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篇 短線煉金術——短線高手是怎樣煉成的(4)(2 / 3)

拉高型漲停股票的特征是:股票低開、平開或高開後,經主力拉升一度封到漲停板。盡管它們漲停的方式不盡相同,但基本上也隻有兩種表現方式:斜推式漲停和平台整理式漲停,其他樣式都是由這兩種方式演變的。

總體來說,拉高型漲停雖然屬於強勢的上漲行情,但是各個漲停的目的和意義是不一樣的。對於拉高型漲停股票的操作總結如下:

(1)密切關注高開2%以上的個股。個股高開,很可能是想開盤就縮短同漲停板的差距,方便後期快速奔向漲停板;也是給拋盤者一個信號,提示其不要過早賣出,配合主力輕鬆拉升;也是給市場跟風者一個信號,拉動其一起奔向漲停。

(2)密切關注高開2%以上的個股。要快速瀏覽其K線圖、均線圖、成交量、買賣掛盤、流通盤、市盈率、首筆成交數據、板塊性質、信息雷達等信息,同時迅速分析出股價的高、中、低位置,以及主力的意圖和介入的報酬/風險比,判斷哪一個最有可能迅速漲停並值得參與。

(3)不是什麼拉高型漲停板都有機會介入的,幾筆單子就使個股開盤漲停的情況防不勝防。出現這種情況後,短線交易者要調整心態,安心捕捉第二個漲停板。通常一隻股票率先漲停後,馬上就會有第二隻漲停的股票出現。

(4)越早封住的漲停板越有力度。此類繼續漲停的可能性很大,是主力準備好資金後精心策劃的結果。但是介入難度也最大,要求短線交易者在熟悉該股的基礎上做到手疾眼快,拉大委買差價。

(5)10時之後個股趨勢會逐漸明朗,如果股價此時距漲停板還有5%的差距,即使是大角度的衝向漲停板,但隻要有停歇,就往往會被拋盤壓回來,除非幾分鍾內直接封到漲停板。

(6)對於10時之後出現的台階式上漲行情,隻要不是距離漲停板很近,就可以耐心等待,一直要等到出現爆發性的成交量並且股價開始創新高時才可進入,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即:高漲幅+大角度+大成交量。但10時之後的個股漲跌,往往要看大盤和板塊的“臉色”。

(7)當個股前期的平台整理得較為理想而又距離漲停板隻有5%以內的空間時,在14:30之前都可以密切關注。這段時間內該股很可能衝漲停板,即使這是短線者搶盤的行為也不可怕。

(8)對於進行了平台整理之後衝擊漲停板的個股,如果剛衝到漲停板處又馬上滑下來了,要麼是主力在出貨,要麼是賣壓確實很大,多數情況下,該股後期難有很好的表現。如果是主力用漲停板吸籌,那麼往往是先封住漲停板一段時間,而後再打開漲停板以製造恐慌情緒。

(9)對於斜推式漲停,如果不是距離漲停板很近的時候,是不會快速漲停的,這是主力強勢吸籌的表現。雖然進入的機會有很多,但後續主力可能會反手洗盤,把當日跟風者洗出來。

(10)越晚封住的漲停板越沒有價值,多數是市場跟風行為或是短線搶盤行為。如果主力見跟風勢頭好,願意繼續拉升,那麼還可以做一段行情;如果不是,那麼散戶抬散戶是沒多大價值的。

(11)14:30之後的急漲行情不要輕易跟風,除非大盤在後半場出現了突發性的重大利好消息。如果是在這種情況下介入的話,第二日通常會有更多的後知後覺者來抬莊。

(12)對於9:40之前的快速拉升行情,少數是主力有備而來的結果,大部分則是主力試盤和誘多減倉的結果。主力有備而來,自然資金充裕,能成功封住漲停;但試盤的則一旦見勢不好就會撒手走人;而誘多減倉的則更是直接滑落,快速下跌。10~11點是多數主力見大勢而動的時間段,有經驗、有魄力的主力往往在此間快速展開攻勢,將大盤帶到較為穩定的環境,此時追漲的風險較小,但必須能準確判斷大盤走勢將繼續偏好。

注意,這裏隻列舉了漲停成功的走勢圖,沒有列舉漲停失敗的案例。這需要讀者按照同樣的思路自己去翻閱諸多個股走勢圖,獲取更多的經驗。但基本上來說,個股漲停失敗要麼是大盤不配合或板塊不吸引人的原因,要麼是主力誘多的手段或是主力試盤的結果,跟股價的高低位置密不可分。

如下圖,太行水泥(600553)在2008年11月連續漲停行情第一日,該股高開3%後略作下探後強力拉起,股價在分時走勢圖中幾乎以70度角上升,開盤後半小時內封住漲停,說明主力有備而來,其後的多個交易日內連續一字漲停,在這個案例中,要抓住拉高型漲停,就必須在股價未封住第一個漲停板時果斷跟進。

第 12 章

出貨行情早逃頂

分析出貨見頂征兆

當股價持續上升一段時間後,進入一個瘋狂期,市場上的獲利籌碼越來越多,獲利回吐性的拋盤會不斷增加,就會遇到相反的力量,物極必反,股價回落,這時就形成頭部。但在頂部形成之前,這種回吐所造成的股價回檔的幅度是有限的。

在一個升勢中,成交量的逐漸增長是很重要的,一旦成交量跟不上去則越來越多的獲利盤就會被拋出,於是造成股價的回檔整理,當這種回檔在一定限度之內時,投資大眾的心態仍能保持“逢低吸納”的狀態。如果股價出現較大的跌幅,就會喚醒一部分投資者的風險意識,使之產生獲利平倉、落袋為安的想法,而這種想法又勢必導致股價的進一步受壓,從而喚醒更多的投資者,如此循環大眾心態得以轉變,大市即會見頂。

因此,時刻保持清醒,冷靜地看待股價的波動,有助於及時看到即將見頂的征兆,從而避開風險,保住盈利。

根據操盤經驗,升勢即將見頂時的市場有以下特征。

1. 脫離價值

股價漲幅過大,個股股價翻倍,甚至達到十幾倍、幾十倍,價格明顯脫離其內在價值,未來價值被嚴重透支,到了度的上極限區,有強烈的價值回歸之勢。成交量明顯放大,甚至出現天量,但有個別個股成交量開始出現萎縮現象。有了這些現象,說明離頭部不會太遠了,散戶的炒作思路應以出貨和減倉為主。

2. K線大陰

在升勢之中,市場上人氣很旺,大家都不惜追高買入,一旦股價有回落稍顯便宜,理所當然地會被搶購的入市者承接住。因此,升勢在延續過程當中一般不會出現大的陰線,如果有一日K線圖上出現較大的陰線,說明市場上的人心有變,買與賣的力量正在形成新的對比。所以,大陰線的出現預示著市場已好景不長了。

3. 振幅加大

股價大幅上下震蕩,在升勢頂部多空雙方的正規力量相遇的區域裏,看多者買入勇氣未減,看空者忙於大量出貨。因此必然造成股價上下劇烈波動,並且這種波動的高點和低點都不斷降低,這種狀態製造了許多很好的短線機會。但是,由於是在頂部區域,這類短線的風險性也應當重視。

4. 擊穿支撐

重大支持位被打穿。一般來說,這裏指的重大支持位是總升幅回落3.82%處的價位,隻要這個重要位置被擊穿,甚至隻要日K線的下影線穿過此位,就足以說明市場上投資大眾的信心已被動搖。因此,在大升、特升之後,隻要股價有力量向下穿透支撐位,往往意味著走勢已經出現問題了。

5. 目標達到

目標達到就是股價達到了坐莊目標價位,這一點應該屬於莊家坐莊的商業秘密,一般投資者不可能知道,但投資者可以根據股價漲幅進行大致推斷。簡單地說,當我們買進一隻股票後,用幾種不同的分析測算方法獲得的都是某一個點位的時候,那麼在這個點位上就是目標價位。故當股價接近或超過所預測的目標位置時,就是莊家可能出貨的時候了。

6. 該漲不漲

在技術麵、基本麵都向好的情況下,股價卻不漲,這就是出貨的前兆。而且,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隻要是放量不漲,就基本可確認是莊家準備出貨。但是,有時成交量減少也是股價近頂的明顯表現,不過升勢中的第二浪及第四浪調整也會出現成交量的大幅度減少。因此,成交量下降不是判斷頂部形成的絕對依據,還要結合其他因素綜合分析。

7. 消息增多

正道的消息增多,報刊、電視、廣播和互聯網上的消息多了,這時候就要準備出貨。上漲過程中,媒體上一般見不到多少消息,但是如果正麵的宣傳開始增加,說明莊家已經萌生退意,要出貨了。大多數股票的上漲是悄無聲息的,讓投資者莫名其妙,可是股價高高在上時卻利好頻傳,比如重大資產重組或置換、優良的分配方案、業績大幅增長或向高科技轉型等閃亮登場。為什麼呢?目的隻有一個,配合莊家出貨賺錢。此外,市場輿論出現較嚴重的分歧也是出貨的市場征兆。市場輿論是投資者信心的反映,如果在對市場的信心上產生嚴重分歧,升勢很難長時間維持下去。因此,輿論的嚴重分歧也是大市處於頂部區域的一大特征。

在實戰中,如果有了這些征兆,一旦出現了股價跌破關鍵價位的,不管成交量是不是放大,都應該考慮出貨。因為對很多莊家來說,出貨的早期是不需要成交量的。

如下圖,風神股份(600469)在2007年9月6日股價放巨量向上突破,理論上應有一段上漲行情出現。結果不漲,第二天股價從高位下來,隨後果然連續暴跌。這就是形態上要求上漲,結果不漲,這些都是出貨的前兆。

分析主力高位派發手段

高價位區域是莊家最理想的派發區,莊家將股價炒高後,極力營造樂觀氣氛,激發市場人氣,趁著散戶買盤的積極湧入,莊家不斷地在暗中出貨,使股價出現回落走勢。然後,莊家停止沽售,反手做多,創造強勢反彈行情,設計美麗的技術陷阱,市場仍維持十分樂觀,誘導買盤介入,莊家從而可以在更高的價位繼續進行派發。這時成交量大增,將大部分籌碼在這一區域集中進行套現,交投十分活躍,形成成交密集區,並創下近期甚至是曆史天量。當莊家基本完成派發任務後,股價步入下跌不歸路,在日K線圖上形成雙頂形態。

莊家坐莊意圖:由於股價的大幅上漲,散戶沉浸在獲利的喜悅之中,這時莊家悄然出貨,使股價滯漲回落。當股價回落到一定位置時,莊家發現有不少買盤介入,就將股價重新拉起。這時散戶發現股價再次拉升,而紛紛介入做多,由於買盤不斷增加,盤麵十分活躍,莊家的籌碼就可以在高位得到兌現。

如下圖,吉林森工(600189)股價經過大幅炒高後,人氣完全被激活,莊家獲利極其豐厚,這時莊家在高位放量出貨,股價出現回落。不久,莊家又將股價迅速拉起並創出新高,隨著跟風盤介入的增多,莊家借機在高位順利出貨。

分析主力中位派發手段

中位派發階段可以分為:峰前派發和峰後派發兩種。

1. 峰前派發

莊家在拉升過程中,股價尚未見頂時就邊拉邊派。莊家比散戶有優勢得多,能體會到盤麵的許多情況,當感覺到股價繼續上行壓力加重時,就隨時進行派發,減輕倉位;或者股價將要達到目標價位時,就提前實施派發計劃。因此,在技術上製造許多假象,如向上突破、放量陽線、黃金交叉等,股價並沒有出現持續性上漲,隻是保持盤麵活躍和維持市場氣氛而已。

由於莊家手中籌碼相對比較集中,無法保證可以在高位全部派光,或者是由於市場不穩定的因素較多,使莊家有時無法完成預定的目標,因而莊家預先就在拉升過程中逐步減倉,以便在突發因素來襲時可以盡快將倉尾貨盡數拋光,降低坐莊風險。

2. 峰後派發

莊家經過高位派發之後,手中仍有不少籌碼,此時股價已下跌了一個或幾個台階,這時莊家會再度將形態做好,吸引在高位介入的投資者進行回補及場外資金入場。在技術上穩住重要的技術關口,一方麵停止拋售;另一方麵積極護盤,讓投資者感到股價已經止跌,同時做出一些典型的箱形、圓弧形走勢,誤導投資者以為股價結束調整,即將展開又一輪升勢,從而盲目殺入,使莊家的派發活動得以繼續進行。

股價經過前麵的大幅拉升,吸引了不少的跟風盤,市場人氣較高,盤麵較活躍。這時莊家停止拉升股價,悄悄向外出貨,使股價出現回落。由於莊家掌握了大量的籌碼,還沒有全部派光,因此封堵股價大幅下跌,將股價維持在高位走勢,構築新的技術圖形。許多散戶以為技術形態完好而繼續持股不動,或繼續買進做多。莊家在散戶不知不覺中,基本完成出貨任務後,就放任股價下跌,使股價出現熊市走勢。

如上圖,國元證劵(000728)股價炒高後見頂回落,然後維持橫盤走勢,在技術上製造蓄勢待發的假象,讓散戶積極介入,隻要有接盤莊家就給貨。當出貨接近尾聲時,便放棄護盤,甚至刻意向下砸盤,把散戶套牢於高位之上。

分析主力低位派發手段

如果莊家手中的籌碼非常集中,在進行了高位和中位兩個階段的派發之後,手中仍有一小部分籌碼,這時由於莊家的預定目標已基本完成,獲利非常豐厚,常常會將最後的一些倉底貨不計成本地大甩賣,以求資金的盡快套現。

從盤麵上看,出貨特征十分明顯,以大手筆的拋單明目張膽地顯現,股價下跌的幅度非常快,有時甚至以跌停板的形式大肆賤賣。有時莊家利用手中最後的籌碼極力壓低股價,將股價打回原形,為下一次卷土重來作準備。

莊家拉高股價目的是想在高位出貨,以使得利潤最大化。那莊家為什麼在低位派發呢?原因可能有:由於莊家實力不大,在高位難以維持股價走勢,不得不將股價向下放;或者操盤手法粗魯,在高位出貨時,被散戶察覺,驚動了散戶,使散戶先於莊家出局;或者因外部因素出現變化,導致股價下跌。需要說明的是,這裏所講的“低位”,是相對當時股價所處的位置而言,當股價真正見底後,這個位置又是中高位。

如下圖,廣東鴻圖(002101)在頂部完成峰後派發後,曆經數浪下跌,股價已經跌得麵目全非,從30.87元多一路下跌至13元多,跌幅超過50%,算是夠慘的了。正當散戶“逢低”介入時,莊家在此依然不停地往外發貨,股價再從13元多開始下跌到5元多才企穩。真可謂“股價下跌沒有底”。

分析見頂日K線盤口特點

股價經過飆升行情後,繼續上行遇到了巨大的阻力,同時也積累了豐厚的獲利盤,股價就會見頂回落。常見的日K線盤口:開盤,經常以跌停板開盤,且全天封盤不動,或連續大幅跳空低開,且跳空缺口近日不予回補,交易時股價逐波走低,直衝跌停價位附近,盤中籌碼鬆動,上行壓力明顯增大。盤中,股價出現一波上行後,很快就被賣盤壓下,股價呈逐波下探之勢,基本運行在前一日收盤價下方,股價反彈受當日均價壓製明顯。收盤,股價往往以最低點或次低點收盤,下跌勢頭十分強勁。日K線經常出現“一”形、“上”形或大陰線。莊家實力不大、控盤程度低的個股將快速脫離底部,步入下降通道;莊家實力強大、控盤程度高的個股,出現盤頭走勢,構成複合形頭部。

分析出貨分時走勢圖盤口特點

出貨分時走勢圖盤口特點:

(1)化整為零。有耐心的莊家每次隻賣2 000~8 000股,根本不超過1萬股,幾乎所有的軟件都不會把這種小成交量統計成莊家出貨。

(2)多賣少買。操盤手拋出99手,同時買進1手,在顯示的時候,就是成交了100手,而且是按照買入價格成交,一般軟件會統計成主動買入的量。這是莊家利用紅箭頭、綠箭頭來蒙騙投資者。

(3)大幅砸低。莊家將股價砸低到一個低點,然後在此價位出貨。如目前價格是11元,有的操盤手會突然用巨量將股價砸到10元,然後股價回穩再緩升,買進的人以為揀了便宜,沒有買的人以為也可以揀便宜,所以積極在10元附近掛買入盤,然後操盤手可以再次賣出大量股票。由於股價是突然下跌的,所以買進的人多,操盤手可以出的貨比較多,而且實際上10元就是他預定的出貨價格。

(4)先吃後吐。操盤手先把股價拉高到目標利潤線以上的5%~10%,而且在高位放出大量,並顯示買盤量,多數人以為莊家在買進,風險不大,所以也跟風買進。然後,莊家開始出貨,股價逐漸下跌。在這裏,莊家在高位買進的可能確實是實盤,但隨後他可以在目標出貨價附近拋出很多貨,這是很劃算的。

(5)跌停打開。開盤以巨量直接封於跌停板,接著莊家用巨量買入,許多人一看股價即將打開跌停板,生怕買不到股票而紛紛跟進。這種方法的辨別就是:如果不是出貨,股價常會立刻複原,你根本就不可能買進來。如果你居然在跌停板附近從容買進許多,以後可能就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6)漲停出貨。莊家把股價拉升到漲停板附近,然後故意在漲停板上放幾十萬或者上百萬自己的買單,等待追漲的人掛買單,有的時候還自己吃掉一些。當盤中堆積了許多散戶的買單時,莊家把自己的買單逐漸撤掉,放在最下麵(按照時間優先原則,先掛上去的先成交)。然後掛出賣單,將籌碼一股腦兒塞給散戶,如果沒賣完,為引誘散戶買盤,莊家再在漲停板價位處虛掛巨額買單,這樣反複操作自然可以達到高價出貨的目的。所以,如果一隻股票在漲停板上的成交量比較大,就是出貨的跡象。因此,散戶千萬不要盲目地追漲殺跌,以免上當。明智的做法是仔細觀察盤口、漲跌停後是否迅速關門、成交量大小、換手率高低,然後再決定操作方向。

(7)買單推進。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盤口現象,操盤手在每一個買盤價位上掛幾萬甚至幾十萬的買盤,促使股價逐步上移,總會有沉不住氣的人勇敢買進,其實上麵的買盤都是莊家自己的,因為持倉者都想賣最高價格,所以,你如果買進來,那就離下跌差不多了。要注意:多數人認為大單推高是莊家拉高的方式,其實這是一種出貨方式。

(8)尾市拉高。在分時圖上,股價前市一直走勢平淡,但在臨收市前半小時或者更短的時間內,突然出現一波放量的急速拉升,在K線圖上出現一根放量上漲的大陽線,而此時的大盤並無明顯異動跡象。但第二天該股卻出現低開低走,之後一連數個交易日也是呈現出明顯的走弱跡象,令人費解。那麼,這種走勢的盤麵意義究竟何在呢?

這種走勢一般出現在大盤疲軟的情況下,而且是在個股圖形的中部或平台附近,這時的尾市拉高帶有明顯的欺騙性,往往是莊家出逃的前奏,拉高的主要目的是吸引跟風盤,隨後不可避免地出現連續下跌。如果這種走勢出現在個股的平台整理區域,後市極有可能出現平台破位下行的走勢,持股者宜迅速止損出局。如果上述情形出現在圖形的高位區域,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表明該股已經處在頭部區域。

(9)買單托盤。在一些個股累計漲幅比較大的情況下,盤中的委托盤會出現另一種異常情況,開盤之後股價震蕩下跌,當跌到一定幅度時在買檔位置出現大筆買單,好像有莊家在吸納,股價無法繼續下跌。但在這個位置股價反彈時明顯無量,而且從成交明細來看盤中主動拋盤(內盤成交)較多,而且股價重新下跌時拋盤踴躍。雖然在某一價位有強大的買盤托著,但股價總體呈下跌趨勢,則很可能是莊家出貨的先兆。原因很明顯,如果隻是護盤的話,就不應該在低位象征性地掛單,一麵是買盤非常強大,一麵是反彈無量,這本身就是矛盾的。所以投資者在盤中見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小心為上,先出局了事。

如上圖,力合股份(000532)在2008年3月12日摸上29元高位,其後開始出貨,為了不使散戶恐慌,主力在3月19日開始製造一個假反彈,假反彈行情中最後一天3月25日,主力在臨近收盤最後1分鍾將尾盤上拉4%,當日K線收出小陽。這種主力刻意做盤的動作暗示了出貨意圖。

分析見頂價量關係

盡管莊家出貨手法多變,但總會在盤口出現一些現象。在價方麵,股價先迅速下跌一個台階,不給散戶任何思考時間。質變之初力量較弱,常有反複。在量方麵,從天量逐漸縮小,但總體規模仍是較大的。如果錯過了大勢提供的最佳出貨時機,也會出現低量出貨、自然出貨,即有人買就出,能出多少是多少,在未達到出貨的總量之前股價一般不會大幅下跌。如果在拉升末期見量太大,且升幅較高,也會出現出貨量。量價方麵要把握以下幾點:

(1)價漲量增。股價經過一段長期升勢後,突然爆發一輪急漲升勢,成交量顯著增大,然後股價又突然向下反轉。表明莊家拉高股價借勢大舉沽貨,短期慎防見頂,應考慮將獲利貨沽出。

如果在尾盤出現價增量增,在下跌的初期,一旦均線形成空頭排列,這種價量俱增的尾盤少見,即使有也多為莊家拉高出貨的行為,不宜追漲,如果這種尾盤發生在跌勢末期,是反彈征兆,由於沒有經過長期的橫盤,這種反彈不宜看得太高。

如果在下降趨勢的盤局中,尾盤出現價量俱增,要視30日均線的位置與角度,若30日均線走平,且與10日均線相距較近時,這種盤麵表現多為結束調整信號,可介入,次日有望上攻均線。若30日均線尚未走平,這種尾盤可視為反彈行情,中線不宜進場。

(2)價跌量增。股價下跌而成交量增大,價量出現背離。此時有三種啟示:

①若股價在跌勢初段或下跌趨勢中段,出現價跌量增,反映沽壓沉重,後市仍看跌。

②若股價原先處於升勢,突然止升下跌,而成交量有小幅度的增加,顯示高位承接開始乏力,但這未構成股價立即轉向的變化,故宜先行觀望。

③若股價原先處於升勢,突然止升下跌,且成交量大幅度增加,可視為大戶出貨的舉動,後市看跌,持股者應趁最後機會先行沽貨套利。

如果在尾盤出現價跌量增,投資者應視周RSl的位置而定,若周RSl未處低位,而跌勢中尾盤出現價跌量增,仍是恐慌性拋盤,次日也必將低開盤,因此,不宜搶反彈,而應果斷離場。若周RSl已進入超賣區,在尾盤無重大利空的條件下,價跌量增,有可能是莊家的誘空行為,一旦次日出現平開或高開的情況下,反彈有望展開,投資者可擇機而入。

如果在下跌趨勢的盤局中,尾盤出現價跌量增,該盤麵如果發生在一個調整時間等於或大於下跌時的時間,要慎防誘空行為,不宜貿然殺出,應視次日的盤麵變化再作抉擇;若此種尾盤發生在一個調整時間小於下降時的時間,這種盤麵多為弱市特征,次日繼續下跌的概率極大,不宜搶進做反彈攤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