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篇:讓“沙發上的肥土豆”動起來(1 / 2)

——淺析社群文體活動適眾性

當今,有相當一部分人群工餘索居鬥室深臥、倦縮在沙發中沉溺於電視,依附於搖控器,隨冗長的電視劇情喜怒哀樂,成了“沙發上的肥土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則沉湎於麻將,甘為修築長城不休的“孟薑女”。導致了肥胖和頸椎腰椎等疾症及心理自閉、抑鬱的增多。這種現象,除個體自身原因,也說明社群文化休閑娛樂活動相對單一、寡味與不適眾。我們知道,個人的興趣愛好也是受環境影響的,因此豐富社群文化休閑娛樂活動,重新讓“沙發上的肥土豆”們走出戶外參與群體活動,是社群組織的艱巨任務。

一、調眾口與眾調口

一個廚師要烹飪適合眾口的菜肴是困難的,單一的佳肴吃久了也會乏味。解決的辦法是眾人調眾口,花樣常新。

1、摸清需求。龍生九子,稟性迥異;人吃五穀,性情各樣。要了解群眾喜歡、適合哪一類的活動項目,不喜歡、不適合什麼樣的項目?基中原因是什麼?喜歡不喜歡的人數比例是多少?進行民意摸底和測驗,對喜歡各類項目人群的文化程度、綜合素質做好詳細的分析。針對不同的人群,不同思想、不同觀點的人,用不同的溝通方式,進行交流,找到其中的原因,針對不同的愛好者投其所好,設定合適的項目。

2、普及與提高。活動的內容要有趣味性、多樣性、生活性和普及性,要尊重個體差異,滿足不同性格與愛好的人,使不同愛好的人都有選擇和參與的機會。活動的技巧和難度要考慮不同健康狀況和接受能力的人,不能隻講競技、挑戰與高端,不能讓一些人望而生畏,望而卻步,令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而失去信心,在時間安排上要盡量照顧不同生活習慣的人。

二、鼓動與推進。

1、宣傳發動。活動參與的人數與參與者的積極性,與組織者的宣傳和發動有著直接的聯係。平時也要注意多宣傳科普知識,讓大家真切意識到參加文體活動的積極意義和索居、怠動對心身健康的危害性。

在每一次活動開展前,不能隻滿足於張貼一個通知就行了,要考慮到人群分布的區域不同,信息傳播有一定的局限,要把宣傳工作做細,可以用電話、廣播、電視等等方式通知到個人,有時要打破常規的報名方式,要用請進來的方式,誠懇邀請大家的參與。對一貫不愛參加活動的人需要花一些時間和精力,需要多一些耐心,用開渠引水的方式,對他們循循善誘,因勢利導或是創造愉快的氛圍、精彩的示範、吸引他們注視力,再使他們漸入情佳境,從而達到引人入勝的目的。

2、嗬護積極性。社群文體活動主要在於自娛自樂,自得其樂,但作為社群組織要有足夠的重視、支持和鼓勵,嗬護大家參與的積極性,設法創造盡可能多的、平等的、能讓更多的人展示的平台和機會,通過展示使大家增強自信與熱情。在開展一些競技性或“極品”性的活動時,應盡量通過公開與公平的選拔,同時盡量向“新麵孔”傾斜,不能挫傷參與者的自尊心。對那些比較矜持的人,更要給予特殊關照,鼓勵他們多“亮相”,多登台,多展示自己,在他們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多找出其閃光點,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激發和培養大家的興趣,使之變為願學、愛學、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