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如何培養創業素質(1 / 3)

創業,令人神往,也令人敬畏。每一個創業者都希望能實現自己美好的夢想,讓事業結出累累碩果。而創業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創業這條路上充滿了艱難曲折,創業者必須一個人獨自麵對變化莫測的激烈競爭,以及一係列隨時出現的需要迅速正確解決的問題和矛盾。創業者隻有具備非常優秀的創業素質,才能衝破創業中的千難萬險,登上創業頂峰。

創業者出色的創業素質,是創業者的第一堂課。永葆創業激情,練就百折不撓的創業鬥誌,不拋棄,不放棄,永不言敗,迎接你的將是一片燦爛輝煌的創業明天。

把握時代潮流,成為時代寵兒

比爾·蓋茨:創業從19歲開始

創業故事

比爾·蓋茨是世界最大電腦軟件公司的領導者,他堅信這樣一個真理:作為一個成功者,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以順應時代潮流為己任,隻有這樣,他的理想與奮鬥才會合乎社會的發展方向,他的勞動成果才會成為對社會的貢獻。

比爾的創業秘訣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他決定自己的事業和追求從零開始,因此,他將第一個項目定位為給小型計算機設計一個基本語言(Basic語言),並由此走向成功。

在那個時代,典型的“牛郎星”計算機大約有4 000字節的內存。比爾的第一步計劃是讓計算機有限的內存空間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而他的工作要更加複雜一些,因為他還沒有一台“牛郎星”計算機。但這並不能阻礙他的事業,他的興趣點是新的“英特爾”8008微型處理器的芯片,而這種芯片他也從來沒有見過。

但是比爾勇敢無畏地承擔起了研究這種芯片使用手冊的工作。隨後他又編寫了一套程序,使哈佛大學裏的一台大型計算機居然能夠模擬“牛郎星”計算機的運行了。

在為“牛郎星”編寫基本語言(Basic語言)的那段時間裏,他的精力高度集中。1975年的冬天,他的工作進入了一個決定性的階段。在這段日子裏,他夜以繼日地工作,疲憊至極的時候,常常是在書桌旁或地毯上打個盹。五個星期以後,他的Basic語言完成了,他將這個世界上第一個微型計算機軟件公司的誕生的標誌命名為“微軟”,即大家現在熟知的“微軟”公司。

比爾對於創建微軟十分自豪,但他同時也想到,要想讓一個剛剛介入市場的新型產業公司運轉起來,將要付出超乎想象的代價。他還清醒地意識到,在與機遇迎麵相逢的時候,要麼當時就抓住它,為之放手一搏;要麼就永遠喪失。他決定在微型計算機軟件行業開創一片屬於自己的新天地。

在第二年的春天,年僅19歲的比爾·蓋茨毅然投身商海之中,去創立他日後無比輝煌的“微軟”公司。還未到24歲的時候,比爾做成了一筆大生意:為IBM公司設計便攜式電腦機芯軟件。

當“蘋果”電腦公司的便攜式電腦閃電般地拓展了市場,而IBM公司的領導層麵臨這種局麵正在觀望研究之時,比爾發出了預言:前途屬於個人電腦,而所有的與便攜電腦爭奪市場的電腦也必將使用便攜電腦的語言。結果,全世界(除了“蘋果”公司)都采用了他的MS-DOS程序,他因此坐收巨利,他的“Windows”程序已經售出了1 000萬套。從1993年起,他成為美國的首富。

創業的哲理

比爾·蓋茨從19歲開始創業,他選擇了適應時代潮流的方向,緊緊把握住了難得的機遇,從而成就了自己。這就是時代給予他的回報,也是曆史的規律。

蓋茨的創業,並沒有十分優越的條件,他甚至沒有一台“牛郎星”計算機,也沒有見過“英特爾”8008微型處理器的芯片,但什麼樣的困難也阻止不了他創業的決心。他清楚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做到,於是他做到了。

這對於每個渴望創業又擔心自己準備不足、困難重重的人來說是個很好的啟示。

在時代賜予的良機麵前,每個有誌於自己創業的人,都不要徘徊、不要猶豫,隻有勇敢地抓住機遇,並為之不懈努力,才能讓自己夢想成真。

自信是創業的原動力

戴爾:對自己說“Yes”!

創業故事

戴爾1965年出生於休斯敦,一支著名的NBA球隊火箭隊的所在地,他的父親是一位牙醫,母親是一個經紀人。因此,他們結識了許多中上階層的人,這也使得小戴爾能有機會經常與那些自信的成功人士接觸,從而培養了他自信的性格。通過與那些人的交往,小戴爾懂得了許多新鮮的東西,其中也包括電腦。

為了不辜負父母對他的一片期望,戴爾在1983年進入了得克薩斯大學,成了一名醫學預科生。但事實上他隻對電腦行業感興趣,很想大幹一場。他堅信自己會在這個領域打拚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於是,他從當地的電腦零售商那裏以低價買來了一些積壓過時的IBM的PC電腦,由他自己進行改裝升級後轉手又賣出去,很快便銷售一空,他靠電腦賺得了他的第一筆收入。

初涉商海的成功,不但讓戴爾擁有了一筆數目可觀的積蓄,更讓他獲得了極大的信心。大學第一學年結束以後,他打算退學,專心創業。毫無疑問,他的這個想法遭到了父母的堅決反對,為了打破僵局,戴爾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如果那個夏天,自己電腦生意的銷售額不令人滿意的話,他就繼續讀他的醫學。他的父母接受了他的這個建議,因為他們認為戴爾根本就無法取得這場爭鬥的勝利。但他們錯了,戴爾的表現讓他的父母根本沒有機會再討論這個問題,因為僅在第一個月,他就賣出了價值18萬美元的改裝PC電腦。從此,他再也沒有回過學校。

創業的哲理

一位創業者的成功,當然取決於很多因素。但在邁出第一步時,最重要的是自信,要相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相信自己能成功,這是創業的原動力,也是支撐你一直走下去的強大力量。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礎上的自信,是人生和事業成功的基礎,也是創業成功的基礎。當你堅定不移地對自己說“Yes”時,創業之門才會為你開啟。

為什麼“自信”對創業者這樣重要呢?印度第一位“技術企業家”沙比爾·巴迪亞說過的一句話正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創業是一座獨木橋,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你經常獨自一人,隻有思想的力量與你在一起。這就是為什麼自信最重要。”

有誌者,事竟成

“斯威爾大廈”的夢想

創業故事

1971年,斯威爾對三藩市65大街45大道上的一座高達16層的大樓威荷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這之前,斯威爾就夢想著建立這樣一座大廈,它設計新穎、材料高檔、位置一流,並以“斯威爾”命名。

1976年,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斯威爾給威荷特的負責人圖雷斯打了電話,並且見了麵。但是,在那時,威荷特的生意還比較好,業績蒸蒸日上,因此,圖雷斯絲毫沒有賣地的打算,所以拒絕了他。斯威爾一點都不氣餒,他是一個不到最後時刻決不放棄的人。於是,他開始不斷地給圖雷斯寫信,從不間斷,而圖雷斯始終沒有給他回信。年複一年,3年後,斯威爾寫的信終於感動了圖雷斯。

斯威爾最終如願以償地做成了這筆生意,獲得了這塊房地產。接下來,斯威爾建立“斯威爾大廈”的夢想也變成了美好的現實。

但斯威爾大廈的建立一開始也不是風平浪靜的,斯威爾要麵臨著種種阻力。首先,公眾對此持懷疑態度,這是個極為棘手也最重要的問題,必須要建造出符合公眾口味的大樓。因為房子是為了給公眾居住的,而不是給某個人專門設計的,要從經濟角度考慮,孤芳自賞是沒有用的。其次,經過仔細周密的市場調查,斯威爾發現那些擁有美麗妻子和名貴藏畫的富豪根本就不在乎買房要花多少錢,他們要的是最佳公寓。

斯威爾的大廈正好迎合了這些人的需要,為此,斯威爾斥資340萬美元建了一條沿西牆而下的瀑布,又動用200萬美元建了青銅自動樓梯,就連大理石也是選用最好的材料。他還建立了新穎別致的門廊,門廊是斯威爾大廈最令人陶醉的地方之一,它不僅吸引了無數零售商人爭相租用,而且對那些富豪們的購物欲進行極大的刺激。

但是,紐約市政府不批準他享有免稅權,而這對他是不公平的,因為任何開發商都應享有免去15年房地產稅的權利。為此,他從不間斷地向法院提出上訴,要求享受應有的待遇。在此期間,斯威爾大廈終於建成了,它呈“工”字形設計,整座大樓有32個不同的側麵,視覺效果相當好。

斯威爾善於把宣傳和種種時機結合起來,這使它對外成了一幢神秘的大樓,因此它的售價也是格外的驚人。斯威爾采取步步為營的營銷策略,前前後後漲價多達15次。但是銷售的情況卻令人刮目相看,到1982年,除了專門留下幾套房間作為備用之外,斯威爾大廈裏的280多套公寓全部售空,僅公寓間的收入就達到了0.5億美元。

憑借這次成功,他買下了全世界最有名氣的飯店公司——大娛樂城飯店,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創業的哲理

摩天大樓才是賺錢的機器——斯威爾要做就做大生意的信條在此得到完美而充分的展現。斯威爾之所以能夠成功,是非凡勇氣和自信的結合,在困難麵前從不低頭,永不言敗。在某種程度上,迎接挑戰,克服困難就是在創造機遇,同時也是善待機遇的最佳方式。“有誌者,事竟成”。隻要你有勇氣和恒心去搬掉前進道路上攔路石,成功就會向你招手。

激情是創業的永動機

“小天鵝”的成功之道

創業故事

1982年,廖長光、何永智夫婦開辦“小天鵝”火鍋店,當時店麵隻有3張桌,度過三個月的虧損,他們實現了第一次的贏利——一天賺了70元。

從1983年開始,小天鵝火鍋店不斷盤過左右門麵,擴大經營麵積,到1988年,小天鵝用了6年的時間賺了10萬元,這在當時也算是一筆不小的資金。

這6年是小天鵝最艱難的創業階段和資本原始積累階段。在一項事業的創建中,創業者不能有小富即安、知足常樂的思想,而要有“野心”,要不斷進取,向著更遠更大的目標永不滿足地前進。廖長光、何永智夫婦深深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小天鵝開始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1988年,小天鵝在重慶江北開辦火鍋大酒店,進行異國情調的裝修,設計了風格各異的火鍋包房。率先將火鍋從街邊大排檔遷進大雅之堂,進行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火鍋革命”。經過這次革命,小天鵝僅用一年的時間就賺進100萬元。

小天鵝經過原始積累後的第一年獲得的巨大成功,得益於夫婦倆不安於現狀的經營理念。試想一下,如果小天鵝仍然在那條火鍋街上徘徊,無論經營得多好,它依然會是街邊大排檔,目標消費群相對固定,利潤空間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它絕不可能在一年內賺到100萬元。高檔火鍋店的開辦為小天鵝打開了更高利潤的大門,而這源於其經營者超常的膽識和魄力。看到市場這麼好,廖長光、何永智夫婦馬不停蹄,又開始了新的創業擴張。

1990年,小天鵝創辦成都分店,選址城郊,營業麵積2 000多平方米,開業之初即火爆蓉城。大廳舞台上的歌舞表演、店前寬敞的停車場成為吸引成都商務客人的主要亮點。1993年年底,全國各地小天鵝分店發展到12家,年營業額突破5 000萬元,重慶小天鵝飲食文化公司正式成立。

1994年開始,小天鵝采取一種新的合作經營模式:在各地開辦連鎖店;到1998年年底,連鎖店達到50家,集團員工近5 000人,資產總額達到1.6億元。這種模式使創始人何永智被稱為“中國特許經營第一人”。

到了1995年,小天鵝又開始進軍賓館業,一方麵努力提升自己品牌的含金量,另一方麵走多元化經營的路線,擴大自己的營業收入。1996年9月,四川首家私營星級賓館重慶小天鵝賓館開業,並高薪聘請著名國際酒店管理集團的職業經理人進行管理,開業第一年就獲得了可觀利潤。

創業的哲理

小天鵝火鍋之所以發展得如此迅速,主要是得益於創始人不安於現狀的管理理念。這就提醒每位創業者,在創業的過程中,當你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和經驗之後,就要努力抓住市場時機,盡量快地發展自己的事業,否則,機會轉瞬即逝。

作為一個創業者,要想時時刻刻保持著創業激情,就要遠離安於現狀的心態,要學會讓自己“歸零”。

如何“歸零”呢?每實現一個目標、達到一個高點,都要不斷進取,把達到的高點作為一個新的起點。創業者既要肯定自己過去的成績,更要為了實現明天更高的目標而努力,讓自己的事業始終走在不斷發展、前進的道路上。

創業就是做點燃激情的事

激情鑄造的藝術工廠

創業故事

當Sam Coronado還是一個藝術係的學生時,他的一位朋友給他提出了這樣的建議:“你最好找到一份其他的工作,否則你馬上就要被餓死了。”因為怕被朋友言中,Coronado參加了繪圖課程的學習,並用所學到的技能維持正常的生活,並在晚上的空閑時間裏進行藝術創作。

Coronado的藝術生涯開始於1969年,當時Texas Instruments聘請他擔任技術講解員。也就從那時起,他自己的工作室逐漸引起了絲網藝術和拉丁美洲藝術領域的廣泛關注,而且他的藝術作品也經常被送往美國、墨西哥、歐洲和非洲等地進行展出。

在1992年,對Self-Help Graphics藝術中心進行參觀之後,Coronado對絲網印刷技術產生了興趣。他說:“正是這次參觀點燃了我對目前所從事的事業的熱情。我將這種藝術形式帶到了得克薩斯州,並在我的繪畫工作室裏成立了工廠,現在,它已經成了一個版畫複製工作室。”

繪畫一直都是Coronado的最愛,但他認為絲網印刷更適合他來做——很多來他的工作室參觀的藝術家也同意這種說法。他說:“令人驚訝的是,我們能生產出幾乎與繪畫作品一模一樣的印刷品。我們已經幫助很多藝術家來複製自己的作品。他們有時候都不敢相信能夠印刷出與原稿如此接近的頁麵。其實,這完全取決於藝術家本身和他們的藝術風格。如果他們懂得如何分色,就能對作品的生產方式進行全麵控製。”

他的工作室成為傳遞拉丁美洲藝術家心聲的平台,雖然有限的資金不能讓這個工作室購買Coronado所喜歡的設備,但是他貢獻出了自己的電腦,並且保證在這裏工作的所有人都能使用它們。這些電腦能幫助藝術家們將自己的數字作品轉變為精美的絲網印刷品。這份工作能讓藝術家將紙張的表麵特性與藝術作品完美地結合起來,這讓Coronado充滿激情。

Coronado工作室為藝術家提供的Serie Project服務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而且它還能為藝術家們提供了一個供他們在夜晚進行工作和休息的場所。Coronado表示,有些藝術家整個晚上都留在工作室裏,因為他們畢竟隻有一個星期的時間來完成自己的工作。銷售和捐贈收入占到了Coronado工作室和Serie Project活動經費的25%,當地和國家撥款填補了另外75%的空缺。這就是所謂的藝術生活,但最令Coronado驕傲的是他能為公眾帶來精美的藝術複製品,而且能與不同等級的藝術家進行合作。對藝術的巨大熱愛產生的激情,成就了他獨特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