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魏晉風骨,正始之音,這樣一個時代必然是不會缺少豪傑的。但那個爛酒鬼阮籍說,時無英雄。
彼時真的沒有英雄嗎?千把年的事兒了,還真說不清楚。
阮籍說時無英雄。流月卻在感歎英雄太多,多得,簡直要看花眼了。
喬峰。當然是喬峰,卻不隻是喬峰。
段小樓、酥青魚、飛天貓、糖精取僧、路人甲……還有老大一群流月叫不上名字的正道玩家,竟十足默契地,從宋軍陣營走出,一直走到喬峰身後才停下。人數不少,足有五六百人。但五六百人在百萬大軍麵前又能算得了什麼?確實算不了什麼,但他們願意。
軍功?獎勵?經驗?這一場背叛下來自然是都變成了泡影。可那些東西就算再多,能比陪喬峰死一場更快活嗎?這群人當然還算不上什麼大英雄,但隻是這份求快活的心思,流月心裏已把他們當了英雄。
宋遼兩方大軍之間,喬峰跪著,背北向南,長跪。
一員宋軍NPC將領策馬出陣:“蕭大王,我天軍還未發威,你、怎麼就怕成這樣了?”
督軍太監竟也是有些功夫的,開口應和道:“蕭大王快快免禮,隻要你契丹願降,本官保你不死。”
這兩人說話刻薄,喬峰身後的玩家可也不是省油的燈,一群人七嘴八舌,句句不離督軍大人的褲襠。太監官兒越大越聽不得這個,而且那群滿嘴惡言的壞人裏還有倆看上去蠻好看的妹子,督軍老太監的心境可想而知。
場麵熱鬧喧嘩,但喬峰不應。他生而為北人,卻受南人撫養,今天要為契丹與宋人廝殺,不可不跪。但他跪的不是這百多萬侵犯遼土的大軍,不是那得意洋洋的將官,當然也不是廟堂之上受萬人跪拜的國君。他跪的,隻是那一方水土,那一位位或生或死的親人、朋友、師長……
長跪之後,是一聲長嘯。喬峰扯開胸前衣衫,露著胸膛上那猙獰可怖的青色狼頭,長嘯。
一人發聲,三十萬人呼應。一幹遼兵NPC伸手到了胸前,才想起自家穿的皮袍早換了戰甲。這可把遼兵們急壞了,三十萬低級NPC一個個抓耳撓腮,一麵厚著臉皮張嘴應和著大王嘯聲,一麵斜眼看著同伴的窘狀心裏直樂。場麵可謂壯觀。
“契丹兒郎,當為吾土而戰!”長嘯過後,一聲爆吼,喬峰昂然而起。兩軍陣前,百萬萬大軍襯映之下,他仍是那般彪悍、挺拔。
“願為吾土而戰!”契丹兒郎齊聲喝吼,天為之動。
“願為喬峰而戰!”幾百玩家胡亂喊了幾句,徒惹笑話。
大笑聲中,兩股長龍迎麵撲上,糾纏在了一處。
沒有攻城奪寨,沒有據險而戰,沒有任何兵法變化,兩支大軍就這樣在遼闊無邊的大平原上展開了不死不休的決戰。
宋軍勢大,百三十萬大軍過境,一切天險都阻攔不住,分兵掠地反倒容易被各個擊破。遼國衰弱,兵力不足,國力也支撐不起久戰,是以,隻能集結大軍三十萬,一戰定之。
三十萬對一百三十萬,什麼概念?簡單說起來,軍功都不人家夠分的。但換個角度,三十萬訓練有素的驍勇猛士,對上的卻是八十萬不懂排兵布陣的烏合之眾,和戰鬥力不多高還因為那八十萬亂衝展不開陣形的五十萬。這三十萬契丹軍殺入一百三十萬宋兵陣中,又何異於餓狼進了羊群?白光不斷亮起,大軍衝殺不過幾個照麵,宋軍折兵十萬,遼兵折兵三萬。
再戰。
喬峰初上戰場時,胯下騎著神駿寶馬,掌中一條烏黑鐵棍用得也頗精妙。但馬戰對上NPC還好,對上猴兒一樣滿世界上竄下跳的玩家,卻太嫌笨重。喬峰好歹也是江湖人出身,咋能受這個氣,翻身下馬,降龍十八掌開路。白光閃的更歡實了。
龍陽一夥人早就在注意喬峰位置,各種絕學開路迎了上去。
雙方相遇,龍陽的鎖鏈,龍行的七絕旋風劍,龍雀的圓月彎刀……十幾個人,十幾種頂尖絕學同時落下。喬峰見獵心喜,猛地一聲大喝,轉身就跑。開玩笑,三五個也就算了,十幾個一流絕學怎麼打?就算打起架來再不要命也得看時候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