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3 / 3)

惠普新任女掌門人卡莉說:“這是一個你每天都要必須爭取的事情。你就是不能說那是想當然的事情。信任和忠誠對我們來說是不可思議的競爭優勢,但它需要你每一天都要去爭取它,去保護它。”

那麼,如何做到恪守承諾、按時兌現你的諾言呢?不妨參考下麵的三個步驟:第一,在做出任何承諾之前要深思熟慮。如果不能肯定自己能夠實現就不要承諾,承諾要全心全意,要保證它能不折不扣實現。當你說:“幹完這件事,我給你加薪。”你心裏就要確保這個承諾能兌現。

第二,牢記兌現的時間,按時實現自己的承諾。

第三,如果發生了你事先難以做出合理預見的事情,而使你不能兌現承諾的話,應該立即開誠布公地與接受你的承諾的人重新進行商洽。這件事要盡快做,不要等到火燒眉毛之時。

如果人們知道你一般總能恪守承諾,而在無法實現時也會盡可能和他們進行協商,他們就會相信,你是一個可以依靠、可以信賴的老板。你的命令不是聖旨,但你的承諾卻有著沉甸甸的分量,對於你不能實現的諾言,最好今天就讓員工知道,不要等到該兌現時,才強調不能兌現的客觀原因,那樣會讓他們失望的。我們推崇的是許下諾言並勇於兌現諾言的守信作風。一個成功的老板,不應該隨便亂開空頭支票,既出言,則必兌現。

要明確管理的責任,並勇於承擔

國外一家權威谘詢機構做過統計:一家業績出色的公司,管理者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占40%以上。這些數據恰好符合著名管理大師戴明博士的觀點:“企業出現的問題,有82%是由於管理原因直接造成的,剩下的18%也可以從管理上找出原因。”

都說權力越大,責任就越大。企業的中高層管理者,能力上必然要強於普通下屬,因而將企業經營失敗的主要責任歸咎於下屬自然是說不過去的。管理者作為一個部門甚至一個分公司的頭兒,得了紅花要給自己戴,惹了黑鍋也要由自己來扛。

管理,說白了就是構建和保持一種良好的工作氛圍,使每個員工都能在這個氛圍中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標。管理者實際上是一個環境工程師,其設計營造出來的環境,會直接影響一個部門、一個公司業績的好壞。再形象點說,管理者是一把大雨傘,把所有的下屬都聚在自己的傘下。如果雨傘本身質量好,又放對了位置,下屬在這樣的雨傘下自然雨淋不著,太陽曬不著,做事有勁頭。如果雨傘破破爛爛,太陽出來汗流浹背,雨天淋得一塌糊塗,如此糟糕的環境下,下屬怎麼能有心情做事?

海爾的老總張瑞敏說過:“幹部就該為下屬創造一個充滿活力的氛圍。”管理者若想當好這把大雨傘,為員工創造出充滿活力的環境或氛圍,就必須明確三個事實:第一,管理者不是官兒,而是服務人員。

現代企業認為,管理者不再是靠個人意誌領導團隊,更多時候他要為下屬著想,為他們創造好的工作條件和發展機會,為下屬多提供“服務”。

許多管理者,往往把下屬當成自己的對立麵,這種想法顯然是不對的。現代企業的員工普遍接受過高等教育,如果一個管理者過分喜歡顯示派頭,唯恐下屬不知道他是當“官兒”的,結果隻會遭到下屬私底下的鄙視和不服。身為管理者,重要的是謙虛的風範,而不是耍威風的表現。

說到底,管理者不是官兒,而是服務人員。一個真正合格的中層管理者,首先應該把自己定位為一個為下屬提供服務的人,給下屬一個好的做事環境,充分發揮他們的能量,而不是做所謂的“領導”。

第二,管理者不是自己做事,而是組織大家做事。

某機電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生產和銷售高低壓電器設備的專業化公司,成立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公司有員工30餘人,3位銷售人員,銷售方式基本上是利用老總的關係再加上業務員的推銷。2003年公司年銷售額為1 500萬元。

北京某高科技公司是高速公路、電信等收費係統的供應商。該公司的營銷副總年個人業績過億元,由於素質好、文化層次高,公司客戶大部分都是由他搞定。該行業接觸的都是局長、處長和老總,其他業務人員沒有經驗搞不定,所以該副總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但公司業績卻始終差強人意。

上述兩個案例中的管理者工作都非常努力,也很善於利用關係,公司主要是靠他們兩個人的業績在支撐。遺憾的是,企業苦苦經營多年所取得的成績實在令人不敢恭維。做銷售出身的管理者,如果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大業務員”,更多的是奔赴一線,直麵客戶,自己把訂單拿回來,那麼他所管理的企業必然是發展不好,難以實現規模化和產業化經營。這種管理者有組織而不利用組織,站在組織者的位置上而不組織,隻是利用個人的力量,而很少利用組織的力量。

假設這種管理者能夠真正組織、指揮和帶領一批人去做業務,即使這批人沒有他本人優秀,但是堅持下去結果會如何?隨著業務員的成熟和發展,公司業績完全有可能呈幾何級數增長。現代企業管理者的角色就是不要自己做事,而要組織大家做事。通過招聘、培訓和管理,指揮一個團隊去取得更大的成功。

第三,管理者要做整個係統的構建者,讓每個下屬都成為英雄。

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企業越來越需要依靠團隊和係統來生存和發展,每個團隊或者係統中的個人分工力求越細越好,而管理者的主要職責就是構建係統。當管理者構建的係統能夠如流水線一般健康和諧地運轉,就證明了他的工作是成功的。

很多管理者認為自己的企業“不行”,需要通過外聘職業經理人來管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意識到根本原因是其構建的係統不行,或者說係統根本沒有構建起來。當企業係統沒有構建起來的時候,管理者就會發現到處都是問題。我們一定要深刻地理解企業不是靠一個人去支撐的,而是靠整個係統去支撐的。

針對大客戶銷售,企業如果沒有建立清晰的業務模式,尚未形成自主開拓市場的能力和造血功能,營銷隊伍的培訓、薪酬、激勵及考核製度支離破碎,那麼麵對業績和利潤下滑,麵對強大的市場競爭壓力,管理者縱然使出渾身解數,也會於事無補。作為管理者,我們必須清晰地認識到,企業出色的原因不是管理者個人出色,而是其構建的係統出色。任正非、張瑞敏、柳傳誌很卓越,其背後更深刻的含義是他們構建的係統卓越。

大量的管理實踐證明,一名優秀的管理者,必須是上述三點要素的結合體,這也是現代企業對於管理者作用的最基本定位。隻有明確認識到管理者的作用,我們才有可能把手下人管到位,把工作做到位。

重要的是管理自己,而不是領導別人被譽為“地產界思想家”的萬通地產董事長馮侖一針見血地點出了管理者的首要任務:“重要的是管理自己,而不是領導別人。”

“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一套在現代企業裏已經行不通了,管理者必須首先把自己管好,讓自己變得優秀,才有可能把人管到位,把事情做好。

每個管理者,都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麵實施卓有成效的自我管理:第一,控製自己。

對自己的前途感到灰心失望、信仰破滅,對別人產生嫉妒甚至仇恨的不良情緒,其副作用是巨大的。在管理者的成長道路上,最大的危險不是來自對手,而是來自不良的情緒。身為管理者,你會不會因為下屬的工作出現失誤而大發雷霆?你有沒有因為與家人發生不愉快,而把一張陰雲密布的“老K臉”帶到了工作崗位上?如果有,你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呢?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你對自己的一言一行缺乏應有的控製,經常失去管理者應該具有的冷靜和理性,任憑自己被情緒驅使。管理者一定要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穩重大方,慎重於一言一行,遇到多大的事情也不要大驚失色,因睚眥小事而引起的心理細微變化更不能顯露在外。

如果你在處事時,總是感性大於理性,下屬會認為你是一個幼稚、膚淺和不稱職的管理者,心裏對你嗤之以鼻,根本不想與你建立良好的關係。更有甚者,你的喜怒無常,不僅影響工作,還會招來下屬的忌恨,這對領導者來說是非常不利的。下屬對你的不滿,往往會使你在工作中進退維穀、寸步難行,稍有大的動作就會碰得頭破血流。所以說,在工作中管理者要做一個喜怒不形於色的人。

第二,反省自己。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都會有犯錯誤、迷失方向或者判斷錯形勢的時候。“隻有國王不會犯錯”,這是英國人的幽默,實際上他們的國王不僅犯了錯,而且還是極其愚蠢的錯誤,否則,查理一世就不會被送上斷頭台了。

既然一個人免不了會犯錯,那麼這個時候,能否自我反省,是否善於自我反省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作為新主管,在工作中肯定會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果能夠做到經常反省自己,發現自己的不足,精益求精,你肯定會迅速成長起來,為以後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成功在某種程度上說,就是一些良好的習慣形成的結果,而反省自己是新主管首先應該具備的好習慣: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好的方麵精益求精,不妥當的地方力求改進。

加拿大工學院的一名畢業生在建造一座鐵橋時,因為失誤導致鐵橋斷裂倒塌,母校聲譽受損。學院得知此事後倍感痛心,不惜重金將報廢的鐵橋買下,用這些廢鐵製成了百萬枚校恥紀念戒指。每年該校學生畢業時,校恥紀念戒指就與畢業證書一道發給畢業生,以此來警示學校的每個畢業生,時刻注意反省自己,在工作中尊重科學,敬業精業,避免再次發生橋毀人亡的事故。

反省不僅是一種自我檢查的活動,更是一種學習能力,是你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的前提。反省的過程,就是自我學習和完善的過程。沒有良好的反省能力,不具備自我反省的意識,你就很難認識並改正自己所犯的錯誤,從而影響自己的職業發展。

平時看似風平浪靜的時候,你也要時刻反省。“千裏長堤,潰於蟻穴”,許多危險因素往往是從小變大,到最後變得無法收拾。要想防微杜漸,就應該做到“一日三省”。

美國通用公司CEO韋爾奇雖然工作很忙,但是每個星期的星期六晚上,他總要抽出一晚上的時間,把自己關在書房裏,安安靜靜地檢查反思自己:自己在工作上有什麼地方沒做好,哪些地方今後應該改進,自己有沒有武斷地做出決定,等等。對於這每周必做的“功課”,韋爾奇的理由是:若每年檢查一次實施成果,則一年隻有一次機會可以改正錯誤;若每月檢查一次,則一年有十二次機會改正錯誤;若每天衡量一次,則一年就有三百多次機會改正錯誤。所以,每天衡量次數增多,機會當然會相對增加。因為韋爾奇的工作實在太忙了,所以隻能一周一次。正因為這樣,韋爾奇才能領導著危機重重的通用公司一步步走向輝煌。

韋爾奇之所以取得這麼大的成就,不能不說這和他堅持自我反省有著巨大的關係。

一代名主唐太宗曾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中國文化中早就有“鏡考”一說,意思是以前人的得失考校自己的行為。可見鏡子在中國文化思想中,具有修身反省的意義。人們每天都要照上好幾次鏡子吧,可是在照鏡子的同時反省自己行為表現的又有幾個人呢?如果人能利用照鏡子的機會,利用照鏡子的時間來常常反省自己,就一定能夠獲得職業的良好發展。你可以去按照下麵的兩種簡單方法去做好自我反省:首先,每天在筆記本上做記錄:我今天哪些地方做得不錯?哪些地方做得不太好?為什麼沒做好?為什麼能做好?做好的事情能不能做得更好?做不好以後該怎麼做好?……然後給自己做個總結。每天或者每周都要抽出時間來做筆記,然後參照上次記錄,看看自己是否有進步。

其次,利用每晚臨睡前的5分鍾~10分鍾進行反思。坐下來,參照時間安排表,快速回放一天的情況,並決定第二天必須做的幾件事,然後每天早上再用15分鍾讓自己集中精力,複習你將要完成的任務。

第三,激勵自己。

絕大多數人不相信他們自己有能力實現願望,因而他們也從不激勵自己,反而是在關鍵時刻告訴自己:“你不行的,還是別做白日夢了”,“我天生就是如此,再努力也沒用了”……這些消極的語言不僅使他們喪失了自信,同時也封住了他們的潛能。在職場上成功的總是那些善於激勵自己的員工。

成功不屬於那些妄自菲薄的人。它偏愛那些相信自己並時刻激勵自己前行的人。激勵自己的方式有很多種。你可以通過各種信息來鼓勵你的身心、振奮你的精神——當你知道某些名人有一萬個消沉的理由卻沒有消沉的時候,你就不會因為一些瑣事而過分煩惱;當你的周圍充滿鼓舞人心的事物時,你就很容易在事情發展不順時繼續前進;當你取得一些成就或者進步時,不妨給自己一點獎勵,好好激勵自己;將你所處行業最頂尖人士的照片貼在辦公桌或者床頭,樹立目標說“我一定要做得像他一樣出色”;起床後想象今天是良好的一天,尤其對於那些並不樂觀的人,更要堅信這一點,事情往往會沿著我們期望的思路發展。當你堅信某件事時,這種自我暗示將直接影響事情的結果。

成功者在做事之前,就相信自己能夠取得成功,結果他真的成功了,這是人的意識在起作用。人最怕的就是自己胡思亂想,自我設置障礙。做任何事,不要在心裏製造失敗,我們都要想到成功,要想辦法把“一定會失敗”的意念排除掉,增強自信心。

每天隻要花5分鍾進行3次有意識的、積極的自我暗示,我們就能夠清除掉幾個小時、幾天,甚至是幾周的消極想法。就像我們的身體每天需要不斷補充有益於健康的肉食一樣,我們的心靈也需要補充營養。有規律的、積極的自我暗示能夠快速改變一個人多年的習慣、態度以及思維方式。成功的運動員經常用這類暗示來提高自己的表現、康複身心和進行技巧的鞏固。在上場之前,世界級的跳高運動員就常暗示自己已經跳過了橫杆,而職業足球運動員則想象他們贏得了世界杯。總之,新員工總是能從有益的自我暗示中獲得不錯的收益。

卡耐基說過:“不能激勵自己的人,一定是一個平庸的人,無論他的才能如何出色。”激勵是我們生活的驅動力量,它來自於一種希望成功的願望。沒有成功,生活中就沒有自豪感,在工作和家庭中也就沒有快樂與激情。

第四,放鬆自己。

早晨,當你掙紮著睜開眼睛,發現天色已經大亮,再一看鬧鍾——天哪,鬧鍾停了!手機顯示已經8點了,你起床準備穿衣服,卻怎麼也找不到可以換的幹淨衣服了。匆忙地漱洗完畢後,你穿著髒衣服一陣風似地衝出家門,關門的時候才發現鑰匙關在門裏。

開車在道上,心裏越急,車就越堵。剛坐在辦公室的座位上,你發現一份重要的文件怎麼也找不到了,急得滿頭大汗……還不到上午11點,你的血壓已經直線上升,快要失控了。正在這個時候,旁邊的秘書悄悄告訴你:公司的中層據說要發生大變動……太多的壓力,使你眼皮直跳、胃痙攣、渾身乏力,明明已經很餓了,中飯時你卻怎麼也提不起胃口了。以上這些,是每個中層主管都可能遇到的麻煩。身為主管,你所要承擔的注定比普通員工多得多。如果不能學會放鬆自己、緩解壓力,你可能就會產生嚴重的心理負擔。那麼,怎樣才能趕走這些辦公室壞情緒,給自己疲憊的身心減壓呢?

(1)不妨跑到樓頂大聲呼喊,把心中的不滿和鬱悶化作聲音全部發泄出來。或者做體育運動,讓自己大汗淋漓,然後洗個澡睡一覺。

(2)通過向朋友傾訴,減輕壓力。當你的壞情緒湧上心頭時,不妨先做做深呼吸,伸伸懶腰,之後給朋友打一個電話隨便聊聊,你的壞心情也許會在不知不覺中被迅速化解。

(3)聽聽喜歡的音樂。輕鬆、歡快的音樂總能把你帶到快樂老家,不管心情有多壞,隻要聽一聽自己喜歡的曲子,你就會感受到你那愉快的心跳。當然,如果你能放聲高唱出來,你的心情會變得更好。

(4)多往好處去想。當你心情不好時,想想同事曾經對你的讚美,想想老板曾經給你的關愛,你的心情一定會平和很多。

(5)互聯網不僅僅是聊天、發郵件的工具,還應該成為你的職業發展的好幫手。網絡中的BBS論壇可以為你提供職業交流、釋疑解惑的平台。運用好互聯網,你會發現工作輕鬆了不少。

(6)使每天的工作保持井然有序。有秩序的生活會使你每天頭腦清醒,心情舒暢。每天上班前先調整下狀態,然後把自己一天要做的事情按重要性先後列出來。下班前收拾好辦公桌也是必要的。

(7)每天至少要保持半個小時的體育鍛煉。最好能夠每天給自己一點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或者回憶一些開心的往事,讀一些有趣的書籍。

(8)與其為已經發生且無可挽回的事實破壞我們的情緒,還不如坦然接受事實。

除此之外,放鬆自己的關鍵,還在於有一顆平常心,保持一種良好的輕鬆心態。平時最好提醒自己努力做到:經常微笑、保持一顆童心和幽默感、學會鎮靜和寬容、身邊有兩三個好友、平時助人為樂。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能夠改變心態,從而改變自己的一生。”通用公司的老總韋爾奇也曾說過:“對於職場來說,心態大於技巧,習慣大於知識。”壓力無所不在,關鍵在於你如何來應對這些壓力。放鬆自己,改變心態,也是認識完善自己的一個重要方麵。

第五,規劃自己。

企業管理專家認為,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計劃可以從三個方向進行規劃:縱向發展,即職務等級由低級到高級的提升;橫向發展,指在同一層次不同職務之間的調動,發現自身才能與工作的最佳結合點,同時又可以積累各個方麵的經驗,為以後的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向核心方向發展,雖然職務沒有晉升,但是卻擔負了更多的責任,有了更多的機會參與公司的各種決策活動。

根據“職業經理人現狀”調查顯示,目前國內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經理人沒有為自己的人生和職業明確定位。沒有準確定位和規劃的人生,就像是一場沒有球門的足球賽,球員和觀眾都會興趣索然。想在職業生涯獲得穩步的發展,規劃好自己,給自己一個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許多偉大的人物之所以成功,是由於他們在現實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最佳人生位置,由此設計和塑造了自己。

巴爾紮克在年輕時辦過印刷廠,當過出版商,經營過木材,開采過廢棄的銀礦,但所有這些都沒有取得成功,還弄得自己債台高築。這不能不說與他缺乏自知之明,不能正確認識自己有關。後來,他發現了自己的寫作天賦,潛心寫書,終於成為一個聞名世界的作家。

喬吉拉德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他連續12年登上世界銷售第一的寶座。在35歲之前,喬吉拉德卻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換了40個工作仍然一事無成,甚至當過小偷。後來喬吉拉德找到一個職業規劃師,規劃師認為他最適合做推銷工作。喬吉拉德聽從了建議,短短三年之內就成為行業內的推銷冠軍。

人一生的時間和精力都很有限,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生活都體驗一遍後,再挑選一個最適合自己的位置。爭取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找到自己最適合的位置,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才能,才是比較靠譜的一件事。身為管理者,注定要比普通員工付出更多,因為你不僅要管理部下,更要管理自己。隻要你能夠把上麵的幾點做好,相信就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