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憑借自己的誠實,換來了豐厚的回報。1997年11月,濟南輕騎集團總經理到湖北來考察市場,被陳先生的踏實作風所感染,當場拍板把陳先生的公司定為輕騎集團在鄂西北地區的特約經銷點。如今陳先生的亨達公司已經成為湖北地區的明星私營企業。
創業的哲理
陳先生將一個小小的摩托車修理部變成了明星企業,是憑借著誠實勞動和特色服務。誠信為立身之本,在生活與商業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良好的信譽不僅能帶來顧客,也會帶來供貨商的信任與支持,也就帶來了無窮的財富。
無論是做企業還是做人,誠信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擁有良好信譽的企業才能擁有眾多的顧客和合作者,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得以生存和發展。
人無信不立,店無信不興
“芳芳”:值得信賴的美麗使者
創業故事
下崗前,林芳是某酒店的一名普通員工,在工作中,初步接觸了具有藝術意義的插花。1995年,林芳在小孩出生後下崗了。當時,林芳的丈夫所在的單位效益也不好,自己投入股市的錢也被套牢了,他們的生活一時陷入了困境。為了養家,林芳的丈夫開始四處打工。1996年底,林芳和丈夫一起逛街時,看見不少市民在一個露天市場的地攤上圍購鮮花,便萌生了開辦一個鮮花店的念頭,“芳芳”就這樣誕生了。
萬事開頭難,花店開業之初,他們夫妻倆一天隻睡4個小時,他們經營鮮花,十分注意鮮花的保鮮工作,以保證賣出去的都是最新鮮、最美麗的鮮花。如果鮮花不“鮮”,他們寧可忍痛處理掉,也決不賣給顧客。就這樣,一束一束鮮花,一個一個顧客,夫妻倆的誠信經營終於換來了顧客良好的口碑。
隨著鮮花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芳芳”並沒有停留在過去的成績上,他們不僅一如既往地講誠信,更是努力緊跟時代。除購買一大堆有關書籍進行學習,虛心向插花師傅請教,以增加更多花色品種之外,1999年他們夫妻倆受一位玩電腦朋友的啟發,還建立了“網上花店”,與國內外花店聯手聯網做生意。北京、杭州、沈陽,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從1999年僅有的一單生意,到現在與全國400多個城市、世界100多個國家建立了網絡合作關係,“網上訂花”量逐年增加,使其成為一種時尚。
“芳芳”漸漸成為大眾認可的一個品牌,市場也越做越大,但他們更加注重服務質量和品牌形象。
如今的“芳芳”已成為廣大顧客心目中一個永遠值得信賴的美麗使者。
創業的哲理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創業成功的一大關鍵,是為人要誠實。人無信而不立,店無信不興。林芳從下崗到努力開創自己的一番事業,靠的就是誠信經營。經營講信譽,售貨路自通。良好的口碑是對創業者最大的獎勵。誠信使創業者獲得公眾的信賴,從而獲得更大的市場,使創業者的事業飛速發展。
金杯銀杯不如顧客的口碑
老帶新,顧客是最好的廣告
創業故事
到了銷售淡季,望著不斷下滑的公司業績,張老板開始想辦法了。
他組織了一係列新老顧客共同參與的遊園聚會活動以及優惠措施,讓老顧客向新顧客介紹產品情況和使用感受。而他挑選的老顧客,有很多都是“內行”和“聯係人”,他們主動將產品信息傳播了出去。同時,借助顧客之間的溝通和互動,為參加活動的人帶來一定的環境壓力,形成了一個互相感染的環境。而且,企業通過一些給新顧客的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新顧客加入活動。
結果,張老板的公司在幾乎沒有大眾媒體廣告的情況下,不到一個月,銷售總金額就超過了旺季的水平。
創業的哲理
“金獎銀獎不如顧客的誇獎,金杯銀杯不如顧客的口碑”,口碑宣傳是一種古老而有效的市場營銷方式。其優點在於準確性好、針對性強、可信度高。根據口碑傳播對消費者行為影響的研究發現,口碑傳播的影響力比媒介廣告的影響力高7倍,比促銷員的影響力高4倍。消費者轉換品牌更多是受口碑傳播的影響,而非廣告的影響,前者的影響力是後者的2倍。在促使消費者態度由否定、中立到肯定的轉變過程中,口碑傳播所起的作用則是廣告的9倍。
作為企業,你要盡力同顧客建立有利可圖的、穩定的、持續的商業合作夥伴關係,以便達到持續增加業務量的目的。一般來說,事實是:我們幫助朋友和我們喜歡的人,勝於幫助其他人。因為在現實生活中,誰都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鞏固彼此之間的友誼。要想讓老顧客幫你介紹潛在顧客,你首先需要做到的是取得對方的信任,顧客隻要喜歡你,他們多半也會幫你的忙。
賣出去的產品不是潑出去的水
小廠為何能有大作為
創業故事
人們在提到華北石油管理局器材供應處保定轉運站石粉廠的時候,往往會談到兩個方麵:一個是說它名氣太小,小到連與其為鄰的華北局許多單位都不知道保定轉運站還有一個石粉廠;二是說,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廠,從2005年到2007年第一季度,重晶石粉銷量居然達到4.4萬噸,產品不僅在中國石油企業內部享有很高聲譽,還有9 150噸出口到哈薩克斯坦、委內瑞拉、南非等國家。許多人不禁要問:小廠為何能有大作為?
確保質量是首先要做到的,因為這個廠的產品質量始終保持穩定狀態,使產品質量得到了越來越多顧客的認同,成為他們心目中的放心產品、信得過產品,信譽好自然效益好。除此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把服務延伸到產品出廠之後。
有一次,一車發往某鑽井單位的重晶石粉順利啟運,然而,當料車到達目的地後,驗貨人員發現,由於裝車時雇傭的臨時工不明情況,錯把40餘袋經雨淋的重晶石粉裝進了這批運輸車中。一般講,如果不是急用,雨淋的重晶石粉經晾曬後,不會影響其性能。但他們不但將所有的雨淋重晶石粉悉數追回,補足了同等數量的合格產品,而且追回的雨淋石粉竟全部做了廢料處理。
對這樣的處理,廠長這樣解釋:“在許多人的眼裏,賣出的產品就如潑出去的水,不可能再收回。這種一錘子買賣的做法其實早已不合時宜,當今市場競爭的最大特點是服務沒有止境,售前要求產品質量一流,售後服務更要細致周到。隻有這樣,才可以贏得顧客,贏得市場。”
按照這位負責人的服務理念,該廠將“優質服務當作企業永恒的追求”。製定了用戶回訪製度,設立了用戶投訴記錄和用戶回訪記錄,按照這些製度要求,廠領導每個月都要帶隊到各個相關的鑽井公司、供應站、泥漿站進行產品質量回訪,聽取用戶的意見和建議。根據回訪到的意見和建議,這個廠對產品製作技術、檢測手段、管理方法、售後服務等進行係統而科學的改進。由此,不但鞏固了老顧客,而且還促使這些顧客成為這個廠產品的義務宣傳員。這家工廠出口到哈薩克斯坦、委內瑞拉、南非等國家的9 150噸重晶石粉,沒有經過工廠任何人的刻意推銷,而是顧客從老顧客那裏聽到誇獎後主動與這個廠聯係購買的。
創業的哲理
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售後服務、跟蹤服務不再僅僅作為一種宣傳和促銷手段,個性化、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務正逐漸成為各大廠商領先對手的利器。所以,必須給顧客更多的關注和關懷,隻有抓住了他們,才有可能實現真正的強大。而顧客跟蹤服務,是顧客服務的一個重要環節,目的在於將目前顧客變成忠誠顧客,即通過一係列完善的跟蹤服務體係,最大限度地提升顧客的滿意度,從而擁有穩定的忠誠顧客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企業的競爭優勢。
員工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
玫琳凱:與員工一起打江山
創業故事
玫琳凱出生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她是個好強的人,讀完中學後,她就參加了工作,後來成為史丹利家用品公司的直銷員。她認為直銷工作適合她好強的個性。1938年,喜歡競爭的個性讓玫琳凱成為史丹利家用品公司的銷售皇後。從1959年開始,玫琳凱轉到世界禮品公司工作,但在遭受到歧視待遇之後,玫琳凱決定立刻辭職。
這時,玫琳凱已經有25年的直銷經驗,她產生了寫書的念頭,想寫一本有關管理的書。但隨即,她又認為與其在紙上寫下夢想,不如著手去開辦一家夢想中的公司。就這樣,45歲的玫琳凱開始了自己的創業,她用積累下來的5 000美元創辦了玫琳凱化妝品公司。
剛剛開始時,由於資金有限,公司就像一個小作坊,玫琳凱與丈夫一起包裝產品、貼標簽,標簽上寫著:“玫琳凱化妝品”。玫琳凱的化妝品漸漸打開了市場,為了促銷,玫琳凱寫了一份5頁的直銷顧問導讀,印刷簡訊,鼓勵直銷員替公司宣傳。公司第一年的銷售額是19.8萬美元,到1966年,銷售額增長到130萬美元。
玫琳凱不僅是一個成功的化妝品推銷人員,而且是一個成功的企業管理人才。玫琳凱製定自己的管理原則,即“上帝第一,家庭第二,事業第三”。玫琳凱化妝品公司的員工大部分是女性,為了充分發揮女性員工的積極性,公司不確定她們的銷售指標,也不製定任何限製性條款,員工可以自行決定上班時間,以便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去料理家務。這個管理原則為個人溝通式管理奠定了堅實的企業文化基礎。
1972年,玫琳凱公司擁有數千位員工及1 800萬美元營業額,已經成為全國雇用婦女最多的私人企業之一。到20世紀80年代初,玫琳凱公司發展成為擁有5 000多人的國際性大公司,並擁有一支20多萬人的兼職推銷隊伍,成為世界化妝品行業的皇後。
2000年,玫琳凱公司業務擴展至全球包括哈薩克斯坦、斯洛伐克和菲律賓在內共35個國家和地區。如今,玫琳凱化妝品公司已經擁有50萬名美容顧客,是位居美國護膚及彩妝兩大係列化妝品市場第一品牌的跨國集團,並被美國《財富》雜誌列為全美國最受尊敬的大財團之一。玫琳凱作為商界婦女的代表,與居裏夫人、希拉裏·克林頓等一起被評為20世紀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婦女。
創業的哲理
玫琳凱重視自己的員工,把員工看作是企業最大的資本。借此,她依靠員工創造出不同凡響的業績。她的管理方式使公司中的每一個人都受到平等的待遇,在公司中的升遷以每個人的條件為基礎。玫琳凱對員工關心入微,這使得公司中的所有員工之間都保持著密切的關係,也使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以充分的發揮,使原來普普通通的員工脫穎而出,成為玫琳凱公司的主力。創業者要牢記這一點,員工是最寶貴的資源,要善待他們。
創業導航:創業者如何經營人脈
有人說,二十歲靠體力賺錢,三十歲靠腦力賺錢,四十歲以後則靠交情賺錢。
美國大亨洛克菲勒在其全盛時期也曾感慨地說:“與人相處的能力,如果能像糖和咖啡一樣可以買得到的話,我會為這種能力多付一些錢。”
由此可見,人脈資源是一種無形的財富。作為一個創業者,如何去經營好自己的人脈,這是你事業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常常有人抱怨,我想創一番自己的事業,卻沒有合適的主攻方向,也缺乏必要的資金力量,能不得貴人相助。其實,龐大的資源往往就在你身邊,隻要善於把握、打理、培植你的人脈,就能聚集人氣,進而形成人望。那麼,資金、技術、渠道還不是唾手可得?又何愁大事不成?
1. 慷慨大氣結交朋友
在現代社會,建立人脈已遠遠不是過去所謂的“拉關係”那麼粗俗簡單。為了尋找人脈,你需要主動出擊,找到想認識的人就想盡辦法去結識,結識後當自己的好朋友慷慨對待,用心去經營。經常吃飯喝酒的那是酒肉朋友,不見得是出於真心。但發展人脈的出發點就是先“跑量”,再從中精選可重點發展的對象。所以,走好第一步,慷慨對人,讓人感受你的大氣是必須的。
2. 放低姿態增人望
要廣增人脈,不僅要物質上的努力,更多的是注重將心換心。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學會“放低姿態、放軟身段”,學會仔細傾聽別人的話,更學習“忖度他人之心”,理解朋友這樣說的原因和立場,盡量體諒他們。這樣做既能學習他們的優點,也能讓朋友感到自己被尊重和理解。
3. 不忽視小人物
對事情看得透,眼光夠遠,從不會輕視小人物。也許你沒有富爸爸,沒有可減少奮鬥二十年的終身伴侶,但懂得人情學,一樣可以得貴人相助、獲得多方助力。但是,千萬不要懷著一份過於勢利的短淺眼光去經營人脈,別人現在富貴、出金入銀,就一副小人嘴臉伺候著,別人是個潦倒的小人物就忽視、輕視、鄙視他。
4. 困苦不離見真情
怎樣才能讓朋友能在你生病的時候流淚呢?最簡單的辦法是在他們平時健康平安的時候和他們交好,在他們落難困苦的時候更熱心地幫助他們。危難時刻建立的人脈不僅有用,而且能獲得很好的口碑,在以後交別的朋友時也用得上。
5. 堅持原則得信任
講求人脈,不是要你去奉行見人就交朋友的“小人之交”,而是要選擇有原則的“君子之交”。一個不會為了利益而出賣原則、損害他人的人會讓朋友放心。
6. 網上亮相聚人氣
科技的發達,讓人際網絡的往來變得多元而複雜。有些人的QQ、MSN上的朋友名單上百位,經營一個網絡商鋪,居然有數千位忠實顧客。網絡上一天所認識的朋友,可能比過去現實生活中一年所認識的還多。網絡交友已經成為時尚和流行,也是不錯的“從虛擬變現實朋友”的渠道。在這個時代,如果還死抱老想法,不屑於網絡上的人脈,實在可惜。
7. 名片管理常保鮮
台灣有位著名的“名片管理大師”叫楊舜仁,他號稱有16 000多張不同人的名片,而經過他自己建立的一套名片管理係統,可以在幾秒內找出任何一個想要的人的資料。
讓他想到開發這個係統的契機是自己2001年從原來公司辭職時,群發了3 000多封電子郵件,告知眾親友辭職的原因,同時感謝大家多年來的照顧。沒想到發出信後,陸續收到300多封回信,其中包括16個全職和兼職的工作機會。於是他開始進行名片管理的研究,有係統地將名片輸入計算機中,同時從推薦的十六個工作機會裏,選擇一份赴中小企業講演網際網絡應用的兼職工作。
現在開始整理你手邊的名片,絕不會太遲,工具就在你我身邊,隻要會用Outlook,就能立即進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