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伴隨一生的好詩·好文·好典(荷花卷) 》(12)(3 / 3)

(五)

仙女來了,又帶來了四樣禮物,獨缺死亡。她說:

“我把它給了一個母親的愛兒—一個小孩子。他雖懵然無知,卻信任我,求我代他挑選。你沒要求我替你選擇啊。”

“哦,我真慘啊!那麼留給我的是什麼呢?”

“你隻配遭受垂垂暮年的反複無常的侮辱。”

人物介紹

About the Author

馬克·吐溫(1835-1910),美國作家。主要著作有散文集《老實人在國外》,小說《湯姆·索亞曆險記》、《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等。其小說以短小精悍、辛辣諷刺、幽默風趣的獨特藝術風格聞名於世。

【細品精讀】

假如讓你重活一生

馬克·吐溫的小說以諷刺幽默見長,但他的小說諷刺嘲笑的多是十九世紀美國特定環境下一些人的貪欲和愚蠢。像《生命的五種恩賜》這樣脫離特定環境,以半寓言體直觀人生的散文作品並不多見。

作品以仙女的五個禮物:名望、愛情、財富、歡樂、死亡概括了人生可能得到或必然得到的幾大要素。獨出心裁地設計了一個人按順序挑選這五個禮物的過程。生動形象地闡述了自己對這五大要素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在作者看來,聲色中的歡樂不會給人生添加任何亮麗的色彩;沒有感情基礎的所謂“愛情”不會給人帶來愉悅;虛妄的名望隻會給人生帶來直刺心靈的損傷;財富和權力隻能使人格變形、良心淪喪。而作者設計的最寶貴的一件禮物,也許會使人迷惑不解:為什麼它竟是“死亡”?

其實,如果我們結合文章前後的鋪墊提示,便不難理解,文中的“死亡”實際上是指符合生命成長過程,不受任何身外之物拘束的自由、真性、純潔的人生。首先,作者指出仙女是在“生命的黎明時分”來讓人挑選禮物。這意味著讓人一旦脫離懵懂的孩提時代,產生自主意識時便要正確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最後,作者借仙女之口,指出仙女為避免重蹈挑選禮物男人的覆轍,直接代一個懵然無知的孩子挑選了“死亡”——自由、真性、純潔的未來人生。而之所以連“死亡”都不賜給挑錯禮物的男人,並指出他將在暮年受到“反複無常的侮辱”,是因為這個男人的人生選擇與作者心目中的人生選擇背道而馳,在作者眼中,一味追求尋歡作樂、性欲聲色、虛妄名譽、貪欲專權的人不配在這個世界上周遊一生,其生與死更不值得談論了。

這樣,一個以幽默諷刺著稱的作家,用一個半寓言的虛構故事,極其嚴肅地向人們提出了一道有關生命的考題:假如讓你重活一生,你將如何走完自己的生命曆程。

【作者小趣】

慈悲的眼睛

美國有一個百萬富翁,他的左眼壞了,裝了一隻假的。假眼裝的跟真的差不多,他為此十分得意,逢人便誇耀。一次,他碰到馬克·吐溫,就問道:“你猜得出我哪一隻眼睛是壞的?”馬克·吐溫指指他的左眼,說:“這隻。”百萬富翁十分驚奇,問:“你怎麼知道?”馬克·吐溫回答道:“因為你這隻眼睛裏還有一點點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