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停戰協議簽訂,異國藍天凱歌高奏(2 / 2)

7月27日晚10時以前,雙方的陣地不僅沒有趨於沉寂,反而比平時射擊了更多的炮火。就在這個雙方激烈對射的下午,彭德懷和談判代表團的成員杜平一起來到一個接近前沿的高地,觀看了雙方即將撤離的非軍事地帶。

7月28日上午9時30分,彭德懷在開城“來鳳莊”中國人民誌願軍談判代表團的駐地,在中、朝、英3種文字的停戰協定及其臨時補充協議共18件文本上,簽署了自己的名字。中方李克農、杜平、丁國鈺、柴成文等將軍參加了簽字儀式。當彭德懷把筆放下,從椅子上站起來的時候,室內響起一片祝賀的掌聲,將近3年用血和火進行的激烈較量就此宣告結束了。

在這場戰爭中,“聯合國軍”除了原子武器以外,其他各種現代化武器都使用過了,但仍然無法取得勝利,反而以被中朝軍隊殲滅109萬餘人而告結束。從此,美國這個頭號帝國主義國家的軍事力量,在中國人民的眼裏,再也不是不可戰勝的了,而中國人民在世界人民的眼裏,也不再是“東亞病夫”和無足輕重的了。

此時此刻,彭德懷怎能不感慨萬千!在大家的祝賀聲中,彭德懷也抑製不住激動,雙手高舉,聲如洪鍾,宣告說:“在朝鮮的一切敵對行為已經完全停止,全世界人民所渴望的朝鮮停戰已經實現了!”“這個戰爭證明,一個覺醒了的愛好自由的民族,當他們為了祖國的光榮和獨立而奮起戰鬥的時候,是不可戰勝的!”“中國人民誌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將不能忘記應有的警惕,並將以最大的決心為保障停戰協定的徹底實現而堅決奮鬥。”

美國作家約瑟夫·格登,對朝鮮停戰這一重大事件做了如下的記述:“美國結束了一場它第一次不能宣告勝利的戰爭。沒有慶祝活動。關於停戰協定簽字的消息在時代廣場燈光新聞牌上閃爍著,人們駐足讀著這一通告,聳聳肩膀繼續走路,不像歐洲勝利日和對日作戰勝利日,沒有歡呼的人群聚集在一起……艾森豪威爾顯然是實現了他結束戰爭的競選諾言,但是這一結局絲毫也未能振作美國的民族精神。”

克拉克將軍在他後來寫的回憶錄中是這樣描述他簽字時的心情的:“我成了曆史上簽訂沒有勝利的停戰條約的第一位美國陸軍司令官。”“我感到一種失望的痛苦。”

朝鮮停戰的實現,標誌著誌願軍已經勝利地完成了祖國人民交給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神聖使命,為保衛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貢獻。這一勝利是中朝人民反對美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勝利,是全世界愛好和平力量的勝利,是一次曆史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