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4章 顏宓歸來(1 / 3)

宋安然滿目期待。宋安傑則緊張地看著宋子期,他也拿不準宋子期的態度。

宋子期捋著胡須,沉默了一盞茶的時間,才說道:“為父年齡大了,已經不適合出仕。為父隻想趁著現在的時間,享受天倫之樂。”

宋安然意外,沒想到父親會拒絕出仕。

宋安然朝宋安傑看去,宋安傑對宋安然眨眨眼。宋安傑對宋子期的一些想法倒是知道一點。

得了宋安傑的提醒,宋安然心中恍然。

宋安然幹脆直接問道:“父親不肯出仕,莫非是對皇上的執政方略有意見?”

宋子期捋著胡須,也沒否認。

宋安然輕歎一聲,“父親,皇上年輕識淺,執政方略也有許多不足之處。皇上身邊正需要像父親這樣的老成持重的老臣輔佐。還請父親為了大漢天下,為了百姓,重新出仕。”

宋子期擺擺手,依舊還是那番話,“為父老了,已經不適合出仕為官。現在是年輕人的天下,還是讓他們年輕人去折騰吧。”

宋安然反駁道:“父親一點都不老。以父親的年齡,在官場上正是老當益壯。像聞先生,一百歲的高齡也沒服老,還在為皇上出謀劃策。父親比起聞先生年輕了幾十歲,又怎麼能輕易服老。”

宋安傑輕咳一聲,“姐姐不必激動。父親對大漢的新政有些想法,不如聽聽父親怎麼說。”

宋安然暗自點點頭,“父親,你有什麼意見,盡管提出來。這裏是宋家,不是朝堂,父親不必有任何顧忌。”

宋子期微蹙眉頭,斟酌了一番才說道:“皇上頒布了一些列新政,為父也有詳細了解過。仔細思量,皇上的一些列新政照顧了農業,商業,還有手工業,就連軍人也有受益頗多。

唯獨對讀書人多有諸多苛刻的地方。為父還聽人傳聞,說是皇上有意在全國推行士紳一體納稅的政策。

果真如此,那讀書還有什麼好處?以前的人拚命讀書,因為考中功名,就能免稅免勞役。而今讀不讀書都需要納稅。安然,你說說這政策一旦頒布,這天下還有多少人還肯花錢讀書?”

宋安然輕聲一笑,“父親當年讀書的目的,難道就是為了免稅免勞役嗎?安傑拚命讀書,莫非也是為了免稅免勞役?很顯然,父親和安傑讀書,不是衝著免稅免勞役去的。

你們讀書,是因為你們心中有大誌向,有大抱負。你們希望有一天能夠有資格站在朝堂上施展才華,為國為民盡一份力。

至於稅收和勞役,你們真的有在乎過嗎?父親,女兒說句不中聽的話,如果有人讀書的目的,就是衝著免稅免勞役去的,指望著得了功名後,鄉人投獻,搖身一變成為大地主大富豪,這種人根本就不配為官。

因為他就算做了官,也是個大貪官。說句更難聽的話,王朝末年,土地兼並嚴重,富者恒富,窮者恒窮,歸根結底就是這群讀書人造成的。

他們一邊義正言辭地說皇室不能與民爭利,一邊又大肆兼並土地。這群人讀書越多,對社會對王朝危害越大。

要女兒說,以前的王朝,就是對讀書人太過仁慈。什麼好處都給讀書人沾光了。想要分潤一點給別的百姓,就跟挖了他的祖墳一樣,要死要活的。

女兒同父親說句實話,如果是女兒坐在皇位上,女兒對讀書人會更狠。而且女兒可以肯定,對讀書人就算比現在狠十倍,也有無數人前仆後繼讀書出仕。

父親所擔心的一旦士紳一體納稅,就沒有人讀書,根本就不可能發生。全民納稅,越發顯得讀書的重要。

到時候,不光想做官的要讀書,就連農人,鄉人,工匠,士兵也會讀書。因為不讀書,他們就找不到活做。就沒辦法合理避稅。”

宋安傑張大嘴巴,宋安然所透露出來的消息,著實讓人震驚。所有人都讀書,有這麼多學堂嗎?那麼多人連飯都吃不飽,哪有餘錢讀書?

宋子期則緊皺眉頭,一臉深思的模樣。、

宋安然沒有打斷宋子期的思路,而是對宋安傑說道:“安傑,西北那邊的消息你應該有聽說過。皇上在西北推行基礎教育,不滿十四周歲的孩子都必須進入學堂讀書。

學堂不收錢,還管兩餐飽飯,還有四季衣裳。這個政策在西北實行了幾年,已經初步見成效。我可以說,如今西北的青年人,是全國素質最高的一群人。在西北,就算是個小學徒,也能讀書寫字。”

宋安傑驚訝,“我一直以為這個傳聞誇大其詞,沒想到竟然是真的。辦這麼多學堂,供養這麼多孩子讀書,需要花費多少錢?皇上……國庫能夠支撐嗎?”

宋安然輕聲一笑,“國庫支撐不了,皇上用私庫支撐。總而言之,十年時間,免費基礎教育必須推廣全天下。

就算不能保證所有適齡孩子都能進入學堂讀書,至少要保證八成以上的孩子進入學堂讀書識字。而且西北已經開辦了第一所女子學堂。

小姑娘們進入學堂,不僅能夠讀書識字,還能學廚藝,刺繡,紡織,養殖,家務等等。同樣是免費入學,管兩餐飽飯,還有四季衣裳。”

宋安傑聞言,欣然向往,“姐姐,我想去西北看一看。我想想看看姐姐描述中的學堂究竟是何模樣。還想看一看,那些從學堂學成畢業的學子進入社會後,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如果真有姐姐說的那麼好,那我一定會堅定不移地站在皇上這邊,幫著皇上推行新政。”

宋安然欣慰地點頭:“過幾天,皇上就要派一批官員到西北學習。你可以隨行。到了西北用心觀察,如果有不妥當的地方,一定要報上來。

永遠沒有最好的製度,隻有最適合的製度。以前西北打仗,那個時候製定的製度,多半都是為了戰爭服務。

現在西北沒有打仗,有些製度或許已經不合時宜,但是當地官員懾於皇上的威嚴,或者是因為對皇上的崇拜和迷信,不曾將製度的缺陷報上來。你去了西北,正好可以填補這方麵的工作。”

宋安傑當即應下:“姐姐放心,此事我義不容辭。我會將自己的所見所謂都記錄下來,隨同奏章一起交給陛下。希望對陛下的新政有所幫助。”

宋安然笑道:“肯定會有幫助。”

宋安傑一臉興奮,恨不得現在就出發前往西北。宋安傑是一個有誌向有抱負的人,他現在年富力強,能夠接受新生事物,而且願意為了自己的理想抱負去努力。簡單點說,宋安傑沒有被官場老油條同化,還是一個有追求的官員。

這個時候,宋子期回過神來。

宋子期對宋安然說道:“你說的那個基礎教育,如果真的能夠推行天下,倒不失一件功課。至於你之前說的那番話,說讀書人兼並土地,是罪魁禍首,這話為父不讚同。讀書人裏麵有蠅營狗苟之輩,自然也有為國為民的官員。”

宋安然挑眉一笑,說道:“父親口中那些為國為民的官員,誰家沒有上千畝良田?那些人出仕為官之前,說不定家裏窮得連鍋都揭不開。

可是等他們做了官,短短幾年時間就能置辦下偌大家業。其中大部分都是別人投獻,目的就是為了逃稅。一個王朝剛剛建立的時候,這種情況還不嚴重,朝廷還能保證稅收。

等王朝度過百年時光,女兒敢保證,此製度不改,天下八成以上的土地都會落到這些讀書人的手裏。也就是意味著,朝堂的稅收至少少了六七成。

父親,一個王朝要運轉,處處都要花錢。結果錢全都到了讀書人和官員的手裏,而且權也掌握在官員手裏。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不用女兒說,父親應該也知道吧。

父親認為皇上鼓勵商業和工業不妥當,可是父親有沒有想過,皇上此舉是在為大漢打下百年不朽基業。

當商業和工業發展起來,有了足夠的商稅支撐朝堂運轉,到時候朝廷完全可以免了農稅。比起對讀書人的種種優待,合理的稅法才是真正能夠保證大漢江山千秋萬代的基石。”

宋子期還在皺眉,心裏頭還有很多疑問。

宋安然則繼續說道:“皇上要建一個全新的國,這個國絕對不會因循守舊,絕對不會沿著過去王朝的軌跡發展。

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會遭到這些人或者那些人的反對。但是我堅信,皇上一定可以建一個全新的國。

父親之前說,不給讀書人優待,就沒人讀書。女兒認為這是最大的誤會。想做官出仕的人,無論哪朝哪代都少不了。想要做官,就必須讀書。

讀書不一定能做官,但是不讀書肯定做不了官。隻要有人立誌官場,就不愁沒人讀書出仕。而且隨著基礎教育推行全天下,讀書人隻會越來越多。”

頓了頓,宋安然又說道:“過幾天,由聞先生主辦的學問報就會發行。到時候,任何人都可以在報紙上發表自己的看法。前提是不得詆毀皇室。

另外由內務府主辦的大漢皇家報也將發行。大漢皇家報比學問報更兼容並包。

在上麵不僅可以討論新政,學問,還彙聚天下商業信息,民情輿論,地方風俗,各地政策,甚至連傳奇話本也可以在上麵刊登。

此報發行全國。內務府借四海商行的渠道,在全國各地都建了通訊點。設立通訊點,一是為了收集當地的消息輿情,二是為了保證報紙能夠順利發行。今日女兒過府,帶了兩張報紙樣本,請父親過目。”

白一趕緊將報紙樣本拿出來,由宋安然親手交給宋子期。

宋子期看了報紙,雖然隻是樣本,也足以讓他感到震驚。就如宋安然所說,報紙上麵什麼內容都有,簡直像是個大雜燴。

宋子期沉吟片刻,說道:“這個東西是利器,也容易被有心人利用。”

宋安然對宋子期說道:“為了防止有人利用報紙亂說亂寫,皇上在昨天已經成立了報業監督衙門。任何人都可以辦報,但是必須獲得報業監督衙門的審批。沒有審批,私自辦報,就屬於非法辦報。當地衙門隨時可以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