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林鳳儀(1 / 2)

清晨,一陣清風帶著鳥鳴飄蕩,不知要吹向何方、、、、、、

極南之地,在南海偏西約數百裏的區域,坐落著一個繁榮的小鎮,在小鎮最繁榮的街道邊上,一個約十歲左右的少女,正吃力的抱著一張琴,走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不顧四周過往之人對她的好奇,靈動的大眼睛正四處張望,似乎在找尋著什麼東西。

此少女稚嫩的臉上卻掩蓋不住那傾城傾國的魅力,她一身翠綠移裙,身材苗條,眼神如水,小小的年紀給人一種親切卻不可褻瀆之感。精致的五官,如玉的肌膚,像精靈一般,總讓人忍不住想去捧在手心裏去嗬護。

終於,徘徊與尋覓了良久之後,在一處客棧的門前,少女站定了好一會兒,似在深思,又似在掙紮。最終,少女眼中的猶豫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堅定。

將沉重的古琴放在客棧門前一旁的角落,少女微微喘息,小巧的玉手撫了撫滿是香汗的額間。待平息下來,她立身而坐,雙手開始撫琴,動作優雅而充滿韻律。

隨著她那靈巧精致的雙手撫動,陣陣清脆如天籟般的樂聲在這片天空飄蕩,琴聲時而抑揚頓挫,時而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琴鳴旋律中帶著古樸典雅,還蘊含著一股淡淡的憂傷。很難想象,一個如此年輕的少女,竟能彈出如此美妙而富有情感的曲子。

大街上,無論是正在買東西的買家,還是賣東西的商戶,亦或是談笑風生的路人,都不由的為之一頓,不約而同地停下手中正在忙的事,紛紛閉上眼睛,靜靜的享受著這曲天籟般的樂聲,隨著琴樂的漸入佳境而陶醉其中。

一曲完畢,眾人卻還在回味之中,尚能立馬醒轉過來。又過了約片刻的功夫,大家斷斷續續的的自沉醉中醒來,口中讚歎不止,神情似是還含有些許惋惜,如此美樂,若是能再多享受一會,那麼該是多愜意的美事啊。

這時,眾人感慨之餘,紛紛向彈琴少女之處靠攏,有人見到眼前少女如此秀雅而堅毅,更是讚歎不已。感慨之餘,有人不禁暗自疑問:“這少女年紀尚小,究竟因何事淪落在街頭彈琴呢?”

似乎是為了打消眾人心中的疑惑,少女從身上掏出一片白布,平鋪在地麵。粗糙的布上,卻寫著一手秀麗韻雅的字體。

“母親重病,無錢醫治。在此望好心之人給以幫助,感激不盡,特獻上琴曲!”

是時,其中一位圍觀之人將白布上之字大聲念了出來。直到此刻,眾人才恍然大悟,原來此女是為了籌集救母的醫藥費而不得不到街頭賣藝。

眾人本來就被少女的悅耳琴曲與美麗打動,此時更是為少女的孝心所折服,大都掏出一些銀兩,熱心的遞與少女。

見狀,少女不言,麵露感激之色。她站起身來,對著眾人深深鞠了一躬,然後又立身而坐,為眾人重新彈奏一曲,以表感激之情。

此曲比起第一曲中少了幾分哀傷,多了幾分欣喜與感恩。想來是成功為母親籌到了治病的錢,而心情也因此變得愉悅了許多。在眾人的陶醉中,少女一曲撫完,一人攜一琴,帶著籌集到的銀兩悄然離開。

在鎮西村頭的村頭處,立有一塊石碑,上麵刻著‘青鸞村’三個字。

石碑不遠處,林立著幾間房子,房外正站著一位年約三十歲的白衣女子,凝雪的肌膚,配上一張韻味成熟的臉龐,給人一種嫵媚中不乏高雅之感。

隻是,無情的歲月在她那美麗的額頭上,留下數道淺淺的皺紋,顯然平時操勞不少。此刻,她正焦急的望向遠方,似乎在等待著誰。

唯一讓人感覺怪異的是,此女子一雙美麗的眼睛卻仿佛空洞一般,毫無光彩。

這時,有一人從村外走來,來人正是今天在鎮上街頭彈琴的少女。少女正緩慢的走來,額頭上有微微細密的汗珠出現,靈動的雙眼中泛起說不出的疲憊。

“鳳儀,是你嗎?”聽到腳步聲,這名雙眼空洞的女子連忙問道。

“娘,您不好好在屋裏休息,怎麼又出來了?”

聽到女子的呼喚,綠裙少女麻利的將古琴放在屋前的石桌上,三步並兩步,跑到那名女子麵前,一把扶住女子往屋裏走去,同時關心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