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些人說:“夏天不想吃東西,是熱出來的,那我們就多吃涼的東西就好了。”
這裏我們要分清兩個概念,“涼性食物”和“冷飲”。涼性食物可以清熱解暑,利尿止渴,是擺脫“疰夏”的好助手,適合夏天食用的涼性食物主要有五瓜(即黃瓜、絲瓜、西瓜、冬瓜、苦瓜)、綠豆、綠茶、馬齒莧等。而“冷飲”則是另一個概念,往往指的是清涼飲料、雪糕、冰水等。
貪食冷飲是不可取的,夏天濕氣重,脾胃本身就比較虛弱,多食生冷容易損傷脾胃陽氣,導致脾胃運化失司,水濕內停,到時不僅胃納差,痞滿腹脹、惡心嘔吐、大便溏瀉等各種毛病都會紛至遝來,且冷飲往往含糖量高,吃多了還可能出現糖耐量增高。
魏教授推薦——度夏食療方
想要擺脫疰夏的煩惱,我們應當從“氣陰兩虛和暑濕困脾”的病因著手,選擇一些益氣養陰和健脾化濕的藥物和食物。這裏,我為大家介紹幾款消暑料理,既健康又美味,健脾養胃,對解除疰夏很有幫助,不妨一試。
蘆根綠豆粥
原料:綠豆50克,新鮮蘆根、粳米各100克。
做法:蘆根切短,加水煎煮半小時後取出渣,加入綠豆、粳米同煮,直至綠豆煮爛為止,加鹽適量即可食用。喜歡吃甜的加點糖也可以。
功效:清熱養胃,消暑解渴。
麥冬黃瓜涼拌菜
配方:麥冬10克,開洋(指醃製曬幹後的蝦仁幹)或蝦皮、蝦米30克,黃瓜250克。
做法:麥冬(最好選優質精製的飲片)事先用溫水泡一下取出,加適量水燒開,將其漲開,水留著;黃瓜依個人喜好切片或段或條,三樣東西放一起,少量的水放進去,放入香油、醋、糖或少許辣椒醬等,拌勻,做成涼菜。
功效:清熱消暑,開胃,美容。
枸杞茄子黑魚(烏鯉)丁
配方:茄子250克,黑魚500克,枸杞子15~20克。
做法:茄子加油煸炒一下,黑魚去骨切成小粒狀,加入料酒、鹽、味精、芡粉拌勻,用油煸炒備用,枸杞子先用溫水浸泡。鍋中放少許油,放入茄子、魚丁混合炒勻,起鍋前5分鍾放入枸杞子。
功效:健脾開胃,助運利濕,補肝益腎。
黨參茯苓白術鯽魚湯
配方:鯽魚1條(約250克),黨參、茯苓、白術各10克,甘草3克。
做法:鯽魚去鱗去內髒洗淨,鍋中放油將鯽魚兩麵略煎,加入料酒、蔥薑,入適量水煮沸,放黨參、茯苓、白術、甘草等同煮,加入調味品(可適當加入胡椒粉調味)。
功效:健脾益氣,燥濕養胃。
要提醒的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光吃湯不吃肉,是不補的。因為蛋白質到一定溫度後凝固了,很難溶入水中,水中最多隻有50%,不吃肉營養很浪費,因此食用此湯時應連魚肉一起吃。
魏教授提醒:除了食療,還應該注意少食多餐、適當運動和保持充足的睡眠。做到這些,一定可以遠離“疰夏”困擾,過一個清涼舒適健康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