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林:“我知道了。秦丹陽的前妻,是田副省長的親侄女。”
20.東平縣境內312國道日外
一輛長途客車被幾個警察和稅務人員攔住了。兩個稅務人員上車,開始用手捏摸放在發動機旁和過道上的大件行李。
警察(指指司機):“你下來,把行李廂打開。”
司機順從地下車打開行李廂。
警察(站在車門上喊):“誰帶了珠寶玉雕工藝品,下來出示一下經營許可證和完稅證明,否則,我們將以涉嫌販運文物扣留這些貨物。自己把自己的東西打開吧。”
七八個人都帶著自己的貨下了車。
一貨主:“真是見鬼了!”
警察:“你說什麼?”
貨主:“我,我沒說什麼。”
秦丹陽和秘書坐在一輛奧迪車上開了過來。
秦丹陽:“停下來看看。工商和稅務聯合行動,在查什麼?”
秘書:“秦縣長,東平縣估計有十萬人在從事珠寶、玉雕的加工和銷售。前年,縣裏做個調查,東平縣有三四萬銷售大軍給全國各珠寶玉器店送貨或自己開店。東平人控製著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珠寶玉雕份額。手工業,稅收很難搞。”
秦丹陽:“收重了,都不幹了,不收或少收又不行,左右為難。”
秘書:“對。東平縣民富國窮,我看,家底有十萬以上的,至少有一萬戶……”
秦丹陽:“所以就用圍追堵截的方法收這個錢。”(開門下了車)
秘書(跟過去):“下麵已經怨聲載道了。”
七八個貨主低著頭站著。
警察:“都沒許可證,都沒上稅。你們看我們該怎麼處理吧。一種是沒收這些貨,鑒定一下有沒有文物;一種是交罰款,完稅,然後你們去做生意。你們選吧。”
幾個人異口同聲地說:“我們認罰。”
警察:“每人先交二百元罰款,再補交三百塊錢稅款。”
幾個人又異口同聲說:“太多了。”
警察:“多?那你們先跟我們回去吧。”
稅官:“交錢吧。別誤了火車,別耽誤別的乘客的事。吐點血就吐點血吧。有完稅證明,以後你們就安生了。”
幾個貨主無可奈何,都從口袋裏掏錢。
秦丹陽:“八個人,收了四千元,不算少。可要是逼得大家都不做了,怎麼辦?再說,條條大路通火車站,堵能堵得住?”
警察:“你是什麼人?”
秦丹陽:“你先別管我是什麼人!我隻是給你們講個道理。這麼下去,總有一天,你我都隻能喝西北風了。”
說罷,扭頭就走。
警察要追秦丹陽,秘書伸手擋住了。
秘書:“請你們看看我們的車牌!別走眼了。”
說罷,追秦丹陽去了。
稅官:“像是縣政府的車。”
警察:“是縣長的車。咱們這個新縣長上任後,還從來沒在電視上露過麵。這下可糟了。”
稅官:“糟不了,哪個縣長都得發工資。咱們是在增加財政收入,怕什麼!”
21.東平縣河東村日外內
村支書林春生帶秦丹陽視察一家玉雕專業戶的情況。機器都被塑料布蓋上了。秦丹陽拉了拉電燈開關,沒有電。幾個人走到院子裏。
秦丹陽:“怎麼會沒有電呢?我們這兒電力很充足的。”
林春生:“電業局給掐了。”
秦丹陽:“為什麼?”
林春生:“縣裏說這手工作坊,稅額不好定,把電價由八毛五提到三塊八。村裏人都不交電費,就叫掐了。”
秦丹陽:“照明怎麼辦?看電視怎麼辦?”
林春生:“一般人家用煤油燈。像這種專業戶,都買的有小發電機。眼下,柴油還能買到,日子還能過。電視嘛,看不看都行。”
秦丹陽(轉身問戶主):“用發電機能不能做?”
戶主:“做是能做,成本高些。關鍵是搞推銷的人越來越少,叫罰怕了。做了也賣不出去。沒人交定錢,隻好閑著。”
秦丹陽:“想沒想過把家搬到鎮上或縣城?”
戶主:“想。沒有政策,想也白搭。隻在城裏買個住房,孩子上學問題不能解決,不劃算。”
正說著,秦德明進來了。
林春生:“大叔,你過來了。”
秦德明:“林支書,家裏飯好了,我來叫丹陽回去吃飯。”
林春生:“不行不行。縣長到我們村視察,一定要吃我們的飯。”
秦德明:“聽說丹陽要到你們河東來,你大嬸忙了大半天了。你和村長一起過去吧。”
秦丹陽:“春生大哥,我很久沒回過家了。聽我爹的吧。”
林春生:“那,那晚飯你們一起過來吃。”
22.東平縣委會議室日內
秦東平主持召開常委擴大會,正式公布他的施政綱要。與會者都在翻看手中的材料。
秦丹陽:“我到東平二十天了,一直在下麵轉。今天,開這個會,一是跟大家真正認識認識,二是想聽聽大家對我這個東平發展總體設想的意見。這個設想的核心,就是如何針對東平縣的實際情況,大力發展東平縣的手工業,加快全縣的城鎮化進程……”
23.丹陽市魏東升副書記家夜內
魏東升進了客廳,趙長林從沙發上站了起來。
魏東升:“你是探聽東平縣的消息吧?”
趙長林:“一縣一鎮兩個中心,中間的國道要建成五十裏長街。秦丹陽的胃口是不是太大了?沒十個億、八個億貸款,架子搭不起來。”
魏東升:“秦丹陽要的是政策。東平縣玉雕和手織地毯,都有基礎。個別家庭有實力拿出十幾萬,在國道旁蓋一棟帶門麵的小樓,我相信。秦丹陽說東平有三四萬農戶都有這種實力,我不信。反正他不問上麵要錢,上麵就不好幹預。東平已經成為丹陽市沒命名的特區了。”
趙長林:“我看這也是形象工程。”
魏東升:“看看再說。西嶺縣兩田製的試點工作,你也要抓緊。地好分難收,工作要做仔細一些。”
24.丹陽市白河治理工程附近夜外
丹陽市市長鍾祥明和秦丹陽沿河邊邊走邊談。白河水在此寬有百米,已經像個湖了。路燈映在湖麵上,波光粼粼。一對對情侶依偎在河邊的欄杆上。
鍾祥明:“知道我為什麼帶你到這裏嗎?”
秦丹陽:“給我打氣。五年前,白河兩岸垃圾成堆,現在已成為丹陽市民首選的居住地了。我聽說這一帶的地價五年漲了一百倍。”
鍾祥明:“當初,同僚罵我勞民傷財,百姓叫我‘鍾折騰’。你要做好挨罵的準備。農村的出路,首先在城鎮化。隻有大量農民離開了土地,留在那裏的人才有可能搞產業化。你的思路清晰,氣魄比我大,阻力也不會小。這點你要記住了。”
秦丹陽:“我知道很難。可是,再錯過機會,加入WTO後,恐怕就無法彌補了。”
鍾祥明:“開始的時候更難。農民攢錢不容易,不會輕易投入的。農民冒險精神缺乏,可能會觀望很久。我建議你把突破的重點,放到平安鎮。”
25.丹陽市趙長林家晨內
趙長林、肖月娥和兒子陽陽在吃早飯。
趙長林(放下飯碗):“兒子,我要是發現你再去打電子遊戲……”
陽陽:“我隻能到鄉下讀書了。”
趙長林:“你知道就好。月娥,你幫我留意一下最近一段東平縣貸款方麵的事。”
肖月娥:“你管東平的事幹什麼?”
趙長林:“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秦丹陽來勢凶猛啊。我走了。”
拉開門出去了。
26.東平縣政府會議室日內
會議室裏坐了十幾個人,秦丹陽和兩個縣委縣政府領導走進去坐下。
秦丹陽:“今天把你們這些正局長叫來,隻為一件事:減少公章旅行的時間。明天,各有關單位派一個副職,帶上公章,到政府辦公樓一樓大會議室集體辦公。所有土地租用、戶口遷移、房屋準建、經營許可等手續,都在這個大廳辦理。電視台和有線廣播電台,要大力配合,一天播三次,連續播一周,不要留死角。今天中午十二點,我希望能在電視、廣播中看到和聽到縣委縣政府的這個決定。平安鎮和國道間的土地使用權,要以公開拍賣方式轉租。對於可持續發展問題,要著重宣傳,收取教育等公共設施基金的事,要把道理講清楚。大家都回去準備吧。散會。”
與會者都沒想到會議會這麼短,都坐在那裏,沒人動。
秦丹陽:“我是宣布決定,不是征求你們意見。大家回去準備吧。散會。”
27.東平縣城關鎮第一小學門外日外
林春燕在門外等候。學生排著隊走出學校大門。丹丹在隊伍裏。
林春燕:“丹丹,丹丹……”
丹丹(跑到林春燕跟前):“阿姨,你找哪個丹丹?”
林春燕:“我找秦丹丹。”
丹丹:“你找秦丹丹幹什麼?”
林春燕:“你就是丹丹吧。我接你回家呀。”
丹丹:“我不認識你。我不用人接。”
說罷,又追隊伍去了。
林春燕隻好開車尾隨過去。
28.東平縣政府後院日外
丹丹和林春燕一前一後走到一個小院門前,門開著。
丹丹(站下轉過身):“阿姨,你到底想幹什麼?我真的不認識你。你要是找我爸爸,可以先用電話和他聯係。”
林春燕:“你看我像個壞人嗎?”
丹丹:“可是我不認識你呀。”
秦丹陽(走了出來):“丹丹,你在和誰說話?哦,春燕,你怎麼來了?請進。”
丹丹:“爸爸,這個阿姨開車去接我,我不認識她,沒讓她接。”
林春燕:“這個小丹丹,警惕性挺高。到底是縣太爺,住的挺寬敞。”
秦丹陽:“辦公也在這個院。你來得正好,我正想找你成立個對外貿易公司……”
林春燕:“我正為此事而來。你的調查報告我看了。”
秦丹陽:“怎麼樣?是不是枯燥了一點、沉重了一點?”
林春燕:“是很沉重,但一點也不枯燥。我一直認為我對農村很了解,看了你的調查報告,才知道我已經不了解今天的農村了。”
秦丹陽:“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林春燕:“簡單說,三句話:農村真窮,農民真苦,農業問題事關中國生死。”
秦丹陽:“說下去。”
林春燕:“我不想班門弄斧了。總之,我被感動了。我有好多年都不知道感動的滋味兒了……丹陽,我想我會盡最大努力幫助你。”
丹丹:“爸爸,你應該請阿姨進屋裏說話。阿姨,進來吧。我給你泡了茶。”
林春燕:“謝謝你,小丹丹。”(拉著小丹丹的手進屋)
29.東平縣平安鎮外日外
平安鎮一個大廣場上,搭了一個簡陋的台子。台子上方有一橫幅,上寫“平安鎮土地使用權拍賣會”,拍賣師站在台子正中間的桌子後麵。魏鎮長、趙玉芝等鎮領導坐在台子兩邊。台下,上百農民鴉雀無聲地盯著台上。
趙玉芝(站起來):“下麵競拍第三十五號地。該地長十五米,寬十一米。標底為一萬元,蓋學校和其他公共設施基金三千元。開始。”
拍賣師:“一萬元。”
農民甲:“一萬一千。”
拍賣師:“一萬一千元一次……”
農民乙:“一萬五。”
拍賣師:“一萬五千元一次……”
農民丙:“一萬八。”
農民甲:“兩萬。”
農民丙:“兩萬二。”
拍賣師:“兩萬兩千元一次……”
農民甲:“三萬元。”
拍賣師:“三萬元一次,三萬元二次,三萬元三次!”(把木槌朝桌上一敲)“好!成交!”
拍賣場轟的一聲炸響了。農民甲舉著號牌往前擠。一路走,一路有人和他說話。
農民甲:“貴?不貴。花三萬三千元全家變成城裏人,孩子將來又能上好學校,晚上還可以逛公園,值!我不怕抓瞎,縣長在電視上說了,交上錢,當天就能把一切手續都辦了……”
趙玉芝:“請肅靜!請肅靜!請這位同誌到台上登記身份證明。下麵,競拍第……”
30.省城一修路工地日外
秦紅陽走進工地,手裏拎個黑提包,秦大慶等人看見他圍了上來。
秦大慶:“紅陽,村裏情況怎麼樣?地收了沒有?”
秦紅陽:“暫時還沒有。不過,天天開會,隻怕擋不住鬼子進莊了。趙大吹前天去做了動員,吹得天花亂墜,很多人都動了心。喜慶哥,嫂子讓我給你捎個信,讓你回去看看。我看,她是怕你在城裏花了眼、花了心……”
人群中爆發出一陣笑聲,人們開始打趣喜慶,有的說:喜慶,快回去吧。我看這幾天你的眼有點花。有的說:恐怕是嫂子守不得空房了,讓喜慶回去暖被窩……秦雲陽咳嗽一聲,夾著黑皮公文包過來了。
秦雲陽:“紅陽,別擾亂軍心。就是想回去,大夥兒也要把這個工程完工了。”
秦大慶:“那是自然。咱們幹活去吧。”
秦紅陽:“雲陽哥,咱們要是東平縣人就好了。丹陽二哥這一段在整大事。隻要有錢,誰都能在縣城、鎮上買地蓋房子,還全家轉戶口。咱二哥要建一條五十裏長街。”
秦雲陽:“政府有沒有大動作?”
秦紅陽:“聽說要在國道旁蓋一個珠寶玉雕大世界,還要建一個中學、一個小學、一個圖書館、一個體育中心、一個公園……”
秦雲陽:“這倒是個好機會。紅陽,這消息可靠嗎?”
秦紅陽:“河東的高音喇叭,天天播這些。”
秦雲陽:“看來我該回去一趟。”
秦紅陽:“是該回去。你已經離了婚了嘛。玉芝姐如今在平安鎮可紅了,整天拋頭露麵,當心讓別人搶走了。”
31.東平縣河東村村口槐樹旁晨外
秦雲陽站在摩托旁,朝村內張望。趙玉芝騎著車子過來了。
趙玉芝:“是你?回來做什麼?”
秦雲陽:“那件事辦妥了。”
趙玉芝:“哪件事?”
秦雲陽:“就是那件事……”
趙玉芝:“你回來還有啥事?”
秦雲陽:“你們平安鎮有好幾個大工程,你看能不能幫我……”
趙玉芝:“我看你別瞎慌張了。你二哥也不會幫你這個忙。平安鎮……”
秦雲陽(看見一輛奧迪車從東邊駛過來,騎上摩托):“像是你哥的車,我先走了。晚上再來找你。”
秦雲陽騎摩托車和趙長林的車相向錯過。趙長林黑著臉踩了刹車,停在路邊,下了車。
趙長林:“玉芝。”
趙玉芝:“哥,你回來了。”
趙長林:“你和秦家老三鬼鬼祟祟幹什麼?提醒過你多少次,你就是不聽!他不過是個小小的包工頭,再說,他是有婦之夫。”
趙玉芝:“現在不是了。我的事用不著你管。”
趙長林:“我是你哥哥!這件事,這件事,總之,這件事你要慎重考慮。”
趙玉芝:“用不著你提醒我。”
趙長林(掏出煙點上):“好好,以後我不管你的事了。”趙玉芝:“謝謝。你還有事嗎?”
趙長林:“媽這一段怎麼樣?”
趙玉芝:“你回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趙長林:“好,好。聽說你們秦縣長挺賞識你……”
趙玉芝:“是我自己幹出來的。”
趙長林:“秦丹陽這第一把火算是點著了。”
趙玉芝:“他心眼比你少,心胸比你寬。”
趙長林:“路還長著呢。你告訴秦丹陽,已經有人在說他的閑話,等著看他的笑話了。走著瞧吧。”
32.東平縣政府後院夜內
秦雲陽和公務員小張,正在陪丹丹練習寫毛筆字。
秦丹丹(把筆一放,活動著手腕):“為什麼要把字寫得好看呢?我一直想不明白。將來人們都用電腦來工作,用不著寫字。”
秦雲陽:“那是外國,中國暫時還達不到。丹丹,你要是寫累了,剩下的小叔幫你寫。”
丹丹:“不行不行,欺騙爸爸不行。”
秦丹陽(走進來):“丹丹做得對。”
秦雲陽(站起來):“二哥,你下班了。”
秦丹陽:“雲陽,你來找我,是想承攬一個工程吧?”
秦雲陽:“對,對……你,你怎麼知道?”
秦丹陽:“東平縣所有新建的公共設施,都實行公開競標。我很希望你帶的施工隊能夠通過競爭中標。你想承攬哪項工程,明天可以到建設局看看。”
秦雲陽:“二哥,我要是……”
秦丹陽:“你要是有那個實力,就用不著來找我了?”
秦雲陽:“是的。”
秦丹陽:“雲陽,那我就沒辦法了。做什麼都要量力而行。我知道,像你組建的這種工程隊,在省城日子也很不好過。”
秦雲陽:“不瞞你說,這幾年豆腐渣工程曝光多了,誰也不敢輕易收紅包發工程,在省城幹工程基本沒利了。”
秦丹陽:“現在實行責任追究製,古時候叫連坐製。你想獲得高額利潤,給我做幾個豆腐渣工程,我這個縣長還能不能當呢?”
秦雲陽:“我……”
秦丹陽:“我知道,你也是想給咱河西村的村民們找個路子。我勸你最好能想想是不是在西嶺縣兩田製的試點中,有一些什麼作為。西嶺的兩田製規劃綱要我看了,總體上還是可行的。不過需要一些素質較高的農民來施行。你頭腦靈活,有高中文化,在外麵闖蕩多年,在河西村的群眾基礎不錯……”
秦雲陽(無奈地搖搖頭):“我就知道會是這種結果。還得靠自己呀。”
秦丹陽:“這就對了。早點回去吧。夜裏騎摩托,別開得太快。”
33.西嶺縣河西村白河邊日外
秦重陽等幾個人正在往一棵老槐樹上安高音喇叭。幾個孩子和幾個老人站在樹下看熱鬧。秦德明叼著煙卷走了過來。
秦重陽:“高點,高點,再高點。好,捆緊了。”
秦德明:“重陽,幹啥呢?”
秦重陽:“趙書記昨天指示要安,沒辦法,隻能安了。在宣傳力度上,不能輸給河東村。喜貴,把繩子丟下來,把雨篷係上去。”
秦德明手搭涼棚看看河東,一個老槐樹上也安了一隻高音喇叭。喜貴把雨篷用繩子係了上去。
一老人:“怎麼瞅著像‘文化大革命’那時候一樣。老支書,是不是又要把地收上去搞共產主義?”
秦重陽:“二大爺,話可不能這麼說。咱們現在要搞的叫兩田製,隻收大家一點地。收上去的這些地每年不用交提留,還要發給你們一些錢。”
一老人:“真的?有這樣的好事?那可得感謝政府了。這一次,能說話算數嗎?”
34.西嶺縣委會議室日內
趙長林主持召開常委會,布置兩田製落實情況。
趙長林:“……逼民致富和引民致富的區別在於,逼民致富政府隻是一個督戰官,引民致富政府變成了旗手。西嶺農業的出路在於產業化,這是不用再討論了。前麵兩個戰役,我們都失敗了,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電影《大決戰》你們都看過吧?打淮海戰役時,毛主席說,六十萬對八十萬,一鍋夾生飯,這不是打仗,這是賭博,啪,六十萬押上去了。我們這次出資三百萬,在五個村搞兩田製試點種大棚菜,也是賭,啪的一聲,押上去了。別無退路。”(說著,手在眼前的桌子上一拍。)
35.東平縣河東村日外
秦丹陽在林春生、趙玉芝等人的陪同下詢問河東村朝平安鎮遷移農戶的情況。
秦丹陽:“遷移戶的責任田保留五至八年,其他農戶有沒有什麼意見?”
林春生:“意見當然有,我就有點想不通。河東村這次遷走一百一十八人,如果把這些人的責任田都收回來,河東村就多出一百八十畝地,怎麼用這些地,今天摸摸情況。”
秦丹陽:“遷走的人,是去播種,不是去收割。他們的未來朝好處走,隻是一種可能性,我們要為他們留一條退路。他們在城鎮站穩了腳跟,自然無暇管農村的責任田了,這些田就可以再分配,還可以留在集體搞產業化種植。中國的農民,做事都講究萬無一失。這也算是中國的特色吧。”
趙玉芝:“你一說,我明白了。老百姓服你,大概就是因為你能為他們的切身利益考慮。”
秦丹陽抬頭看看老槐樹上的高音喇叭,站住了。又看看河對岸的高音喇叭。
秦丹陽:“有這個必要嗎?”
林春生:“有,有。兩個村,兩個縣,隻隔一條河,政策不一樣,喇叭喊一喊,都知道對麵在幹什麼,也好有個比較。”
趙玉芝:“秦縣長,可別取下來。我哥對安這個喇叭可上心了。”
36.西嶺縣河西村打麥場日外
村民們黑壓壓站了一片,幾張條桌布置了一個簡易主席台,主席台後麵,兩棵樹上扯掛一條橫幅,上寫著:西嶺縣兩田製試點簽約儀式。趙長林和縣鄉村領導坐在主席台上,桌麵上放著一疊合同書,一隻打開的皮箱裏放著一箱錢。攝像機的鏡頭對準了主席台。
趙長林:“你們都看見了,這次我們不但帶來了合同,也帶來了縣裏投到河西村的六十萬塊錢,投入二比一。你們可以以個人名義和政府簽,也可以以合作組形式和政府簽。聽清楚了嗎?”
王富貴:“我再補充兩句。縣裏投這些錢,可不是白拿的。你能拿出一萬,才能從這箱子裏拿走兩萬。村支部和村委會負責監督把這些錢都用到種大棚菜上。趙書記,開始吧。”
趙長林:“開始吧。”
村民們沒有一個人上前。
趙長林:“政府這次投了錢,肯定會幫你們找銷路的。這是和種蘋果、種桑養蠶的本質區別。”
秦雲陽走過去,把一張存折遞給趙長林。
秦雲陽:“趙書記,這是我投的三十萬,錢在縣工商銀行存著。”
趙長林:“你一個人包了?”
秦雲陽:“我一個人對政府負責,也對我個人負責。”
趙長林:“好,有氣魄!我和你秦雲陽簽。”(說著,拿起鋼筆在合同上簽上自己的名字。)
37.東平縣河東村白河邊夜外
趙玉芝站在河堤上的一片槐林裏。一個小男孩帶著秦雲陽跑過來。
趙玉芝:“毛毛,你先回去吧。”
小毛毛齜出一口白牙笑笑,撒腿跑了。
秦雲陽:“今天是個好日子,雙喜臨門。”
趙玉芝:“你先別得意。你告訴我,那三十萬,有多少是你自己的錢?”
秦雲陽:“有一半左右,剩下的是找朋友借的……”
趙玉芝:“到底有你多少?”
秦雲陽:“十二萬……”
趙玉芝:“你的膽子也太大了!這麼大的事,你該說一聲。”
秦雲陽:“你哥也簽了,估計……”
趙玉芝:“我哥這是政府行為!要是做砸了,你喝西北風吧。說說,你準備怎麼幹?……”
38.丹陽市市委大樓門前日外
丹陽市轄十一個縣市的書記、縣長從大樓裏走出來。趙長林一副躊躇滿誌的樣子和幾個人走在前麵。秦丹陽一個人走在後麵。
一胖子:“還是老趙鬼點子多,又成風雲人物了。”
高個:“老趙什麼時候不是明星?兩田製這一炮放響了,老趙和我們就是上下級關係了。”
趙長林:“這事可不能亂說。”
秦丹陽(在後麵喊):“長林,請等等。”
趙長林(停下腳步):“丹陽,有事嗎?”
秦丹陽:“產業化的方向沒錯,搞大棚種植也沒錯……”
趙長林:“你直接說哪裏錯了吧。”
秦丹陽:“我隻想給你提個醒兒……”
趙長林:“說吧。”
秦丹陽:“種什麼是關鍵。要多考慮考慮市場。大棚種植,投入很高,周期又長……”
趙長林:“你多慮了。西嶺距武漢、西安這些大城市隻有一天車程,種大蔥也賠不了。晚上有個飯局,我先走了。”
秦丹陽揚揚手、張張嘴,什麼也沒說。
39.東平縣平安鎮日外
秋天來了,鎮子已恢複往日的生機。批發珠寶玉雕工藝品的、批發日用小百貨的店鋪都是人頭攢動。臨時小吃店的生意也紅紅火火。秦丹陽在魏鎮長、趙玉芝等人的陪同下,沿街由南向北走著。兩輛發往武漢、西安的長途車載著滿滿的客商駛出鎮子。
秦丹陽:“長途班車恢複得怎麼樣?”
趙玉芝:“到鄰省省會的,都恢複了。照這個勢頭發展下去,用不了一年,平安鎮每天都會有發往全國各個省城的班車。”
魏鎮長:“直達拉薩恐怕不行。”
趙玉芝:“秦縣長,大多數外地商人都帶著現金來購貨,鎮上隻有一家信用社,存取錢很不方便。目前,這個矛盾已經相當突出了。你看能不能設個現金臨時存放處,免費為大家保管現金?”
魏鎮長:“已經有人在搞這個業務了。我們想讓派出所牽頭,搞一個現金臨時存放點。”
秦丹陽:“想法不錯。安全問題一定要處理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還得銀行支持。現階段可以嚐試一下。”
趙玉芝:“雲陽包種大棚菜的事,你知不知道?”
秦丹陽:“知道。”
趙玉芝:“你抽空去看看吧。我總覺得這件事有點不對頭。”
秦丹陽沒有說話。一輛長途客車開進鎮子,幾十個客人使鎮子更熱鬧起來。
40.西嶺縣河西村大棚菜基地日外
一大片蔬菜大棚已經建成,秦雲陽正在指揮農民們做掃尾工作。秦丹陽把車開到田邊,下車走了過去。
秦紅陽:“雲陽哥,你二哥來了。”
秦雲陽(迎了上去):“秦縣長,好久都沒見著你了。咱爹咱媽可惦記你了。”
秦丹陽(伸手拍拍弟弟的肩膀):“對我的意見還不小嘛。”
秦雲陽:“不敢不敢。你一六親不認,就把我趕到正道上了。”
秦丹陽:“正道也不好走。雲陽,你準備種什麼呢?溫室種植,需要技術,需要種效益比較好的作物,否則……”
秦雲陽:“趙書記已經帶人去日本、韓國等地,考察市場去了。種什麼,需要什麼技術,不用我操心。反正政府投了六十萬。”
秦丹陽:“你怎麼不出去看看呢?”
秦雲陽:“出國這種美差,哪能輪到我?有趙書記和縣政府撐著,我不怕。”
41.丹陽市一酒店包間日內
趙長林穿著西服、背帶褲,頭發收拾得一絲不亂,在房間裏等著。林春燕走了進來,看得出她也做了精心打扮。
趙長林:“請坐,請坐。老同學可真準時。小姐,倒茶。”
林春燕:“丹陽呢?”
趙長林:“鍾市長召去了。”
林春燕:“哦——就算是吧。”
趙長林:“是真的,不信你給他打電話。”
林春燕:“用不著。趙書記在丹陽市最高檔的酒樓請客,總不是來通報遊玩日本的觀感吧?”
趙長林:“如今哪有心情搞公款旅遊!日本、韓國,需要進口大量的生薑和大蒜。我們已經決定在六個試驗點種這種新品種的生薑和大蒜。”
林春燕:“祝賀你一出馬就能找到市場。”
趙長林:“今天請你來,就是想和你們外貿公司簽個包銷合同,你們有農副產品出口權。”
林春燕:“包銷?趙書記,你別忘了,一分鍾前,我和外貿公司都不知道你們種了用於出口的生薑和大蒜。”
趙長林:“你我是老同學,又是老鄰居,這個忙,你一定得幫。”
林春燕:“這個合同我不能簽,也不敢簽。”
趙長林:“春燕,據我所知,外貿公司在東平設分公司,就是你一個人決定的。不能過分搞厚此薄彼吧?”
林春燕(猛地站起來):“你想威脅我?”
趙長林:“不,不,不,我沒這個意思。”
林春燕:“這種鴻門宴,我可不敢吃。告辭了。”(說著,朝外麵走去)
趙長林:“別走別走。我這生薑和大蒜都已經下地了,你不能談都不談就拒絕吧。”
林春燕(停下腳步轉過身):“這是你們西嶺縣自己的事情,外貿公司沒有包銷你們這些產品的責任和義務。”
趙長林:“話不能說絕了。外貿公司是市委市政府領導下的國營公司。”
林春燕:“作為外貿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我十分清楚我們公司的責任和義務。”
42.丹陽市鍾祥明市長辦公室日內
鍾祥明:“人員該調整就調整,銀行不願在平安鎮設分理處,也有道理。這地方的錢,流動太快了。”
秦丹陽:“可是,派出所保管錢……”
鍾祥明:“暫時隻能這樣。”
秘書端著兩份盒飯進來了。
秘書:“秦縣長,吃點便飯吧。”
鍾祥明:“算我請客。我們中午的工作餐,質量還是不錯的。”
秦丹陽的手機響了。
秦丹陽:“是春燕啊。什麼事?我是在鍾市長這裏。十一點鍾見過趙長林,鍾市長先找他談,再找我談。我正在鍾市長這裏吃工作餐。好,再見。”
鍾祥明:“哎,你也該再成個家了。”
秦丹陽:“還顧不過來。”
43.丹陽市大街上日外
林春燕開著車走在街上。她把手機朝副司機座椅上一扔,罵一聲“這個混蛋!”電話鈴接著又響了。
林春燕:“我是林春燕。你哪位?魏副書記?對不起,我沒聽出來。下午上班到你辦公室去。我記住了。再見。”
44.312國道上日外
秦丹陽開車出城上了國道,拿出手機撥了個號碼。
秦丹陽:“春燕,是我。趙長林找你到底是什麼事?你怎麼不說話?身體不舒服?那好吧。我等你電話。”
45.丹陽市委魏東升辦公室日內
林春燕把手機關掉,放進包裏。
魏東升:“春燕同誌,丹陽是個農業大市,人口有一千多萬,尋找農業出路問題,是市委市政府的核心工作。西嶺縣搞的兩田製試點,市委、市政府是支持的。”
林春燕:“魏副書記,農副產品出口,風險很大。因為我們目前還沒有加入世貿組織,誰也無法保障這些剛種下的生薑和大蒜,成熟時能不能按現在的價格順利進入國外市場。西嶺縣事先並沒有請我們介入此事。近幾年,中美、中日、中國和歐盟間產生的貿易摩擦,給中國沿海省的農民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據我所知,組織出口的貿易公司,幾乎不承擔任何責任。”
魏東升(慍怒地):“沿海是沿海,中西部是中西部!沿海農民的家底,抗打擊力,丹陽的農民能比嗎?對於丹陽農村的試驗,大家都不管不問,能行嗎?你們外貿公司和西嶺縣的農民簽下這個合同,等於給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林春燕(不亢不卑地):“魏副書記,外貿公司可以遵照你的指示,簽這個合同。不過,我希望市委市政府應該對我們外貿公司為此承擔的風險,作一正式承諾。”
魏東升:“我這個市委副書記說過的話,從來都是算數的。如果做這件事給你們造成了損失,責任由我來負。你可以走了。”
林春燕起身走出辦公室。
46.東平縣政府後院秦丹陽家夜內
下雨了,丹丹收起作業本,聽著雨聲,眼睛裏露出害怕的神情。風把一扇沒關好的窗子吹得劈啪作響。丹丹走到窗前,打開紗窗,試著去關玻璃窗,但因個子太矮,試了幾次都沒成功。這時候,秦丹陽進來了。他連忙過去關好窗戶,把女兒緊緊抱在懷裏。
秦丹陽:“丹丹,是不是害怕了?”
丹丹:“有點怕。我看見那裏好像是藏了一個壞巫婆,可是,我手裏沒有哈利·波特的魔法石。”
秦丹陽:“丹丹,給你找個媽媽好不好?”
丹丹:“我媽媽要回來和我們一起住嗎?”
秦丹陽:“你媽媽不會回來了。她已經成為露西的媽媽了。”
丹丹:“找個林阿姨那樣的媽媽嗎?”
秦丹陽:“你喜歡她嗎?”
丹丹點點頭。
47.丹陽市魏東升家夜內
趙長林和魏東升坐在客廳交談。
魏東升:“你要的合同我已經讓外貿公司簽了,就看你的大棚能不能產出好東西了。”
趙長林:“這個請你放心。種子都是從外國進口的,技術人員是農業部專家推薦的。再加上西嶺的土好、水好,大棚種植一定能成功。這關係到我的前途,沒十分把握,我不會做這個事。”
魏東升:“這樣就好。我可是給你打了包票。”
趙長林:“魏書記,東平縣的很多做法,都是違法的。占用耕地三畝以上,需要報市政府……”
魏東升:“你別忘了東平在試點!和你的兩田製試點一樣。現在東平搞得紅紅火火,反對意見不好提。等一等、看一看再說。”
48.東平縣政府大門外晨外
林春燕坐在車上,看著大門。秦丹陽拉著丹丹從院子裏走出來。林春燕按了一聲喇叭。
丹丹:“爸爸,你看,林阿姨的車。”(朝車跑過去)“林阿姨——”
林春燕(下了車,蹲下來摟住丹丹):“今天阿姨送你上學好不好?阿姨要送你一件你最喜歡的禮物。”
丹丹:“好!”(俯在林春燕耳旁)“告訴你一個秘密……現在先不告訴你。”
林春燕:“你先上車吧。禮物放在車座上,自己打開。”
秦丹陽:“昨天來的?”
林春燕:“嗯。”
秦丹陽:“怎麼不打電話?”
林春燕:“太晚了,到你那裏不方便。”
秦丹陽:“和西嶺的合同簽了?”
林春燕:“胳膊扭不過大腿……”
丹丹:“哇!哈利·波特第二集,太好了。林阿姨,我做夢都在想著哈利·波特的故事。謝謝你,林阿姨。”
秦丹陽:“國內市場上好像還沒有這本書,你從哪裏弄來的?”
林春燕:“托國外一個朋友寄來的。是英文原版。丹丹,你能看得懂嗎?”
丹丹:“哈利·波特的故事不是用眼睛看的,是用心感覺的。我能看得懂。”
林春燕(上了車):“我們先走了。丹丹,可以把你的秘密告訴我了吧?”
丹丹:“我想讓你當我的媽媽。”
林春燕的臉紅了。她看看站在車外的秦丹陽,把車開走了。秦丹陽追了幾步,注視著車開遠。
49.西嶺縣河西村大棚菜基地日外
大棚內的大蒜和生薑長勢喜人。外麵還是初春景象。趙長林率一幹人來此視察。
趙長林:“初戰勝利在望。雲陽,你估計一畝地能有多少純利潤?”
秦雲陽:“按日本市場價格,今年內能把成本收回來。”
趙長林:“比你搞建築如何?”
秦雲陽:“沒法比。農民嘛,還是種地踏實。”
50.丹陽市外貿公司林春燕辦公室日內
秦丹陽走進辦公室,林春燕正在打電話。
林春燕:“韓國那邊怎麼樣?知道了。”(把電話放下)“過來開會?”(找杯子倒茶)
秦丹陽:“會下午開。西嶺的生薑、大蒜該收了。日、韓市場的情況怎麼樣?”
林春燕:“你這個人很有意思,不問你東平的產品銷路如何,先關心起西嶺來了。情況不太好。日本北海道的農民正在向政府施壓,要求限製從中國進口農副產品。沒有加入國際貿易組織,進出口貿易隻能受政治因素左右。”
秦丹陽:“這麼說,這事懸了?”
林春燕:“有點懸。正常調整關稅,也許還能給西嶺留點利潤,如果對方按貿易戰對待,加懲罰性關稅……”
51.西嶺縣河西村大棚菜基地日外
幾個村民圍著一個大棚議論紛紛。
村民甲:“這洋蒜該出了。”
村民乙:“是該出了。”
村民丙:“這蒜不長蒜薹,一分錢沒掙呢。”
村民乙:“聽雲陽說,這蒜賣到日本、韓國,七八塊錢一斤呢。”
村民甲:“雲陽這回可發了。”
村民丙:“他發財了吃肉,我們也能跟著喝點湯。”
52.西嶺縣河西村秦德明家日內
秦雲陽把幾個前來問訊的村民送到院子裏,秦德明坐在椅子上卷煙抽。
秦雲陽:“大家都回去吧。我都不擔心,你們就別擔心。回去吧。該幹啥幹啥。”
女村民:“我們家還指望這工錢給孩子交學費……”
秦雲陽:“嫂子,你放心吧。工錢不會少你們一分,都回去吧。我和你們都簽有合同,你們別怕。”
村民們走出院子,四下散去。
秦德明:“雲陽,你真放心?”
秦雲陽:“不放心又咋的?我和縣裏簽了合同,縣裏和市外貿公司簽了合同。”
秦德明:“過兩天再沒動靜,你趕緊把蒜和薑都出出來。這東西在地裏時間長了,皮要變黑,沒賣相。”
53.丹陽市外貿公司院內日外
趙長林為合同的事,來找林春燕。
趙長林:“林總經理,咱們可簽過合同的。”
林春燕:“是的。我提醒你看看合同。小王,把合同拿來讓趙書記看看。”
趙長林:“我不看。反正簽了合同,你們就要包銷。”
林春燕:“合同上規定,如果因不可抗拒原因,乙方無法出口這些農副產品……”
趙長林:“是有這一條。可是……”
林春燕:“趙書記,你著急也沒用。這批生薑和大蒜,隻能在國內銷了。如果魏副書記給我們批一筆專款,外貿公司可以用高價把這些生薑和大蒜收購了。否則……”
趙長林:“這不可能。春燕,幫幫忙吧。”
林春燕:“你老婆在銀行工作,你們可以貸款把……”
趙長林氣急敗壞,拂袖而去。
林春燕:“小王,我們在網上發布的消息,還沒有回應?”
小王:“還沒有。”
54.東平縣平安鎮上日外
趙玉芝陪著秦丹陽從平安鎮現金臨時存放點走出來,派出所所長跟著。
趙玉芝:“秦縣長,存錢太多了,晚上我都睡不著覺。”
秦丹陽:“有多少?”
趙玉芝:“多的時候一百七八十萬,少的時候也有一百萬。”
秦丹陽:“張所長,加派點人手怎麼樣?”
張所長:“縣局警力不足,我們所正式編製隻有五個人。招聘的人,都沒有資格持槍。電警棍對付小流氓可以,對付……趙助理晚上睡不著覺,我更睡不著。不瞞你說,這些天我一迷糊就做噩夢。平安鎮如今名聲在外,知道這個現金存放點的人,不一定都是良民呀。要不,適當收點費,多養幾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