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3章 黎明前的黑夜(3 / 3)

宋安然不等平郡王看完資料,就將資料收了回來。

平郡王很是不滿,認為宋安然沒誠意。

宋安然笑著問道:“王爺,現在我們能好好談談嗎?”

平郡王收起輕慢的態度,點點頭,說道:“可以。夫人想要什麼?”

宋安然說道:“王爺可還記得當年的三個承諾?”

平郡王先是愣了一下,接著哈哈大笑起來。

平郡王點頭,“當然。本王平生第一次對人做出如此重大的承諾,自然不會忘記。”

宋安然鄭重說道:“王爺沒有忘記這三個承諾就行。隻要王爺遵守承諾,我就會利用晉國公府的資源,全力幫助王爺登上那個位置。”

平郡王端起茶杯,心中還有疑問。他問道:“顏宓危在旦夕,夫人不著急嗎?”

宋安然輕聲一笑,“有王爺在,我相信我家夫君一定能夠平安無事。”

平郡王皺眉,對宋安然的這個回答不滿意。

宋安然也不在意平郡王的態度,她繼續說道:“如果有一天,京城動了刀兵,顏宓一定會堅定的支持王爺,助王爺鏟平逆賊。”

平郡王心頭一跳,他從這番話中,聽到了宋安然的決心和殺意。

平郡王急切地對宋安然說道:“夫人千萬不要亂來。”

宋安然嘴角微翹,笑了起來,說道:“本夫人從不亂來。”

她一直都是有計劃的做事。亂來二字同她從來沒有直接的關係。

平郡王鬆了一口氣。

平郡王擦擦額頭的冷汗,對宋安然說道:“父皇要召顏宓回京,夫人有辦法應對嗎?”

“不需要應對。”宋安然篤定地說道。因為她知道元康帝隻剩下幾個月的時間。

按照計劃,元康帝過世的時候,顏宓不會回到京城。顏宓會繼續領兵在外,威懾京城,威懾皇權。這才是最佳保命辦法。至於之後的事情要怎麼辦,雖說又計劃,其實宋安然也有些拿不準。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平郡王很疑惑,不過很顯然宋安然不願意多說。

平郡王喝下茶水,想了想,問道:“夫人能否幫本王處理掉老三,老四?”

宋安然眼中閃過淡淡的厭惡,然後平靜地說道:“本夫人不是儈子手。等王爺登上大寶,三皇子和四皇子對王爺已經沒有任何威脅。他們死與不死,也沒有多少區別。留下他們,反而還能為王爺博一個容人的好名聲。”

平郡王點點頭,“夫人說的對,是本王急躁到了。之前本王多有怠慢,還請夫人見諒。夫人的誠意,本王看到了。本王會繼續同夫人合作。希望我們都能心想事成。”

宋安然點頭微笑,“我以茶代酒,敬王爺一杯。”

兩人喝過茶,宋安然就提出了告辭。

宋安然同平郡王在後山分開,分別離去。

宋安然關注著朝中的動靜,同時等待顏宓的回信。

據說朝廷欽差已經快到東南沿海,很快就會和顏宓對上。朝中不少人都關注著東南的局勢,奈何鞭長莫及,現在還是討論立儲的事情最重要。

就如宋安然同平郡王說的那樣,平郡王在朝中的呼聲最高,文官們支持正統,所謂正統就是嫡庶。

平郡王是嫡子,自然該立他為儲君。

討論了數天,按理元康帝該給個回應。可是元康帝卻借口身體不適,對朝臣們的討論無動於衷。似乎是忘記了立儲這件事情。

平郡王見狀,一陣後怕。幸虧宋安然及早提醒他,否則真的要樂極生悲。

看元康帝這態度,平郡王覺著自己希望渺茫。

平郡王也不知道自己哪裏不得元康帝的喜歡,為什麼元康帝不肯立他為儲君?難道真的因為他是嫡子的緣故?

當平郡王困惑的時候,有一個人上門,替平郡王解惑。

那個人就是承郡王。

承郡王自受傷後,這還是第一次出門。

承郡王來見平郡王,不是好心幫助平郡王,更不是給平郡王加油打氣。

承郡王上門,是為了嘲笑平郡王。

承郡王說得很直白:“你想做皇帝,做夢去吧。你害得我這麼慘,隻要我還活著一天,我就不會讓你做皇帝。你最好趁早死了這條心。”

平郡王憤怒不已,“我們是兄弟,是一個娘胎裏麵出來的。你不支持我,難道你要去支持老三老四?你就不怕他們做了皇帝後弄死你?”

“哈哈,就算他們弄死我,我也甘願。總而言之,我不會讓你做皇帝。我的好弟弟,你就等著看吧,我曾受過的苦,我會加倍還給你。哈哈……”

承郡王瘋狂大笑,瀟灑離去。

平郡王卻快要氣瘋了。他沒想到承郡王這麼恨他,竟然要親自拉他下來。

平郡王氣的將屋裏的東西全砸了。承郡王不顧念兄弟情義,那他也不用客氣。

平郡王給宋安然傳信,讓宋安然抓緊動作。隻要宋安然能夠助他登上皇位,別說三個承諾,就是十個承諾他都答應。

宋安然嗤笑一聲。平郡王這個時候大方,真等到兌現承諾的時候,就該肉痛了。

宋安然給平郡王回了消息,叫平郡王稍安勿躁。飯要一口一口的吃,隻要耐心等待,肯定會有好結果。

平郡王相信宋安然。雖然他不知道宋安然具體要怎麼做。

宋安然從小周氏那裏得到了很多關於元康帝的消息。

元康帝身體一天天虛弱下去,短短數日,就已經老了七八歲。

可是元康帝還是強撐著,不肯鬆口立下儲君。

現在看來,元康帝讓朝臣們討論立儲,純粹是為了忽悠朝臣。

可是元康帝隻剩下幾個月的壽命,這個時候不立下儲君,他是想讓大周生亂嗎?元康帝雖然瘋狂,但是還沒有瘋狂到不顧江山社稷的地步。

宋安然看不透元康帝的想法。同樣看不透元康帝想法的還有劉小七。

劉小七在元康帝身邊伺候,最清楚元康帝的身體狀況。

元康帝現在不能提筆寫字,全靠口述,由翰林院的沈大人代為書寫。

這位沈大人正是沈玉江。這麼多年,沈玉江一直沒離開翰林院。這和沈一帆政治失敗有著密切的關係。

大家都不希望沈家恢複元氣,於是大家都很默契的壓著沈玉江。將沈玉江壓死在翰林院。

沈玉江在翰林院已經蹉跎了數年,以為自己終生不能出頭。卻沒想到,元康帝突然將他提拔上來。

接下這份重擔,沈玉江很激動,也很忐忑。在見到了元康帝後,沈玉江更多了一份擔心。

很顯然,元康帝的身體不行了。沈玉江長問自己,他還能做什麼?他該如何抓住這次機會?還是說隨波逐流。

沈玉江坐在小凳上,按照元康帝口述的內容書寫旨意。

劉小七站在元康帝身後,已經大量了沈玉江很久。

沈家和宋家的仇怨,劉小七一清二楚。所以劉小七對沈玉江很防備。他擔心沈玉江會做出不利於宋家和宋安然的事情。

劉小七又看了眼元康帝。元康帝頭上的白發多了很多。看上去,分明是個垂暮老人。

不過劉小七知道,元康帝還不肯認輸。

元康帝始終對立儲一事無動於衷,劉小七猜測,或許元康帝還對霍大夫抱有希望。

如果霍大夫他們能夠找到解藥,自然就沒必要立儲。

照著這個方向猜測,劉小七認為,不到臨死的關鍵時刻,元康帝絕對不會立下儲君。現在朝臣們一個個激動得要死,純粹是白費功夫。

元康帝輕咳一聲,劉小七立馬回過神來,將茶杯放在元康帝手邊。

元康帝喝了茶,繼續口述聖旨。

元康帝是在給顏宓下旨,這已經是元康帝給顏宓下的第三道旨意。這一次,元康帝給顏宓定了最後期限,一個月。

一個月後,無論海盜有沒有滅,顏宓都必須將兵權交出來,即刻進京。

可以說,這是元康帝對顏宓的最後警告。

沈玉江提筆書寫聖旨,心中翻江倒海。沒想到高高在上,風光無限的顏宓,一轉眼就遇到了如此危機。

沈玉江在心裏頭猜測,顏宓接到旨意後,會遵旨行事嗎?

以沈玉江對顏宓的了解,他覺著此事很懸。顏宓可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人。

萬一顏宓傭兵自立,那該如何是好?東南可是朝中的財稅重地,要是顏宓控製了東南,就等於大周失去了半壁江山。

不過自古以來,都沒人能夠在東南傭兵自立。因為東南富庶,那裏的老百姓生活富足,東南的老百姓不可能跟著顏宓造反的。顏宓休想在東南裹挾老百姓。

沈玉江重重落筆,似乎是要通過筆鋒,對顏宓宣戰。顏宓,這道旨意是我親自書寫的,你敢接嗎?

旨意書寫完畢,吹幹墨跡,然後拿給元康帝過目。

元康帝戴上南方最新出品的老花鏡,逐字逐句的審核旨意。

元康帝點點頭,對沈玉江說道:“沈愛卿不愧是朕欽點的狀元郎。用印吧,即刻發出去。”

“微臣遵旨。”

劉小七拿出印璽,沈玉江準備印泥,在聖旨上重重的壓下。這道旨意有了印章,就變成了一道合法合理的聖旨。

沈玉江捧著聖旨出去。

元康帝一臉疲憊,劉小七趕緊扶住元康帝。

元康帝問道:“朝臣們還在討論立儲的事情嗎?”

劉小七躬身點頭,“啟稟陛下,是的。”

元康帝笑了起來,眼中帶著淡淡的譏諷之色,似乎是在嘲笑朝臣的愚蠢。

元康帝閉目養神,過了片刻,元康帝對劉小七說道:“去將內衛叫來。過了這麼多天,朕相信內衛已經查出了一點東西。”

“奴才遵旨。”

劉小七躬身退下。

劉小七心中有些擔心,他怕內衛查到自己的頭上。雖然他沒給元康帝下毒,但是他曾偷偷翻過元康帝的起居注,這件事情或許會引起內衛的懷疑。

如果內衛說他有嫌疑,劉小七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逃過一劫。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