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期盯著手中的報紙,心中感慨萬千。
宋安然看得出來,宋子期心動了。隻差臨門一腳,就能說服宋子期重新出仕。
宋安然再接再厲,說道:“父親擔心皇上的新政,擔心民間非議,擔心讀書人群起反對。既然如此,父親何不再次出仕,為陛下查漏補缺。
年輕人有衝勁是好事,可是年輕人經驗不足,做事情難免衝動莽撞,以至於好好的政策也變成了惡政。
如果有父親從旁監督,及時提點,皇上一定可以少走許多彎路。
父親,你也想看到一個全新的國吧,一個區別於所有王朝的全新的國。父親難道不想參與其中,出謀劃策。為全新的國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我願意。”不等宋子期表態,宋安傑就搶先說道。
宋安傑笑著說道:“聽聞姐姐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尤其是這個報紙,我覺著很好。父親,兒子也想寫幾篇文章在報紙上發表。兒子對一些新政很有一番心得體會。”
宋安然笑道:“趕巧了,聞先生的學問報,以及大漢皇家報都在四處約稿。很多人性子謹慎,還弄不懂這個報紙是什麼東西,也怕寫出來被皇上記恨,都不敢輕易答應約稿。
要是弟弟和父親願意為兩家報紙寫稿,我想聞先生和皇上都會很高興。而且約稿還有稿費。像父親這樣的大人物,稿費從優。至於弟弟你,名聲沒有父親大,稿費次之。”
宋安傑趕緊說道:“我不要稿費都行。”
宋子期先是苦笑,接著一本正經地說道,“區區幾個稿費,老夫還沒看在眼裏。”
宋安然笑道:“父親不差錢,自然看不上區區稿費。但是天下有不少讀書人,正為錢財發愁。報紙約稿,倒是讓這些讀書人學以致用,可以靠筆杆子賺錢養家。”
宋子期將報紙樣本放在桌上,說道:“罷了,罷了。為父要是再不答應你,你肯定要囉嗦大天黑。”
宋安然一臉驚喜,問道:“父親答應出仕?”
宋子期點頭,“為父答應出仕,也願意給報紙寫稿。不過對於皇上的諸多新政,為父還有許多疑問。報紙約稿,說學問可以。說新政現在還不行。等為父將皇上的新政參詳透徹後,為父再給報紙寫稿討論新政。”
宋安然一臉笑眯眯的,十分滿足。“不瞞父親,學問報和大漢皇家報都專門開辟了一個欄目,名叫詳說新政。就是用最簡單直白的語言,給老百姓解釋新政的含義。等報紙發行後,父親可以看一看。若是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寫出來,讓報紙刊登出來。”
宋子期看著宋安然,問道:“有人對新政提出疑問,甚至將新政批得一無是處,你不擔心影響到新政推廣嗎?”
宋安然說道:“父親,女兒已經說過,沒有最好的製度,隻有最合適的製度。合適的就是對的。現在的新政或許就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個時候正是需要集思廣益。
有好的意見和建議,皇上肯定會接受。皇上希望新政能夠順利推行天下,前提是新政是適合百姓,適合各個地方的情況。
而且因為各地風俗輿情不同,新政到了地方上,肯定要做出適當的調整。就比如,江南良田眾多,土地肥沃。朝廷可以對江南的地主征收重稅。
但是換做西北,這個政策肯定不行。西北土地貧瘠,同樣大小的土地,西北一年的收成還比不上江南的三成。對土地征收重稅的政策肯定就不能依樣畫葫蘆在西北推行。”
宋子期點頭,“你說得很對。新政實施,必須要經過實地的考察驗證,不可莽撞實行。安然,你既然請我重新出仕,那等我到了朝堂,我肯定不會對皇上客氣。改說的我肯定要說,該罵的我也不會客氣。你和皇上都要做好準備。”
宋安然笑了起來,“父親,皇上和我早就做好了準備。皇上心裏早有成算,知道推行新政難度很大。皇上曾說過,他願意用二十年的時間累推行新政。如果能夠在是十年內見到成效,也不枉費一番努力。”
“皇上能這麼想就對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撮而就。”宋子期讚許地點點頭。雖然和外孫顏均沒有交流過,但是通過宋安然的描述,宋子期已經看明白,顏均是一個有大誌,有耐心,有毅力的君王。
遇到這樣的君王,是一個臣子的幸運。
宋子期已經迫不及待地想重回朝堂,見證一個新時代的崛起。
宋安然順利說服宋子期,心中歡喜。
宋安然留在宋家吃了一餐晚飯,然後啟程回淳親王府。
宋安傑送宋安然出門。
宋安傑問宋安然:“姐姐,你會一直留在京城嗎?”
宋安傑果然了解宋安然,不然不會問出這個問題。
宋安然笑了笑,對宋安傑說道:“我答應皇上會在京城停留一年。一年後,我會和顏宓離開京城。”
宋安傑直言不諱地問道:“姐姐不肯長住京城,是不是擔心姐夫留在京城,會和皇上鬧矛盾?”
“你想多了。”宋安然搖頭否定。
宋安傑卻神情鄭重地說道:“請姐姐恕罪,弟弟我隻想提醒姐姐留心觀察姐夫和皇上之間的關係。姐夫心有大誌,可是生不逢時,不得不避走海外。
如今顏均做了皇帝,此事可喜可賀。或許姐夫心裏頭已經想明白了,不會同皇上爭執。可是世間的事情,想是一回事,做起來又是另外一回事。
當姐夫看到皇上高坐龍椅,朝臣們三呼萬歲的時候,姐夫心裏頭能沒點想法嗎?一旦姐夫心裏頭生出點別的想法,姐夫和皇上之間的關係還能像以前一樣嗎?
姐姐,你熟讀曆史,可有思考過為何曆朝曆代少有太上皇,多是皇太後。隻因為在皇家,父子亦是對手,甚至是仇人。弟弟自然希望姐姐一家永遠和和睦睦。
但是某些事情,還是該早點防範。姐姐不打算在京城常住,這件事情我讚成。無論姐夫對皇上有沒有看法,都不該讓姐夫在京城常住。”
宋安然沒想到宋安傑已經想了這麼多。
宋安然苦笑一聲,“既然弟弟說起此事,我也不瞞你。我不打算在京城常住,一是因為京城氣氛不好,不適合養生。二是因為我也擔心他們父子之間生出仇怨來。
權利的魅力和魔力,我深有體力。沒人敢保證,在權利麵前可以數十年保持一顆平常心。再說,顏宓本就缺乏平常心。
顏宓生來就是要征服天下。他的願望他自己沒來得急實現,最終讓顏均實現,要說沒點遺憾,肯定是假的。
不過幸好還有海外。海外天地廣闊,大有作為。我也相信,有了海外基地,顏宓會將更多的心思投入到海外的建設中。”
宋安傑鄭重地說道:“姐姐考慮得比我深遠。不過弟弟還是要說句不客氣的話,若有可能,還是讓姐夫長期留在海外。等過了十年二十年,那時候陛下已經創下不朽偉業。屆時姐夫就算常住京城,也對陛下沒有任何影響。”
宋安然笑了起來,“顏宓若是常住海外,我肯定也會跟隨他左右。如此一來,我們姐弟長年不見麵,你忍心嗎?”
宋安傑一本正經地說道:“為了陛下的不朽偉業,為了大漢江山,弟弟舍得。”
宋安然被噎住,苦笑不得的看著宋安傑。果然玩笑話不能隨便說的,這下子受了一千點傷害,該如何是好。
宋安然自嘲一笑,說道:“看來弟弟是要做皇上的忠臣,我很高興。有你輔佐皇上,我又多了一份信心。”
“姐姐放心。大好時代,我豈能辜負。不用姐姐提醒,我也會幫助皇上建不休偉業。”宋安傑又是激動,又是興奮。顯然是被刺激到了,迫不及待的想要大展拳腳。
宋安然笑道:“弟弟,以後我們見麵的機會不會很多。希望你不會忘記我。”
宋安傑鄭重地說道:“姐姐放心,弟弟永遠都不會忘記你。弟弟會時常給你寫信,將京城的事情都告訴你。姐姐,我之前說我舍得長年不見你,你會不會不高興?”
宋安然輕聲一笑,“我是那麼小氣的人嗎?你是男子,你有大誌向,豈能因為兒女情長耽誤了自己的仕途。再說了,我身邊有顏宓陪著,不能和你們經常見麵,我也能過得很好。就是有點遺憾。不過世上沒有圓滿的事情,人生在世,總要懂得取舍。”
宋安傑鬆了一口氣,姐姐沒有生他的氣就好。
宋安然上了馬車,同宋安傑揮揮手,很快離開了宋家。
……
顏宓在一個半月後回到京城。
離京十多年,京城還是那個京城。不過仔細觀察,顏宓還是發現了不同。
大街上多了一個職業,就是報童。報童沿街叫賣報紙,買者眾多。
報童一邊賣報紙,一邊喊著今天的頭條新聞,“文學報,文學報,聞先生創辦聞達書院,與三位大儒唇槍舌戰。三位大儒不敵聞先生。”
“皇家報,皇家報,淳親王昨日戲花魁,靈惠公主怒打二世祖,皇上巡視河工,宋大人全方麵解讀新政。楊大人苦盼皇上召見不成,突發心肌……”
報童這一叫賣,更多人湧上來掏錢賣報紙。
比起文學報一本正經的學術辯論,老百姓更喜歡內容豐富的皇家報。在皇家報上,經常能看到皇室成員的新聞。尤其是淳親王,幾乎天天都能上報紙,簡直是皇家報的報寵。
靈惠公主也經常上報紙,不過靈惠公主不樂意上報紙,為了這事還去報社打人。結果打了人還是照舊上報紙,皇家報還借機將靈惠公主批了一通。氣的靈惠公主揚言要宰了寫新聞的報社人員。
總而言之,皇家報很熱鬧,什麼事情都能在報紙上看到。上到朝廷政策,皇帝動靜,下到市井傳聞,話本傳奇,甚至連青樓也跑到皇家報打廣告。是的,皇家報現在已經有了廣告收入,第一個打廣告的不是商人,而是青樓。
青樓看了頭,打廣告的人就多了起來。很多商行一口氣買斷了皇家報半年的版麵,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