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外公因破傷風去世,尊他遺願,與他的父母一起葬在了村口的公墓裏。每年清明和除夕我們都會去外公的墓前去祭拜,借以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之情。在我幼小的心裏,感覺到失去了外公,就失去了為人立世的靠山,猶如天塌地陷的喪親之痛,離別之苦,在外工作的這幾年,尤為清晰,我常懷念外公的恩德,感謝外公教會了我們怎樣生活,教會了我們怎樣做人。
今年我帶著女友回到了闊別三年的家鄉,不知為何,離家愈近,對外公的思念之情,愈益加重,進家的刹那,心中燃起迫不及待去看望外公的渴望。
外公墓前的那株臘梅花已經謝了,地上一片落花。我憐惜的掃起它們,倒在了臘梅的根上,然後就在祖上、外公的墓前默默徘徊著,一圈又一圈,一圈又一圈,任憑無法派遣的思敘無邊無沿的漫開來,任憑激情的熱淚奪眶而出,可外公卻不能為我擦淚了,也不能背著我翻過那一重又一重的高山了。外公永遠離開了我們,我再也見不到外公和善的笑容了,再也聽不到外公親切的教誨了,此時此刻,隻感受到身心融入新鮮的泥土,外公那呼喚我的聲音在空曠的山野裏飄散著,在這宇宙之間,還有什麼能阻隔著種聲音的傳播呢。
落日帶走了光明,天地間塞滿墨汁侵透的麻團。夜從沒有這麼黑過。辛苦了一年的鄉親們圍著火堆,盡情享受著除夕夜的溫馨和浪漫,可我們沒有離去,好幾年沒來看外公了,我舍不得走。
我們在外公的墳前坐下來,我讓女友喊“外公”,先和他老人家打聲招呼,然後我為外公倒了杯酒,外公生前喜歡喝酒,但由於家裏窮,每次都是去灌工業酒精,這次我帶來了國內算是最好的五糧液,我也倒了杯,在女友點燃的鞭炮聲中一口飲盡。接著火光,我看見這座青紗帳的房子裏飄起了淡淡的煙霧,而外公就靜靜躺在裏麵,麵容慈祥、安康。我們就坐在他的身旁,跟他挨得很近,就象平常圍在他身邊一樣。忽然,外公坐了起來,輕輕攬著我:“瞧你,這麼大了還哭,還象個小孩子一樣……”如同年少時我在外麵受了委屈跑回來述苦,外公拍去我身上的泥土,為我係好扣子:“沒事了,不要再生氣了,一個巴掌拍不響,多想想自己的不對,你就坦蕩了。”說實話,這話當時不是太中聽,但後來一想還是覺得蠻有道理的。尤其是今天這個全家團圓的日子裏更為真切,我不由再往前挪挪,我要把這幾年憋在心理的話全都說出來,我相信外公能聽得到,我永遠都相信……
難眠的除夕夜,隻有那些刻骨銘心的記憶,漂浮在空曠的腦海裏。小時候,父母去了城裏打工,我就住在外公家。可以說外公就是我的啟蒙老師。外公為人厚道、熱情,誰家有什麼困難,他總是第一個去支援。外公常教導我:“人嘛,就這麼一輩子,能幫人處盡量幫。”外公這種為人處世的態度贏得了村裏人的尊敬和愛戴,不管誰家有了喜事,外公永遠是坐上賓,村裏要開什麼會議,也都免不了要谘詢外公一番。外公家有一畝田,當初父親勸他把田讓給別人來做,外公說什麼也不肯,外公說:“人活著不幹事,那還是個人麼?”外公跟我講“孟母三遷”,外公跟我講“三字經”,外公的啟蒙教育,我牢記在心,並以外公作為生活的榜樣。外公不止一次教導我們從小要誠實,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要坐的正,走得穩。閑暇的時候,外公在家旁邊開辟了一塊菜園,外公就白天在裏麵忙碌,晚上則教我讀唐詩,教我們學會勞動、學會學習。外公還鼓勵舅舅做生意,舅舅開始時販雞蛋賣,後來在外公的鼓勵舅舅遊鄉賣煙,外公的鼓勵,讓舅舅一家過上了較為殷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