窘困的團練大臣 身份尷尬,處處受製,屢敗屢戰(1)(2 / 3)

(1858年4月19日與九弟曾國荃書)

【家書】

沅甫九弟左右:

初三日劉福一等歸,接來信,藉悉一切。

城賊圍困已久,計不久亦可攻克,惟嚴斷文報是第一要義,弟當以身先之。家中四宅平安,餘身體不適,初二日住白玉堂,夜不成寐。溫弟何日至吉安?在縣城、長沙等處尚順遂否?

古來言凶德致敗者約有二端:曰長傲,曰多言。丹朱①之不肖,曰傲,曰囂訟②,即多言也。曆觀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敗家喪身。餘生平頗病執拗,德之傲也;不甚多言,而筆下亦略近乎囂訟。靜中默省愆③尤,我之處處獲戾④,其源不外此二者。

溫弟性格略與我相似,而發言尤為尖刻。凡傲之淩物,不必定以言語加人,有以神氣淩之者矣,有以麵色淩之者矣。溫弟之神氣稍有英發之姿,麵色間有蠻橫之象,最易淩人。凡心中不可有所恃,心有所恃則達於麵貌。以門地言,我之物望大減,方且恐為子弟之累;以才識言,近今軍中煉出人才頗多,弟等亦無過人之處,皆不可恃。隻宜抑然自下,一味言忠信行篤敬,庶幾可以遮護舊失,整頓新氣,否則人皆厭薄之矣。沅弟持躬涉世,差為妥協。溫弟則談笑譏諷,要強充老手,猶不免有舊習。不可不猛省,不可不痛改。聞在縣有隨意嘲諷之事,有怪人差帖之意,急宜懲之。餘在軍多年,豈無一節可取?隻因傲之一字,百無一成,故諄諄教諸弟以為戒也。

九弟婦近已全好,無功掛念。沅在營宜整刷精神,不可懈怠,至囑。

兄國藩手草

鹹豐八年三月初六日

【注釋】

①丹朱:傳說中先古時代部落首領堯的兒子,荒淫無道,所以堯傳位給舜。

②囂訟:傲慢囂張,不辨是非。

③愆:過失,錯誤。

④戾:罪過。

【譯文】

沅甫九弟左右:

初三日劉福一等回後接來信,知道一切。

城裏敵軍隊圍困已久,估計不久也可攻下。但要嚴格切斷敵人的情報是第一要緊的事,弟弟應作出表率親自出馬。家中四宅都平安,我身體不舒服,初二日住白玉堂,晚上睡不著。溫弟哪天到吉安?在縣城、長沙等處還算順利嗎?

古人說凶德致敗的原因大約有兩點:一是長傲,二是多言。丹朱的不肖,一是傲,二是奸詐而好訟。曆代名公钜卿大都因這兩點敗家喪身,我生平有執拗的毛病,性格上的傲氣,不很多言,而筆下也近乎於好訟。平靜時反省我的毛病,每一次受到處處不順的懲罰,根源不外這兩點。

溫弟與我略似,而發言尤其尖刻。凡屬盛氣淩人的,不一定是言語傷人,有的是那股子傲氣淩人,有的是臉色難看而淩人。溫弟的神氣,稍微有點蠻橫的樣子,臉色有時有蠻橫的表情,最容易給人淩人的感覺。凡心裏不可以有所依仗,心裏有了依仗,就會現於臉上,以門第來說,我的物望大減,而且恐怕成子弟的累贅,以才識來說,最近軍隊裏鍛煉出來的人才很多,弟弟等也沒有超過別人的地方,都沒有可依仗的。隻能抑然自下,一味的講求忠信,行事誠篤敬謹,也許可以遮蓋老的過失,整頓出新的氣象。不然,別人都會討厭並看輕你。沅弟持躬涉世,差為妥恰,溫弟則談笑譏諷,強充老手,不免有舊習氣,不可不猛省,不可不痛改。我在軍中多年,難道沒有一點可取?隻因一個“傲”字,百無一成,所以諄諄教導各位弟弟引以為戒。九弟的妻子最近已經痊愈,無須掛念。沅弟在營中要振作精神,不可懈怠。至囑。

兄國藩手草

鹹豐八年三月初六日(1858年4月19日)

【精華點評】

這封書信中,曾國藩勸導弟弟“古來致敗者在長傲與多言”。

凡屬盛氣淩人的,不一定是言語傷人,有的是那股子傲氣淩人,有的是臉色難看而欺人。《菜根譚》說:“口是人心的大門,大門防守不嚴密,人心中的機密就全泄露出去了;意誌是人心的腿腳,假如意誌不堅定,就會走向邪僻的小路。”在現實生活中,心直口快雖然是一個人直爽性格的表現,但是有時候這種心直口快的做法會給自己或者他人帶來很多困擾。很多時候,有些話能說,有些話需要守口如瓶。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意識,很多時候都有局限性。同樣的話語,在不同的環境中,在不同的人群中聽來,往往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經典格言】

古來言凶德致敗者約有二端:曰長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囂訟,即多言也。曆觀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敗家喪身。

強毅之氣絕不可無

(1858年2月17日與九弟曾國荃書)

【家書】

沅甫九弟左右:

十二月廿八日接弟廿一日手書,欣悉一切。

臨江已複,吉安之克實意中事。克吉之後,弟或帶中營圍攻撫州,聽候江撫調度;或率師隨迪安北剿皖省,均無不可。屆時再行相機商酌。此事我為其始,弟善其終,補我之闕,成父之誌,是在賢弟竭力而行之,無為遽懷歸誌也。

弟書自謂是篤實一路人,我自信亦篤實人,隻為閱曆世途、飽更事變,略參些機權作用,把自家學壞了。實則作用萬不如人,徒惹人笑,教人懷憾,何益之有?近月憂居猛省,一味向平實處用心,將自家篤實的本質,還我真麵、複我固有。賢弟此刻在外,亦急須將篤實複還,萬不可走入機巧一路,日趨日下也。縱人以巧詐來,我仍以渾含應之,以誠愚應之,久之,則人之意也消。若鉤心鬥角,相迎相距,則報複無已時耳。

至於強毅之氣,決不可無,然強毅與剛愎有別。古語雲:自勝之謂強。曰強製,曰強恕,曰強為善,皆自勝之義也。如不慣早起,而強之未明即起;不慣莊敬,而強之坐屍立齋;不慣勞苦,而強之與士卒同甘苦,強之勤勞不倦,是即強也。不慣有恒,而強之貞恒,即毅也。舍此而求以客氣勝人,是剛愎而已矣。二者相似,而其流相去霄壤,不可不察,不可不謹。

李雲麟氣強識高,誠為偉器,微嫌辯論過易。弟可令其即日來家,與兄暢敘一切。

兄身體如常,惟中懷鬱鬱,恒不甚舒暢,夜間多不成寐,擬請劉鏡湖三爺來此,一為診視。聞弟到營後,體氣大好,極慰極慰。九弟媳近亦平善,元旦至新宅拜年。叔父、六弟亦來新宅。餘與澄弟等初二至白玉堂,初三請本房來新宅。任尊家酬完龍願三日,因五嬸腳痛所許,初四即散,僅至女家及攸寶庵,並未煩動本房。溫弟與迪安聯姻,大約正月定庚。科四前耍包銃藥之紙,微傷其手,現已全愈。鄧先生訂十八入館。葛先生擬十六去接。甲三姻事,擬對筱房之季女,現尚未定。三女對羅羅山次子,則已定矣。

劉詹岩(繹)先生得一見否?為我極道歉忱。黃莘翁之家屬近狀何如?苟有可為力之處,弟為我多方照拂之。渠為勸捐之事嘔氣不少,吃虧頗多也。

母親之墳,今年當覓一善地改葬,惟兄腳力太弱,而地師又無一可信者,難以下手耳。餘不一一。順問近好,諸惟心照。

再,帶勇總以能打仗為第一義,現在久頓堅城之下,無仗可打,亦是悶事。如可移紮水東,當有一二大仗開。弟營之勇,銳氣有餘,沉毅不足,氣浮而不斂,兵家之所忌也,尚祈細察。偶作一對聯箴弟雲: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穩當,次求變化;

辦事無聲無臭,既要精到,又要簡捷。

賢弟若能行此數語,則為阿兄爭氣多矣。國藩又行,初四夜。

鹹豐八年正月初四日

【譯文】

沅甫九弟左右:

十二月廿八日接到弟廿一日的親筆信,高興地知道了一切。

臨江已經克複,吉安的攻克實在是意料之中的事。待克複吉安之後,弟要麼帶領中營圍攻撫州,聽候江西巡撫的調度;要麼率領部隊跟隨迪安向北清剿安徽省的敵人,兩者都沒有什麼不可以的,到時再看情況商議。這事我作為開始,弟完滿地結束,彌補我的缺憾,完成父親的誌願,是賢弟在盡力而為,不要有馬上歸退的想法。

弟信中自認為是老實人,我也自信自己是老實人。隻因為閱曆世事,經曆了許多事變,稍摻雜了一些機謀權變的方法,把自己學壞了。其實這方麵遠不如人,白白惹人笑話,叫人懷恨,這有什麼好處?近日憂居猛然醒悟,一味向平實處努力,將自己老實的本質還本來麵目,恢複固有。賢弟此時在外,也急需複還老實的本質,萬不可走入投機取巧之路,越走越遠。縱使有人以巧詐對我,我仍以渾含應付,以誠愚應付,久而久之,他會改變態度的。假如鉤心鬥角,相迎相距,那麼相互報複,將是無止無休的。

至於強毅之氣,決不可無,但強毅與剛愎不同。古語雲:自勝之謂強。強製,強恕,強為善,都是自勝之義。如不習慣早起,而強製天未亮即起;不習慣莊重尊敬,而強製參與祭祀儀式;不習慣勞苦,而強製與士兵同甘共苦、勤勞不倦,這就是強。不習慣有恒,而強製自己持之以恒,這就是毅。舍此而力求以氣勢勝人,是剛愎。二者相似,其實有天壤之別,不可不分清,不可不謹慎。

李雲麟氣強識高,是個人物,隻是說話過分,弟可令其即日來家,與兄敘談一切。

兄長我的身體如常,隻是心中鬱悶,老是不大舒心,經常失眠,打算請劉鏡湖三爺來此診視。聽說弟到軍營後身體很好,極慰極慰。九弟妹近日平安。元旦至新宅拜年,叔父六弟也來新宅。我與澄弟等初二到白玉堂,初三請本房來新宅,任尊家還了因五嬸腳痛所許的三日龍願,初四即散了,僅到女家及攸寶庵並沒有煩動本房。溫弟與迪安聯姻,大約正月定庚。科四前些天玩包槍藥的紙,手受了輕傷,現已痊愈。鄧先生訂於十八日入館,葛先生準備十六日去接。甲三的婚事,打算娶筱房的小女,現在尚未說定。三女嫁羅羅山次子,已經定了。

能見到劉詹岩(繹)先生嗎?請替我極力道歉。黃莘翁的家屬近況如何,如果有需幫助的地方,請弟弟多多照顧他們。他為勸捐之事慪氣不少,吃虧很多。

母親的墳,今年當找一塊好地改葬,隻是我的身體太弱,又沒有可信賴的風水之人,難以辦理。其他的就不一一再說了,順問近好,諸唯心照。

另外,帶兵總是以能打仗為第一。現在長期駐兵堅城之下,無仗可打,也是悶事。如可能的話移兵駐紮水東,當可開一兩大仗。弟營的勇氣有餘,沉毅不足。心浮氣躁,兵家所忌,尚望細察。偶作一對聯與弟: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穩當,次求變化;

辦事無聲無臭,既要精到,又要簡捷。

賢弟若能行此數語,定為阿兄多多爭氣。國藩又行,初四夜。

鹹豐八年正月初四日(1858年2月17日)

【精華點評】

“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無論身處什麼時代,要想成為成就卓越的人才,都需要有堅毅頑強的品格,超人的耐性;要想成就一番事業,更需要有百折不撓、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與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謹慎態度。收獲的季節裏,豐碩的果實離不開耕耘季節裏的辛勤播種培育。對於品行嚴謹的優良人士,驚天動地的豐功偉績,世人欣賞與驚羨之餘,可以多想想其背後錘煉之艱辛。在競爭激烈的今天,沒有一種事業可以一蹴而就,也沒有一種成功能夠唾手可得。經過一番脫胎換骨的磨煉,定能有所收獲。正所謂“有智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經典格言】

至於強毅之氣,決不可無,然強毅與剛愎有別。古語雲:自勝之謂強。曰強製,曰強恕,曰強為善,皆自勝之義也。如不慣早起,而強之未明即起;不慣莊敬,而強之坐屍立齋;不慣勞苦,而強之與士卒同甘苦,強之勤勞不倦,是即強也。不慣有恒,而強之貞恒,即毅也。舍此而求以客氣勝人,是剛愎而已矣。二者相似,而其流相去霄壤,不可不察,不可不謹。

焦躁使心緒少佳,辦事不能穩妥

(1858年6月16日與九弟曾國荃書)

【家書】

沅弟左右:

昨信書就未發,初五夜王六等歸,又接弟信,報撫州之複,他郡易而吉安難,餘固恐弟之焦灼也。一經焦躁,則心趣少佳,辦事不能妥善。餘前年所以廢馳,亦以焦躁故爾。總宜平心靜氣,穩穩辦去。

餘前言弟之職以能戰為第一義,愛民第二,聯絡各營將士、各省富紳為第三。今此天暑困人,弟體素弱,如不能兼顧,則將聯絡一層少為放鬆,即第二層亦可不必認真。惟能戰一層,則刻不可懈。目下壕溝究有幾道?其不甚不可靠者,尚有幾段?下次詳細見告。九江修壕六道,寬深各二丈,吉安可仿為之否?

弟保同知花翎,甚好甚好!將來克複府城,自可保升太守。吾不以弟得升階為喜,喜弟之吏才更優於將才,將來或可勉作循吏①,切實做幾件施澤於民之事,門戶之光也!阿兄之幸也!

龍翰臣方伯與弟信,內批胡中丞奏折,言有副本,勿與他人看。是何奏也?並問。餘續具。曾國荃

兄國藩

鹹豐八年五月初六日

【注釋】

①循吏:清官。

【譯文】

沅弟左右:

昨天信寫好了沒有發。初五晚上王六等回來,又接到你的信,報告撫州克複的消息,說克複其他各郡容易而克複吉安很難,我本來就怕弟弟焦急。人一焦躁,那心情就不好,辦事便不能妥當。我前年之所以那麼廢弛,也是焦躁的緣故。總要平心靜氣,穩妥辦事。

我前次說弟弟的職責,以能戰鬥為第一要義,愛民第二,聯絡各營將士、各省官紳為第三。現在天氣暑熱困頓出行,弟弟身體素來虛弱,如不能兼顧,那麼把聯絡這一點略為放鬆。愛民也可不必認真。隻有能戰鬥一點,那是時刻不能放鬆的。現在壕溝究竟有幾道?其中不可靠的還有幾段?下次來信詳細告訴我。九江修壕溝六道,寬深各兩丈,吉安可照這種做法辦嗎?

弟弟得保同知花翎,很好很好!將來克複府城,自然還可以保升太守。我不因為弟弟得官階而高興,而喜歡弟弟做官吏的才能過於帶兵的才能,將來或者可以做一個剛正廉明的官吏,切實做幾件對老百姓有實惠的事情,那是我曾家門戶的光榮,阿兄的幸運!

龍翰臣方伯在給弟弟的信中,有胡中丞的奏折,說另有副本,而且不能讓他人看見。到底是什麼內容的奏折要如此保密呢?順便問一下,詳情以後再談。

兄國藩

鹹豐八年五月初六日(1858年6月16日)

【精華點評】

焦躁,焦者,根基不牢也;躁者,耐性不足也。焦躁的人,由於對人生信念不明晰,對生活真諦不了解,盡管整日忙忙碌碌,實際上還是莫名其妙。從本質上來說,焦躁正是一種無所適從的生活狀態。人世間有多少真善美被焦躁之人輕視,有多少價值觀被焦躁之人錯位,有多少清澈純淨的心泉被焦躁之人淡漠。焦躁,使多少人對虛榮、利益按捺不住,使人生失去根基,使人的激情退化,情感失態,缺失對美的追求。人們在告別物質貧窮的同時,又走向精神貧窮。因此,我們在建立物質家園的同時,必須注重建立精神家園,以達到物質與精神的平衡和諧。

“使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裏的一粒沙子”。在紅塵滾滾、物欲橫流的現實中,我們要拒絕焦躁,審視本心,內守精神,崇尚文明,給心靈一片和諧滋潤的綠地。

【經典格言】

餘固恐弟之焦灼也。一經焦躁,則心趣少佳,辦事不能妥善;餘前年所以廢馳,亦以焦躁故爾。總宜平心靜氣,穩穩辦去。

適意之時當盡心竭力

(1858年6月26日與九弟曾國荃書)

【家書】

沅甫九弟左右:

十三日安五等歸,接手書,皆知一切。撫、建各府克複,惟吉安較遲,弟意自不能無介介,然四方圍逼,成功亦當在六七兩月耳。

家中四宅眷口平安。十二日叔母壽辰,男女共九席,家人等三席。亦山先生十四日來館,瀛皆先生十五日來館。澄侯弟於十二日晚往永豐一帶吊各家之喪,均要餘作挽聯。餘挽賀映南之夫人雲:

柳絮因風,閫內先芬堪繼武(姓謝);麻衣如雪,階前後嗣總能文。

挽胡信賢之母雲:

元女太姬,祖德溯二千餘載;周薑京室,帝夢同九十三齡(胡母九十三歲)。

近來精力日減,惟此事尚頗如常。澄弟謂此亦可卜其未遽衰也。袁漱六之戚鄭南喬自鬆江來,還往年借項二百五十兩。具述漱六近狀,官聲極好,憲眷極渥,學問與書法並大進,江南人仰望甚至,以慰以愧。

楊家灘周俊大兄號少濂,與餘同讀同考,多年相好。頻年先祖、先考妣之喪均來致情。昨來家中,以久試不進,欲投營搏一功名,求薦至吉營。餘以功牌可得,途費可贈,保舉則不可必。渠若果至吉營,望弟即日填功牌送之,兼送以來往途費。如有機可假,或恰逢克複之日,則望保以從九縣丞之類;若無機會,亦不勉強,以全餘多年舊好。餘昔在軍營不妄保舉,不亂用錢,是以人心不附,至今以為詬病。

近日揣摩風會,一變前誌。上次有孫、韓、王之托,此次又有周君之托,蓋亦情之不得已者。孫、韓、王三人或保文職亦可,渠輩眼高,久已厭薄千、把也。仙屏在營,弟須優保之,借此以汲引人才。餘未能超保次青,使之沉淪下位,至今以為大愧大恨之事。仙屏無論在京在外,皆當有所表見,成章鑒是上等好武官,亦宜優保。

弟之公牘信啟俱大長進。上次謝王雁汀一緘,係弟一手所成,抑係魏、彭輩初稿潤色?祈複示。吳子序現在何處?查明見複,並詳問其近況。

餘身體尚好,惟出汗甚多。三年前雖酷暑而不出汗,今胸口汗珠累,而肺氣日弱,常用惕然。甲三體亦弱甚,醫者勸服補劑,餘未敢率爾也。弟近日身體健否?科四、科六體氣甚好,科四比弟在家時更為結實,科六則活潑如常,是為可喜。甲五目疾十愈其八,右目光總欠四分耳。餘不一一,即問近好。

再者,人生適意之時不可多得,弟現在上下交譽,軍民鹹服,頗稱適意,不可錯過時會,當盡心竭力,做成一個局麵。聖門教人不外敬恕二字,天德王道,徹始徹終,性功事功,俱可包括。餘生平於敬字無工夫,是以五十而無所成。至於恕字,在京時亦曾講求及之。近歲在外,惡人以白眼藐視京官,又因本性倔強,漸近於愎,不知不覺做出許多不恕之事,說出許多不恕之話,至今愧恥無已。

弟於恕字頗有工夫,天質勝於阿兄一籌。至於敬字,則亦未嚐用力,宜從此日致其功,於《論語》之九思,《玉藻》之九容,勉強行之。臨之以莊,則下自加敬。習慣自然,久久遂成德器,庶不至徒做一場話說,四十五十而無聞也。

兄國藩手草

鹹豐八年五月十六日

【譯文】

沅甫九弟左右:

十三日,安五等人回來之後,我接到了你的來信,從信中得知一切。撫、建各府已經收複,隻有收複吉安較遲,弟弟當然不能不有所不安,然而在我軍的四麵圍攻之下,收複吉安也當在六、七兩個月之內。

最近家中四宅老少都很好。十二日叔母壽辰,家中男女共開了九席,家中(傭)人等開了三席。亦山先生十四日來館,瀛皆先生十五日來館。十二日晚,澄侯弟到永豐一帶的各家吊唁,均要我作挽聯。我為賀映南夫人所寫的挽聯是:“柳絮因風,閫內先芬堪繼武(姓謝);麻衣如雪,階前後嗣總能文。”寫給胡信賢之母的挽聯是:“元女太姬,祖德溯二千餘載;周薑京室,帝夢同九十三齡(胡母九十三歲)。”

近來我的精力日見衰減,隻是做這件事還像當年一樣。澄弟說這表明我的精神尚好,沒有急劇衰老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