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談第一類問題:對戀愛的一些估計
(一)“戀愛妨礙不妨礙學習?有些人不敢談戀愛,怕妨礙學習。”
我對這問題的看法是既妨礙又不妨礙。既要談戀愛就一定得談,找你的對象去見見麵談談話,必然要占去一部分時間。談話的時候要互相進行了解,出身、家庭、思想、興趣,各方麵都要談,你說,他也說,總要占一部分時間,學習時間因此減少了一點;而且知識分子談戀愛的花樣又要多一些。有了約會不能去時,總不能開個條子“有事不能來”就了事。有時又會有點小波折,需要經過鬧意見和解釋。小誤會小波折不會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會有,兩個人不可能各方麵都一樣。說戀愛完完全全一點也不妨礙學習是假的,但我所說戀愛不妨礙學習是怎樣解釋呢?事情處理得好,可以減少妨礙,而且還可以從別的方麵來補救。如果一個人把戀愛處理得很好,很順利,那他不但感到這個世界很可愛,而且有一個人特別可愛,覺得到處都是光明快樂,生命特別充實起來,這時候,可能原來要每天睡眠八小時的,現在隻要七小時就夠了,做起事來特別有勁,效率提高,還可以彌補談戀愛時所受的時間損失。戀愛時,要讓互相進行了解的時間比較短,波折少,誤會少,這樣就可以減少妨礙學習,使得自己安心學習。假如不談戀愛,光是“想”戀愛,那才是真正妨礙學習。又有些人不管時間浪費與否,情書一封接著一封寫;或者是像《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與賈寶玉,今天你生氣,明天我不高興,今天你道歉,明天我賠禮,鬧來鬧去,這才是大大的浪費時間,浪費人生中最寶貴的青年的時間。所以主要的還不是妨不妨礙的問題,而是看自己如何處理的問題。不要性急,怕浪費時間而著急想戀愛的時候,反而浪費了時間,到了適當時機可以解決而不解決也是浪費,當本能上有這種要求而又能適當的解決,不會太妨礙學習。
(二)“現在要學習要工作,先學習好工作好,有了‘本錢’然後去解決。”
這句話有一部分理由,主要把精力放在學習和工作上,等學習和工作有了把握後再來解決,沒有什麼錯誤。婚姻法規定到了十八歲二十歲可以結婚,但並不是到這個年紀非結婚不可。我個人覺得遲點解決這個問題,先好好學習和工作,那是很好的。但“有了本錢再去解決”的說法又不對了,這種想法在思想上有毛病,這種想法大部分是男同誌的,以為有了地位有了事業之後就可以找到一個更漂亮更理想的愛人。其實,也許你所理想的女同誌不稀罕你的地位,你所理想的條件會越來越低。隻要兩個人說得來,互相了解,共同進步,就可以相愛。
(三)“學習時期談戀愛不要緊,工作時談戀愛會影響工作,影響學習沒有影響工作重要;學習時都是同學,純潔,工作時同事都有社會習氣,不好。”
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學習時期以學習為主,工作時期以工作為主,現在影響學習也就是影響了將來的工作,學習與工作不應該這樣機械來劃分。在學校是純潔,那怎麼說呢?難道事情懂得多一些,對世界認識更清楚,工作經驗更豐富那算是複雜嗎?照這樣說,小孩子或者是沒有知覺的人是最純潔了。說是在學校裏純潔,在舊社會是有些道理。因為舊社會是壞的、不健康的,在學校裏的人還沒有染上舊社會的惡習,到了社會很容易染上,不然在舊社會裏就沒有出路。《靜靜的嘉陵江》電影裏的男主角,在學校時滿懷壯誌,離開學校後很自然地向舊社會投降了,罪惡在那個社會製度。現在不必再擔這份心事,工作愈久鍛煉得愈堅強,思想愈進步。在學校中可以互相了解,工作中也可以互相了解,學校與社會的比較在今天是多餘的。
(四)聽說同學中還有以學年來談,說三四年級可以談戀愛了,而且要在學校中解決就得抓緊些。並且還有這樣一個歌謠:“大一驕,大二挑,大三抖,大四沒人要。”
大概這是一些男同誌拿來挖苦女同誌的,這是輕浮的刻薄人不嚴肅的看法。本來一二年級年紀比較小,對這個是比較不容易感到興趣,有些人覺得還不如打球來得有興趣。到三四年級也隻是青年的開始,來日方長,不用著急。我給你們改上四句:“大一別談,大二不急,大三慢慢來,大四沒關係。”
(五)“戀愛時期長好還是短好?”剛才還有人問:“戀愛的結果是不是結婚?”
除了極少數人,如封建時代的老處女,此外一般人不管戀愛不戀愛都要結婚,從戀愛到結婚時間是長好還是短好,那看你們兩個人到了什麼時候願意結婚就結好了。但人的思想也很怪,有些願意長,經過多年的談話通信,了解又了解後才敢結婚,大部分是女同誌願意這樣做;有些又願意短,簡單明確,結婚了事,這大半是男同誌的看法。女同誌願意經過長時間再結婚的思想是有它的社會根源,有它一定的道理的。因為舊社會裏男女社交不公開,接觸男性的機會很少,萬一將來發生了失戀離婚等事,女同誌的負擔要比男同誌多。在封建社會裏女人沒有地位,被男人拋棄後是很可憐的,尤其精神上的打擊更大,所以希望時間拉長,多些考慮的機會。在新社會裏不同,應該有新的看法,社會在向前走,人也慢慢在變,現在社會不像從前那樣可怕,即使萬一遇著這樣的人,那也沒有什麼了不起,自己還是一樣的可以學習,可以工作,別人沒有輕視你的權力,不必作不必要的拖延。隻要互相了解,相愛,到了適當的時候就可以結婚。回過頭來說,也不能一見鍾情,於是就山盟海誓,因為互相還不了解。
(六)“生活枯燥,想找一點安慰,所以要談戀愛。”
我說生活並不枯燥,如果感到枯燥,那應該想一下,為什麼會枯燥?生活可愛得很,到處都很好,我們的生活都是一天天向上的,那怎麼會枯燥?以我自己來說,現在住在四四方方的房子裏,不能下鄉也不能下廠,接觸的人沒有你們這麼多,成天看稿、回信,再不然就是行政工作,但我的生活並不枯燥。一個機關至少有五十個過去環境不同的人碰在一起,要了解他們的思想、感情、興趣、生活、個性就需要很多的時間,而且也很有趣,譬如在我們那裏的一個看門老頭子,他看了幾十年的門了,替各種各樣的人看門,他腦子裏的想法可多呢。如果要去了解他就非常有趣,從他身上可以寫出幾篇小說來的。來到你們這裏,看到這麼多年輕人,更加有趣了,你們學習的東西又是很複雜的,這麼多人生活的一個大團體怎麼會感到枯燥呢?如果感到枯燥那還是舊知識分子的看法,沒有從日常生活展開生活圈子,也不會從這當中看到新事物的生長。要是能從日常生活中發覺新的事物,生活隻會感到可愛、有興趣,不會枯燥。但人終歸是人,有時他的確也需要另外一種安慰,如果你和你所喜歡的人談音樂談文學,那比你和別的人談起來是不同的。否則的話,也不會有今天所講的那麼多問題了。新社會裏的人,尤其是青年們,應該生活得有趣而快樂,如果有那麼一個人使你特別的快樂,那當然更好。但這是為了把生活更弄得美滿些,而不是因為生活枯燥。
(七)“溫情好不好?”
一講到溫情,立即會有人說,嘿,小資產階級!這個問題,我以為我們不是為了生活簡單化而奮鬥,三槍兩刀的作風並不是生活的全部。一個人有時候是需要安慰與體貼,簡簡單單三言兩語不能達到這個目的。如果說到感情就說是小資產階級,那豈不是說無產階級沒有感情嗎?將來的人都是很有風趣,很有修養,很有文化的。我到過幾次蘇聯,接觸過工人,他們說出來的話常是很含蓄很有趣。當然,像有些人說話的拐彎抹角,“你是很有天才的,工作很積極,學習很認真,一切都很好,希望你能更加好;可是我對你還有一點點想法,不過說出來也許還是錯誤的……”充分表現了小資產階級的不直爽,並不是溫情。無產階級並不是一根腸子通到底,從《莫斯科性格》可以看到,當廠長和他的太太為了工作而爭吵之後,廠長離開時忘記取衣服,他的太太立即到衣架去替他取,表現出對他一種特別的感情。總括起來說,原則上我們不讓步,但在生活上多懂得一些細致的感情,思想上有些共通的東西,那還是好的,隻要不過於婆婆媽媽。
以下幾個問題是關於戀愛要不要條件與要怎樣的條件方麵
(八)“要不要條件?怎樣的條件?”
要是戀愛不需任何條件,等於捉迷藏,何必反對父母包辦婚姻?條件是要的,看在怎樣情形下確立條件。有些人的條件是傳統的看法,看長得漂不漂亮,根據“相麵”來確定合不合乎條件,這是舊的觀點,不對。美的東西多得很,要是思想落後,趣味低級,那這個人本質上就不美,線條的適當與五官的位置擺得好,那是表麵上的,不是內容。而且一個人不能青春常在。是不是在對方的青春過去後又要另尋愛人呢?況且長得美不美不是絕對的,是比較的。根據“相麵”來定合不合乎條件是舊社會裏把女人當作玩物的看法。至於其他思想、興趣等都是從具體環境裏產生出來,不是一成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