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劉忠對那三個向導作了許多工作,他們能真心實意地突破重重困難,終於把紅軍順利地帶出了草地。部隊通過草地以後送他們轉回時,他們含著眼淚,緊緊地握著劉忠的手說:“中國有了工農紅軍,我們就得救了!”
大雪山上,劉忠和偵察科戰士率先踩條路翻越大雪山,為紅軍引路;過草地,劉忠冒死嚐百草,不讓紅軍吃毒草;勇闖天險臘子口,劉忠率領偵察科戰士化裝成國民黨兵,偵察敵情……
劉忠隨長征中的紅軍部隊,跨過雪山草地,進入隴東高原。
蔣介石為了阻止中央紅軍與陝北紅軍會合,緊急調遣了他的嫡係胡宗南部以及西北軍和東北軍主力,在西(安)蘭(州)公路及平(涼)寧(夏)公路沿線,憑借六盤山天險,擺成層層的封鎖網,企圖阻攔紅軍。
衝破敵人的封鎖網,對紅軍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了,但這裏的敵人,有好幾路是善於在西北高原上作戰的騎兵,不免給紅軍帶來一定的困難。當時紅軍部隊裏騎兵很少,當時風傳著種種關於騎兵如何“厲害”的流言,擾亂著人們的情緒。
劉忠所在的紅1軍團首長,很注意部隊中的思想反映,經常向部隊進行打騎兵的教育。剛剛走出草地之後,劉忠聽軍團領導講了一次話,大意說:“同誌們,以前我們一直隻和兩條腿的敵人作戰,現在可要和六條腿的敵人作戰了。其實這六條腿的敵人並不可怕。因為打起仗來,騎兵的目標大,容易瞄得準。騎兵隻要下了馬就少了幾條腿,大大削弱了戰鬥力,比步兵還好打。騎兵宿營下了馬鞍子,最怕受到襲擊。我們要發揮紅軍勇猛機智、出奇製勝的特長,來消滅敵人的騎兵。”
通過六盤山那一天,情況十分緊張,國民黨毛炳文部24師進了隆德、靜寧,馬鴻逵部進到了會寧附近。劉忠隨紅1軍團前進時,路上的平涼、固原等地有東北軍、西北軍占領著。這時,劉忠帶著偵察隊在最前頭,向六盤山搜索前進。由於紅軍行動敏捷,敵人沒有來得及占領要隘,所以部隊順利地通過了六盤山。
當劉忠和偵察員們行至青石嘴以南約一公裏的一個山窪時,走在前麵的偵察員,突然抓到兩個敵人的便衣偵探。當他們看到紅軍的偵察員時,嚇得渾身發抖。劉忠抓住時機,對這兩個便衣偵探進行了教育,從他們那裏得到了敵人的真實情況:青石嘴有敵人的騎兵第7師19團500多人,500多匹馬,20多輛馬車,剛從平涼趕到,還不到兩個鍾頭。
劉忠將盤問俘虜得到的情況,立即向紅1軍團領導做了彙報,軍團首長決定:殲滅這股騎兵。劉忠受命迅速趕到前麵,確實弄清敵情和偵察地形。
劉忠帶著偵察隊,領著一個便衣俘虜,向前走了半裏地,來到一個為叢林籠罩的山坡上,俘虜指著對麵山腳下那個小鎮說:“那就是青石嘴。”劉忠邊聽俘虜介紹,便對前麵的道路和地形進行仔細地觀察。為防萬一,劉忠連忙布置好警戒,繼續了望著山下的情況。
這時大約是上午10點多鍾,太陽照射著青石嘴,那裏的情況用肉眼都看得很清楚。敵人正在起火做飯,家家房頂上都升起了縷縷炊煙,馬都下了鞍子,按馬的顏色一隊一隊的在村外休息,紅的一排,白的一排。馬車也都卸下牲口,仰起車轅,分散在村裏村外。三三兩兩散亂的敵人來回走動著,有的鍘草,有的打水。劉忠看到這些情形,心裏高興地想:“騎兵原來就是這樣呀!我們一個猛衝就可以馬上把它全部消滅掉。”
根據劉忠偵察得來的情報,陝甘支隊首長迅速下達了戰鬥命令:“這正是我們打騎兵的好時機,敵人很驕傲,麵對我們這一麵連警戒都沒有放,我們要用突然的動作,消滅敵人這個騎兵團,通過平寧公路,向陝甘蘇區前進。”其具體部署是:楊得誌率領第1大隊和第2大隊從正麵攻擊,直撲青石嘴,把敵人打亂;張振山率領第5大隊從左翼繞向敵人的側後,迅速搶占對麵的山頭,一麵堵住逃跑的敵人,一麵防止海原方麵的敵人增援;陳賡率領第13大隊從右翼插出去,斷絕敵人的退路,同時向平涼方向警戒,防敵增援。
各大隊立即迅速地、隱蔽地開始行動了,劉忠為偵察來的情報能夠發揮作用而高興。槍聲還是沒有響,他的心裏好像已看見了勝利,正在想像著勝利的情形:在這巍峨的六盤山下,一個整團的反動騎兵即將全部被殲,一支中國革命巨大隊伍就要勝利通過。這些都是將來要載入革命史冊的光榮事跡,它現在就要在我們麵前顯現。而這一切,好像都來得那樣自然,那樣迅速,那樣不可抗拒……
突然,前麵的機槍聲像刮風似地呼呼叫起來了。幾乎在同時,青石嘴周圍的山上到處冒出火星和煙霧。鎮上的敵人,頃刻間亂成一窩蜂。
幾十分鍾後,青石嘴鎮上的槍聲和手榴彈聲慢慢稀疏起來。遠遠看去,隻見紅軍戰士們拉著一匹一匹繳來的高頭大馬,神氣十足地向村外走,戰鬥很快就結束了。
這時,軍團首長把劉忠叫到跟前說:“劉忠同誌,這次搞到幾百匹馬,立即把你們的偵察隊改成騎兵偵察連。另外,你還要準備接受新的任務。將來你們要以騎兵連為基礎,建立我們紅軍自己的騎兵隊伍。現在你快到前麵通知各個單位,把俘虜裏麵的釘掌工人、修理鞍具的工人,還有馬術教官和馬醫官,一定要確實清查出來,對他們好好做做政治工作,讓他們到紅軍裏來為革命服務。”
劉忠接受指示後,立即轉身向青石嘴鎮上跑去。在執行這一指示的過程中,劉忠曾不斷地想:紅軍戰士們從對敵人騎兵的生疏和疑慮,到以勇猛奇襲的戰法殲滅敵人騎兵,進而到我們自己建設一枝紅色的騎兵,這一係列的大轉變,是多麼的順利而迅速,多麼生動而令人鼓舞啊!
從青石嘴戰鬥以後,在長征最後一段行軍中,行列中就出現了威武的騎兵隊伍。而且這支新建的紅色鐵騎,很快在連續戰鬥中發揮了它的威力:在紅軍要進入陝北蘇區的大門吳起鎮時,紅軍的步兵和騎兵,在那裏擊潰了軍閥馬鴻逵和東北軍六、七個騎兵團,消滅了一部。紅軍以這次戰鬥的勝利,作為向陝北蘇區軍民獻出的見麵禮物。
1936年10月22日,劉忠率領騎兵偵察連參加紅軍長征最後一戰,一舉消滅兩千多尾追來的國民黨騎兵,使中央紅軍三大主力順利會師,從此英勇的工農紅軍就勝利結束了史無前例的、具有偉大曆史意義的長征。劉忠在長征途中屢立戰功,成為了紅軍著名的“偵察先鋒”。
劉忠在長征中帶領偵察部隊深入敵占區,在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搶渡湘江烏江、攻取遵義城、四渡赤水河、通過彝民區、奪占曬經關、強渡大渡河、翻越夾金山、通過大草地、突破臘子口等著名戰役戰鬥中,衝破重重難關、種種險情,出色地完成了偵察任務,受到中央首長的表揚,劉伯承稱讚他“功不可沒”。
抗日戰爭後期,劉忠任八路軍第129師386旅旅長。
1945年春天,各解放區的部隊向敵占區先後發起了強大的攻勢。3月底,劉忠率領386旅結束冬季整訓以後,奉軍區首長命令,和4分區的部隊一起接受了開辟豫北的作戰任務。
豫北地區有許多股偽軍,最大的有兩股,一股頭目叫李正德,一股頭目叫張伯華。他們都有千餘武裝。李正德原是豫北一個占山為王的大土匪,抗戰初期,收買了一些地痞流氓,集攏成股,偽裝抗日,不久又叛國投敵,當上了濟源皇協軍的司令,盤踞在緊挨太行山南麓的尚莊。張伯華則盤踞尚莊以南七八十裏的楊莊、毛莊,這家夥陰險狡詐,也是一名鐵杆漢奸。
這兩大股偽軍雖有不少矛盾,但都是日寇的凶惡爪牙,為鬼子把守著豫北“治安區”的大門,扼住我太嶽部隊進出豫北的咽喉地帶,使我豫北敵占區工作難以開展。劉忠率386旅(兼太嶽二分區)曾經三次組織攻打尚莊,均因其據守頑抗和我各方麵條件不夠成熟而未打下,李匪就更加猖狂起來。
這時,盤踞在豫北地區的日軍已退縮到沿交通線的新鄉、濟源等幾個較大的城鎮去了,偽軍成為鬼子的第一線外圍。麵對當時的敵情,應該從何處開刀為好呢?經過仔細研究,劉忠認為張伯華、李正德雖並稱豫北偽軍中的兩霸,可在日本人和汪精衛的麵前,因為張伯華是汪記國民黨的正統,偽政府的縣長,李正德不如張伯華得寵;但論實力,張伯華卻不如李正德雄厚。因此,兩人一直勾心鬥角,爭權奪利,誰都想找機會整倒對方。隻要槍彈打不到他們自己頭上,都會“隔岸觀火”,保存實力的。敵人內部的這個矛盾,正是我們可乘之機。
在究竟先打誰的問題上,有人主張先打李正德,爾後向南推。這樣固然可以震驚小股偽軍,但尚莊西靠沁河,南傍濟(源)沁(陽)公路,雖隻有五六百戶人家,卻築有兩丈多高、五尺多厚的圍牆。牆外有壕,牆下有堡。李匪平時戒備森嚴,我軍偵察人員進不去,報信的群眾出不來,對那裏的情況不能透徹了解,如戰鬥曠日持久,難免貽誤戰機。因此,我們決定奔襲楊莊、毛莊,先打張伯華,打它一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來個腹內開花。然後再來一網打盡。
作戰決心定下來以後,劉忠故意將打楊莊、毛莊的消息透露給李正德。李正德聽說要打張伯華,正中下懷。他認為八路軍打不下尚莊,才去打楊莊、毛莊,這一仗不管誰勝誰負,必然會消耗雙方的實力,對他大有好處。因此在劉忠率386旅出發之前,李正德對其部下發出命令:“此次八路軍南下,意圖不明,沒我的命令誰也不準開槍。”
而張伯華也在打首自己的小算盤:“前麵有李正德擋著,兩邊有日本人抗著,我這楊莊、毛莊你八路軍可來不了。”他一向高枕無憂,疏於防範。
4月上旬的一個夜晚,星星不明,月色較暗,正是部隊蔭蔽行動的好時候。劉忠率20團、772團第3營、晉南獨立營和分區的騎兵排、山炮連,由沁水縣出發。大隊人馬浩浩蕩蕩沿著尚莊外圍東側急進。李正德果然佯裝不睬。劉忠率部當夜渡過沁河,急趨直下,在楊莊、毛莊外圍與4分區的部隊會合。兩區部隊由劉忠和4分區司令員陳康統一指揮,同時四麵圍攻,黎明前接敵,拂曉發起攻擊。戰士們格外勇猛,激戰不到一小時,就一舉將張伯華殲滅,拿下了楊莊、毛莊。
初戰告捷,部隊情緒更加高昂,“拿下楊莊、毛莊,趁熱打尚莊。”不少同誌向劉忠這樣建議。的確,憑著當時部隊的銳氣,立即就去打尚莊也未嚐不可。但劉忠考慮到:尚莊的設防情況還沒有完全偵察清楚,若盲目去硬啃,必將花費很大力氣。必須善於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因此劉忠決定:先把尚莊外圍的小股偽軍肅清,以孤立李正德,待確實摸清他的底細,再決定下一步對策。
根據這一部署,4分區部隊揮戈西進,將尚莊西南的偽軍據點一掃而淨,直逼濟源城下,監視著城裏鬼子的行動。劉忠率2分區部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北渡沁河,突然來到尚莊東南的西向、義莊,消滅了盤踞在那裏的另一股偽軍。為了造成更大聲勢,劉忠派出一支部隊到西萬莊接應已被爭取過來的董學義部起義。接著,部隊又迅速進駐到尚莊東北十幾公裏的紫陵。此時,尚莊周圍的偽軍大部殲滅,一部投誠,大小據點均被我軍占領,早已退縮進城的鬼子,懾於我軍聲威,也不敢輕舉妄動。李正德已完全處於孤立境地。
八路軍剛打下楊莊、毛莊,李正德確實高興過幾天,以為這一下他可以獨霸一方了。劉忠曾通過董學義捎信給他,讓他反正,他哪裏聽得入耳,悍然回答說:“我可不是張伯華!”但到八路軍打西向、義莊時,他就再也沉不住氣了,急忙派人來探聽八路軍的意圖。
一天上午,一個自稱是李正德的政訓處長的家夥要求見劉忠,劉忠特意在主攻部隊20團的指揮所裏接見了他。這個人油腔滑調,滿臉奸笑,很像一個“說客”。劉忠直言相告:“日寇已經日薄西山,你們要考慮後路,現在反正還來得及,我們可以給你們一個立功贖罪的機會。”
這家夥對這些大義開導,並不感興趣,嗯嗯啊啊了半天,才推說一定向他們的李司令轉達。劉忠又嚴厲地說:“我們對你們李司令的曆史非常清楚。隻要他誠心改過,我們可以既往不咎,但如果堅決與人民為敵,那是不能寬容的。”李正德本來想了解我們是不是打尚莊,劉忠的態度明確得很,可打可不打,選擇的權利在他自己。這家夥自以為弄清楚了,才點頭哈腰地說:“那是!那是!劉司令的指教,小弟回去立刻稟報李司令,磋商就緒,便來回話!”
根據這種情況,劉忠認為李正德雖然一貫頑固不化,堅持與人民為敵,但為了給他一個自新的機會,政治上仍應繼續爭取;軍事上則應做好一切準備,蔭蔽實力,麻痹敵人,加強偵察,摸清底細,爭取無效則堅決徹底消滅之。
於是,劉忠指揮部隊蔭蔽了所有的重武器,同時命令附近的部隊就地構築防禦工事,又組織了一部分民兵絡繹北上,並在群眾中散布八路軍即將北返的消息……一切都表現出既不是一支強大的部隊,也絲毫沒有進攻尚莊的樣子。
不兩天,那位代表果然又馳馬而來。不出劉忠所料,他除了還是支支吾吾地說了些不著邊際的話以外,一雙賊眼四處亂瞅。劉忠不僅毫不介意,還主動請他到附近駐地參觀。這位代表真像“蔣幹過江”一樣,時而驚喜,時而狐疑,時而指東劃西,時而沉默不語。最後,大概他認為已偷到了什麼“機密”,竟匆匆忙忙不辭而別去了。
隔了兩天,李正德派人給劉忠送來一封親筆信,要求劉忠派人到他那裏去談判。看樣子,李正德並不完全滿足他那位處長的報告,決心要親自出馬。劉忠分析,這裏麵可能包含著兩個陰謀:通過談判,進一步試探八路軍的動向;準備在尚莊顯點威風,討價還價。
劉忠決定將計就計,派分區敵工科長雷起雲和分區直屬隊總支書記範離到尚莊與他麵談,同時派出偵察股長和突擊連長隨行前往。
臨行前,劉忠對談判代表囑咐說:“這次談判,對敵人反正的可能性不可作過高的估計。我們可以進一步曉以大義,嚴肅地向他們指出,隻有投誠才是生路。敵人若是真有誠意改邪歸正,那我們一定表示歡迎。但我們對敵人不能太老實了,李正德想方設法要打探我們的虛實,我們也要趁此機會把尚莊的情況進一步摸透,盡可能記下他的布防情況,不過一定要機智靈活,不能讓他有所警覺。敵人提出的要求不要輕易答應,但也不能毅然拒絕。”
劉忠派出的代表到達尚莊後,李正德果然在代表經過的路旁排列著各種輕重武器,耀武揚威,煞有介事。劉忠派出的談判人員就故意裝得土裏土氣,什麼都好奇,什麼都去看,其實他們感興趣的倒不在於敵人故意擺設的那些武器,而在於察看敵人的設防和我們選擇進攻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