?但是,在低層次的需要滿足之後,人就必須要滿足中高層次的那些精神的、心靈的需要。如果這些精神和心靈的需要得不到滿足,人顯然不會餓死,但是會活得非常空虛。

馬斯洛說,我們的心靈需要愛,就像我們的身體需要鹽一樣。

未來學家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早就預言了世界將會有一個巨大的變化。我們看到他的預言正在漸漸變為現實。在 21世紀,這個變化將成為世界發展的主流。這就是計算機技術將使這個世界變為信息化的社會。

在農業社會,人們所生產的主要是糧食。農業社會主要滿足的是人們的生理需要。當然也不是滿足所有生理需要,隻不過“吃”是農業社會的中心問題。

在工業社會,人們主要的產品是工業品,是各種生活中要使用的器物。它滿足的不僅僅是生理的需要,更多的是滿足人們虛榮心的需要,我們要更好的汽車和名牌服飾,不僅僅是為方便和保暖,更是為了讓別人羨慕。

而在信息社會,人們生產的將主要是信息。王大媽(或者李家婆姨、趙大娘)也許會不屑地說:“信息能當飯吃,還是能當衣服穿啊?”是的,信息不可能填飽我們的肚子,不可能穿在身上當衣服,但是它可以提供心靈的營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