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戲劇的鍾擺》一書,像呱呱墜地的新生“嬰兒”,帶著幾分乳香,初到人世,與讀者見麵了。作為“產婦”的我,此刻已經渾然忘卻了“懷胎”的沉重,“分娩”的痛苦,心中隻有“初為人母”的喜悅。
去年五月一日,浙江在線開通了“婺劇論壇”,版主約我在工作之暇寫一點劇評。對於婺劇,我沒有專業研究,作為一名有三十餘年戲齡的老觀眾,看得多了,有時湧現點點滴滴的心得,形諸筆端,陸陸續續發在論壇上,接受戲友的批評和指正。一年下來,積累了三十多篇文章,十餘萬文字。
本書得以付梓,離不開各位師長的傾情關愛。要感謝著名文藝評論家、戲劇理論家、戲曲作家、社會活動家沈祖安先生。是他提議我集腋成裘,編輯成冊;而且在耄耋之年,抱著多病之身,一字一句地審讀所有書稿,提出了許多中肯的修改建議;又於百忙之中,親自命筆作序,甘為人梯,獎掖後進。
要感謝著名劇作家胡小孩先生、浙江省戲劇家協會秘書長謝麗泓女士、浙江省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黃大同先生。是他們幫我引路,給我指點,助我入門。
要感謝浙江省政協辦公廳副主任陸建強先生。是他的鼓勵和鞭策,催我奮進,筆耕不輟,在人生旅程上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要感謝同鄉兼校友徐嬋女士。是她作為該書的編輯,高標準,嚴要求,精心策劃,反複修改,忙前忙後,付出了艱辛的勞動,成為本書的“助產士”。
最後要感謝“婺劇論壇”。是它給我提供了一個學習的窗口、交流的通道和練習的園地。在此,引用我的一首小詩《家園》作為結語:這是一個展示的舞台/舞台上/你方登台/我剛下場/雖然演技有些稚嫩。
這是一個交流的窗口/窗口裏/你去引伴/我來呼朋/雖然相互還是陌生。
這是一條溝通的渠道/渠道裏/你說一言/我講一語/雖然從未聽見聲音。
這是一位請益的老師/老師前/你問一言/我說一語/雖然見麵未必相認。
這是一部厚重的圖書/圖書裏/這篇文章/那個欄目/雖然內容並不高深。
這是一塊宣傳的陣地/陣地上/你來搖旗/我來呐喊/雖然從來默默無聞。
這是一麵反省的鏡子/鏡子裏/你也照照/我也看看/雖然未必要做完人。
這是一劑治病的良藥/良藥啊/你喝明目/我喝醒神/雖然苦口難以下吞。
這是一個精神的家園/家園裏/你真歡樂/我很開心/雖然大家西散東分。
王向陽
二零一零年五月二十六日
寫於杭州古運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