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從來沒有生而完美的東西,企業發展和製度建設都是動態過程,好的製度需要隨著宏觀形勢的變化和企業自身的發展而不斷進行修改和完善。

企業管理要靠製度來延續,建設合理的製度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礎,隻有合理的製度才能在實踐中得到不折不扣地執行。

完善合理的製度可以給企業或組織帶來如下好處:

一是可以把管理者從繁瑣的事務中解放出來;

二是可以讓員工充滿激情和創造力;

三是可以使企業或組織的競爭力獲得極大的提升。

總之,建立完善合理的製度可以大大提高企業的管理效力、決策與實施的速度,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生存能力。

成功,是我們孜孜以求的夢想,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在為取得成功而設計著宏偉的藍圖。然而,走到最後,許多人卻往往事與願違地收獲了成功的反麵——失敗。麵對失敗,我們常將責任歸咎於自己的製度不夠合理;常將責任推諉於企業的策略不夠正確,卻很少能去思考自己是否認真地將計劃與策略執行到位。

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企業怎樣在眾多組織中脫穎而出?一句話,不折不扣的執行。

任何企業或組織,隻要能狠抓落實,就一定會取得成效。而對於落實不到位的企業,政策自然變成了一紙空文,決策也就成了“水中月,鏡中花”。

有一家大型企業,因為經營管理不善而麵臨破產,後來這家企業被美國的一個大財團收購。企業人員都在翹首以盼美國人能帶來什麼先進的東西。出乎意料的是,美國隻派了幾個人來。除了財務、管理、技術等重要部門的管理人員換成美國人外。其他的根本沒動。製度沒有改變,員工沒有改變,機器設備也沒有更換。但美方隻有一個要求:把先前所製定的方針、政策和製度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結果不到一年,企業就改變了局麵,實現了扭虧為營的目標。

為什麼美國人來治理這個企業就能夠取得成功呢?原因就是執行,將一切規章製度落實到位。因為落實是一個企業發展的原動力。沃爾瑪之所以能成為全球零售業的龍頭,海爾之所以能躋身世界500強企業之列,原因都在於具有不折不扣去落實的工作原則和工作作風。

從某種意義上說,落實計劃或執行工作任務是一個創造的過程。要想徹底落實工作,必須應對這一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排除落實過程中的幹擾因素。落實的過程,也就是不斷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的過程。要想解決從未遇到過的問題,需要找出應對問題的方法,落實可以提高企業人員的創造力。

當然,一個持續變化的企業組織,必然要求其組織規則跟著變。因此,企業的規章製度必須不斷改變,即不斷地修訂、補充、完善。通過製度不斷地建立和健全,企業才能持續適應變化了的客觀環境。否則企業組織就有可能無法適應日新月異的環境變化,很快被淘汰。

總而言之,執行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力量源泉,是促進企業騰飛的助力器。隻有落實工作,才能把口頭上講的理論、紙上寫的計劃付諸實施,並達到預期的目標;隻有落實工作,才能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在本書中,我們力求強調企業製度建設,這是一個長遠的戰略問題,但是,再好的製度,如果沒有人去執行或者更貼切的說沒有很好的去執行,那麼,再好的製度也是一紙空文,鑒於此,我們促成本書,書名叫《三分製度,七分執行》。

本書緊扣製度和執行密切聯係,重點闡述製度與執行一些富有建設性問題,很好的扣住製度和執行兩大利害關係最為關鍵的問題,用創新的理論,經典的案例以及全新的視角展現給讀者朋友們。

在本書中,我們參考了各地權威的管理培訓大師的第一手資料和專家學者們寶貴的文獻資料,在此,我們表示由衷的謝意和誠摯的敬意。