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才虎將:第38軍軍長梁興初(2 / 3)

梁興初跟隨著兩個偵察員,策馬飛馳,10多裏路程,轉眼便到了。有幾個偵察員圍著電話機,還在那兒截聽電話。見師長梁興初趕到,立刻報告說:“敵人已經是第三次求援了。”

梁興初接過電話耳機,細心地傾聽著敵人的談話:

“……團座,情況緊張,共軍攻的很激烈,今夜明晨援兵不到,我們……”這是其塔木的敵營長在說話,聲調很是慌張,苦苦地哀求著。

“……我已經說過多少遍,對於一個指揮官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沉著。”九台敵113團團長不耐煩地打斷對方的話,訓斥說:“……部隊已有命令,今天下午6時分三路馳援:東自吉林區烏拉街,南自九台,西自德惠。九台一路由我親自率領,今晚在蘆家屯宿營,明日中午趕到,在這以前,我要求你做到兩點:堅持和鎮靜!……”

聽到這裏,梁興初非常激動。他率領1師奉命從江北連夜插過來,任務就是要在3師圍攻其塔木時,把九台的敵人調動出來,殲滅它。現在,敵人果然要送“菜”上門了。梁興初轉頭看看接在電線杆上的電話線,告訴偵察員不要打斷敵人的電話,如果切斷電話線,會引起敵人的懷疑。

梁興初命令隨行參謀:“立即通知各團指揮員集合,準備接受戰鬥命令。”說完,他飛身上馬,奔向路西七八裏地的縱隊司令部,向縱隊詳細彙報了情況。

梁興初彙報說:“敵人很可能沿公路來援,因此必須在公路兩側組織伏擊。”縱隊首長同意梁興初的分析,要求他立即返回部隊,做好戰鬥準備。

梁興初回到師部,看到各團幹部都已在路旁等候。他簡單介紹了九台敵人準備出援的情報,傳達了縱隊首長的指示,各團指揮員打勝仗的信心都很足,個個摩拳擦掌,爭先要求戰鬥任務。黃昏前,梁興初帶領各團指揮員勘察地形。確定了在張麻子溝、卡路間的盆地布置袋形陣地伏擊敵人的方案。為了達到誘敵深入的目的,避免被敵人過早發現意圖,把“口袋”放寬些。梁興初與師、團指揮員經過周密研究,考慮到一切可能發生的情況,準備了第二個作戰方案。

嚴寒的冬夜,窗外北風呼嘯,大雪紛飛。為了不暴露我軍南下的任何跡象,梁興初嚴令各部隊禁止點燈生火,戰士們隻得吞咽一些冰凍的炒苞米充饑,連開水也喝不上。戰士們為了更好地蔭蔽,他們反穿著大衣,用毛巾包住頭,裝扮得像一隻隻小白熊,安靜地臥在冰雪裏。急行軍時出的汗,這時結冰了,一把炒米一把雪,更使人感到透骨之寒。為了不使機槍的槍機凍結,他們毫無難色地脫下自己的大衣,把槍機包住。腳冷,就挖個雪坑把腳埋起來;有的戰士還築起雪地“白宮”躺進去。

7日上午11時,敵人終於出動了。

敵人領先開路的是裝甲連的8輛裝甲車。裝甲車一出村頭,就開動機關槍盲目射擊,這就是敵人所謂在行進中的“火力偵察”,然而卻毫無效果。裝甲車開到卡路和張麻子溝之間,停了下來。敵人慢騰騰地,蝸牛似的前進著,繼續虛張聲勢地亂放槍。梁興初要求部隊必須經得起敵人“火力偵察”的考驗,必須沉住氣,把敵人引進“口袋”裏。

大約經過了兩個多小時,敵人的兩個營和團部通過了雙頂山陣地,他們向梁興初所在的師指揮所的後山坡盲目地猛轟一陣,看到毫無反應,才放大了膽子,繼續前進。

梁興初看看表,正午12時多一點。敵人大部已進入“口袋”形陣地。他轉頭向身後的參謀長下達命令:“發信號!”

兩顆信號彈騰空而起。頓時,整個山野雷鳴起來。雙頂山的大炮移動了,重機槍、輕機槍同時吼叫起來,師警衛營的火力迎頭蓋下去,炮兵營的山炮順著公路猛烈轟擊。敵人突然遭到強烈的炮火襲擊,立刻亂成了一窩蜂,隊形展不開,火力發揚不了,東一片,西一群,亂碰亂竄,狼狽不堪。

梁興初指揮部隊不斷縮小包圍圈,各團勇士像無數把利劍,從四麵八方居高臨下地壓向敵人。敵人措手不及,紛紛當了俘虜。由於我軍攻勢甚猛,隻經過一個小時的戰鬥,大部分敵人被消滅在公路兩側的幾個村子裏。擔任追殲逃敵的連隊,發揚猛追窮追的戰鬥作風,有的連隊甚至一口氣追出10餘裏,漫山遍野趕羊群一般,在下午3時把潰散之敵無一漏網地殲滅了。

至此,張麻子溝伏擊戰宣告勝利結束,共殲敵1200千餘名,繳獲了敵人全部裝備物資。僅僅3個小時,國民黨新1軍新38師113團,這個敵人的“王牌團”就被殲滅了。戰場打掃完畢,梁興初和師政委梁必業馳馬奔到縱隊部,縱隊首長對張麻子溝這一仗很滿意,高度讚揚了1師的吃苦耐勞和英勇頑強精神。1947年5月,梁興初由東北民主聯軍第1縱隊1師師長,調任東北民主聯軍第6縱隊副司令員兼16師師長。

提起梁興初,人們準會說,他是“萬歲軍”軍長。在抗美援朝中,他率誌願軍38軍在第二次戰役中打了翻身仗,誌願軍司令員彭德懷讚譽38軍為“萬歲軍”,稱梁興初是“萬歲軍”軍長,確實不為過。然而,許多人並不知道,梁興初原來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軍的首任軍長。梁興初之所以能當上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軍首任軍長,與他自己那句擲地有聲的“寧做雞頭,不當鳳尾”的話不無關係。

1947年8月,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根據中央軍委的戰略方針,為配合全國戰略反攻的需要,決定成立東北民主聯軍第10縱隊。梁興初被總部電召到哈爾濱,把組建10縱隊的任務交給了他。原先的幹部方案是,梁興初任第10縱隊副司令員。8月18日上午,林彪和羅榮桓通知梁興初來談話。

談話地點是在哈爾濱的東聯總部林彪辦公室。梁興初推門進去後,看到羅榮桓坐在寫字台後,林彪在地毯上踱步。

梁興初行了個軍禮,說:“林司令員、羅政委,我來啦!”

羅榮桓欠身點了一下頭,指著一把椅子說:“坐吧!”等梁興初坐好後,羅榮桓接著說:“今天叫你來,是談一件事。”羅榮桓切入主題:“獨1師、獨2師都是359旅的老底子部隊,紅軍時是湘贛紅軍獨立師,這樣一支老部隊,不能老做獨立師,我們想叫你去當副司令員,組建第10縱隊。你要把這支部隊帶成一支能打硬仗、惡仗的一流部隊。”

羅榮桓話說得很簡潔,梁興初回答得更幹脆。性格耿直的梁興初直白地向林彪和羅榮桓表示:“寧做雞頭,不當鳳尾。要當就當司令,副職不幹,寧願回去再當師長。”

林彪和羅榮桓相視一眼,隨後微微笑了。羅榮桓問林彪:“你看呢?”

林彪沉思了一會兒,開口了隻說了一句話說:“好鋼還是要用在刀刃上!”

就這樣,梁興初提升為縱隊司令員。

梁興初當即表示:“放心吧首長,我一定努力把10縱隊帶成一支勁旅,為東北和全國的解放作出貢獻!”

東北民主聯軍第10縱隊於9月10日在吉林敦化正式成立,梁興初任縱隊司令員,周赤萍任政治委員。3個師長都是老資格,劉傳連在長征時就是有名的模範師長。其他兩位師長也都有點名氣。但他們都很了解梁興初的指揮能力和戰鬥作風。這樣,10縱隊很快就成為一個團結戰鬥的集體。梁興初當上縱隊司令,果然不負林彪和羅榮桓的重望,打了一係列漂亮仗。

東聯10縱成立不久,便開始了強大的秋季攻勢。梁興初以“要把10縱帶成一支勁旅”的勁頭,帶領部隊參加實戰。梁興初說:“在實戰中經受鍛煉,戰鬥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從1947年9月10縱組建到1948年11月10縱改稱47軍,梁興初率領10縱參加了著名的1947年秋季、冬季攻勢和遼沈戰役。特別是10縱參加著名的黑山阻擊戰,打出了威風。

1948年夏季,東北戰場形勢發生根本變化。敵人僅剩58萬人,被迫龜縮在長春、沈陽、錦州3個孤立城市,而東北人民解放軍已發展到100萬人,取得了戰略主動。中央軍委作出發起遼沈戰役的決策。毛澤東提出遼沈戰役的作戰方針,要求“封閉蔣軍在東北加以各個殲滅”,置長、沈兩敵於不顧,集中兵力先行攻錦,確保攻錦獲勝。

羅榮桓向梁興初傳達了中央軍委的電報精神,並說:“我軍攻錦,沈陽之敵必增援,望10縱隊在新立屯一帶阻擊2至5天,待攻錦後與主力共殲沈陽出援之敵。”

攻錦戰鬥打響的同時,國民黨軍廖耀湘率11個師,3個騎兵旅,組成“西進兵團”增援錦州。梁興初率10縱及1縱第3師,在新民以西地區運動防禦,節節抵抗,逐步後撤,誘敵西進。10月15日,攻錦告捷,而廖耀湘的西進兵團仍被梁興初率部牢牢牽製,徘徊在彰武、新立屯地區達半月之久,為主力回師全殲廖兵團創造了條件。

錦州攻克後,毛澤東和東北野戰軍總部作出了關門打狗、全殲東北守敵的決策。當時,毛澤東最擔心的是擁有國民黨精銳部隊的廖耀湘兵團從營口逃跑。

在“東野”指揮所裏,林彪、羅榮桓等圍著地圖在製定聚殲廖耀湘兵團的作戰計劃,“要徹底圍殲廖耀湘集團,就需扼守住黑山、大虎山這咽喉通道。讓誰來擔當黑山的堅守任務呢?”

終於,林彪、羅榮桓腦子裏反複出現了梁興初那張熟悉的麵孔。

他們隨即給梁興初發去急電:“錦州、長春解放後,敵廖耀湘集團仍企圖西進與錦西之敵會合,重占錦州或逃向關內。我10縱即應進至黑山、大虎山之線,選擇陣地,構築工事,頑強死守,阻住敵人,待主力到達後,聚殲該敵。”

自遼沈戰役開始,10縱即同兄弟部隊在彰武、新立屯地區“陪伴”著廖耀湘兵團,雖然沒有打大仗,卻也顯得十分緊張。錦州攻克後,10縱的擔子更重了,既要防止敵人逃向沈陽,又要防止敵人逃向營口。而現在要和友鄰一同消滅廖耀湘兵團了,總算能出口氣了。

梁興初來到野司總部領受任務時,羅榮桓對他進行了個別交代:“你們10縱隊的任務就是守住黑山地區。一定要頂住,決不能讓敵人過來。你們10縱隊有359旅的老底子,老骨幹不少,打過一些勝仗,還有1縱的3師同你們一道堅守,總部相信你們可以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但要注意:不能光靠你們自己動腦筋,一定要動員全體指戰員都來出主意、想辦法,才能打好這一仗。要向各級幹部和所有戰士講清楚我們的有利條件和困難,講清楚戰鬥一旦打響,將是非常激烈、殘酷的,要準備用很大的犧牲去換取勝利!你們隻要在黑山一帶守3天,錦州就能拿下來。那時,我們再回過頭來收拾這個廖兵團!”

10月21日中午,林彪、羅榮桓又致電梁興初:“錦州、長春解放後,敵廖耀湘集團仍企圖西進與錦西之敵會合,重占錦州或逃入關內。我10縱即應進至黑山、大虎山之線,選擇陣地,構築工事,頑強死守,阻住敵人,待主力到達後,聚殲該敵。”

梁興初看著野司的急電,這短短的電文,把東北戰場的形勢,敵人的動向,我軍的意圖及給予10縱的任務,交代得清清楚楚。梁興初心裏非常清楚,錦州解放後,蔣介石二次飛沈陽,錯誤地認為我軍攻錦州傷亡巨大,“不經休整與補充則不能再戰”,企圖乘我休整部隊時,再搞一個“南(錦西敵人向北攻擊)北(廖耀湘兵團迅速西進)夾擊”,重占錦州。

收到林彪、羅榮桓發來的堅守黑山的急電,梁興初立即召開10縱常委會,他展開地圖,將黑山和大虎山用紅筆圈起來。從圖上看,兩座大山的北麵是醫巫閭山脈,南接連綿90餘公裏的沼澤地區,隻有中間25公裏寬的狹長丘陵地帶,黑山和大虎山就在這條走廊的中間,如同一道閘門。

奔向黑山和大虎山的國民黨軍有其“王牌”的新1軍、新6軍;還有新3軍、71軍、49軍、52軍及幾個騎兵旅。也就是說,10縱一個軍的兵力要擋住敵人6個軍的進犯。困難是可以想像的,國民黨軍都是精銳部隊,而10縱剛成立不久,武器裝備仍很落後。在寬達25公裏的正麵上,10縱的3個師隻能同時展開防禦,這就使得每一個陣地都將受到沉重的壓力。

困難是可以想象到的:敵人是精銳的美械兵團,當時10縱卻僅有步槍、機槍、手榴彈和剛成立不久、炮彈又極少的三個山炮營;要在寬達25公裏的正麵,三個師同時展開防禦,這就使每個陣地都將受到沉重的壓力;時間緊迫,要修築堅固的工事,顯然已不可能;已是寒風刺骨的深秋,東北大地已是寒風刺骨,而野戰軍的冬裝尚未下發,指戰員們仍穿著單衣……。

梁興初也清醒地看到,雖然敵人在連續遭到打擊下,軍心動搖,士氣不振,惶惶然如“喪家之犬”,但是“王牌”究竟是“王牌”,況且,雞死還要撲翅,狗急豈能不跳牆?這一切就決定了這場戰鬥必然是激烈、殘酷的浴血苦戰!這一切,預示著黑山阻擊戰必然是殘酷的、激烈的。

梁興初當即決定,在黑山和大虎山陣地上控製製高點,保持強大的預備隊,準備與敵人反複爭奪。要求所屬部隊頑強作戰,做到人在陣地在,以忍饑挨餓、死打硬拚的精神,決不讓敵人前進一步。

確定了作戰後已是黃昏時分,各師師長和政委也趕到縱隊司令部,梁興初迅速傳達作戰任務,就像他打鐵硬當當一樣,此時布置任務也是投鋼擲鐵一樣:“這一仗打好了,蔣介石的又一個十萬大軍就一筆勾銷了。蔣介石在東北最後一個機動兵團消滅了,他在東北就是全軍覆滅!要是我們打壞了,這10萬敵人就會逃到關內,那樣我們消滅蔣介石集團的時間就要延長。所以這一仗隻能打好,不準打壞!在10萬敵人麵前,我們縱隊處於劣勢,但是從整個戰場形勢上看,我們又處於優勢,隻要我們擋住了敵人,等兄弟部隊趕到,就能把敵人剁成肉泥!當然,我們可能要先掉幾顆牙齒,這沒什麼了不起,不就是痛點嗎,我們能忍受!”

10月21日,林彪、羅榮桓再次電令梁興初:“這次會戰關鍵在於你10縱能否切斷敵人退路。”梁興初當即主持召開了縱隊常委會,他說:“我們迎擊的是5個軍12個師,並且有飛機、坦克、大炮的配合,這是一場激烈的浴血決戰!首長在看著我們,兄弟部隊在看著我們,打好了,標誌著東北全境的解放,打壞了,10萬大敵就會逃往關內。我們必須死守黑山,決不讓敵人前進半步!”

戰鬥動員完畢已是深夜,當夜各師火速輕裝向黑山、大虎山進發。一夜行軍60裏,趕到了黑山。到達黑山時,天已蒙蒙亮了。黑山城內,人聲鼎沸,騾馬長嘶,車輪滾滾。梁光初看到,經過戰鬥動員後,10縱的政工、後勤人員趕到黑山城內後,政府幹部和廣大群眾通宵不眠,連夜為戰士們籌備修築工事的材料。滿載各種器材的大車,停在街頭路口,準備隨同部隊走向各個陣地。梁興初走上前去,看到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大爺,一手托住肩上的一副新門板,一手拉著一個戰士,激動地說:“同誌,把這副也拿去修工事吧!為了消滅‘遭殃軍’,你大爺一點也不心疼。天塌下來,我們頂一半!”目睹此景,梁興初不禁全身熱血沸騰。他相信,每個指戰員都會這樣地問自己:“這一仗打不好對得起老百姓嗎?”

梁興初到各部隊前沿陣地,仔細檢查了工事修築情況,他對各師再三強調:戰鬥迫在眉睫,時間分秒必爭。一定要組織機關、勤雜人員,全部投入工事作業,主陣地的火器、步兵掩體,要保證首先完成。

當確信各師已按要求完成戰鬥準備後,梁興初向總部報告戰況說:“我10縱隊已完成一切戰前準備。”總部立即回電:“務須使敵在我陣地前屍橫遍野而毫無進展,隻要你守住黑山3天,西逃之敵必遭全殲。”梁興初迅速向各師傳達了總部電令,部隊土氣大振。

23日拂曉,敵先頭部隊直逼10縱警戒陣地。上午9時,隨著一陣猛烈的槍聲,前哨戰打響了。國民黨軍第71軍在向鳳武的率領下,率先向黑山發動了攻擊,攻了一上午,毫無進展。下午3時再度組織進攻,國民黨兵潮水一般湧向解放軍陣地,當接近陣地100餘米時,10縱突然實施猛烈的反衝擊,71軍第91師一見解放軍不要命的架勢,先嚇破了膽,率先退卻下來。廖耀湘在指揮所內用望遠鏡看到了這一場麵,氣得七竅冒煙。

敵人的首次衝鋒遭我軍重大殺傷而潰退,梁興初當即電告野司,野司首長即時回電稱: “……務使敵在我陣地前屍橫遍野而不得前進。隻要你們堅守3天,西逃之敵必遭全殲。”

梁興初把這一指示傳達到所有陣地,指戰員們紛紛表示:“堅決守住陣地!有人就有陣地!”特別是擔任前哨警戒的82團7連,用擊退敵人5次衝鋒的具體行動,表達了他們的戰鬥決心。

24日天剛亮,廖耀湘命令新1軍加入戰鬥。拂曉時分,新1軍軍長潘裕昆指揮4個師的兵力,向10縱發起了猛攻。太陽露出臉,國民黨的青年軍207師即率先向我軍發動進攻。其餘部隊在5架飛機支援下向10縱陣地強行進攻。

28師的防禦陣地,中間是黑山,西側是大白台子,東側是高家屯,正麵寬達3000米。主陣地是黑山的101高地。這個製高點居然是個寸草不長的石頭山。戰士們用大量土袋、鐵軌,首先修成浮麵火力點,然後再挖鑿散兵坑,加強陣地的副防禦,使這個寸草不長的石頭山變成了一座嶄新的土山。

為了掌握一線部隊的作戰情況,梁興初來到設在高家屯的28師指揮所。他從望遠鏡裏看到,敵人第一次衝擊就展開3個營,兵分三路,對101高地的攻擊最凶。

國民黨的“青年軍”是受其毒化很深的骨幹部隊,打起仗來特別賣命,他們在優勢火力的掩護下,不惜一切代價,向28師堅守的101製高點猛衝。堅守101高地的指戰員同敵人浴血奮戰。在敵人猛烈炮火的轟擊下,101高地千瘡百孔,幾乎所有的堡壘都被炮火摧毀了,山上的土都被炮火炸鬆了,用手隨便撥拉一下就是一個散兵坑。

梁興初在望遠鏡中看得清清楚楚,101高地上隻有5名戰士了。這5名戰士與敵人展開了肉搏戰。5名戰士終於倒下,戰士們全部壯烈犧牲,陣地落入國民黨軍手中。

此時情況萬分危急,敵人下一步必將直逼黑山城下,並進而突破我軍整個黑山陣地。如果不奪回101高地,高家屯陣地必將失守,敵人就會突破整個黑山陣地。

在這千鈞一發的關頭,梁興初沒有給敵人以喘息的機會,立即下令集中火力炮擊101高地。梁興初命令28師:不惜一切代價奪回101高地。我軍的炮彈呼嘯而去,聚集在101高地上的國民黨軍,還沒來得及調整部署,狂風暴雨般的炮彈便落在了頭上,高地頓時陷入一片血火之中。半小時後,在炮火配合下,突擊隊的勇士們把紅旗又插上了101高地。如血的殘陽照射著沉寂的戰場,到處是屍體和刺鼻的血腥味。黑山,真正成了名副其實的“黑山”,土地熏得像灶膛一樣黑,陣地上每一個人都像從煤窯裏鑽出來似的。

當夜,梁興初主持召開了10縱師以上幹部會,總結一天的戰鬥,分析了敵人次日可能采取的動作和主要突擊方向。梁興初指出:“高家屯地勢重要,敵人主力大部靠攏黑山東北地區,又經一整天炮擊,陣地遍體鱗傷,明顯地暴露出易攻難守的弱點。敵人為了爭取時間西進,明天勢必全力猛攻高家屯。”根據這一思路,梁興初迅速調整了防禦部署,確定28師連夜加強高家屯一線的工事。最後,梁興初代表縱隊黨委提出要求:“明天是決定性的一天,如果說今天我們挨的是千磅炸彈,明天就一定要挨萬磅的。但不管壓力多大,隻要主力沒有趕到,我們就一定堅決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