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市場過度反應是最好的賺錢時機(1 / 1)

在股票市場上,尋求別人還沒有意識到的突變。

在股市中,政策調整、GDP快緩、通貨脹縮、贏利變化等,都構成刺激源。而這些刺激源對股市構成的衝擊有時候是很小的,但市場卻因此產生了超出預期的恐慌或者樂觀情緒,這種現象,被稱為市場反應過度。

作為當今世界上最成功的投機投資者,索羅斯的投資者理念之一就是不要受市場情緒的幹擾,無論投資發生怎樣的變化,他都能冷靜地麵對問題。當金融市場處於強市或者弱市時,他總能保持淡定的心態,從不因為別人的看法或者觀點而改變自己的決策。索羅斯對金融市場有著與生俱來的判斷力和獨特的洞察力,這種時刻保持高度警惕的投資狀態,使他在一次又一次的投資過程中獲益匪淺。

利用反射理論來發掘過度反應的市場是索羅斯所擅長的事情。當市場形成新的趨勢之後,在自我推進加強到最後走向衰敗的過程中,抓住市場變化趨勢的轉折點,這正是索羅斯獲得豐厚利益的投資時機。

其實,過度反應的市場,其形成主要是由於順勢而動的跟風者所形成的主流偏見對市場所形成的推動,跟風者的行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卻同樣能使市場自身的趨勢加強。由於市場因素複雜,不確定的因素越多,隨波逐流於市場趨勢的人也就越多,這種順勢操作的投機行為影響就越大,這種影響本身也成了影響市場走勢的基本麵因素之一,風助火勢,市場被投資者誇大的偏見所左右,兩者相互作用令投資者陷入了盲目的狂躁情緒之中,趨勢越強,偏見偏離真相越遠,實際上也使市場變得越來越接近脆弱。過度反應的市場必然會造成盛衰轉折現象的發生。

索羅斯認為,盛衰現象形成的主要順序特征是:第一,市場發展的趨勢尚未被認定。

第二,當趨勢被投資者所認定後,將逐漸加強市場趨勢的發展並形成自我推進過程。隨著這種趨勢和投資者認知上的缺陷和偏見的不斷影響。

偏見將會日益加深。當這一過程達到某種臨界點時,將會產生極度不平衡的狀態。

第三,可以對市場趨勢的變化進行測試。市場趨勢和投資者的偏見都能夠通過外界的各種衝擊而得到測試。

第四,確信度的不斷增強。假如投資者的偏見和市場趨勢能夠承受住外界的各種考驗,而依然未曾動搖的話,將會急速增加確信度。

第五,實際情況與認知的破裂。投資者的觀念和實際的情況發生了偏離,這時意味著高潮將要來臨。

第六,自我推進的過程發生了逆轉,逐漸向反方向發展。這時,投資者對市場趨勢的看法不會對市場起到推進的作用,造成原本的趨勢處於停滯的狀態,另外一種新的趨勢重新開始影響市場。一旦投資者對原本的市場趨勢失去了信心,市場便會向相反的方向逆轉,此時就會形成股市反射的轉換點。

在投資市場中,尤其是對於農產品市場,市場波動周期相對比較短,季節性因素會對市場造成較大的影響,經常會出現盛衰交替的現象。因此,投資者往往會過高地估計其價值,市場出現極度狂熱的狀態。導致該種類的股票出現持續的上漲或下跌趨勢,而回調時間和空間卻十分有限。

這種情況必然會造成盛衰交替現象的發生。

20世紀70年代,當時美國大豆的價格上漲至每噸1000美元。幾乎所有的投資者都對此表現出極度的樂觀,他們認為美國大豆的價格將會繼續上漲到每噸1400美元,或者是每噸l600美元。盡管當時的股市已經處於牛市的晚期,但是,讓投資者意外的是,美國大豆的價格卻依然在不斷地上漲。因此,大部分投資者都認為其價格上升的空間還並未到頭。正是由於這種心理使投資者產生了認知的偏差,此時美國大豆的庫存能力被過分地低估。最後因為其價格過分地被投資者高估,造成股票市場由勝轉衰。美國大豆的價格突然開始大幅地下跌。這種情況使當時的許多投資者都陷入了危機之中。

由於索羅斯善於從混亂中尋找投資機會,因此,通過對股票市場盛衰交替的變化,他總是能夠抓住投資的最佳時機。20世紀80年代,由於公開競標某家上市公司,使這家上市公司的價值被投資者重新評估。因此,各大銀行都願意向其他投標者發放貸款,結果使出價高於其實際的價值,造成市場的混亂。這時,索羅斯判斷出市場將會逐漸崩潰,所以他立刻將這家公司的股票全部拋售,以避免陷入這場危機之中。

索羅斯認為,市場主流的偏向越大,市場的波動也會越大,造成的影響也會很大。這時,如果投資者能像索羅斯那樣,可以迅速抓住市場盛衰交替的時機,適當地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按照計劃進行投資,便能在混亂的市場中獲得良好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