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t躊躇滿誌辦“清(3 / 3)

這樣一來,江蘇省的實際權力,大部分到了李士群手中,偽江蘇省主席高冠吾,差不多已成了掛名“主席”。

但是,李士群並不就此滿足,感到用“清鄉”來蠶食偽江蘇省權力的速度太慢,而高冠吾又不肯自動讓出“省主席”這個寶座,於是預謀使用陰謀手段來趕走高冠吾。終於蔡洪田案給李士群找到了進攻的借口。

蔡洪田,汪偽國民黨中央委員,當時任江蘇省偽民政廳廳長,是高冠吾的主要合夥人。李士群到江蘇“清鄉”,為了挖高冠吾的牆腳,除曾簽請汪精衛任命蔡洪田“清鄉委員會行政設計委員會主任委員”外,還擬請蔡兼任偽蘇州地區清鄉督辦專員。而蔡洪田卻認為李士群原來在中統內的地位不高,因此有些瞧他不起,不願受他直接指揮而屈就這個兼職。李士群無奈,隻好找張北生,但從此李士群對蔡洪田有些不痛快。

恰巧這時偽江蘇民政廳科長王春元受蔡洪田的指使,敲詐揚州的偽江都縣長潘宏器,要他拿出5萬塊,否則以撤換相威脅。蔡、王兩人以為潘宏器係偽維新政府留下來的舊人員,在汪偽政權中沒有後台,且潘宏器在揚州已做了好多年官,腰裏早已撈飽,這記竹杠是十拿九穩的。沒料到,潘宏器的兒子是陳璧君家裏丫頭的丈夫。於是,潘的媳婦便向陳璧君哭訴,陳又把這經過告訴汪精衛。汪聽了以後大為震怒,認為這不是科長敲詐,而是廳長勒索,因為科長決不敢如此大膽,要不就是縣長潘宏器誣告。為了表示汪偽政府是清白廉正的,汪精衛要李士群查辦此事。這對李士群攫取偽江蘇省主席的職務,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機會,從而達到排擠高冠吾的最終目的。

李士群首先將蔡洪田扣留,關押在蘇州李士群住的鶴園。接著,便四處放風,說蔡的被扣押是因為偽江蘇省政府貪汙,把這筆賬輕易地轉到高冠吾頭上。李一麵把王春元捕交法院,逼迫高冠吾引咎辭職;另外,又通過他的後台——日本軍事顧問晴氣,向高冠吾施加壓力。汪偽政權的傀儡官員都是看日本主子的臉色行事的,晴氣出麵反對,使得高冠吾再也無法安於其位了。

於是,1941年12月18日,汪偽行政院第七十四次會議任命李士群為偽江蘇省主席,12月31日第九十二次會議,又任命李士群兼任偽江蘇省保安司令。而高冠吾則調任偽安徽省主席。

李士群攫取了偽江蘇省主席之職後,立刻對偽江蘇省政府大換班,把駐蘇辦事處的那幫人都安插到偽江蘇省政府裏,擔任要職。張北生以及“清鄉委員會”的幾個處長,分別擔任了偽省財政廳廳長、建設廳長和副保安司令等職。偽江蘇省政府的全部新貴,幾乎都是駐蘇辦事處的班底。李士群總算如願以償。

4. 建軍辦校,春風得意

早在1941年5月中旬李士群決定在南京、蘇州開辦的“反共清鄉”訓練班,人數1500人。一個月後,偽清鄉委員會在南京成立“清鄉幹部人員訓練所”,李士群任所長,令偽江蘇省政府通知蘇南各縣,保送縣職人員、鄉鎮長接受訓練。這是最早的訓練班。此後,賦稅人員訓練班、會計人員訓練班、封鎖檢問人員訓練班、軍事人員訓練班、政治工作人員訓練班、特種教育師資訓練班、特種工作人員訓練班等,紛紛出籠。

舉辦如此多的訓練班的理由是為了“清鄉”的需要,實則一是為了結黨營私、擴充自己的勢力外,主要是奔那200萬元的“清鄉”經費。因為在當時汪偽政府的支出中,這是一個很大的數目。於是大家見錢眼開,辦訓練班成為一個最好的借口。當時的“清鄉費”與特務費一樣是不受審計的,隻要列出名目,如開辦費、經常費、辦公費、津貼費、結束費等,總有油水可撈。

隨著“清鄉”的推進,特別是在就任偽江蘇省主席後,李士群已不滿足於零打碎敲地搞訓練班了。為了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勢力,李士群決定辦一所“清鄉幹部學校”,搶得更多的地盤,取得更多的利益,訓練更多的特務骨幹。李士群根據自己在江蘇“清鄉”的經驗,深深懂得利用汪精衛這塊招牌的重要。為了提高學校的聲望,使訓練出來的人能合法地往各省市轉送,必須抬出汪精衛的招牌。

於是,李士群通過日寇向汪精衛提出辦校方案,以偽國民政府清鄉委員會的名義舉辦。由汪精衛任校長,李士群任副校長。

不過辦這所學校要偽財政部在年度預算裏列入一筆開辦費與經常費,李士群知道周佛海是不會同意的。好在李士群有了江蘇省這塊地盤,所謂“有土則有財”,何況江蘇是個魚米之鄉,盡可以向老百姓壓榨勒索。這樣,名義是中央負,費用由偽江蘇省政府出,既賣弄了自己的漂亮,也為自己攫取副校長職位創造了條件。同時,錢是偽江蘇省政府出的,也使這個學校設在蘇州有了根據。校址選在蘇州城內慕加花園一個停辦的教會女校,籌務處主任傅也文當了教育長,即這所學校的實際負責人。

學生則由偽江蘇省政府和各偽清鄉機構保送,而且為防止不適合的人進來,對外不公開招生。可實際上軍統、中統分子還是混進了不少。

最初學生人數大約為五六百人,學習時間定為兩年。但到第一屆學生畢業時,人數已不滿一半。由於第一屆畢業的學生很多人還沒有被安排合適的工作,所以第二期學生人數銳減。

至於課程,把從前辦過的幾個訓練班的主要課目,都放了進去。即以“清鄉法規”一門來說,就搞得學生頭昏腦漲了。

李士群生前對“清鄉幹部學校”的學生寄予很大希望:他想把他們作為第五縱隊,去擴展政治地盤。誰知這批學生還沒有畢業,李士群即被日本憲兵隊特高課長岡村毒死。等到他們畢業,就業成了大問題。各偽省市政府對這些李士群的學生頗多顧及,多敷衍一下,就打發他們走人,曾引起他們的普遍不滿,後來這批人基本各謀出路,自奔前程了。

李士群一直想建立自己的軍隊,借以擁兵稱雄,爭權奪利。日軍對他既欲重用,又恐尾大不掉,處處欲加限製,防止他勢力過於膨脹,加之汪偽內部傾軋甚烈,所以李士群隻能搞成一支特務隊伍以及“清鄉”警察大隊、“保安隊”等地方武裝,始終沒有搞到“和平軍”的正規番號。

早在江南“清鄉”以前,李士群就密囑汪偽特工杭州區區長謝文潮,拉攏駐浙東的“和平軍”第十師師長謝文達,自己也曾千方百計拉攏過“和平軍”第一方麵軍的徐樸誠、程萬軍、龔國梁、熊有衡等部,但僅止於“友好相處”,而無法收編為部屬。因此,他決定在蘇北“清鄉”中實現建軍計劃。

在“清鄉”過程中,李士群積極拉攏偽和平救國軍的高級將領,動輒饋贈一二萬、二三萬元,企圖控製汪偽的軍隊,實現軍、警、特合流。

李士群的具體辦法是,一方麵,公開利用“清鄉地區統一建製”等借口,改編當地偽軍、偽警;另一方麵,吩咐薑頌平盡力進行。李士群對薑說:“你和李總司令(指駐泰州的汪偽第一集團軍總司令李長江)以及顏秀五、丁聚堂、陳才福等幾位師長都有過直接聯係,又和施師長(即汪偽第七師師長施亞夫,後據了解他是經中共組織同意打入汪偽組織的)是老友,所以你此次成立特工總部江蘇實驗區南通分區,首先要去拉攏他們,說明我的打算是把新四軍趕出江蘇,希望他們通力合作,將來總有出路。”因此,薑頌平在南通分區成立前就先去如皋找了施亞夫,轉告了汪、李關於“和平救國”的主張,最後談到李士群要求合作的意圖。施表示願意合作。薑又請他介紹與偽三十四師師長田鐵夫麵談,同樣也作了轉告。田鐵夫也表示擁護“清鄉”。後不久,薑又陪施亞夫到蘇州和李士群見麵,李設盛宴款待施,又吹了一通其“和平反共建國”的謬論和他的計劃,施自然也應答一番。但過了沒多久,施就把隊伍拉到了抗日根據地,參加了反“清鄉”鬥爭。田鐵夫部有一部分被編為“清鄉”派遣隊,但還是由日軍直接指揮,李士群的打算還是落了空。

對李長江部的聯係,薑頌平交給汪偽泰州站站長李乃光去辦。李長江表麵還算客氣,說:“好呀!我們全是姓李,本家,好說!好說!”實際上,李長江哪把李士群放在眼裏,連一兵一卒也沒給他。

南通地區原駐有偽軍七師二旅張聖北、季達君、趙倫儀部,以及平潮自衛團張自健、天生港自衛團朱天放等部,他們都和薑頌平有點舊交。聽說要“清鄉”了,他們怕被改編吃掉,都來找薑。長興公司(狼山附近江邊墾區)地主武裝鄭長繼也通過宗子敬和薑聯係,薑當然表示歡迎。但特工組織沒有軍隊編製,薑隻能給他們一個外勤警衛中隊名義。但他們都是當過團長、旅長的人,廟小佛大,隻好派個下屬來充中隊長,自己弄個專員之類的名義。對此,他們都感到失望。薑報給李士群,他也不能委以“和平救國”師、旅、團那樣的番號,最後還是編成“清鄉”警察大隊,按“清鄉”編製受張北生指揮。張對他們和薑頌平聯係,早有醋意,再加他自恃有日軍寵信,事事秉承日軍旨意,不大尊重李士群。李非常氣憤,多次表示:“這家夥太沒良心。”

新四軍湯景延部的假投誠,也是先同薑頌平聯係的。起初,他帶來120餘人槍,薑據情轉報,上司也隻委以汪特江蘇實驗區蘇北分區外勤警衛第四中隊番號,湯指定朱誌清為中隊長,他本人也被委為蘇北分區專員。之後,湯要薑帶他去見李士群。見了麵,湯當麵對李奉承一番,然後說他還有許多帶兵弟兄,願意拉來為李效力。李更加高興,馬上設宴款待,並寫了手令要薑轉給張北生以蘇北“清鄉”主任名義,派湯為南通“清鄉”地區第五“清鄉”警察大隊長。湯回南通後,果然從啟東海門一帶拉來了500多人槍。張北生派員點驗整訓後,日軍命令該部分駐金沙、石港、劉橋一帶,以分散其兵力。到1943年9月,湯景延便把部隊拉回抗日根據地,同時破壞了當地的一些偽組織,打死了汪特金沙組長翟光耀、南通縣偽警察局局長傅來群,繳獲了許多武器彈藥。在此之前,李士群的建軍夢還沒有實現,就一命嗚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