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嘉慶元年正月初一,做了60年皇帝,自稱“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終於兌現了他的諾言。就在這一天,他宣布將皇位傳給兒子顒琰,自已做太上皇。雖然已經作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但在宣布傳位的一刹那,乾隆心裏還是不免有點緊張,畢竟曆史上的太上皇還沒有一個有好下場。事實證明,他的擔心是多餘的。在他做太上皇的三年時間裏,兒子比他想像的還要聽話,對自己不僅沒有他意,反而比登基以前更加恭或謙卑。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乾隆皇帝終於走完自己的人生道路。從這一天起,嘉靖皇帝才真正擁有了權利,很快就燒起自己的新官上任之火。正月十八日,屹立數十年不倒、深受乾隆寵愛的權臣和珅在家中收到一條白練,被賜自盡。扳倒和珅之後,嘉慶帝沒有絲毫停留,在以後的四年中,整頓吏治,懲辦貪官,鎮壓起義,賑濟災民。一句話,應該做的他都做到了。他萬萬沒有想到,在登基後的第八年,一件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嘉慶八年閏二月二十日靖早,嘉慶皇帝從圓明園乘轎回紫禁城。一行人進入神武門後,可能是坐轎時間太長,想要活動活動,突然下令轎夫停下,然後邁下轎子健步前行。左右侍衛早已習慣了皇上這一習慣,他們分散開,保護皇上繼續前行。也許是自幼練武的緣故,也許侍衛們沒有與皇帝並排前行。不一會,嘉慶皇帝走到最前麵。
過了神午門就是順貞門,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就在嘉慶皇帝剛剛跨過神午門時,一個手持鋼刀的黑衣人突然從斜刺裏衝出,照嘉慶直撲過去!雖然當時嘉慶身後有一百多名侍衛,但是離他最近的侍衛也有十多步(十幾米左右)的距離。加上事發突然,所有人都驚呆了,眼看皇帝就要身首異處!
嘉慶皇帝沒有呆,他轉身就跑。黑衣人隨後緊追不舍舍。這時,嘉慶的聰明派上了用場。他顧不上皇帝的威儀,連蹦帶竄幾步就跑進侍衛堆裏。這時,禦前大臣定親王綿恩、禦前侍衛紮克塔爾、乾清門侍衛丹巴多爾濟等人也反應過來,一擁而上,將黑衣人攔下廝殺。黑衣人見嘉慶逃入侍衛叢中,轉身欲逃。此時所有侍衛都反應過來,他們一邊把黑衣人圍了個水泄不通,一邊緊張地注視著場中的形勢。黑衣人一看逃走無望,牙根一咬,發瘋般照著侍衛們砍去。侍衛丹巴多爾濟竟被砍中三處。隨著時間的延長,黑衣人體力逐漸不支,最終力竭被擒。
直到此時,嘉慶皇帝才長出了一口氣。差點性命不保,嘉慶皇帝有點氣急敗壞。他命令立即審訊,一定要把事情查個水落石出。雖然刑部和軍機處用盡能想到的各種酷刑,嚴加拷打,刺客卻吭都沒吭一聲。
麵對令人失望的結果,嘉慶皇帝非常生氣。他立即下令,除了原有的審訊人員外,再加上六部尚書、殿前大學士一同會審。雖然大家絞盡腦汁,使盡各種刑罰,甚至割肉、跪鋼針,搞得刺客體無完膚,但刺客就是不招。打得急了,他隻是說:“殺了我吧,讓我死吧。”一連四天四夜都是如此,大臣們一籌莫展。
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就在大家都失去信心、認為再審下去也是徒勞的時候,這個“意誌堅強”的刺客招供了。原來,就在第四天深夜,所有人都筋疲力盡之時,一位負責行刑的老獄卒趁刺客喊“讓我死吧”的時候對刺客說:“你死是死定了,還不如招了,省得受零罪。”也許老獄卒隻是隨口說說,但刺客聞聽此言,居然開了腔。他“命令”,所有人都走開,我隻對老頭一個人說。
很快,在老獄卒的循循善誘下,刺客講出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刺客名叫陳德,滿族鑲黃旗人,今年四十七歲。原為北京旗人,後賣身鑲黃旗人鬆年之家,後隨鬆年赴任山東青州。鬆年死後在青州住下,幾年後取當地人張氏為妻。結婚後曾在青州做過雜役,後來投奔堂姐的兒子,在北京護軍中跟官服役。幾年後在堂姐的介紹下進入宮廷侍衛繃額布家,做了五年傭人,後又到內務府包衣達常索家當了三年的跟班。不做跟班後,與妻子一起到內務府一官員家當廚役。後來妻子因病去世,留下兩個兒子和既老且癱的嶽母。喪妻之痛加上生活壓力,他經常借酒澆愁,喝醉後愛耍酒瘋且屢教不改,最後被孟家趕出。剛從孟家出來時,陳德先在外甥家住了幾天,因外甥家中實在狹窄,找到兒時玩伴黃五福。黃五福滿口答應,誰知剛搬過去了一天,黃五福卻說有親戚要來,要將他趕走。他一沒錢二沒人,走投無路之下想到驚駕。如果擒住皇上,沒準還能因禍得福。打定主意後,陳德開始留心。二月十六日,他發現街上有人用金沙鋪道。陳德明白,皇上肯定要在二十日進宮齋戒,於是做起準備。其實行刺的當天早時晨,隨陳德一起來的還有長子陳祿兒,但陳祿兒並不知情。兩人在一家小飯館喝了點酒,憑著以往進出內務府的經驗,他們避過守衛,埋伏在順貞門內。不一刻,嘉慶一行就到了,陳德一看走在前麵的正好是皇帝,提刀撲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