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伴隨一生的好詩·好文·好典(荷花卷) 》(14)(2 / 3)

(英國)威廉·莎士比亞

傑奎斯: 全世界是一個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過是一些演員;他們都有下場的時候,也都有上場的時候。一個人的一生中扮演著好幾個角色,他的表演可以分為七個時期。最初是嬰孩,在保姆的懷中啼哭嘔吐。然後是背著書包、滿臉紅光的學童,像蝸牛一樣慢騰騰地拖著腳步,不情願地嗚咽著上學堂。然後是情人,像爐灶一樣歎著氣,寫了一首悲哀的詩歌詠著他戀人的眉毛。然後是一個軍人,滿口發著古怪的誓言, 胡須長得像豹子一樣,愛惜著名譽,動不動就要打架,在炮口上尋著泡沫一樣的榮名。以後是法官,胖胖圓圓的肚子塞滿了閹雞,凜然的眼光,整潔的胡須,滿嘴都是格言和老生常談; 他這樣扮了他的一個角色。第六個時期變成了精瘦的趿著拖鞋的龍鍾老叟,鼻子上架著眼鏡,腰邊懸著錢袋;他那年輕時候節省下來的長襪子套在他皺癟的小腿上顯得寬大異常;他那朗朗的男子的口音又變成了孩子似的尖聲,像是吹著風笛和哨子。終結著這段古怪的多事的曆史的最後一場,是孩提時代的再現,全然的遺忘,沒有牙齒,沒有眼睛,沒有口味,沒有一切。

*摘錄自莎士比亞《皆大歡喜》第二場第七幕,朱生豪譯,吳興華校。

【細品精讀】

這就是莎士比亞

這段精彩的獨白是莎士比亞富有創意的比喻、形象生動的語言、飽含哲理的戲劇風格的集大成者。讀後,不禁使人感歎:這就是莎士比亞,隻有莎士比亞才能寫出如此靈動的話語,如此鮮活的形象。

莎士比亞借劇中人物之口,將人生分為七個階段,是他個人思考的結果,可以商榷但無商榷的現實意義。唯有他將這些階段總結的如此生動傳神,是值得我們在驚歎之餘加以細細品味,引發思考的。

第一階段寫人類在嬰兒階段毫無自主意識。第二階段寫少不經事,將對未來人生有重大意義的學習視為無奈的負擔。第三階段寫青春期情感萌動,極其認真地發掘著其實早被先人重複無數次的“創意”。第四階段寫血氣方剛的準成年人不顧一切地捍衛著自認為高於一切的所謂“誓言”、“名譽”。第五階段寫已過中年的閱曆豐富者如何“老練”地調度生活。第六階段寫經曆大半生的老者如何自嘲過去的所謂“得”與“失”。第七階段寫垂暮之人如何被無情的生命曆程和過去的多彩人生拋棄,已在心中斷絕了與這個世界的糾結。

雖然如此解析人生的莎翁已逝去四百年,我們每個人仍然會在當今無比時尚的社會中找到莎翁所解析人生的影子,甚至幹脆就正走在這樣的人生中。這便是莎翁作品魅力永存的根源所在,也由此讓我們在心中暗自仰慕、懷戀那個帶給我們眾多此類精品的偉大莎翁。

人物介紹

About the Author

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文藝複興時期英國偉大的戲劇家和詩人。著有《亨利四世》、《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等37部劇作,寫有兩部長詩,154首十四行詩,被譽為“英國戲劇之父”,對歐洲文學,尤其是戲劇的發展起著裏程碑式的作用。

銀 杏

郭沫若

銀杏,我思念你,我不知道你為什麼又叫公孫樹。但一般人叫你是白果,那是容易了解的。

我知道,你的特征並不專在乎你有這和杏相仿佛的果實,核皮是純白如銀,核仁是富於營養——這不用說已經就足以為你的特征了。

但一般人並不知道你是有花植物中最古的先進,你的花粉和胚珠具有著動物般的性態,你是完全由人力保存了下來的奇珍。

自然界中已經是不能有你的存在了,但你依然挺立著,在太空中高唱著人間勝利的凱歌。

你這東方的聖者,你這中國人文的有生命的紀念塔,你是隻有中國才有呀,一般人似乎也並不知道。

我到過日本,日本也有你,但你分明是日本的華僑,你僑居在日本大約已有中國的文化僑居在日本的那樣久遠了吧。

你是真應該稱為中國的國樹的呀,我是喜歡你,我特別的喜歡你。

但也並不是因為你是中國的特產,我才特別的喜歡,是因為你美,你真,你善。

你的株幹是多麼的端直,你的枝條是多麼的蓬勃,你那折扇形的葉片是多麼的青翠,多麼的瑩潔,多麼的精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