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鞏固與發展。
讓大家在活動中找到樂趣,增強體質,提高生命質量是組織者舉辦活動的宗旨。因此,組織活動的目的是要讓每個成員都“動起來”,而不是幾個人在那裏“唱主角”,采取一對一、一幫一,分片、分區、分組的方式,比如:由會的帶不會的,由好的帶差的,由強的帶弱的,學會之後再共同集訓,對個別接收能力差的,可以開“小灶”,或是采取“小班化”教學,並要有全麵跟蹤服務的意識,確保每一個參與者都得到了最大的關注,使存在的問題可以及時得到指點和糾正,在培養積極性的同時,逐步加大訓練難度,提高訓練要求,循序漸進,環環相扣,層層深入。讓大家在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使活動在興趣盎然中進行。
四、創新與推廣
毋庸置疑,群眾文體活動需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或引進,這樣才有吸引力。但創新與引進應建立在推廣的基點上,所有的創新都是為了推廣,都要能夠推廣,都要紮實和持續推廣。不能隻圖轟轟烈烈一陣子,然後便偃旗息鼓、嘎然而止、銷聲匿跡。群眾文體活動應維持常態,持續不斷。組織和管理工作者,要創造條件,提供服務,加強引導,讓群眾文體活動能經常、持續地進行。不應隻為應景、隻求一時之熱度、忽冷忽熱甚至驟冷驟熱。
五、自治與領導
群眾文體活動應基於自娛自樂,以休閑為主,以群眾喜愛為原則,以趣味性為前提,要放手讓群眾“自編”、“自導”、“自演”、自得其樂。組織管理者不要一廂情願,憑自己的興趣喜好為取舍,剃頭挑子一頭熱,費力而不討群眾歡迎。組織管理者要在宣傳、引導、培訓、推廣和物質保障上高度重視,為群眾文體活動創造條件,營造良好的氛圍。組織管理者也要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來,與大家同樂,並在參與中發現和及時解決問題,不斷完善,不斷創新,才會開創出新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