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艘的船隻立即密密麻麻布滿了江麵。船與船相連,開出了一百多裏。船裏載著金銀、布匹、兵器、糧草,吃水很深。除這些之外,還可聽到女人鶯鶯燕燕的聲音,混合在槳聲、水聲、風聲裏。
走了一陣,賈似道見兩岸的風景有一段時間沒變化了,就出艙問道:“船怎麼不走了?”
調度的過來解釋道:“這一塊是攔河壩,水淺,宰相乘坐的船太大,過不去。”
賈似道心裏有點煩躁,這不是要耽誤他建功立業嗎,立刻命令人:“拖!”
調度的又為難地解釋:“船太大,拖的話需要上千人,一時不好找,找來還得管理,會耽誤很長一段時間。”他建議換上小一點的船,這樣就可以快速通過這裏。
“那還不趕緊調船過來?”賈似道見調度的說得頭頭是道,很讚同,但奇怪他為什麼一直沒行動。“就知道級級彙報,層層請示,這都什麼時候了,還這麼官僚作風,形式主義。”賈似道最討厭這套了。“做事要有積極性,不能等、靠、要,讓上級來為你拿主意。好像什麼事都要我來操心,唉,真是沒救了。”賈似道心裏一陣惱火。
於是,船又出發。到了淮西,淮西長官夏貴上船來問候。
阿龍記事貼
打仗要學曹彬
1274年,史天澤、伯顏率軍南侵,忽必烈給他們訓話:“自古以來,最善於攻取江南的,隻有曹彬,你們要向曹彬學習,不亂屠殺,打江南就會容易多了!”曹彬是北宋初年的名將,宋太祖派他打南唐,在即將攻陷南唐時,曹彬裝病,不肯再打了,直到手下將領答應他入城後不濫殺,他才下令攻城。
夏貴暗示賈似道讓仆人、侍妾退下,神秘地說道:“周公,我最近得了個好東西,給您瞧瞧。”
邊說邊從袖子中抽出了一張紙,恭敬地遞給了賈似道。賈似道一看,紙張蠟黃蠟黃的,有一定年代了,上麵寫了些亂七八糟看不明白的東西,正中幾個字卻很分明:宋曆三百二十年。賈似道沉思起來。
“周公,自太祖皇帝立國,到今天可有315年了。”夏貴點破了機密,賈似道不住點頭。過了一陣子,他說道:“來,今天咱們不說軍國大事,就喝喝酒。”於是,兩人推杯換盞起來。
大宋國運就剩下五年的時間了,看來是不能打了。那就還是老辦法,議和。賈似道找來心腹,讓他帶上議和條件和一堆禮物去見大元的江州知府。沒幾天,心腹回來了,說元軍統帥伯顏拒絕議和,因為賈似道曾經說話不算話。
賈似道大怒,因為伯顏說的是事實——1259年,忽必烈圍困鄂州,當時賈似道許諾了很多好處,忽必烈才撤兵。但問題是,賈似道許下的和議條件,連跟朝廷都不曾商量過,賈隻顧著在全國民眾麵前吹噓自己擊退蒙古軍隊的功績,哪裏還把這事當真。直到第二年,忽必烈派使臣來南宋索要好處,賈似道擔心自己的牛皮被戳破,把使臣軟禁起來了。
這下,賈似道黔驢技窮,準備在水上和元軍躲貓貓,可當他把艦隊開到距揚州不遠的丁家洲時,與伯顏軍迎頭相撞,雙方開戰。元軍統帥根本就沒有把他放在眼裏,伯顏調來大炮,一頓猛轟,然後命令將士全力衝擊。南宋水陸兩路兵馬抵擋不住,紛紛潰逃。賈似道一看情形,急忙換上小船,逃往揚州。
接著,各地將領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臨安這時是連衣服也被脫光了,直接暴露在元軍麵前。
阿龍辭典 節義成雙
1275年,池州(安徽貴池)長官趙昴發在城池將陷時,讓妻子逃跑,妻子雍女士拒不執行命令,說:“你是朝廷命官,我是朝廷命婦,你是忠臣,我難道就不能當忠臣的貞婦嗎?請讓我先死吧。”趙昴發阻止了她,不是阻止她死,而是阻止她這麼早死。城破後,趙昴發在茶幾上寫道:“國不可背,城不可降;夫妻同死,節義成雙!”然後與老婆雙雙上吊。
阿龍看熱鬧
看不破與放不下
賈似道雖然權傾一時,但畢竟是靠裙帶關係混上來的,隻有小聰明,沒有大智慧。他既不懂得“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借自己的權力多做點實事,讓國家多存活一些年頭,自己的好日子也可長久一些;也不懂得早點為自己留下後路,還以為隻要皇帝不倒,幸福就能繼續,所以還在沒心沒肺地享樂著。既看不破,又放不下,這樣的人,離最後的災難也就不遠了。
8、 鄭虎臣謀殺賈似道
元軍就要打過來了,臨安危在旦夕,南宋朝廷還在那起勁兒地缺席審判賈似道——1275年,賈似道出征大敗後被免職,隻有他自己希望這是終點,但大臣們都希望再送他一程,紛紛上奏折,要求朝廷懲處賈似道。
第一個跳出來的是嗅覺靈敏、剛擔任宰相的陳宜中。陳宜中是靠諂媚賈似道爬上來的,現在,賈似道牆倒眾人推,他覺得自己必須要站出來。如果當初是靠巴結賈似道而得到榮華,那麼現在完全可以靠攻擊賈似道得到富貴。他對太後說:“賈似道向來吹噓隻有他能抵抗元國,現在一敗塗地,請太後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