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親手葬送這個腐朽的王朝!(2 / 2)

但是他卻能準確的抓住過繼這個機會,一躍從庶子變成嫡子,並且廣修名望,成為袁氏一門新一代的領軍人物。

而後袁紹更加是在計劃如何能讓袁氏一門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頂替了他老劉家的位置,正如當年王莽代漢一般。

但還沒等袁紹計劃到位,自己就已經取代了他。

不過袁紹的計劃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反而是被自己給繼承,並且進一步的優化了。

袁家想要取代老劉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得將外戚和宦官這兩個攔路石給搬走。

所以袁紹盯上了太平道,隻要能說動太平道造反。

朝廷勢必要下放權力,而這些下放的權力大多都會被袁家所代表的世家給接手,尤其是解除黨錮,更加會讓世家的權力進一步做大。

而後剿滅太平道,宦官和外戚都無法派上用場,隻能是讓世家上。

如此下去,此消彼長。

世家的權力隻會更加巨大,而宦官與外戚則更加孱弱。

屆時在將宦官、外戚徐徐除之,把持朝政,另立新帝。

而後便是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讚拜不名、都督內外諸軍事、錄尚書事、開府儀同三司、賜九錫等一係列的造反套裝。

最後便是三辭三讓,榮登九五。

所有的一切袁紹都已經構思過了,同時這也是目前隻有袁氏一門才能夠做到的事情。

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

這個BUFF威力實在是太大,太大了!

“那就好,此事若成紹兒你可就是……”

“叔父慎言。”袁紹當即便抬一手打斷了袁隗的話,但隨即便又對袁隗問道:“叔父與蔡伯喈可相識?”

“伯喈?倒是有過數麵之緣,曾與之坐而論道,紹兒怎會突然提起他來?”

袁紹聽到這話,立刻便輕笑道:“聽聞蔡伯喈家中有一女,才華橫溢,美若天仙,已經到了出閣的年紀。”

“小侄想請叔父出麵,做一次媒人。”

聽到袁紹的話,袁隗明顯是有一些愣神的。

其實袁紹早就已經到了娶妻的年紀了,但是卻一直都沒有這方麵的打算。

原本袁隗以為袁紹可能是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袁氏一門的大業當中,因此沒有功夫在意這些兒女情長。

卻沒想到,在如今這個緊要關頭,袁紹居然想要娶妻了。

而且對象居然還是蔡伯喈的女兒,這頓時讓袁隗有些為難了。

“叔父可是有什麼難處嗎?”

袁紹一眼就看出了袁隗似乎有些為難。

但是對於娶蔡琰這件事,袁紹還是勢在必行的。

蔡琰也就是蔡文姬,但原本表字應該是蔡昭姬的。

隻是因為晉朝司馬炎稱帝,為了避讓司馬昭的名諱,所以才將她的表字改成文姬的。

因此現在的蔡琰還是蔡昭姬,而非蔡文姬。

要說曆史上,蔡琰也是一個苦命人。

作為曆史上的四大才女之一,蔡琰學識淵博,有過目不忘之能,但是卻命途多舛,初嫁河東衛家,但才剛過門,衛仲道這貨就病死了。

因為衛家覺得是蔡琰克死了衛仲道,對蔡琰態度也相當不好,蔡琰便回到了蔡家,結果卻又遇上董卓被王允誅殺,父親受到牽連而死。

而後歸附大漢的南匈奴,見大漢內亂,便起兵造反,在劫掠之時,也將蔡琰給擄走了。

因此蔡琰又成了南匈奴左賢王的妻妾,在南匈奴生活了十二年,直到曹操聽聞此事,這才命人將她給贖了回來。

因此文姬歸漢也成了一則相當有名的典故。

但凡是一個知曉曆史之人,對於蔡琰的遭遇都會報以同情和遺憾的,如此才女居然就這樣被匈奴蠻人給糟蹋了!

更何況蔡琰的父親蔡邕可是天下聞名的大儒,無論是品行,還是名望都是儒林名列前茅的存在,如果能與蔡琰成親,對於自己的名望與地位都是有很大的幫助。

因此於情於理,袁紹都必須要促成這樁婚事才行。

更何況才女佳人,試問有那個男人能夠拒絕的?

不過,本以為有當朝太傅做媒,此事應當是十拿九穩才對。

但看現在袁隗的反應,似乎這件事還沒這麼簡單啊?

“如果在早幾日,此事自然是沒有問題,但是現在……”

袁隗有些為難搖了搖頭,然後對袁紹說道:“河東衛家,昨日已經正式向蔡伯喈提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