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拉升直線形態特征
拉升階段的技術形態比較簡單,常見的形態有直線形。
在拉升階段,經常出現直線式拉升,這種形態在日K線和分時圖上均能見到。在日K線中,莊家進入拉升角色後,連續以大陽線或“一”、“T”形出現,在日K線上呈現直線上升。在分時圖中,股價呈直線上升,角度大於60度,有時股價在昨日收盤價附近甚至處於跌盤中,一口氣把股價拉到漲停板位置。這兩種走勢形態,在大牛市中經常見到,在消息平靜的情況下,某股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時可大膽跟進。
如下圖,600562在2009年4月連續漲停行情第一日,股價在分時走勢圖中幾乎以80度角上升,開盤後極短時間內封住漲停,其後的多個交易日內連續一字漲停,所以說,在股價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時是大膽跟進的機會。
把握拉升價量關係特征
拉升時的價量關係特征有以下幾種:
(1)價漲量增。股價上升而成交量比平時增加,為買盤積極的表現。一般而言,反映市場投資者買賣情緒高漲,屬典型升市現象。若股價在升勢初段或中段時間,出現價漲量增,反映莊家及散戶競相追漲吸納,構成足夠的上升動力,預示後市繼續上升機會很大。
在漲勢中,如果尾盤出現價增量增,是人氣看多的征兆,也叫做尾盤搶盤。若5日BIAS小於+5時,投資者可大膽追漲,次日仍會高走。即便是5日BIAS大於+8時,這種盤麵次日也會高開上衝,短線也有機會。
在上升盤局的後期,如果尾盤出現價增量增,大盤在尾盤突然發動攻勢,此時若盤整時間不小於上升過程的時期,並且調整的深度未破25日均線時,是調整結束的跡象可進場。若調整時間大於上升時間,並且調整的深度過深時,這種搶尾盤多為莊家誘多表現,次日應清倉,這種走勢多伴有頂部出現。
(2)價漲量平。股價上漲,成交量卻與前幾日差不多,反映莊家籌碼鎖定性好,上檔壓力輕,後市看高一線。如果價漲量平的現象是因為漲停板,股民無機會買貨所致,翌日應該仍有高位可見,持股者不應急於出貨。
如果在尾盤出現價增量平,這種現象對次日發展趨勢有兩種情況,若均線係統在形成多頭排列初期,價增量平屬於惜售現象,是買盤遠大於賣盤的表現,可積極介入,一旦失去當日買入機會,可在次日介入,但不宜追漲。這主要是前日在尾盤拉升,成交量不能有效放大的條件下,次日多會出現高開上衝後再回調的走勢,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可在回調中大膽介入。若均線係統形成多頭排列末期,即周KDJ進入超買區,特別J值超出100時,尾盤出現價增量平純屬漲勢高潮散民惜售,莊家借機拉高出貨現象,此時,不可追進,也不必殺出,這種情況次日通常也會有高開衝高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派發手中的籌碼。在上升趨勢的中途盤局中,尾盤價增量平多為指數股所為,次日走勢仍會牛皮盤整,不宜進出。
(3)價漲量縮。股價上升但成交量未能配合上升,反而減少,量價出現背離,此情況如出現在升勢末期,表明後續能量不足,應謹慎持股。若價漲量縮的出現是因為漲停板所致,則升勢仍可延續。
(4)價跌量平。股價下跌而成交量與平時相等,反映當時的升勢並未出現重大變化,預料仍將沿原有趨勢運作。換句話說,在上升趨勢中,價跌量平隻反映有部分散戶沽貨套利,主要大戶仍未大幅拋售股票,隻要跌幅不致太深,其升勢仍可繼續下去。
(5)尾盤急跌量大。這種情況稱尾盤跳水,此種情況如果是發生在漲幅過大,即5日BIAS大於+8以上時,並且全天呈現一路下跌時的尾盤。應堅決離場,切忌攤薄操作及搶反彈,此種尾盤次日多為跳低開盤,並有可能形成頂部。若5日BIAS小於+3,並且全天盤麵漲勢較強,價量配合良好,僅在尾盤一刻鍾出現急跌,往往是莊家進行尾盤洗盤動作,不宜貿然殺出,應耐心持股,次日再定進出,次日在沒有利空的條件下,仍會高開高走。
在上升中途盤局中,尾盤出現價跌量增,不宜貿然搶進,次日多為平低開盤居多,是耐不住久盤的投資者出局的一種盤麵表現。如果,該種盤麵發生在10日均線處,或者跌破10日均線,且30日均線與10日均線相近時,當日的盤麵有可能是上升盤局中的下跌轉折點,投資者可棄股觀望。若該走勢雖然跌破10日均線或發生在10日均線處,而30日均線仍以原上升的角度上升時,此時,投資者可不出局,等待30日均線處的盤麵表現再決定如何操作。
把握拉升速度特征
拉升時的速度特征有以下幾種:
(1)拉升速度快,具有爆發性。個股在啟動初期經常出現連續軋空的走勢,同時隨著行情的展開,成交量連續放大。對這類莊家而言,時間比資金更重要,而且閃電式的突擊本性已經根深蒂固了,連續軋空就是這種操作行為的最好寫照。因此莊家的拉升一般都是十分迅速的,因為畢竟適合於拉升的良機不多,莊家必須及時把握住這些時機,快速拉高,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快速拉升產生的暴利效應,能夠更好地起到誘惑的作用。
(2)短線莊家的拉升,最關鍵的就是借勢。借大市反彈之勢、借大市上升之勢、借利好消息之勢、借形態突破之勢。借勢拉高往往是一鼓作氣的。短莊的拉高手法比較簡單,以快、狠為主,有時快到讓想追入的投資者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撤單將價位拉高。一般來說,短莊的拉高多出現在尾市,因為如果過早地拉升,極有可能麵臨著拋壓砸盤的風險,而在尾市拉升,往往可以將投資者殺個措手不及,想買的買不著,想賣的又舍不得賣。個別凶狠的莊家,甚至將股價在大單封至漲停,讓投資者隻能望單興歎。
(3)對倒拉抬。一邊在上方堆積籌碼,一邊從下方不停往上拉升股價,促使股價快速上漲。對倒與對敲不同,對倒時可能大幅拉升股價,而對敲可能不拉升股價。另外,對敲的性質重股價的成交量,而對倒的性質在偏重成交量的同時偏重股價的漲勢。
(4)個股行情一旦啟動,其走勢相對獨立,上漲速度明顯快於大盤或板塊,而且多發生在大市比較樂觀時。因為,此時大市表現出明顯的多頭特征,使股價的上升有很好的市場人氣作為基礎,可以使個股走出明顯強於大盤的走勢。很少選擇大盤不明朗的時候發動進攻,但是如果發現個股在此時發動攻勢,則一般隱藏有相應的題材或有可能是莊家在拉高建倉,未來的空間極其巨大。
(5)當莊家企圖大幅拉抬股價的時候,將通過媒介或股評放出題材,散布種種朦朧利多消息,並聯係大戶助莊,同時製造大成交量和大手筆成交(也可製造異動,如一筆特高或特低的成交),以降低拋壓和吸引買氣,從而加速股價的上漲。
(6)這一階段中後期的典型特征是,股價上漲幅度越來越大,角度越來越陡,速度越來越快,成交量愈放愈大。但漲幅大、角度陡、速度快、成交量大的股票,持續時間較短,股民應隨時做好出局的準備。若成交量呈遞減狀態,那麼,這類股票要麼在高位橫盤慢慢出貨,要麼利用除權使股價絕對值下降,再拉高或橫盤出貨。
把握拉升漲停板盤口特征
封住漲停板早,在封漲停板後拋盤立刻減少,成交量極度萎縮,且有巨大買單封住漲停板的股票具備延續上升的能力,可繼續持有。相反,那些封漲停板較晚,封漲停板後又被巨大拋單打開的股票,其延續上升的能力則較弱。
對於連續封漲停板的股票,不僅要看封漲停板的早晚,封單的數量,更重要的是觀察成交量的變化。隻要成交量保持在一個相對萎縮狀況,就可繼續持有。因為在封漲停板的情況下,每一筆成交的手數均可視為空方的打壓,多方在買一處巨大封單將所有的拋盤統吃。成交量的萎縮說明空方無力攻破多方的防線,多方占據了絕對優勢,這樣的股票就可繼續持有。
隨著漲停板次數的增加,股價大幅飆升獲利盤越來越多,為空方積蓄了足夠的做空能量。此時成交量若放大說明獲利盤已湧出,空方對多方開始攻擊,在盤麵上表現為每一筆成交的手數較前突然增加且連續出現,買一處巨大封單快速減少,甚至將漲停板打開導致股價向下急挫。此時多方也會頑強抵抗放出巨大買單將股價重新拉回漲停板。若一天中漲停板幾次被打開,同時伴隨著成交量的不斷放大,說明多方上攻之勢已到強弩之末,應及時拋出持股獲利了結。
對於漲停的股票不僅要判斷其是否具備持續上升的能力,還要判斷莊家的意圖。如開盤不久就封住漲停,漲停後成交量急劇縮小,每筆成交手數僅幾十手,在買一處有巨量封盤,看似一切正常。但在買二處也掛有大買單卻耐人尋味。如果這隻股票真的被市場看好,投資者追漲買進決不會為了“省”一分錢而在買一巨單之後去排隊。那麼買二處的買單就可能是莊家故意堆放的,其目的就是顯示該股大受市場追捧的“火暴”場麵,以吸引投資者跟風買進。這時,莊家在漲停板的位置采用不斷撤下先前打入的買單,讓出機會給排在後麵追漲散戶的買單,將股票賣給散戶,同時(幾乎在同一時間內)再重新輸入買單以維持巨大的封盤量,繼續吸引散戶跟進。在價格一致時間優先的交易原則下,源源不斷地將股票賣出。由此可判斷該股強勁上漲趨勢是虛假的,莊家要出貨。
分析縮量和放量漲停
封死漲停板分為:縮量漲停和放量漲停兩種。
1. 縮量漲停
股價的運動從盤中解釋,即買賣力量的對比,如果預期較高,沒有多空分歧,則形成無量空漲。縮量漲停有時說明市場拋壓較輕或已控盤莊家拉抬輕鬆,有時也有股民看好後市而惜售的成分,往往容易形成連續漲停。但是如果是被爆炒過的大牛股,一旦進入下降通道,上方遠離套牢密集區,下方遠離莊家成本密集區,縮量漲停多為出貨的中繼形態,第二天大多低開低走,投資者要小心持股。
2. 放量漲停
尤其在前期小頭部處的放量漲停,一方麵說明莊家做多意願堅決,並不惜解放所有的套牢盤以示其誌在高遠;另一方麵也顯示了莊家雄厚的資金量和強大的實力。隻要未遠離莊家成本密集區放量漲停往往會形成一波大行情。但比前一類可能上漲幅度要稍遜一籌,因為有一部分看空的拋出,但看多的更多,始終買盤龐大,拒絕開板。其原因:一是莊家有超凡實力;二是階段性板塊熱炒;三是個股潛在重大利好;四是莊家融資期限較短,需速戰速決。
無論是縮量漲停還是放量漲停,在其漲停後不出現大拋單就是好品種!隻有在突破成交密集區和前期頭部回抽(洗盤兼測支撐強度)確認時,一定要求縮量。尤其創新高後縮量說明滿盤獲利無拋壓,洗不掉的是莊家籌碼,為高控盤莊股。一個從未漲停過的股票很難想象能走多高。
如下圖,泰豪科技(600590)在2009年1月6日和5月25日都拉出漲停板,所不同的是兩個漲停板所處的價位和成交量均有很大差異。2009年1月6日的漲停板股價報收於6.03元,換手率為4.22%,5月25日的漲停板股價報收於14.18元,換手率為12.51%。綜合幾個月的走勢圖能看出,1月6日的漲停位啟動行情,而5月25日的漲停板為出貨行情。
分析打開漲停板
打開漲停板分為:吃貨型、洗盤型和出貨型三種。作為股票投資者,應清醒地認識到漲停板打開的類型,從而進行適當的操作,獲取短線的利潤。
1. 吃貨型
多數股價處於近日無多大漲幅的低位,大勢較好。低迷市、盤整市則無需在此高位吃貨,特點是剛封板時可能有大買單掛在買一等處,是莊家自己的,然後大單砸下,反正是對倒,肥水不流外人田,造成恐慌,誘人出貨,莊家在吸貨之後小手筆掛在買盤,反複震蕩,有封不住的感覺。
2. 洗盤型
股價處於中位,有了一定的上漲幅度,為了提高市場成本,有時也為了高拋低吸,賺取差價,也會將自己的大買單砸漏或直接砸“非盤”(不是莊家自己的貨),反複震蕩,大勢冷暖無所謂。
3. 出貨型
股價已高,大勢冷暖無所謂,因為越冷,越能吸引全場注意。此時買盤中就不能掛太多自己的了,因為是真出貨。比如,掛在買一已有100萬股,散戶想買1萬股,則排在101萬股,當成交總數達到101萬股時,散戶才買進。但如果那100萬股掛的買單有假,莊家撤掉90萬股,那麼總手在11萬股時,散戶就買進了。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認為封漲停的莊家都是實力強大的,有時僅四兩撥千斤而已,一天某股成交了200萬股,並封漲停,可能莊家僅動用了20萬股,甚至10萬股。直拉升8、9個點,而未觸及漲停,尤其是早盤開盤不久,莊家在吸引注意力跟風盤之後掉頭向下,往往是誘多,應快跑。今天封死在漲停,第二天低開,還是出貨,因為今天進去的,明日低開沒獲利,不情願出,莊家要出在你前頭,而今天沒追進的,第二天以為撿了便宜,跟風盤較多。不光是漲停板,有些尾市打高的,也是為第二天低開便於出貨。
如上圖,熊貓煙花(600599)在2009年8月4日拉出連續漲停後的第4個漲停板,隨著漲停板次數的增加,股價大幅飆升獲利盤越來越多,為空方積蓄了足夠的反擊做空能量。當天在盤麵上拉升至漲停十分勉強,且時常有大單將漲停板打開導致股價向下急挫,這表明多方已是強弩之末,主力拉出這種類型的漲停板屬於出貨行情,短線交易者必須及時出局。
漲停又開板如何應對
利用漲停板進行交易,並不是隻追逐漲停板本身,而是要把握漲停板後續的市場機會。如果短線交易者能夠明白這一點,就知道即使是漲停板的地方一樣也有機會。
通常而言,市場上會有兩種漲停板:一種是開盤就漲停,短線交易者在開盤時沒有介入機會;另一種是開盤後才封住漲停板的,就是前麵所說的“拉高型漲停”。很顯然,開盤即漲停的股票最有後續上漲的勢頭,但遺憾的是,因為不容易買到,很多短線交易者早早就放棄了對它們的跟蹤,而把眼睛盯在那些市場跟風型的或散戶抬高型的品種上,其結果自然不盡如人意。
但也有很多股票在漲停後一度打開漲停板的,這種現象常常令持股者惶恐不已,也令追買者猶豫不已。一般而言,主力看好的股票都會用大單封死漲停板,杜絕散戶介入,但是為什麼會有漲停板打開的現象呢?它究竟是機會還是陷阱?
這需要根據行情階段來判斷。通常情況下,個股強勢漲停後再度打開漲停板,會有三種含義。
1. 漲停吸籌
在時間不夠或者主力急於啟動行情的情況下,部分主力往往會通過漲停板來吸收籌碼。漲停板的出現,會極大地刺激已有的持股者,使其密切注意該股狀況,一旦發現漲停封不主了,很多短線交易者就會迫不及待地拋出籌碼,防止變盤。於是主力就可以利用這種心理和現象來收集籌碼。如果該主力是超級短莊,那麼隻要當日拋盤不大,該股就有可能在第二日高開高走,完成主力快速出貨的意圖;如果當日拋盤過大,超過了超級短莊的預期,則該股有可能在第二日低開低走,但主力會立即斬倉出局;如果該主力是一般的短莊,則個股後期往往會出現幾天的整理過程,以洗出當日的跟風者後再次上漲。一般而言,如果當日打開漲停板的次數不超過2次,並且再次封停板的時間短、封單大,那麼次日的行情依然可以期待。否則,會消耗主力大量的資金,同時導致大量的散戶跟風,且弱化強莊股的形象。
2. 強勢洗盤
有些主力的控盤籌碼已經比較多了,在強勢拉升的前期,也往往會通過打開漲停板洗去意誌不堅定的短線交易者,使其與新介入者交換籌碼;對於超級短線的主力而言,這種情況也時有發生,因其沒有多餘的時間實施整理的過程;而對於處在第二個漲停板甚至第三個漲停板的個股而言,主力則更有可能通過該手段將前期的跟風獲利盤清理出局。隨著獲利了結、落袋為安的短線交易者的出局,更多的新進者開始湧入,使個股在不斷打開漲停板的同時也出現了巨大的成交量。這種洗盤的另一個優點是可以有效降低短線交易者對次日強勢延續的預期,從而阻止已有散戶的繼續跟風行為。當然,當日新進的跟風數量隻有主力知道,但這個數據將影響個股第二天的走勢。一般而言,如果當日打開漲停板的次數不超過2次,並且再次封停的時間短、封單大,那麼次日的行情依然可以期待。
3. 主力減倉
主力要減倉或出貨,必須挑選交易火爆的日子才好進行,而漲停板日無疑是交易最活躍也最易吸引人氣的時候。通過不斷地打開漲停板,主力可以不斷地進行減倉;而後又通過不斷地封住漲停板,主力又可以繼續吸引貪婪的短線交易者跟進。如果主力的籌碼在當日無法出完,而後續大盤走勢尚佳,則主力最後還是會封死漲停板,製造明日繼續高漲的跡象,同時在明日繼續震蕩減倉,直至所有倉位全部被清理完畢;但如果主力急於出貨,那麼在大盤不理想的時候,則有可能上演“高台跳水”的現象,致使股價從+10%跌至-10%,同時第二天封死跌停板,將高位的散戶遠遠拋在上麵,為自己獨家在股價中部出貨製造便利。主力減倉通常發生在獲利豐厚的時候,或者是對大盤後期走勢擔憂的時候,或者是自身資金吃緊的時候,這是短線交易者避免進入陷阱前需要考慮的問題。
在實際交易中,短線交易者要注意三個問題:
(1)如果是值得期待的漲停板,那麼打開漲停板的次數不會超過2次,缺口也不會太深,時間也不會太長,因為市場一致看多的力量會導致漲停板再次被快速封死。
(2)如果是虛假的漲停板,即使有巨大的封停量,也會在某一大盤不濟的時刻突然撤單,或者被更大的拋盤吞沒,導致漲停板被迅速打開。所以,不要以為封停量大就高枕無憂。
(3)漲停板被打開的次數過多,通常是行情趨弱的征兆,或者是主力吸籌或整理的表現,至少不會是主力想快速拉升的跡象。所以,對於這樣的漲停板,如果介入了要及時出局。
關注漲停板的機會和風險
漲停板交易是最為重要的短線交易方式,是無數短線主力和短線交易者的必爭之地。在諸多的股票交易書籍中,漲停板交易就是短線交易的代名詞。所以,這裏就漲停板交易作重點闡述,以使短線交易者理解短線交易的內涵和實質,以及主要的操作方式和獲利方式。
漲/跌停板是滬深證券交易所規定的、股價在一個交易日中相對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的最大漲/跌幅度。具體規定:普通股票的漲/跌幅為10%,ST類股票的漲/跌幅為5%,新股上市首日漲/跌幅不受限製。漲/跌停板製度原是管理層為抑製過度交易和暴漲、暴跌而設置的,但現在卻被主力操縱,以製造“短缺效應”或“恐慌效應”,達到影響股價走勢的目的。漲/跌停板的本質是多、空雙方爭鬥白熱化的表現,具有很強的助漲、助跌作用。在漲/跌停板表現出極端行情時,容易聚集市場人氣,造就“強者恒強、弱者恒弱”的市場現象。
由於漲/跌停板特定的市場內涵和交易特性,使得漲/跌停板成為了主力控盤的有力武器。從建倉、拉升、洗盤和出貨,幾乎每一個坐莊環節都可以通過漲/跌停板來實現主力操縱市場的目的。但對於短線交易而言,漲/跌停板卻具有無法抗拒的市場魅力,隻有它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利潤的最大化。自從中國股市實行漲/跌停板製度以來,幾乎每一隻股票都有過漲/跌停板的市場表現。即使是在股票跌停數量達到1 000家以上、上漲數量不到20隻股票之時,漲停板個股依然存在。這說明漲/跌停板的市場機會無所不在,為短線交易者提供了大量的參考資料和相應的規律。
但是短線交易者要注意,漲/跌停板是一個特定的市場現象,其本身是趨勢發展變化的必然結果,是市場曆史趨勢的延續,切不可僅僅以實時盤中漲/跌停板狀態來孤立地看待漲/跌停板現象,也不可以漲/跌停板的市場結果來求證其發生的原因。
漲停板交易的機會有很多,但總體來說,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麵:
(1)從市場機會來說:
①在牛市中,漲停板的機會比較多。
②在熊市末端出現超低反彈時,漲停板的機會比較多。
③當板塊集體走強時,漲停板的機會比較多。
④當某一具有重大影響的新概念剛開始出現時,漲停板的機會比較多。
(2)從個股階段來說:
①趨勢啟動時有漲停板機會。
當個股經過長期整理後從底部突然展現拉升行情時,或者啟動超跌反彈行情時,漲停板的機會比較多。但這種機會通常難以及時把握,而一旦能把握住,往往具有較好的收益。
②趨勢進行中有漲停板機會。
當個股處於主升浪階段時,漲停板的機會比較多,短線的收益比較大。一些超級強勢股則更是會出現連續漲停的壯觀景象,此階段是漲停板操作的最佳時機。
③趨勢末端也有漲停板機會。
趨勢末端個股的表現不盡相同,有些個股在趨勢的末端會做減速運行,有些個股卻上演毀滅之前的最後瘋狂。但總體來說,趨勢末端的漲停板機會比較少,並且風險很大。
漲停板交易的風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麵:
(1)即使是在行情啟動初期買入,也有可能是買在了主力的試盤階段,第二天很可能會被拖入繼續調整的階段,迫使虧損出局。
(2)即使是買在了行情的拉升階段,也不一定就會立刻暴漲,後期個股可能會邊洗邊拉,緩步走高,而短線資金則必須接受資金使用效率低下的現實。
(3)如果不幸買在了行情趨勢的末端,或錯把末端趨勢當作中部趨勢來進行交易,有可能當日即虧損20%,而次日可能根本無法出局,甚至3天虧損30%以上。
如何抓住拉高型漲停
在熊市或震蕩市中,市場往往失去了方向感,但率先漲停的股票卻可以明確告訴我們主流資金的最新動態和炒作方向。在大盤大幅下跌或橫盤震蕩期間,某些個股既然敢率先啟動,則往往意味著主力資金有備而來,並且實力強大;主力既然選擇了某種股票作為領漲品種,也就預示這類股票可能成為短期內的市場炒作熱點,同時具有巨大的上漲空間。因此,追擊漲停板,追擊強勢股,就成為了短線交易者的主要工作。
但短線交易的買點在哪裏呢?從理論上說,短線交易的買點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在開盤的一字形漲停處掛單買入,但買進股票的可能性很小;另一種是在拉高型漲停的股票中進行選擇,在個股高開後拉陽線的過程中買入,這個買入的時間段比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