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9章 最後一戰(2 / 3)

永泰帝不知道朝臣們的心路曆程。永泰帝這會對朝臣十分失望。你們的骨氣呢?你們的文人風骨呢?

嘴上叫得那麼凶,真到了見真章的時候,全都慫了。

永泰帝看不起這群朝臣,一群沒骨氣的玩意。

可是永泰帝也不能下旨處死顏均。永泰帝捏捏鼻子,隻能將殺心收起來。按照楊首輔所說的,下了一道‘嚴懲’顏均的旨意,罰俸一年。

真是丟臉。

永泰帝下了旨意後,覺著無顏見人。直接甩袖,退朝。

顏均收到朝堂‘嚴懲’自己的旨意,看到上麵的內容,都有點不敢相信。朝堂果然兒戲,吵了這麼長的時間,就弄出這麼一道旨意出來。

顏均想要笑,卻又笑不出來。他替朝堂上那幫人感到悲哀,替永泰帝感到悲哀。做皇帝做到永泰帝這個份上,也是沒誰了。這樣的皇帝,不做也罷,實在是太過憋屈。

隻可惜,永泰帝沒有顏均的底氣,也沒有顏均的灑脫。永泰帝放不下皇位,他要皇位上繼續同顏均鬥智鬥勇。

顏均輕蔑一笑,永泰帝勢力太低級,已經沒資格同他鬥智鬥勇。

顏均直接將聖旨丟在一邊。

朝堂上的事情料理完了,顏均又將目光轉到反賊頭上,以及新冒出來的幾大軍閥。

……

二十四路反賊,先後被顏均滅了四路,就隻剩下二十路反賊。

這二十路反賊,本來相安無事。卻因為顏均的攪合,二十路反賊開始了彼此爭鬥吞並的進程。爭鬥到最後隻剩下六路勢力最大的反賊。其中以容玉的勢力最強。

顏均信守承諾,沒有攻打容玉。其他五路反賊,就成了顏均的目標。

顏均要擴軍,還要練兵。五路反賊勢力都不小,正好被顏均用來練兵。

反賊們得知,自己在顏均眼裏,隻配用來練兵,都氣的吐血。

麵對顏均的強悍,縱然氣得吐血,也隻能忍了。

顏均一路打,一路練軍,勢力越發強悍。

不到半年的時間,又有兩路反賊被西北軍剿滅。

朝堂上為此興奮不已,隻等反賊全都被剿滅,到時候顏均沒仗可打,那麼顏均就隻能回到西北,繼續窩在西北做他的大將軍。如此,大周還是大周,皇位上坐的人依舊姓蕭。

可是老天不開眼,朝臣們還沒開心兩天,淮南路焦大壯率兵同兩河路陳知打了起來。

兩人都是朝廷軍官,手下的兵也都是朝廷官兵。結果這兩人竟然打了起來。這分明就是無視朝堂,無視律法,分明就是軍閥吞並。

朝臣們氣了個半死,永泰帝直接氣得昏迷過去。

顏均誅殺劉黑達部,讓不少野心勃勃的官兵看到了希望。軍閥混戰就此開啟。

永泰帝從昏迷中醒來,大吼一聲,“朕要殺了顏均。”

朝臣們趕緊勸阻永泰帝。

永泰帝推開朝臣,怒道:“顏均禍亂朝綱,禍亂天下,諸位臣工還在為顏均說話,莫非你們都被顏均收買了?”

朝臣們靜默。

永泰帝氣憤不已。

顏均開了一個極壞極壞的頭,如果顏均不殺劉黑達部,其他官兵依舊會遵照朝堂的旨意行事。如此不會形成軍閥,沒有軍閥,自然就沒有軍閥混戰。

永泰帝大聲怒吼,天下亂了,大周亂了,朕就是罪魁禍首,朕不該派顏均去西北,不該讓顏均掌西北軍。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朕會在登基之初,就殺了顏均。絕不會給顏均壯大的機會。就算顏宓帶南府軍歸來,永泰帝也不怕。

就在永泰帝悔恨不已的時候,一道石破天驚的消息送到了京城。

顏均率西北軍出征,劍指焦大壯部,陳知部。

永泰帝驚呼,莫非老天在玩弄他?顏均出兵,這怎麼可能?還是說顏均想趁機吞下淮南路和兩河路?

朝臣們也都紛紛猜測,不明白顏均為什麼會突然出兵。

數天之後,一道繳文給了永泰帝還有朝臣一個答案。

顏均在出征路途上發布繳文。繳文核心思想隻有一個,焦大壯,陳知禍亂百姓,該殺!

朝臣們看著這道繳文,嘖嘖稱歎。有人開玩笑,問道:“這算不算是賊喊捉賊?”

當即有人反駁,“顏均雖然不尊皇權,不尊法紀,但是顏均的西北軍還真沒禍害過百姓。至於焦大壯陳知二人,據我所知,這二人都不是什麼好鳥。

為湊軍餉,這二人可沒少禍害當地百姓。當地富戶十去七八。那些人怎麼死的,全都是被這二人殺死的。這二人甚至還盜墳掘墓,壞事做絕。顏均出兵攻打這二人,真是大快人心。”

“少說兩句。陛下欲除顏均而後快。你誇顏均,傳到陛下耳朵裏,小心陛下知你的罪。”

稱讚顏均的那人說道:“怕什麼!我就是看不慣朝堂上的做派。在我看來,顏均分明是大周救星,陛下卻要除之而後快。

莫非在陛下眼裏,情願讓反賊禍害天下,也容不下顏均一人嗎?人人都說顏均有反誌,可是顏均從來沒說過要反。

倒是那些反賊,鬧得挺歡的。還有類似陳知這些人,口上說忠於朝廷,私下裏幹的卻是反賊的勾當。

朝堂不懲治這些人,卻逮著顏均不鬆手。我真想不明白,朝堂上的大官人,還有陛下,到底是怎麼想的。照著他們這麼搞,就算是忠臣良將,也會被他們逼反。”

“別說了,別說了。大官人和陛下自有考慮,我們守著自己的本分就成了。”

“哼!本分?何為本分?都說王朝末世,妖孽輩出。我看朝堂上的大官人,就全是妖孽。真正的忠臣良將隻有顏均一人。”

顏均不知道,自己在京城還收獲了鐵杆支持者。

此時的顏均,正帶兵奔赴淮南路。

焦大壯和陳知混戰,百姓遭殃。顏均絕不容忍這種行為。

顏均放著反賊不殺,勢要滅了焦大壯和陳知,就因為這二人造成的破壞遠遠大於反賊。

反賊殺了就跑,搶了就走。這二人卻拿著刀劍,將當地梳理了一遍又一遍。民間的財富和存糧,幾乎被這二人劫掠一空。根據斥候稟報,當地的人口十去五六。部分是逃走了,更多的是被殺了。

顏均立誓要用手中的刀殺了一個朗朗乾坤,建一個全新的國。這些百姓,都是未來的國民。他不允許任何人禍害他的子民。

誰敢殺良,誰敢搶掠,那麼他就是顏均的敵人。顏均就算追到天涯海角,也要將此人斬殺。

顏均帶兵奔襲,用最短的時間趕到淮南路。休整兩天,就拉開了架勢,加入了這場軍閥混戰。

焦大壯同陳知都是知兵之人,能力在劉黑達之上。可就算如此,這二人遇到西北軍,也隻有認輸的份。

二人見西北軍戰鬥力如此強悍,心道壞了。

而且看顏均的架勢,是要殺了他們泄憤啊。

焦大壯和陳知一合計,幹脆暫時拋棄前嫌,兩人合二為一,共同抵擋西北軍。等殺退了西北軍,二人再來分個勝負。

很快,焦大壯部就和陳知部合在一起,兩邊人馬加起來號稱十萬,實際上有戰鬥力的隻有三萬人左右。

顏均這邊的兵力隻有一萬五。一萬五戰三萬,雙方殺在一起,殺了個屍山血海。

全天下,無論民間,朝堂,還是反賊,所有人的目光都盯著淮南路,都想知道這場戰爭的最後結果。

這場仗打了三天,勝負已分,西北軍完勝。

焦大壯和陳知大敗虧輸,二人率領殘兵敗將退走。

顏均奉行亦將乘勇追窮寇。留下部分人打掃戰場,剩下的人全隨他追擊殘兵敗將。

殘兵敗將禍害勝於任何人。奈何後麵有追兵,殘兵敗將沒時間禍害鄉間,倒是讓鄉間百姓躲過一劫。

顏均兵分數路,要求隻有一個,殺掉每一個殘兵敗將,直至焦大壯部,陳知部從這個世上徹底消失。

西北軍領命出征,帶著幹糧,騎著軍馬,四下搜尋殘兵敗將。

持續半個月的追殺,馳騁近千裏,終於將兩部人馬剿滅。

焦大壯死在逃命路途中。

陳知被抓,被送到顏均跟前。

顏均沒同陳知廢話,直接命人動刑,將陳知他老娘的秘密都給問了出來。還問出了一個意外之喜。

陳知竟然也知道沂州寶藏,還信誓旦旦的說沂州寶藏真的存在。他有證據。

陳知拿出證據,那是一幅畫,一副藏頭畫。畫中隱藏著線索。

顏均見了,輕蔑一笑。顏均不是元康帝,對寶藏沒那麼大的興趣。光是一個四海商行,所掙到的財富,相信肯定超越了沂州寶藏。

所以陳知的線索,收買不了顏均。

榨幹了陳知的一切,顏均終於給了陳知一個痛快。

顏均滅了焦大壯,陳知。趁機占了淮南路還有兩河路的地盤。

民政官員隨後到來,配合顏均治理當地,恢複秩序,組織生產。給老百姓信心,讓老百姓確信西北軍不會亂殺無辜,更不會劫掠民間。

至於當地官員。顏均派人甄選,合格的就留下,不合格的給予盤纏,直接滾蛋。是要回京城告狀,還是要回祖籍,隨便。西北軍不攔著。但是想留下來當攪屎棍,抱歉,西北軍不歡迎。

顏均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總算將淮南路,兩河路的事情基本理清。

剩下的全交給民政官員去做。大方向則由聞先生把握。

經過小半年的時間,聞先生帶著弟子,總算來到了眼軍身邊。顏均如獲至寶,將許多事情都交給聞先生處置。

聞先生以最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建設中。

如今顏均打下了淮南路,兩河路,地盤頓時擴大了一倍還多。聞先生跟他的弟子每天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有了聞先生幫忙處理民政,顏均總算騰出手,將精力投入到軍事中。

顏均和容玉約定的一年之期就要到來。顏均和容玉都不敢大意。

顏均抓緊時間,繼續殺反賊。

剩下四路反賊,除掉容玉外,還有三路。這三路反賊,就是顏均接下來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