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把握最好的買入時機(1 / 1)

隻有當市場條件成熟時股票價格才會上漲。

雖然曾經在倫敦經濟學院學習過,但與一般學生相比,索羅斯總是在批判那些大學校園裏流行的投資理論過於理想化,這些理論總是把活生生的金融市場簡化成了課本的公式。事實上,索羅斯很少受到其他流行的投資理論的規限,但這並不表示索羅斯的心中沒任何買賣法則。剛好相反,他運用著一套原則,隻是這套原則是活的,不是死的,在使用理論的時候,要同時分析當時的市場情況,才能準確運用。

有時候由於市場走勢並未被認定,對有關於市場走勢的判斷就會遲疑不決。但這未必是趨勢的線索還沒有出現。有時是受意識的限製,在客觀上未能找到證據,有時則是由於主觀上一相情願的想法,與現實之間有矛盾,因而拒絕承認自己不願接受的事實。但是,當市況趨勢慢慢變明確了,那股推動的力量便會相當強大,這力量也可以說是偏見和錯誤的結果。最終幾乎是一麵倒,也許僅有少數人冷眼旁觀,並不認同。

每一位投資者都會有錯誤的觀念,而這些錯誤的觀念容許市場刺激他們的情緒,令他們情緒高漲。如果市場順著這些人的觀念發展,他們就歡喜若狂;但當市場逆著他們的想法發展時,卻又會出現沮喪、失望,甚至憤怒的反應。此時人們的情緒是盲動的。當人們情緒強烈時,理性就會暫時性的喪失調節能力,以至更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錯上加錯。也就是激烈的情緒引起激烈的行為,因而流於極端。例如,原先是相當看好大市的,忽然市況不利,大市轉淡,價格下跌,招致損失。由於心有不甘,所以便走向另一個極端,對大市極度看淡。相反,原先看淡大市,卻忽然有轉機,有人贏得不少利益,卻見自己錯過,瘋狂入市。

這種激烈的反應並非僅僅發生在少數人身上,而是會發生在很多人身上,往往會形成一種集體心理。他們一窩蜂地入市,或是一窩蜂地沽貨,就會造成價位大幅地升降。這些投資者多是懷著羊群心理,追隨大隊走,並沒有做多少考慮和分析,覺得跟大隊走較有安全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多是由於市場有太多不明確、不穩定的因素。

索羅斯指出,當股價起落不定,反複無常的時候,機會就要降臨。

股價起起落落,未能認清方向,是由於買盤和賣盤之間進行拉鋸戰,勢均力敵。但是這一局麵不會維持太久,到了某個階段之後,其中一方的力量就會突出,於是股價會向上衝或向下跌。這需要小心確認走勢,若認定為升市,便可以考慮入貨,認定為跌市,也可以及時沽空。如果股價一路下跌,就要注意何時到底。比如,在股價下跌數天之後,跌幅收窄,成交量相當少,此時股價就已經見底,是入市搏反彈的好時機。但對於那些完全沒有實力的垃圾股,卻要小心考慮。一般來說,股票價格到了最低位,還可以有機會回升;若未能分析獲得該股是否可以回升,便不妨保持觀望,發現股票現出升勢,才大舉入市。

索羅斯哲學觀點的核心精神是關注投資者的心理。他對自己的這種投資哲學並不意味地秘而不宣,他也有公開示眾的投資哲學和技巧。因為市場是由投資者組成的,一切投資工具價格的升降,都是由投資者的集體心理與集體行為構成的。在看好的情緒的影響下,投資者會隨大勢入市。這樣往往會造成大量買盤湧現,因而推高了價位。在看淡情緒的影響下,他們又會大量沽空,以至大量沽盤湧現而推低價位。

市場反應越大就表示投資者越應該投資。因為這些反應意味著混亂,混亂也就意味著有強烈的升跌,有投機賺錢的機會。如果先前有強烈的看好情緒,那麼,便要注意強烈看好以後可能出現的強烈看淡。反之,在強烈看淡的情緒之後,也會隨時有看好的情緒發生。

買入任何投資工具,都需要把握時機,在最低位上入市,總會有點收獲。索羅斯的任何入市行動,都是來自觀察了解的結果,把握當時的市場趨勢才是最重要的。同時,需要明確的是,大戶更具有左右價格升降的力量。此外,索羅斯在尋找入市時機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心法,就是經常進行角色扮演。比如,他考慮入市時,先嚐試少量買入一些。作為賣家,看看自己有些什麼感覺,感覺一下是否容易脫手沽出。同時,他還會從買家的角度,感覺是否容易接受。如果感覺不錯,那麼便可視做適合入市的時機。

事實上,索羅斯總是和市場上的大多數人“唱反調”,他總是比別人提前買入。在索羅斯數十年的投資事業中,有很多次都是趁大家還持悲觀情緒時,他率先入市。他明智地在低價大手入貨,等到後來價格大升時,入市價和沽出價之間的差距極大,於是所賺的便遠比其他投資者多。但索羅斯的這種“唱反調”的行為並不是故意標榜,而是有著科學的前提和依據的。他要先進行深入的分析,要對政治經濟等多方麵的因素進行宏觀的分析判斷,然後才會在綜合其他各種因素的情況下,謹慎地做出投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