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血雨腥風的年代。李善長、藍玉、徐達、傅友德、廖永忠……一位位功臣宿將慘死於明太祖的滴血屠刀之下;舒爾哈齊,一代英傑,終難免死於兄長清太祖之手;隆科多、年羹堯鞍前馬後,也逃脫不了雍正的毒手……

這是一個迷霧重重的時代。叔奪侄位,一代建文皇帝不知所終;清兵入關,朱明皇室後代下落不明;年富力強的愛新覺羅·福臨皇帝,衝冠一怒,削發出家,蹤跡難尋;運籌帷幄、精勤政務的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在暢春園駕鶴西去,是病故,是謀殺,眾說紛紜;處事果斷、扭轉乾坤的雍正頃刻之間暴亡,是仇殺,是食金丹暴亡,莫衷一是……

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雄才大略的朱元璋,橫空出世,南征北戰,創大明王朝萬世之基業;開疆拓土的朱棣,臥薪嚐膽,一戰定乾坤,登臨皇帝寶座,成萬國來朝之太平盛世;血海餘生的愛新覺羅·努爾哈赤雄霸遼東漠北,奠定滿清王朝霸業;有勇有謀的愛新覺羅·皇太極奪得汗位,確定了大清國號並初創帝製;八歲登基的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勤奮好學,誌向遠大,十四歲鏟除鼇拜,獨掌大權,勵精圖治,寬民裕國,創“康乾盛世”之宏偉業績……

這是一個巾幗不讓須眉的年代。端莊溫柔的的大腳馬皇後知書達理、善解人意,為朱元璋奪取天下出謀劃策、全力輔佐;懿安皇後頭腦清醒、性情嚴正,於混亂局勢中助夫、弟一臂之力;貌美如花的莊妃長袖善舞,收服洪承疇,計定多爾袞,保大清江山傳至愛新覺羅·福臨手中……

這是一個令全球都矚目的科技文化時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徐元啟的《農政全書》,卷卷都是中國科技的大成之作;《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本本閃耀著中華文化之輝煌;《永樂大典》、《四庫全書》字字浸透著無數風流學士的才智風韻……

翻開一頁頁浸透著血與火的曆史,一步步撥開了歲月的迷霧,讓曆史走近現實。金頂紅牆隔世絕,太液池邊聽秋風。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經過幾十年的征戰,從剽悍的蒙古人手中奪下了江山,大明王朝曆16帝、17朝,在危機四伏中延續了276年。這16個皇帝你方唱罷我登場,圍繞著他們爭奪皇位的血腥鬥爭,圍繞著他們專製殘暴的統治,在宮廷內外演繹出多少驚心動魄、曲折離奇的故事,也留下了多少千古之謎。

從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打江山到愛新覺羅·福臨登上太和殿的最高權力神壇,再到宣統被驅趕出紫禁城,大清王朝曆12帝、13朝,在風雨飄搖中殘喘了296年。這12個皇帝的血腥、風流、陰謀、懸疑、謎案傳承了大清王朝由強盛到衰弱的主線。

本書彙集了明清28位皇帝的小傳,涵蓋了他們的人生軌跡、朝廷政務、後宮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截取他們生平中最得意之事、最失意之事、最痛心之事,曆數品評他們的千秋功過,層層揭開他們的身後留下的謎團,以史實依據,兼涉軼聞、生活。因而,具有史料性、知識性、趣味性、可讀性。這五百餘年的曆史裏,有明清王朝為中華民族作出的超前貢獻,也有滿清王朝為中華民族帶來屈辱和創傷的辛酸記錄,譜寫了一曲曲波瀾壯闊的曆史壯歌,也彈奏出一首首如泣如訴的悲歌,為古老而偉大的中華民族曆史畫卷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章。

然而,寫史是凝重的!曆史的風風雨雨,常常讓我們唏噓不已、涕泗長流,以致或摩拳擦掌,或凝噎廢食!寫史又是神聖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就是要通過曆史的記述,探究天道與人事之間的關係,求索曆代王朝的興衰成敗之理。因此,無論是曆曆在目的人物描寫,還是“原始察終”的史事敘述,無論是遊觀足曆的實地考察,還是論載其則的史文撰述,寫史的人都肩負著神聖的曆史使命。

寫史是為了給人讀的。於是,讀史也便多了一份凝重,同時也便多了一份神聖。明清帝王的賢愚仁暴、國運的興衰更迭、政治的清濁榮枯、民生的安樂艱辛,都能給後世以鏡鑒。今天我們品讀曆史,鉤沉帝王的史跡,傳述他們的軼聞,小而言之,於今之借鑒、增知、休閑,不無稗益;大而言之,個人的修養成長,家庭的維係安頓,處世的進退取予,行事的韜略謀斷,也都可以從中受到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