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每位母親都是全世界最好的女人(3 / 3)

第六,讓孩子熱愛運動。健康的身體是孩子幸福人生的本錢。和孩子一起運動,讓他體會到鍛煉身體的好處。讓運動成為一種習慣,比如設定一個鍛煉計劃,每天和孩子一起跑步,周末一起打球,等等。

第七,培養孩子節約的習慣。在生活中,節約用電、用水是對環境的保護,節約糧食是對農民辛苦勞動的尊重,節約時間是對自己的尊重。節約一切資源並不等於閑置,而是合理地規劃利用,節約金錢也一樣,合理利用,不要大手大腳,讓孩子在心中形成理性節製的價值觀。

修煉

第一,知道哪些習慣對孩子是有用處的,而且是受用終生的。

第二,開始製訂計劃並實行,循序漸進,雷打不動,這需要耐心和恒心。

名言

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

——巴金

與孩子共同成長

人非完人,我們的一生中不免會犯錯,這是很正常的事。有些人犯了錯,雖然當時道歉了,但是過後還會重犯,並且時常會狡辯。這樣的行為,當還是單身的時候,自己可能沒有太多的感覺;一旦結婚了,雖然會有所收斂,但也時常控製不住;可是有了孩子之後,就會發現自己這樣的性格很可怕,會給孩子做出不好的示範。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將孩子比作家庭的一麵鏡子,認為孩子會映照出成人內心世界的一切,包括成人的情緒,都會在孩子身上映射出來。所以,作為母親,如果想改變孩子,就要先改變自己。

正是有了孩子這麵鏡子,你也得到了更多改善和提高自己的機會。而反過來你的改變也必將影響到孩子,這就是教育中形成的一個良性互動。

曾經有一位叫苔絲的母親,為了教育孩子的問題向斯賓塞求助。她的小女兒已經上小學了,天資聰穎,深得鎮上人的喜歡。但是她發現的一個現象讓自己憂心忡忡:女兒在教訓同學時極為刻薄,對待成績差的同學甚至流露出明顯的蔑視,倘若有其他孩子做得比她好而得到稱讚,她就會很生氣地予以否認。女兒的這些表現令苔絲非常不安。

斯賓塞告訴苔絲,孩子即鏡子,她表現出什麼樣,也就意味著母親是什麼樣的狀態。苔絲恍然大悟,反省自己,確實有待人刻薄和喜歡教訓別人的毛病,於是積極改進,結果她的小女兒真的發生了可喜的變化,與周圍同學的關係日益和睦。

斯賓塞還舉了一個發生在他鄰居身上的例子。

有一天,鄰居前來拜訪,說孩子的狀態令他十分不安,總是無精打采,仿佛厭倦了一切。我的回答是,如果想知道孩子為什麼這樣,那就要從自己平日的言行中去找原因,你無精打采的聲音是否已經流露出對生活的失望和厭倦,而妻子每日的尖叫是否讓家中充滿了緊張的氛圍。他聽後頓時醒悟。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教育孩子的過程,實際上正是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而母親作為孩子的人生導師,則更應該把握與孩子共同成長的要點。

和孩子共同成長,並非“孩子學什麼,我也學什麼”。“成長”對於孩子來說,一方麵是身體的健康發育;而另一方麵則是在父母的引導下獲得各種必備的能力並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

而“成長”對於母親的含義則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調整心態,保持生活規律,並從心理、思維和行動上成為一個真正合格的母親。

大多數父母都知道疼愛孩子,為培養孩子不惜付出一切代價,但在意識深處依然存在著自我中心的權威意識,將自己的主觀意願強加給孩子,代替孩子做出決定。

與孩子共同成長,意味著要拋棄這種思維模式,而從孩子成長的角度出發,同時放棄自己一些不良的愛好與習慣,為了與孩子相處的需要而重新規劃安排自己的生活。你要給孩子的是一個完整的媽媽,而絕非隻是一個監護人、保姆、護士或者老師的角色。

比如,吸煙有害健康,孩子居住的環境不能有煙的存在,酒氣熏天也是一種不良行為,會讓孩子感受到不好的習慣。

第二,在體驗中不斷探索並了解孩子的特質和成長規律。對孩子的特質以及成長規律,雖然我們可能在其出生前便已經做過許多功課,但是真正的實戰不同於紙上談兵,仍然需要我們在培育孩子的過程中去總結和細心體會更多的經驗。

每一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即便孩子有著共同的成長規律,每個孩子表現出的特質也因人而異。如果我們僅僅落實在知識的層麵上,卻不能從實踐的角度來接受這些特點,那麼就很難給孩子以適宜自身的教育,從而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第三,有目標、有計劃地學習育兒理念、教養策略和實踐技巧。如果母親有正確的教育理念,那麼她時刻都會留心學習有關孩子成長的知識,並且會有目標、有計劃地去學習,為自己充電,以期獲得可行的教養孩子的策略。

當然,我們在求學時期不曾接受過這方麵的教育,又不能像從前那樣隻向父母長輩學習請教基本的育兒經驗。當下的女人往往在經驗上一片空白,隻有靠自己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前進,於是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便顯得尤為重要。

如果能夠做到以上三條,那麼你可以說得上是一位能夠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母親了。畢竟共同成長離不開親子之間的良好互動,隻有打破隔閡,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才能使親子關係處於良性的循環當中,從而為孩子的成長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而作為母親的你也會從中受益匪淺。

修煉

第一,要及時發現孩子的異常。

第二,要耐心聽取孩子的建議。

第三,要不斷反思自己的行為。

第四,跟著孩子的正確行為一起成長。

名言

父母僅僅會愛並不及格,父母必須接受訓練,具有相當的質量才行。

——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